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背景下“云端”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22-03-18于欢欢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北山云端防控

于欢欢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做出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持续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生被迫居家学习。疫情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也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意志、品格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要充分利用“疫情”这个时机,丰富德育内容,完善德育形式,创新德育载体,构建课程、活动、实践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笔者从七个方面进行了“云端”德育工作实践,旨在充分利用“云端”平台完善德育内容,形式,拓宽德育途径,从而提高“云端”德育质量。

一、转变思路,“云端”德育伴成长

疫情阻击战对所有师生来说,都是一堂意义非凡的课。疫情防控期间,线下授课虽然停了,但德育不能停,我们应打破传统思路,转换教学方式,探索“云端”德育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学校应整合德育的内容,把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学会感恩。自全面停课后,学生居家,班级搬到了“云端”,做好“云端”班级的管理,是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班级可以利用相应平台,带领学生进行云端班会,定期开展线上开放日、线上家长会等多样化的德育形式,建立沟通、育人的渠道。通过对“逆行者”先进事迹的学习,赋予学生榜样的力量,用云学堂的建设助力学校德育工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学校可以通过“线下思考和线上交流”两种途径进行积极探索,确定基于“公微(公众号、微信)”的平台,为家校沟通提供保障,全面把握学生居家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家长、学生居家学习的实际需求,建立信息搜集组、活动策划组、“公微”制作组、宣传指导组等部门,确保“公微”能够满足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内容的丰富。

二、榜样示范,师者传道见楷模

长久以来,学校德育倾向于道德认知教育,不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预防疫情、居家学习、健康监测、云端课堂等情形的发生,正是培养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关键时机。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应抓住机会,在线上课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让德育工作逐渐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针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广大医护、公安、社区工作人员、社会义工不辞辛苦、彻夜不眠,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战斗在疫情防控最危险的区域,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和勇往直前、毫无畏惧的大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为学生树立了积极正面的榜样形象。教师应号召学生搜集身边的抗疫事例,并学习这些“逆行者”们的大无畏精神。

我校开展的“向逆行者致敬”“讲述抗疫英雄故事”等主题活动,通过画画、录制小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从平凡的小事和每一个不平凡的战“疫”故事中受到道德情感的熏陶,从身边的榜样身上汲取积极向上的能量。在全城战“疫”的大军中,我校志愿者教师义无反顾冲向一线,化身最美“侦察兵”“引导员”“守护者”,用教育工作者的大爱与担当,镌刻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生动教科书,用实际行动为学生呈现一堂生动的“德育课”,并通过“公微”持续报道和展示,引领着每一个“北山娃”的健康成长。

三、改变形式,仪式教育植情怀

仪式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仪式的特殊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学生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仪式教育是课堂德育的延续,有着特殊的人文内涵。疫情防控期间,北山小学重构仪式的活动形式,使仪式活动独具特色;注重仪式的实践价值,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增强仪式的时效性,构建完备的德育系统。目前学校的仪式教育以丰富情感体验、学会感恩等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疫情防控期间,北山小学坚持每周一开展线上升旗仪式,要求所有学生穿校服,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尽管学生离开了熟悉的校园,缺少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但当国歌声响起时,学生却无比认真,目视着国旗徐徐升起,目光是那么坚定而有力量。学校加大德育工作力度,努力把日常德育变得与众不同,力争在特殊时期展现不一样的德育活动,即使是“云端”德育,同样能把爱国主义情感根植于学生心中。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由此可见,家校共育是非常重要且不容忽视的。学校就好比是绿树成荫的森林,每个班级都是森林中的一棵小树。所以,家校共育要以班级为平台,家长和教师要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教师形成合力的根本在于认识和满足家长的需要,以家长的需要为重要出发点。基于以上认识,在抗击疫情期间,北山小学定期开展线上家长会和线上开放日活动。教师总结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家长和学生传达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以及教师对所有人的惦念和关心,并对家长和学生进行经验传授和心理疏导。每一次的开放日活动都是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精心打造的,温馨的PPT 背景,舒缓的音乐,缓解了大家的焦虑心理,让家长和学生没有了后顾之忧。

四、关注社会,思政课堂指方向

“课程思政”是将立德树人作为基本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将课程当作思政的重要载体,牢牢把思政当作课程的核心,同时将德育渗透到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贯穿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使得思政课程与各种课程有机结合、同向前行,既传授知识,又塑造品质,在社会利益和学生个人成长的交汇点上有意、有机、有效地实现“课程思政”。利用线上网络教学平台,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从而获得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析事明理,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品格、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疫’ 样时光 ‘童’ 样精彩”是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开设的思政微课堂,思政老师全部由学生担任,小老师们采用不同主题、不同形式宣讲“疫”路前行 同“州”共济、守望相助战胜疫情 童心抗疫守候春天、战“疫”一线那一抹红等20 期的思政微课堂,他们以“声”为援,传递北山小学独具特色的思政之“音”,截至目前点击量已累计超过15 万余次,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向最美逆行者致敬,“润物无声”般感染了每一个“北山娃”,更加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激情。

五、防范疫情,课程育人促发展

良好的品德是建立高尚人格的根本,生活教育是他们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努力做到让每堂课都有教育意义,在教材有限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拓展,打破学科界限,融合课程内容,把抗击疫情等相关内容转换为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地融入课堂中,用学生喜闻乐的形式开展防疫抗疫教学,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有效应对疫情,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

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突出其关键性意义,把疫情防控时期受到社会广泛重视的热点议题和重大事件有选择性地纳入课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交流、探讨,在探讨中碰撞出思想的星火,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恰当地对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提高学生分辨对错的能力;语文应将单元主题与在疫情阻击战中的经典事件巧妙融合,组织学生深入学习这些英雄人物不怕牺牲、心系国家的奉献精神和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应彰显学科特色,带领学生创编抗“疫”舞蹈和歌谣,创作疫情防控的图画和动漫作品,用艺术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给学生讲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时常提醒学生做好防护。在特殊时期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建设,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困难的态度和决心。

疫情防控期间,北山小学结合延吉市疾控中心下发的疫情防控明白卡,开展了“北山小学疫情防控大课堂——我是小主播”的宣讲活动,将内容长达28 页的明白卡制作成了8 期的视频宣传课程,用通俗易懂的形式真正让学生了解了病毒是什么,面对疫情少年儿童可以做什么,增强了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学生在学会自身预防的同时,还向周围的家人朋友传播防疫常识,共同筑牢健康的防线。

六、居家体验,生活实践助自理

云端学习对学生自律性的要求比较高,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在线上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小学生年龄小、不能很好地掌握电子设备使用时间这一现状,北山小学进行了“手机使用时间管理”活动,首先启动手机屏幕的应用时间设置,学生每日睡觉前将屏幕使用时间截图发至小组群,然后每日由小组内的一名学生负责整理,再将小组使用情况发至班级群,由教师进行总结及点评。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无形之中被缩短,久而久之形成了合理的手机使用管理公约。针对学生居家学习无法外出进行体育锻炼的问题,北山小学在每周的“智慧树”课程中安排了广播体操、跳绳等体育训练,以缓解学生的视觉疲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自我约束是“云学习”的实际要求,而做好家务则是学生应尽的家庭义务。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一直居家,我们倡导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着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人人学做小当家。为此,大队部策划了劳“疫”结合,北山娃的劳动秀活动,倡导学生每天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秀出自己的新技能,人人争当生活小管家。同时北山小学还进行了“我和家长互换角色”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家长的辛苦,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此外,我们还创编了“北山小学劳动清单歌”,希望每一位队员体验劳动的乐趣,享受劳动的快乐,增长劳动的智慧,收获劳动的果实。做一名合格的“劳动小大人”。

七、紧扣形势,主题活动共分享

为创新云端德育形式,丰富学生居家体验,增强学生文化意识,北山小学为学生创建了展示的平台。依照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学校把“特别的日子”活动纳入自主德育体系中,“特别的日子”包括传统节日、纪念日和宣传日,并将这些重要的日子分为习惯养成、理想信念、感恩、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大类别,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班班认领“特别的日子”活动。

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学习,体验了在特殊时期里的特别日子,其中学生自己组织了 “春分”“世界水日”等活动,通过线上朗诵经典、画一画、云端知识竞赛、创编诗歌等方式,学生展示智慧和才华,彰显对文化的热爱。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于学生心中,践行于生活的点点滴滴。

“特别的日子”活动既是一次实践体验,也是一次文化的洗礼和精神的启迪,引导着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学生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了文化修养,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从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面对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式,我们必须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学校德育工作,这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又是新形势下增强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应然要求。针对疫情,我们要关注德育教学在云课堂中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中丰富多元的德育教学资源,结合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抗疫事迹,创造德育教学情境,震撼学生心灵,丰富情感体验,进而让德育实践更有教育意义,德育工作充满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北山云端防控
张志民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云端之城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心留北山回不来
去北山公园秋游吧
美人如画隔云端
行走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