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中党史教育的功能优势及实践途径分析
2022-03-18季芳
季 芳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670)
1 高校思政教育中党史教育的功能优势
1.1 导向功能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境遇和挑战的不同,党史文化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精神内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勇于反抗与革命的井冈山精神。同样是在这一时期,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部队的围剿追击,保存主力军队,进行万里长征,形成了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新中国成立没多久,百废待兴,正是国家需要石油资源来推动工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仅用三年半的时间就拿下了大庆油田,形成了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在党的建设与奋斗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以及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品质,都是对中国共产党光辉灿烂奋斗史的重要见证,同时也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和素材[1]。之所以要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党史教育,就是要使高校学生,也就是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能够继续把党的伟大革命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并时刻以此激励自身,争取早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具体来说,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初,就已经确立了坚定的志向,在之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坚持理想,并且通过不断优化自身的章程、思想和价值理念等,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的具备中国共产党特色的完善理论体系[2]。一段时期以来,西方一些国家企图通过多渠道篡改或操控国人的思想意识,随意宣扬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价值理念,导致部分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松动,甚至开始崇洋媚外,贬低我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在此背景之下,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能够为广大高校学生还原党的真实奋斗史,使学生接受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熏陶,从而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党和国家的由衷敬重和自豪之情,使他们能保持清醒和正确的认知,坚定自身的社会主义理想,自觉抵制西方思想价值观念的传播。
另一方面则是指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明确投身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时代使命。我国已经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开始大步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方向迈进,而这一新时期新目标的完成则需要依靠新时代的青年人,高校大学生更是肩负历史使命。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党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发扬光大既往党史的同时,也树立起谱写新时代新党史的远大目标,在从过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轨迹中汲取精神力量的同时,也用这股力量激励自身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建设中去,坚定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抵制西方低俗文化,完成属于自身的时代使命。
1.2 育人功能
高等学校要培养的是既能够系统掌握本专业所需知识技能,同时又具备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自觉拥护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级人才。而党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教育行为,总体来说它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重合的,因此通过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党史教育,能够有效激发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和我党伟大奋斗精神的高度认同感,从而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先进人才。具体来说,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文化育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相当多的曲折与磨难,才取得了今天的伟大成就,而党史文化正是从党的艰难百战发展史中提炼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启迪性和警示性的经验理论。通过在全社会大力推广党史文化,不仅能够有效引导主流价值观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也能够对一些有损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和不正确的价值观念起到教化和规范的作用。而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通过深入学习党史文化,能够使他们在充分领略党史文化魅力和接受正确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熏陶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畏艰难的英勇斗志,硬生生开辟出了一条全新发展道路的伟大之处。当然,中国共产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种种迷茫和失误,通过党史学习,高校学生更能看到面对这些迷茫和失误,中国共产党勇于剖析其背后成因,并及时做出调整的正确思想态度,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启发,使他们在传承和弘扬党史文化的过程中,也能够时刻保持冷静客观。
精神育人。在中国共产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诞生了无数宝贵的革命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瑰宝,需要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通过把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促进我党伟大革命精神在今天的精神传承,也有利于将其进一步转化为当代建设精神。同时,通过接受党史教育,也能够使当代高校学生有机会从思想上更加接近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并获得这些精神的有力感召,萌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由衷热爱和感激之情,从而能够自觉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始终跟随党的领导,坚定国家和民族的团结立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坚持奋斗。
2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途径
2.1 建立健全党史教育机制
要想提升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施效果,必须要从制度上给予其一定的保障,通过完善相关党史教育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党史教育教学实践,以促进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常态化发展。具体来说,首先各级政府必须要重视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大力推动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即要给予各高校必要的政策、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比如可以为各高校拨付专门用于开展党史教育的经费,也可以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关注高校的党史教育,并积极争取他们的资金支持,另外,还可以由政府牵头,将各高校党史方向的教师组织起来,成立专门的课题项目组,主要研究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有效实施方法,并进行相关地方教材的编写,以推动党史教育教学工作在高校的顺利开展。
要想提升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施效果,各高校的党委组织作为本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负责机构,应当进一步强化对高校党史教育的领导,提高对党史教育开展工作的重视程度,除了要将其作为党对高校领导中的一项常规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党史教育落实规章制度,也要要求全校师生将党史内容科学地融入教学、科研和学习等各个环节中去,切实把握住党对高校的领导权,大力推动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有效开展。
要想提升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施效果,各高校还应当重视建立完善的高校党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学习、教学和评价制度,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根据党史教育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相关的课时、学分和考核机制,以提高学生对党史教育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本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及其教学水平等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党史教育目标和任务,然后将其纳入教师考核制度,以提升教师对党史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高校内部形成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
2.2 优化党史教育课程
就目前来看,党史教育在高校并没有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并且各高校也几乎没有该方向的选修课程,党史方面的知识内容往往穿插在公共政治课程之中,总体来说较为琐碎分散,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而也就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效果。在此背景下,尽快增加党史教育的比例并对党史教育课程进行优化则成为了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首先,为了提升党史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促进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有效开展,应当重视尽快构建党史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公共课程之间的融通机制,可以按照中共党史发展的时间脉络,在政治理论课程中合适的位置上加入适量相关的党史教育内容,架构起能够凸显党史教育重要地位,且具有更加清晰党史知识框架的思想政治公共课程理论体系,以达到良好的党史教育效果。另外,对于一些人文社科类的专业,高校还可以将党史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列入其专业必修课程体系之中,以进一步提升相关专业学生的党史知识修养。
其次,高校还应当通过整合相关的教研力量和教育资源,大力推动党史学科和党史专业的建设,即以中共党史为根基,以党建知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枝干,构建新的一级学科,并将其作为核心课程纳入高校教育体系,促进党史教育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2.3 创新党史教育形式
高校要培养的是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因此在进行党史教育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采用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方式,而要对党史教育的形式进行创新,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切实保障党史教育的成效。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主要的教育教学阵地,结合大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以及时代特征,将党史教育充分融入思想政治公共课程以及其他的一些专业课程,适度增加党史部分知识内容在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和教学时长。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时,要尽量避免采用干巴巴地讲授各种思想理论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多地引用一些模范党员的生平经历以及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先进事迹等作为教学案例,积极探索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对党史学习的兴趣,保障党史课堂教学的质量[3]。
其次,高校还可以经常组织一些以党史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举办党史教育征文比赛等,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刊登到校报、校刊或者张贴至学校的宣传栏上,扩大党史教育的宣传范围,也可以借党的重要历史纪念日等时机,举办与此相关的党史教育知识竞赛和专题讲座等,面向全校学生普及相关的党史和党建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革命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让他们更近距离地感受党的伟大奋斗征程,从而有利于提升党史教育的效果。
最后,高校还可以加大对党史线上学习平台的建设力度,让学生通过浏览相关的专题学习网页以及学习相关的网络课程,进一步加深对党史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开拓高校党史教育在互联网上的新阵地。
2.4 建设专业的党史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党史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否得到有效实施,对党史教育本身的教学成效也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要重视建设专业的党史教育师资队伍[4]。
首先,高校要加大对党史方向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这主要是由于现阶段有相当多一部分高校在党史师资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党史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多关注全国各大高校具有党史相关专业背景的硕博人才,积极将他们吸收进入本校思政教师队伍,便于推动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顺利开展。
其次,高校要重视加大对现有思政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例如鼓励他们在党史方向继续进行深造,或者多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以及参加党史教育主题研讨会的机会,并定期组织教师集体进行党史教育备课活动,让各位教师在彼此交流分享教学心得体会和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进一步丰富党史教育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党史教育的有效实施。
百年党史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漫长的奋斗和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丰富经验智慧,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素材。通过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发挥其科学的导向功能和育人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当不断健全党史教育机制,优化党史教育课程,创新党史教育形式,并重视建设专业的党史教育师资队伍,以促进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实施,更好地引领高校学生积极承担起属于自身的时代使命,督促他们尽快成长为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合格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