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思想与弗洛伊德思想的异同
2022-03-18王思雯
王思雯
(清华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 心理学系,北京 100084)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曾发展出诸多思想流派,它们都带有鲜明的中国古典文化色彩,代表了中国历代思想家对人与社会的思考。同时,若从横向上与西方心理学相比,也能发现不少巧合。例如,儒家学派以人为本,从人性本源的角度进行探讨,这与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非常类似;道家学派从生活经验与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出发进行讨论,这与西方的精神分析流派有异曲同工之妙;法家注重实用性,以明确标准下的实际赏罚示人,以此推动社会良性发展,这又与西方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学派有相似的视角。
这种巧合引人深思:或许人性正是主要包含了这些要素,因而让思想家们跨越时间与地域的差别,给出了不谋而合的归纳。当然,由于文化的差别,中西方的为人哲学也有着许多相异之处,同样值得深思。本篇文章从诸多东西的相似派别中选择一对,主要将中国道家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同西方的精神分析流派进行比较,寻找其中的相异与相同之处,并给出不同视角的分析。
一、老庄与弗洛伊德思想体系建构对比
(一)两种思想建构的方式
老庄思想主要围绕着道家学派的核心概念“道”展开。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1]163“道”是一个虚空的概念,往往没有绝对的实体,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存在。达到一定思想境界的人则为接近道的人,或者得道者。因此,自古以来的文学家、史学家们也有着不同的解释,因为“道”本身就是没有局限的。
庄子说:“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2]76,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163。老子和庄子认为,“道”是在这天地人间的变幻、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基本价值观。
弗洛伊德则直接对人的心理结构进行拆解,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3]三个部分,分别解释人在面对各种事情的复杂心态。其中,本我代表是人的原始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倾向,归属于无意识;自我代表的是我们面对现实利益的理智,认识外在社会并调节自己的冲突;超我代表的则是我们对私欲的超越,是一种对更高道德层次的追求。弗洛伊德将人们无法直接认识到的“无意识”展现在人们面前,并在欲望中格外强调了原始性冲动,对人的思维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解释。
(二)两种思想建构的异同
比较而言,老庄与弗洛伊德对人性的看法有许多一致的地方,但理论体系的建构是完全相反的。老庄从天人一体、物我合一的整合思想出发,破除疆界方可得道,而“道”的境界是我们达到与自然融合时顺势便可领悟的状态。弗洛伊德则是先从拆解人性入手,承认本能的存在,认为人必须剖析清楚每个人格特质的事件本源,了解自己的道德境界的下边界与上边界,才能使自己的想法更加通顺,放松并快乐地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弗洛伊德所代表的精神分析虽然对人格进行了拆解,但与心理学史上的“结构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结构主义的拆解是针对现象的系统性拆解,这是精神分析学派所反对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一切行为都源于人的自我本性,不能脱离根源进行拆解。例如精神分析学派的阿德勒曾将矛头指向行为主义的实验方法,在其个人著作《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指责当时的实证学者脱离本质只看现象,忽视了人内心的原动力的驱动[4]。因此,从思想的本质目的上,弗洛伊德思想与老庄思想依然是一致的。
(三)存在异同的原因
弗洛伊德思想从本质上来讲,与老庄思想的“物我合一”是相同的,重视人行为的一致性,强调一切表象的根本原因。因此,讲求对事物表象的超越,追求达到思想和精神上的和谐。
此处所发现的整合与拆解的差别,简单来说是方法论的差别。进一步讲,我更认为是老子、庄子与弗洛伊德针对同一个看法的不同思考角度的差别。角度不同,逻辑链不同,因而从不同角度建构了他们的思想体系,得到了不同的方法论。
我认为,这种差别是出自于跨文化的差别。在经典的跨文化理论——霍夫斯泰德文化五维度理论中,有权力距离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两个维度,而中国文化的描述是权力距离更高、集体主义倾向更高的。在这种环境下,人类社会由礼仪道德维系,善恶有别,好坏分明。但是其中个体与生俱来的欲望也往往被绝对地回避和唾弃,因此向当时的话语体系中所尊崇的天地自然寻求修身的启示。而西方的文化环境更鼓励对事物的运行法则进行体系化的归纳,敢于直面人性的弱点,或者是善与恶究其本源都是同样来自于人的愿望。但往往不够科学,却容易因为其大胆而全面的视角被盲目推广。
(四)思想的应用
此外,两种思想体系都从修身出发,但同样也延伸到了更为宏观的社会议题。例如庄子内篇中,从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到人间世、德充符的社会观与道德观,再到大宗师的生死观、应帝王的政治观,全面探讨了我们为人处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几个话题,对各种问题给出了全面的思考。老子也说:“道者,万物之奥”[1]303,指出道家所寻求的“道”可以指示万物的准则。
弗洛伊德思想同样如此。他发表的精神分析虽然主要应用于心理学方面的解释,但本质上并非是针对确定的研究对象所发展出来的分析方案,而是一种广泛适用的研究方法。除心理学与精神医学外,也可用于研究历史与文化、宗教与神话,且不改变其方法的基本思路。
对于人类社会来讲,个体与整体一直都有着难以分割的关系。尝试将两者用同样的视角去看待,用同样的方法展开分析,这在东西方的两种思想体系中是相似的。
总的来说,老庄与弗洛伊德都认为不应当只看行为表象,更要重视内在想法。但老庄从整合的角度构建了思想体系,而弗洛伊德则采用了拆解的方法,这可能与文化背景的影响有关。另外,两种思想都试图构建了一个对个人观念以及社会宏观议题都有价值的体系。
二、两种思想中的超越性
(一)形式上的超越性
谈到中国哲学,一个最明显的追求就是对“内在的超越性”的追求。正如汤一介先生对此的评价:“如果说先秦儒家(主要是指孔子与孟子)是以道德理想的提升而达到超越自我和世俗的限制,以实现其超凡入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那么先秦道家(主要指老子与庄子)则是以其精神的净化而达到超越自我与世俗的限制,以实现其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5]13。
《道德经》开篇便指出:“道可道,非常道”[1]53,陈鼓应先生将其解释为:“可以用言辞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1]62。庄子也说:“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2]91,可见,老庄所谈论的“道”是无法被简单描述或概括的,因而也是没有边界的。实际上,这就是老庄思想最表面也最直接的超越性,也就是超越了中国传统礼制中的规则定式,以自然世界中的经历体会进行归纳所形成的“道”,才能作为更加普适的道理。
这种出发点与弗洛伊德思想是相同的,他同样打破了许多固有的成见,通过个案的分析和归纳而得到了自己的理论。但是,弗洛伊德依然追求将他对人性的看法进行归纳,对其理论有明确的语言描述与归纳,这一点似与老庄思想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分别分析两种思想所真正追求的目标,寻找他们真正的超越性价值。
(二)老庄对于行为和思想的看法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老庄的“道”,真的只是以表面上可否用言辞明确表述来进行区分吗?我认为不然。《道德经》第八章就直接对人的行为提出指导:“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1]89实际上,老庄思想对于人的最高境界是有其评判标准的。既然如此,那老庄只要将各种处世中需要做到的行为都像这样用言语总结出来,整合起来不就成为可以言说的理论了?
与儒家、法家的观点不同,老庄认为仅仅用一定之规来要求人的言行,是达不到修身的。对人或事物判断善恶,需要透过表面行为,看到本质的目的。老子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1]140对错好坏表面上的区别并没有那么明显,全在于人真正的内心想法,是否取法于道,而不是仅在乎行事方法。
所以说,人的行为是由内而外的,而不是由可以言说的标准确定的。“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1]157仅仅用外在的行为规范去要求,并不能长久。否则,只会是“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而不能做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1]171。
(三)两种思想的内在超越性
由上所述,我认为老子与庄子所谓的无法言说,是因为看到了人性与万物本源的无限性。每个人的道是出自于内心,达到真正的“道”也需要自我修养,可见“道”的无限性,因此难以用有限的语言表达。道家将自由作为最高境界。可以说,“道”的境界就是自由的境界。陈鼓应先生讲,“庄子的哲学就是自由的哲学”[6]269。庄子夫人去世,庄子鼓盆而歌。“万物一府,死生同状。”[2]350超越自然,自由地俯视有限的生死,一同珍贵,这便是道的无限性。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2]213所以道家讲求悟道,即是要从生活经验中自己体悟出道理。而这道理,不单单是处事的道理,更需要的是人自己观念上的转变。老庄思想的超越性正体现在这里。观念转变了,行为举止自然会跟着观念改变;观念不转变,即使行为举止按照所谓的最佳处事方式转变,心里也往往多有不解,并没有达到自己的和谐。
弗洛伊德思想也是如此,他开创的精神分析的根本,就是强调人真正的思考及感受,以及它们对其行为的指导。不以行为本身作为确定的评价,而是要结合其自身经历,透过现象看本质。纵观精神分析学派留存下来的诊疗手记,会发现诊疗师对其患者事件及心理的记录并不出自患者本身,而是结合患者的身世、言行举止进行分析,帮助对方分析对方潜意识中的想法,可以更直接、迅速地使对方认识自己。
因此,弗洛伊德归纳出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来帮助人们解释自己的多种需求。也由此可见,弗洛伊德思想本身不是一种哲学思想,也与实证心理学有一定距离。它更强调事件导向的实用价值,而且因人而异地帮助来访者寻找其自己内心真实的需要,改变近在眼前的、最让自己担心的一类问题,是一种临床疗法。而老庄思想,作为一种修身为人的哲学思想,则更强调人通过长期修身,去解决自己对一切事情的看法。
(四)理论的明确性与准确性
弗洛伊德固守自己的理论进行分析,也会产生很多问题。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诊疗师自己的判断未必准确,因而不忠实于实际行为的记录容易出现很多差错。正如庄子说:“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2]91弗洛伊德在《意识和潜意识》一文中也提到:“意识状态的特点是瞬息万变的。”[7]3客观事物有边界,观念却没有边界,靠言语辩论是一定会有所疏漏的,这是借助他人力量来探索内心的局限性。
因此,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老子与庄子不会概括性地说明“道”的含义。但是,老庄可以举一些事例,针对事件,将一些自己的经验拿出来,整理好逻辑后讲出来,告诉听者。这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圣人一样历尽人生百态,且对所见所闻皆有所感所获。老子便可以将他经历及其看法讲出来,是为对他人的指引。这便是道家所追求的领悟“道”了。
总而言之,老庄思想与弗洛伊德思想都从实际经验中寻求道理,同时也各自有其超越性。老庄思想不明确归纳道理,要求人经过长期的体验和思考,体悟出能够解释和指导一切的“道”,而这种“道”是普适的。而弗洛伊德思想作为一种疗法,则归纳出了自我、本我、超我的理论,因人而异地帮助人解释有限的事件和行为。
三、两种思想的非议——以青少年为例
(一)无为与泄欲
有的人认为老庄思想过于避世,不适合青少年学习,我认为这说法有对也有不对的地方。所谓“避世”和“无为”的观念,往往是许多成年人的追求产生偏差之时进行的修正策略。老子说:“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1]309可见,老子的“无为”,并非让人不做,而是要注意做的事情。如果做了错的事情,便不如不做,这与孔子所言的“过犹不及”是相同的。
弗洛伊德同样认为,人的许多神经质行为是出于对过去经历的偏执看法,导致患者需要采用行为去填补那些问题,因此应当在精神分析师的帮助下找到原因,并慢慢改善行为。但是,弗洛伊德认为,思想的变化并非想明白就可以做到的。问题依然还在,没有被解决,这是因为人的伤害及其导致的不恰当欲望还在。因此,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发泄欲望,弥补从前的错漏,才能慢慢恢复心理健康。
所以说,虽然弗洛伊德对处理欲望有特别的看法,但目标与老子的目标是相同的,那就是放下没有意义的、错误的事情。但从中也确实可以看到,老庄的论断中多为分析和结论,希望人们能做到无为,或许有些高估了人的理智。而精神分析作为一种临床手段,则在诊断的同时思考了一种疏而不堵的解决方式,也表现了它的应用特点。
(二)对人生的指导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1]64庄子也讲:“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2]112实际上,老庄思想指导人们更全面、辩证地看待万物,不受一般的表象所困,这才是老庄思想直接的意义。不理解这一点,就难以达到真正的修身。老子还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1]87如果青少年真正理解这个想法,便可以在人生早期更清楚地思考人生追求,有更高远的志向,能少走很多弯路。
然而,青少年的人生经验有限,思考方式也比较容易极端。因此,不仅会难以理解老庄所述的事例,而且容易对所接触的观点一刀切地看待,对各种行为进行直接的对错判断,不思考背后的意义。因此,青少年要理解老庄思想,应当接受一定的引导。
对于弗洛伊德思想也是如此,如果不加引导地灌输给青少年,也可能让他们面对事情进行不恰当的归因,仅仅在自己好恶的影响下,忽视了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而过于强调不重要的原因。同时,由于青少年尚无能力改变和创造自己的生活,因此不恰当的归纳可能让他们陷入迷茫和无助,与老庄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两个极端。究其本质,都是青少年的判断与思考能力有限,未必能够理解哲学理论的真正内涵。应当在恰当地引导下,使青少年广泛涉猎,博采众长慢慢习得修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