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的历史意涵、价值功能及传播路径

2022-03-18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话语

柏 桦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从党的十九大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再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强调“不忘初心”以更进一步总结和深化党的初心使命,标志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已成为我们党的重要政治话语,并得到广泛传播,赢得了亿万民心,凝聚起了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在全面回顾和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继续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刻,深入阐释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的历史意涵、价值功能和传播路径,总结其经验,将有助于我们党更好地向人民、向世界传播自身的思想理论,进而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转化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的历史意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对动宾搭配语词,“不忘”与“牢记”表征同义,“初心”与“使命”则为异词同义,“不忘初心”以否定形式表达肯定意义,而“牢记使命”则以肯定形式强化肯定意义,因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就具有了双重强烈的正面语义,从而以凝练的形式传递出其话语中承载的丰富意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并不断赋予“初心使命”话语以新的历史意涵。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坚守着为人民谋幸福的根本宗旨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活动的逻辑起点和根本目的,是确保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来源和根本保证。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摆在首要位置,从民主革命时期喊出“打倒列强除军阀”话语,为人民争自由和谋解放,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不愁吃不愁穿”“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话语,摆脱了一穷二白的困窘境地,再到新时代提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话语,为人民谋发展和求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生动诠释和现实印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1]14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并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就是向中国人民传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将根本宗旨镌刻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亮出来,为民造福的具体措施做起来,带领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用深厚的人民情怀和真诚的赤子之心为人民解难题、做实事、谋福祉。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承载着为民族谋复兴的宏伟蓝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外敌侵略与欺凌,这种巨大的现实危机迫使近代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的良方益法进行了艰难探索与反复尝试,但都因阶级和时代条件的局限未能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民族危亡之际,一批又一批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不畏流血牺牲的意志“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誓要“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2]43,进而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命运走向,将曾经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曾经遭受压迫的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我们党提出并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就是向中华儿女传达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并将以更饱满的信心、更坚定的决心和更艰巨的付出,继续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砥砺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体现着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既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3]45。“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话语宣誓了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作贡献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和不懈追求。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负责任的大党态度、宽广的世界胸怀和无私的奉献品质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充分表达了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深切关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国际担当和博大胸怀。新时代党提出并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就是向世界人民传播中国共产党人也始终牢记着为世界人民作贡献,明晰肩上的国际责任与世界使命,愿以勇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气魄参与全球治理,主动迎接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不断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人类发展繁荣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的价值功能

作为党的重要政治话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在党情、国情、世情深刻变化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其本身就是一个旨趣鲜明的传播和实践并存的过程,这一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的话语以其包含的丰富意蕴在国内外产生了热烈的反响,传达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管党治党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思想智慧和话语理论,体现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执政理念与执政方略,内嵌着以实现民族复兴与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取向的话语实质,具有鲜明的价值功能。

(一)强化党员初心,提升队伍纯洁性

一个人不忘初心,就是洗尽铅华不忘本;一个政党不忘初心,就能长期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1]5。因而共产党员其初心如何、能否坚持、是否纯洁,无一不影响和决定党的初心和队伍的纯洁性。

从出场语境来看,“不忘初心”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六位老队员、老党员的谆谆告诫,意在提醒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因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的首要作用对象是共产党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靠全党共同努力来实现,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1]179—180因此,对于个体党员来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4]12,“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1]16需要“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1]177,经常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5]46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是要解决党内存在的违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种问题。”[1]177如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这些突出问题无时不在损害党的纯洁性。因此,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确立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得以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柔性话语熏陶和刚性制度约束的并济之势,实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的传播日常化、实践常态化和制度长效化,使全体党员接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的经常性思想洗礼、长期性制度规约,以不断强化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进而“不断纯洁党的思想、纯洁党的组织、纯洁党的作风、纯洁党的肌体”[1]180,确保全党思想统一、步调一致。

(二)凝聚情感共识,深化人民认同感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因而以何种话语与人民群众进行互动和对话将影响甚至决定着人民群众对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及其思想理论、方针政策“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所以,不论是叙述党的奋斗历程、阐释党的目标宗旨,还是传播党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的话语表达和话语传播都要符合人民意志,渗透人民群众的话语特征,以实现“顶天”与“立地”、“深入”与“浅出”的有机融合,使人民群众听得懂、乐于听,这样才能建立起党群共同话语,深化党和人民群众的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6]146“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遵循群众路线,融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话语风格和话语诉求,将宏大叙事与生活叙事结合起来,在政治性话语和大众性话语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一方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受众广泛、亲切朴实、感染力强,能够增进群众的亲近感。2017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了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之一[7],而后又成为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的首榜话语[8],呈现出随不同场合、领域而不断拓展、丰富的应用趋势,在全社会掀起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传播和运用的热潮,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流行热词和喜闻乐见的日常话语。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以刮骨疗毒之势推进自我革命,用壮士断腕之力大行反腐倡廉,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与存在的质疑作出了明确回应,有力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这就从实践层面强化了人民群众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话语记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使党的执政理念和思想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日常需要和情感思维相互契合,形成强大的宣传效果,实现了党与人民群众的情感交融和理性对话,不仅帮助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心中有民、为民解忧、为民造福”的赤子情怀和公仆担当,更为中国共产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夯实了情感根基。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得到该话语指向的价值对象——人民群众的客观认同与自觉运用,人民群众由价值对象转变为传播主体、运用主体以及评判主体时,双方即在情感层面达成一致,完成了话语权的有效传递,意味着人民群众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话语实现了从旁观解读到主动接受、从被动理解到主动传播的态度转变,从根本上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认同与信任。

(三)巩固政党形象,增强政党综合力

政党形象是政党自身精神风貌与特征的投射,也是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威信力等不可视化的综合力量的集中彰显与外在表征,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的理念、政策与实践的价值评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9]12中国共产党在践行初心使命的过程中注重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来诠释始终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政党形象,以良好政党形象推进党凝聚力、威信力、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与强化,形成了政党话语、政党形象与政党综合力量之间的正向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其“目的就是提醒全党不要忘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1]15。这是以政党话语强调政党形象的重要体现。首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重申了党过去“是什么,干什么”,深化党的原初形象,增强党的内在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历经血火锤炼,一经诞生就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展开理论宣传与实践斗争,无数共产党员为此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才得以奠定了党的整体光辉的原初形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强调了党的原初形象不可移易,拉近了党的原初形象与党员的历史距离,党员要继承党的精神血脉和优良传统,以初心和使命这一共同的精神元素、奋斗目标将具有差异的9500多万个体党员团结起来,在党内汇聚起奋斗之力。其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强调了党当下“是什么,干什么”,凸显党的现实形象,提升党的国内威信力。党的形象与威信紧密相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表达了党在新时代继续为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而奋斗,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党的正面形象的展现与宣传,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永恒课题,针对党内出现的影响党的形象的不良现象和负面行为不断进行党的自我革命、自我净化,这种一如既往的奋斗姿态和自我革命的政党形象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度,使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威信力得到了巩固提升。最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还提升了党的国际形象,扩大党的国际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从政党的世界性角度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作了进一步阐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我说过,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中国共产党所作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1]14,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为世界人民作贡献的初心使命的态度不变,为解决人类问题努力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展示出了国际政党与负责任大党的形象姿态,使党在世界话语舞台上更具感召力和亲和力。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的传播路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作为凝聚全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复兴而共同奋斗的话语标识与精神元素,之所以具有极强的传播力和感染力,除却话语本身通俗易懂、情真理足,还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向人民、向世界传播这一话语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路径。这既是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的内涵意蕴和价值旨趣能够真正得到广泛理解与认同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进行固肌体、夯基础、聚人心、展形象的经验所在。

(一)利用符号话语,坚持文本传播与图像传播互融

符号指代事物,意义存于话语。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为了谁、干什么”这一内在态度的表征,是一种“不可视化”的心理活动和主观意志。因而,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利用文本与图像两种符号话语,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进行了概念化表征和符号化呈现,化“无形”为“有形”,以“可视化”表征“不可视化”,在话语传播和话语实践的过程中使每名党员重温党的初心使命,也让人民群众清楚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首先是以文字构成的文本塑造赋予想象性和沉思性的简洁形象符号来表达呈现。作为表达和展现话语意蕴、话语意义最基本、最广泛的符号,文本“总是利用和改变其他同时代的以及历史上已有的文本,而任何特定类型的话语实践都产生于与其他话语实践的结合,并受到它与其他话语实践的关系的限制”[10]38。“不忘初心”话语引源于唐代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文本之中的“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11]985。习近平总书记将其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性质宗旨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在保留话语的原初文意、民族风格和文学特色的基础上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意蕴和政党的价值属性,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便于言传,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对该话语的接纳力与认可度。同时作为一种话语概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单一的抽象文字转变为文字与图像相结合。图像作为一种直接呈现的具象符号,以立体展现动态,摆脱了静态文字的限制,以图形的色彩性、自由性符号代替了文字的单调性、约束性符号。“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图像成了人类社会愈来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12]22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图像日益影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因而自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以来,在文本传播的同时也融合以珍贵的图像资料或丰富的动画图像,以旧文图片、画报墙画、广播电视、影像动画等形式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在线上线下广泛传播,既以色彩丰富的形象摆脱了文本单调生硬的不足而“有声有色”,又保留作为文本形式的理论话语的“品质品味”。如人民网制作出品的“半条棉被”的动画短视频[13],利用网络媒体平台以“文本叙述+图像呈现+情景还原”的传播方式叙述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心心相连的鱼水深情,提醒广大党员须臾不忘初心,从而生动形象地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何以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利用现代技术在简练的文本传播和生动的图像传播中回归群众路线,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经历了从上至下、由党员个体到全民大众的传播过程而得以走入千家万户,使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深入人心,成功实现了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丰富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对话内容、对话方式。

(二)注重情理结合,坚持仪式建构与制度建立互补

“情”即情感化,是“柔”的一种表征;“理”即制度化,是“刚”的一种侧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165指出了仪式与制度的现实效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有增强共产党员对党的归属感、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之义。中国共产党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从内嵌于主题教育活动到确立为长效机制,既通晓以情化人,在仪式中以柔性化、场景化的方法浸润话语、感染受众;更讲究以理服人,在制度上以刚性化、长效化的方式固定话语、约束对象,从而在“情”“理”互补、“刚”“柔”并济中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传播范围更广、影响更深、作用更久。

仪式作为“一种将社会现实的象征和仪式操演所能激起的强烈情感凝合在一起的有力方式”[14]50,“往往通过有形的器物和人的操演来表达建构者的主观意念或特定时代的观念和思潮,从而体现出某种或隐或显的内在意义”[15]45。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的正当其时之机在全党范围内分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形式多样的百年庆典仪式活动,从专题党课到党史学习教育,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话语征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在特定的展演场所和操演时间上,通过布置仪式场景,圈定仪式程序,模拟心理时空,真正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识与心理中,充分发挥了“柔性”仪式以境化人、以情塑人的作用,构建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场域,深化共产党员的历史记忆,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以及夯实党民之间的情感根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践成果和有益经验上升至党的制度建设高度,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不忘初心”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常态化、长期化,大大增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传播的稳定性与效用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注重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的结合和配套,确保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5]379“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建立是共产党人以刚性规范约束弥补柔性情感教化的不足,利用可操作化、可量化的制度规范和评价机制有针对性地保障党员干部践行“不可视化、不可量化”的初心使命,实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由内在主观塑造到外化客观表征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刚性”制度以制立人、以制塑人的效能,在制度“强执行”和“硬约束”下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一从理论回归实践、再由实践上升至理论的过程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的检验和成功转化。

(三)拓展传播空间,坚持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互通

国内传播是指在一个国家社会系统内传播,而国际传播则是指在不同国家社会系统间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让全国人民知道党和政府为人民做了什么、还要做什么,让世界人民知道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什么贡献、还要作出什么贡献。”[16]12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是党对自身“做了什么、作出了什么贡献”的历史轨迹的凝练性表达,也是对“还要做什么、还要作出什么贡献”的使命职责的理论性概括。从传播空间看,不仅重视国内传播,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注重国际传播,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实现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的相互融通来促进国内人民、国外民众对党的真实、立体的认识,推动同各国的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

在国内传播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在日常生活空间传播的同时愈来愈拓展至网络空间,形成了传播的“虚”“实”空间一体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16]355中国共产党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创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实现了现实生活传播与网络空间传播的紧密融合,不仅深化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的存在感,构建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的意义场,也在线上线下的互动中增强了党员群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从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阶层“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16]356。在国际传播中,党高度重视对外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17]中国共产党利用初心使命与世界人民普遍愿望的联系与共性,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传播中致力于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17]。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文版的对外发行,以其专题十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直接、详细、全面地向国外民众传播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的丰富内涵、践行方式等。对此,哈萨克斯坦“祖国之光”党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勇于自我革命精神[18]。“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的国际传播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和世界政党中的形象与威望,增强了世界影响力。

四、结语

知所从来而方明所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19]纵观历史、现在和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是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历史阶段上始终如一的性质宗旨、坚定自觉的理想信念和与时俱进的奋斗目标的凝练表达,不仅生动诠释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更深刻回答了“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党只有继续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激励全党同志不懈奋斗,才能不断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话语转化为党带领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才能不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续写出更加优异的答卷与篇章,创造出更加伟大的胜利与荣光。

猜你喜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安全知识要牢记
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讲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故事
切实搞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中华家文化数字博物馆项目启动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恳谈会在京举办
争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排头兵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