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延伸:“双减”视域下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实施劳动教育的策略
2022-03-18李正富
李正富
(三明教育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0)
2020 年国务院相继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劳动教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中小学坚持“五育并举”。[1]但在实际调查中,课题组发现劳动教育却是学校教育的短板。“双减”背景下,如何打破学科壁垒,通过高中综合实践课程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补齐劳动教育短板。同时,把学生从过重的校外培训和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延伸劳动教育的学习时空,促进劳动教育成为“双减”中增效的育人载体,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育人目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当代教育的使命和担当。
一、综合实践课程深度融合劳动教育
深度融合是指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关要素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引发各要素的契合。即,综合实践课程与劳动教育可以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师资要求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以实现育人模式的结构性变革。
(一)培养目标
劳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并且通过劳动体验让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积极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情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综合性活动学习,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进行知识与技能等综合素养的提升。《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2 年版)》提出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
可见,二者的培养目标有相通之处。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活动项目,培养学生解决生活、生产及服务性劳动的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劳动品质,珍惜劳动成果,是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育人价值的补充和升华。
(二)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劳动课程内容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而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属于国颁课程,具有完整的课程体系,涉及领域有:劳动与技术、课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以及社会实践等内容。
在课程内容方面二者存在多处交叉与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家政生活与服务就可以与劳动教育的日常生活劳动融合一起;电子控制技术、服装及其设计相关内容可以与劳动教育的生产劳动融合;社区服务、线上购物与互联网+等实践体验活动可与服务性劳动有效融合等。
(三)师资要求
劳动教育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十分广泛,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跨学科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高中综合实践、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对激光雕刻、3D 打印、ARVR 等虚拟现实、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创客等领域的新技术和技能有较多的了解。
综合实践学科已开设18 年,教师专业结构完整,学科融合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只要对其进行劳动课程教育理念的培训,就可以快速完成劳动教育师资的转型,有效实现综合实践课程与劳动教育课程师资的融合与共享。
二、困境分析:劳动教育实施的现况
课题组对三明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0 份,共回收问卷2765 份,统计分析发现现阶段存在以下困境:
(一)劳动教育课程未成体系
该地区高中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开设随意、内容零散,多以校本教材为主,其中40%的学校甚至以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劳动教育讲座、课外志愿者服务等形式代替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教学内容单一,60%的学校以学生下乡实践一周的形式完成学分。85%的学校以班级、卫生区的打扫、校园绿化为主要劳动渠道。个别学校采用家、校联动方式,开展家庭劳动来提高学生对劳动意识的培养。一些创造性劳动教育仅以社团活动的形式向部分学生开放,学生参与面窄。
(二)教育效果评价标准缺位
因为劳动教育课程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实,所以教、学、评也无法达到一致性。目前高中还没有统一的评价量规。部分学校即便有评价,也是简单的结果性评价,其形式单一,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其中90%的学校使用的课程评价多停留在劳动知识或技能的掌握上,偏重结果评价,缺乏过程性评价和引导性评价。
(三)课后服务活动延伸不足
从问卷调查和交流谈话中发现,有利用课后服务开展劳动教育的学校仅有1.2%,大部分学校没有开展劳动教育方面的课后服务延伸活动,其原因是:一方面是劳动教育师资的缺乏,另一方面是基于升学的压力,把课后服务安排给高考学科。
三、综合实践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深度融合:创设校本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综合实践课程和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方面可以融合综合实践课程活动项目,创设符合校本特色的劳动教育项目,并形成校本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开发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劳动项目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2]学校除了开展木工、金工、缝纫、种植等传统劳动项目,还可以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项目。让学生溯源当地特色工艺劳动,不仅学会常用工具的使用和材料性能特点,同时激发学生对地方特色综合劳动技术的热爱。如沙县区学校可利用全国特色花卉研究生产基地——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特色花卉品种优化劳动教育项目,让学生到花卉研究所感受研究成果,体会创新带来的喜悦,体验劳动过程,珍惜劳动汗水换来的美好生活。
2.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实践活动劳动项目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坚定意志品质、劳动意识和顽强拼搏劳动精神的重要方式。”[3]学校可以结合时下热点,将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作为劳动项目。如学校开展2022 年北京冬奥会文创设计,鼓励学生不断修改完善方案,反复论证设计,进行电脑绘图,利用3D 打印机打印设计作品,最后打磨上色处理,形成富有个性化的实物,让学生在创意设计中体验设计获得的成就感,这是金钱无法购买来的,他们会倍感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这也就是劳动教育所要体现的价值。
3.挖掘特色校本技术活动课程的劳动项目
大部分学校都有开设校本技术选修课程,有的课程已成为学校特色品牌。学校可以从中衍生出新的劳动项目。例如,在《人工智能》《陶艺》《剪纸艺术》《竹制品制作》《创客与创新》《鲁班锁》等校本课程、技术课程或社团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理念,增加培养学生劳动品质的教学目标,衍生设计出具有劳动教育育人目标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
4.融入职业技术的综合实践劳动项目
学校可与所在区域的职业院校对接,利用高职和中职院校经验丰富的职业教育师资,这也是缓解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师资配置不足的另一渠道。此外,可进一步利用职业院校富余的劳动实践专用实验室和训练场地,如利用职业学校开展汽车设计、数控机床、网络环境搭建、服装设计等数十门专业知识普及,让学生走进真实的实验室和劳动基地进行劳动体验,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选择上有初步的职业认知。
(二)多元评价:促进评价回归育人的根本目标
构建以劳动素养为评价的体系,对推动劳动课程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过程性评价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及,在教育评价中要强化过程评价。[4]用劳动素养评价量规对学生的协作能力、交流能力、读图识图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劳动品质、安全意识等过程性表现进行评价。如“便携式手机支架的设计和制作”实践活动,可对学生设计的便携式手机支架方案、草图、加工流程的合理度、规范性以及小组间的协作程度等过程性活动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2.成果性评价
通过劳动成果展示会、劳动技能竞赛等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作品展示、项目成果汇报或劳动成果分享等活动,开展测试作品的美观度、实用性、经济性等定性类或定量的劳动素养评价。让学生体会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获得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让课堂的学习效果得以巩固和延伸,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3.积分制评价
除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还可进一步拓展其他突出激励机制的评价方式,比如,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进行时长积分制评价;也可在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各类科技竞赛,如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机器人竞赛等活动时,对学生活动中的创新点、闪光点、增长点进行积分制评价;增加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受挫折能力的积分点评价。这样的评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三)延伸拓展:促进学生个性化劳动能力发展
劳动教育的延伸与拓展主要体现在学习活动时间的延伸、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拓展以及劳动精神追求的提升三个方面,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劳动过程,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感受劳动之美和工匠精神的同时,促进个性化劳动能力的发展。
1.科学安排劳动课后服务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后服务时间,通过整合校内综合实践和通用技术师资,在校内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后服务来补充劳动教育课时,也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劳动教育体验项目,如种植养殖、插花园艺、水电维修、人工智能创客等实践活动课程。不断丰富和开拓学生视野,延伸学生学习活动,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丰富劳动课堂活动形式
让劳动教育课堂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让课程内容由书本知识讲授变成到工厂企业参观,参与真实劳动生产任务;从校内劳动课堂向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延伸,利用博物馆、科普基地、非遗馆、少年宫、企业工厂等社会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如参与三明食品加工厂美食烹饪或烘焙技术体验,学会制作精美的面食品。让学生在工农业生活生产中进行劳动锻炼和劳动学习,从中获得个性化劳动能力的提升。
3.培养工匠精神升华劳动追求
充分利用“双减”政策,多方引进校外专家,特别是聘请行业劳模、高级技工等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报告会,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他们的劳动品质和工匠精神;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创新成果、观摩各种专利,了解科技前沿和大国重器,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陶冶学生劳动情操。
总之,高中综合实践课程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是“双减”政策背景下补齐学校劳动教育短板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