国内学界关于大学生自我认同研究综述
2022-03-18罗开文李燕
罗开文 李燕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一、引言
自我认同是人的基本职责,也是青春期重要的心理活动。大学生在自我认同的建构过程之中需要通过不断思考“我是谁”的问题,来定位自己,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1]。虽然马克思没有系统地阐述自我认同理论,但他关于“现实的人”的描述明显地暗示着科学的自我认同观。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92,“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3]78,并且“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4]293。如果说自我认同是指评价的我和行动的我的同一,那么在马克思看来,作为规范性的评价的我并不是先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及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变化。当代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将自我认同定义为:“自我认同并不是个体所拥有的特质或一种特质的组合,它是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反思性理解的自我。”[5]58“自我认同”又称自我同一性,是心理学家艾力克·埃里克森所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的一生都在寻找自我认同,试图回答“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6]。这不仅是埃里克森本人的生命困惑,也是现代人的真实处境。国内学者对自我认同界定为:“自我认同简明地讲就是对自我身份的明确定位,它既是个人一系列的个性也是区别于他人的标识,也是他作为人的本质特征连续性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回答。”[1]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的高级检索后发现,从1998年至2021年10月期间关于“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学术期刊研究成果406篇,其中理论性研究242篇,实证性研究164篇,核心期刊共103篇。将这些文章按年代、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研究始于1998年,随后研究成果数量逐年增加并在2012年达到最大值(共36篇)。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于2011年出现了第一篇关于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研究成果,并且在2015年从新媒体视角下研究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文章有所增加。从已有研究成果可知,国内学者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探讨的是科学内涵、学习动机、专业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等;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的是理论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也发现了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探讨。鉴于此,本文用文献研究法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剖析研究内容,评价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展望。
二、大学生自我认同研究的主要内容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国内经济、社会改革开放的转型期和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处于确立自我的青年时期。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有利于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研究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学者们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概念内涵、学习动机自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认同、专业自我认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等方面。
(一)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概念内涵研究
研究大学生自我认同的逻辑起点,是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内涵进行科学理解和把握。国内学界对大学生自我认同内涵的理解存在不同视角的解读,主要表现在从特有的社会环境角度研究,如薛俊义认为,大学生自我认同是指大学生在所处环境中,根据自身内在的诉求,在与他人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探索、自我肯定的过程,具有高度的反思性[7]。吕梦醒认为,大学生自我认同是大学生对自我身份和自我归属感的认同。大学生在大学这一特定环境中,通过自身经历的社会活动和心理活动所形成的主观和客观的自我认知、明确的目标追求,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可塑性[8]。杨瑛和费梅苹认为,大学生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己的经历进行不断地反思和理解形成的自我概念[9]。有的学者从个体角度定义了大学生自我认同,如夏凤琴等认为,大学生自我认同是指大学生对于我是谁、占据怎样的社会地位、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对成为理想中的人等问题的思考,这些问题伴随着大学生成长的过程[10]49。黄嘉鑫等指出,自我认同是个体在时间和空间中对自己的能力以及信仰等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感受,对“我是谁”和“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形成的自己坚定的想法[11]。有的学者是结合时代背景下的定义,如吕梦醒、刘魁认为,大学生自我认同是指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形态正潜移默化受到新媒体发展的影响,是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自我认知,并且具有成熟的处事风格和较为准确的把握自我发展方向,最后要达到与自我、他人以及社会和谐相处的一种健康心理状态[12]。董兴彬、吴满意也认为,在媒体时代大学生自我认同是指养成一种风格的形式被认知和感知的,是个体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是一种模仿和内化的行为,要区分他人和自己[13]。还有的学者是从职业和专业的角度定义大学生自我认同,如姜林和杨连生指出,大学生自我认同是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大学生清楚地知道“我是谁”是他们职业发展的第一步[14]。张庭辉等认为,大学生专业认同是指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一种认可,对现在或未来自己将成为这一行业成员身份持肯定态度,以及对所学专业有较强的归属感[15]。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自我认同研究
在整个学习的生涯过程中,相比较而言,大学阶段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但大学阶段的学习以自主探索学习为主,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的环境“轻松”、形式自由,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不断努力的动力。从学习动机的视角出发,学者们主要集中在对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如高一虹、周燕等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认同的研究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在2003年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国内30所高校中的2000多名本科生进行了英语学习动机强弱与自我认同变化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英语学习上愿意多下功夫的学生,在自我认同方面的变化就很大;那些不愿意多花时间在英语上下功夫的学生,其自我认同的变化就很小[16]。高一虹等对大学生英语学习与学习者的认同发展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跟踪研究,结合量和质的方法,考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学生的自我认同与基础阶段保持较高延续性,“自信”仍是受英语学习影响最大的认同因素。英语学习者的认同发展在高年级体现出更明显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个体多样性[17]。张莲对我国大学新生进行了英语学习者自我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个人认同和关系认同是该新生群体自我认同最重要的倾向[18]。还有学者是从专业认同与成就动机相结合来进行的研究,如张建育等认为,大学生专业认同与成就动机相关,且与学习满意度关系密切,追求成功动机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同时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19]。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认同研究
对于大学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任何一点,都必须要具有深入的领会、高度的认同,并且要能够积极地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判断,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工作需要与时代与时俱进[20],这也给研究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学者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非常重要。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相关研究有很多,主要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目的、路径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内涵维度是为了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践行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如秦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外部约束转化为内部约束,是由他律到自律的一个过程,最终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21]。目的维度是促进大学生形成自觉的价值追求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如谢安国认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有利于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22]。周倩指出,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有利于建设和谐大学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3]。路径维度可以看作大学生个体对价值观念体系由认知到实践的一种心理活动。如张蓓蓓认为,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大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课题与线下课题相融合,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认同到情感认同,最后落实到实践,真正地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4]。李艳艳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自我建构的路径有:提升自我意识,实现心理认知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增进文化认同,实现价值基础与精神动力的有机统一;回归社会实践,实现实效性与生命力的有机统一[25]。盛红等提出,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有效路径主要体现在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打造高素质的理论教育工作者队伍,同时网络信息技术为师生进行实时交流提供了平台,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方式[26]。何林指出,要提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焦点关注和认同的现实感受,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价值选择和进行积极的价值实践[27]。
(四)大学生专业自我认同的研究
现在的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是普通大众。在群体数量上,大学生由原来的“凤毛麟角”到如今的“盈千累万”;在群体价值上,由原来的“待价而沽”到如今的“折价而售”,摆在面前的是就业难的尴尬局面和低评价的生存氛围。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内卷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加剧了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焦虑。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仍需不断的改革,不断地增强大学生对专业的自我认同。
由于研究视角不同,专业认同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和持续三个维度。认知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清楚认知,如杨宏、龙喆认为,大学生专业自我认同是指大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认可并产生情感,是对专业未来对应职业的认同,并愿意积极从事本专业的学习[28]。史海涛等认为,专业自我认同度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可度和热爱度,它直接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和将来是否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的意愿[29]。常佩雯认为,大学生专业自我认同是对所学专业的动态认可过程,也是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持有积极正面的评价[30]。孔慧等也指出,专业自我认同是学生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并能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和前景方向[31]。情感是个体获得安全与愉悦满足而产生的主观情绪,如张丽华通过实证研究我国15个省市16所高校的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得出的结论是档案学专业本科生情感性专业自我认同度较高,专业自我认知认同度低,并且专业学习和相关职业选择倾向性与专业认同度有着密切的关系[32]。持续是从感情上获得的愉悦与满足,从而形成积极的行为动机和可持续的专业自我认同[33]。如安芹等指出,认同所从事专业工作的社会价值,认为自身有能力胜任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愿意接受专业和职业规范,并希望把该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目标等称之为专业认同[34]。
(五)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自我认同研究
自媒体是在web2.0、3G、4G、5G等新技术支撑下由普通大众主导的,分享和传播信息的新途径,如个人微博、微信、主页日志等。在网络社会中,个体的认同建构一直是研究的焦点。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机遇有利于大学生自我认同发展,并给大学生自我认同注入了新元素。如在认同的过程中,网上的社会化应用成为自我表达的首选,大学生在一定的网络空间围绕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等活动,并产生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35]240—241。黄少华提出,网络空间是一个互动的和自我再现的媒介,结合了人际交往的互动性和自我再现两大功能[36]。陈晓强对网络聊天进行分析并认为,网络交往能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昵称”和“性别”,大学生喜欢网络聊天的主要原因是可以畅所欲言[37]。面对大学生群体热衷参与的微博,陈华明等认为,微博文化成为个体呈现自我的主要文化背景,个体自我认同出现了新变化[38]。同时,新媒体的出现,也给大学生自我认同带来了挑战。吕梦醒、刘魁指出,在现实身份缺场的自媒体场域中,当代大学生在享受信息交互传递所带来的便捷与畅快的同时,自我认同也面临凌空蹈虚的乌托邦险境,要化解这种困境,就要把自媒体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主体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思想引领[12]。薛俊义认为,网络社会给大学生自我认同带来困境的原因是现实社会交往基于真实身份认同与虚拟社会交往身份错位的矛盾;大学生对真诚关注的渴望与虚拟世界普遍存在的窥视现象的矛盾[7]。明卫红认为,媒体时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生存;商品符号化的消费社会;被时尚左右的大众文化;以及各种信息的负面影响[1]。
三、简要述评和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自我认同”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概念界定比较模糊、范畴研究比较局限等。结合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和我国发展实际情况,未来进一步研究大学生自我认同主题可以从深化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概念研究、增强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功能研究、拓展大学生自我认同的范畴研究以及加强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培养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深化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概念研究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梳理,我们发现目前学界对大学生自我认同概念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从特有的社会环境、个体、结合时代背景、职业和专业等视角进行。其丰富的研究成果彰显着学者们对大学生自我认同概念的研究视角具有多样性、概念的内涵阐释具有差异性,同时也给我们在新时代进行大学生自我认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然而,在取得的丰硕成果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即对大学生自我认同概念的阐释过于宽泛。为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研究,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概念,以此来纠正对其的片面解读,助推学者们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研究深度的推进。为此,我们要将大学生自我认同从系统的思维进行探讨,突破传统单一研究的局限性,即不仅要从外部环境与自我主体方面相结合进行探讨,还要从现在和未来相结合进行阐释,这是科学界定大学生自我认同概念的内在要求。
(二)增强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功能研究
增强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功能研究是研究大学生自我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功能研究,有利于更全面地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然而,目前学界对于大学生自我认同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自我认同对专业的作用、中介的作用以及调节等方面,基于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研究成果存在不全面等局限。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功能研究,我们在科学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从大学生自我认同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心理健康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三)拓展大学生自我认同的范畴研究
拓展大学生自我认同的范畴研究是回应时代诉求、满足人民需求,完成时代赋予学者们的重要使命,更是丰富和发展大学生自我认同学理研究的内在要求。根据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可知,目前学者们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范畴研究还存在视野狭窄等研究局限性,即主要集中在专业自我认同等方面,没有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然而,深化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研究,就必须拓展大学生自我认同的范畴研究。对此,我们可以从大学生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形成全面、系统地研究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成果,进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加强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养成研究
基于大学生是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并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等特征,因此大学生自我认同一直以来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话题。目前,学者们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培养研究还主要侧重在大学生自我主体性、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鉴于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培养是深化大学生自我认同研究的主要内容,我们有必要对加强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培养进行探讨。在科学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加强大学生在专业、内化、外推、实践等方面自我认同的培养展开研究,以此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增强自我认同,不断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