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代高职经济困难学生的新样态与帮扶策略
2022-03-18邱贻洁
邱贻洁
(长江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到2020年止,各高职院校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的号召,通过增加贫困地区的招生计划或降低贫困地区考生的录取条件等办法,建立“奖、贷、勤、补、免”五位一体的联动助学体系,引入企业奖学金和校友奖学金等方式,坚持精准方略,狠抓工作落实,着力保障高职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生活。
现阶段,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实现了吃穿不愁,能够完成义务教育,具备“新农合”等基本医疗保障的脱贫攻坚总目标。然而,部分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出现了思想贫困,如缺乏理想信念、拜金主义、佛系和精致利己等,深受“丧文化”影响,更加自怨自艾。如何扶起高职经济困难学生的志气,如何全面的开发其智能,消除其不良的思想观念,将其培养为具有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仍需高职院校不断努力,积极探索。
一、高职经济困难学生的新样态表征
高职院校的经济困难学生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与残疾人子女、父母离异且缺乏抚养能力的学生以及事实孤儿、家庭因遭遇重大变故以及自然灾害而致贫的学生。这几类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山区,且多数为留守儿童,自小因经济困难,在义务教育阶段,可能接触到不同程度的校园霸凌,教师冷眼和世俗压力,部分独立型学生通过刻苦学习与寒暑假兼职走出经济雾霾;但许多学生因朋辈的排挤和长辈的忽视,出现缺乏理想信念、拜金主义、佛系以及利己主义等问题。
(一)缺乏理想信念,拜金主义滋长
通过对长江职业学院电商物流学院240 余名从“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的经济困难学生的持续跟踪调查发现,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会积极参加校内勤工俭学活动,做一份或几份校外社会兼职,能按时参加课程实习实训,但参加以上实践实训的终极目标是“搞钱”、“暴富”和“有面儿”。00 后学生进入校园后,传统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和“家贫则节约”等观念被打破,经济困难学生似乎更爱消费,经济困难的家长不相信教育,经济困难的学生则更爱面子,经济困难的学生更缺乏耐性等问题逐一显现,具体表现为:
1.摒弃“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经济困难学生追求高档消费,部分高职经济困难学生使用iPhone 最新款手机,脚踩限量款篮球鞋,购买上千元游戏皮肤,频繁出入酒吧和KTV 等娱乐场所,因有限的生活费无法满足其高消费的欲望,少数经济困难学生借小额信贷和非法校园贷,导致债转债或利滚利,无力偿还。
2.家长目光短浅
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家长不相信教育,追求短期的收入回报。研究数据表明,教育是最佳的长线投资,每增加一年的教育投入,平均工资会提高8%。但通过与经济困难且学习困难的学生家长谈心谈话后发现,部分家长仍秉持“读书无用论”,假如孩子学习成果不尽如人意,不如辍学回家开店或外出打工赚钱,此观念也在学生心中滋长。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更敏感和脆弱,自尊心极强,且爱面子。如果从别人的眼神、手势、身势语或语言潜台词里感受到别人对他们的恶意与伤害,易于发生正面冲突,这也致使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用来应付人际冲突及由此带来的诉讼。
(二)自封佛系青年,实则利己主义者
佛系即自我矮化、自我嘲讽、自我作贱以及自视弱者,以“不合作”的态度抵抗主流社会的规训与收编,以相对曲折与温和的方式表现对当前压力社会的烦闷甚至不满[1]。部分高职经济困难学生自封佛系青年,无心社团活动,拒绝志愿活动,不愿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和服务社会,刻意减少人际交往,缺乏共情能力。上课按时报到,下课寝室睡觉,沉迷手机游戏、短视频以及直播等虚拟世界,对现存事物持消极否定的态度。钱理群教授在他撰写的《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文中指出,“在中国的大学里,包括最好的清华和北大,正在培养一群20 几岁就已经‘老奸巨猾’的学生,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以及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2]。”部分高职经济困难学生会将自身的贫困归因于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教育机会不公平、父母体弱多病和父母离异后双方不承担供养责任等外部因素,产生对父母的怨愤,对优秀朋辈的嫉妒,形成欲反抗的愤世态度。极少数经济困难学生表现出与“佛系”相反的样态,工于心计和圆滑世故,甚至为获得“奖、助、贷”引发宿舍矛盾与班级矛盾,一举一动都笼罩着利益的影子。
二、高职经济困难学生的新样态原因剖析
当代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呈现以上新样态,其实是成长期价值不适应性的无奈表现。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或为残疾人子女,他们大多在乡村学校接受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然而,多数乡村学校没有稳定与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乡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许多乡村教师在学生价值观形成阶段更关注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不够;另一方面,经济困难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家庭教育缺失。父母仅为其提供基本的生活与物质保障,对其精神关怀不够,在成长的关键期,无法实现家校共建,关注他们心理健康成长。
经济困难学生呈现以上新样态源于其对社会压力的消极抵抗,这些学生通过高考来到大城市读书,在生活节奏加速的社会条件下,会因各种压力产生焦虑、自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部分学生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沉溺网络世界;有些学生则触发反社会情绪,消解了主流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把极端利己主义演绎的更加隐蔽。
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呈现以上新样态,源于其被消费社会的物欲所俘获,沉浸于物欲追求无法自拔。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人群鼓吹“把利益当作唯一驱动,原则和信念都可为利益让路”,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发展,此类消极思想得到便捷传播。不可否认,针对中国的日益崛起,敌对势力加大了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不断调整策略和变换手法,抢占阵地和争夺人心。学生通过遨游网络虚拟空间,受到“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加之自己曾经的贫困经历,触发了学生想要“专心搞钱、不问手段”的开关。
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呈现以上新样态,与自媒体平台上的错误言论与学生自身缺乏判断力有关。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的便利了学生们的信息沟通,消极和愤世的思想可通过自媒体技术得以迅速传播并获得群体认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众多新媒体平台,尤其以微信、微博、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大众化社交媒体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的传播、交流和互动,传统的舆论生态系统呈现出拟态化转向。学生无意浏览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主办的官方网站、微博和抖音账号,对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方针与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却对“知乎”“天涯”“贴吧”以及“网络大V”和各类“反动公知”充满好奇甚至深信不疑。这些在学理外衣和文艺外衣的精心包装下的错误言论,在专业的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大肆传播,部分不明真相和缺乏判断的学生长期受其蛊惑,引起错误的价值认同、思想认同和文化认同。
三、高职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策略
实现乡村振兴,让经济困难群体与偏远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须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激发偏远地区和经济困难群体动手致富的内在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曾经的扶贫停留在“补贴学费、发放奖助贷、发放就业补贴、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物质层面,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便利,争取权利,杜绝歧视。
(一)将物质帮扶与心理资助和行为导引相结合
调整物质帮扶结构,加大国家奖学金、校友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以及校级专项奖学金的投入量,鼓励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收缩“贫困即可得”的助学金投放量,激发学生的服务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
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应坚持“立德树人”,构建物质帮扶、道德浸润、能力拓展以及精神激励相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通过讲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故事,使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理论上的认知,情感上的共鸣,价值上的认同,使其自身形成“一种带有价值导向的内在软约束力”。
(二)将经济帮扶与劳动教育和就业指导相结合
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精准经济帮扶,并开展劳动普惠教育。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统筹勤工俭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环节,设置“关爱留守儿童”、“回馈偏远山区村民”和“贫困山区短期支教支农”项目,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大国工匠和道德楷模兼任项目指导老师,培养学生的劳模精神,培育帮扶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将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进入以融媒体为主导的全民手机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短视频、直播等领域与大学生“面对面”实现“心连心”,“键对键”,化解“硬碰硬”,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3]。在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时,应注重网络平台搭建,增强“微”培育的舆论场[4]。
可开启“微讲堂”,讲述国家的扶贫投入和扶贫故事,宣讲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也可开设“微讲座”,请贫困地区的劳动模范、道德楷模与技术能手介绍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与经验;还可设置微沙龙,采用直播与评论区留言的方式,在思想和观点的激烈碰撞中理清自我提升途径和就业目标、树立理想信念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腐化思想、劳动无用论和盲目拜金主义;尤为重要的是建设微支部,将经济困难的学生带入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思想趋势与利己追求,要旗帜鲜明地亮剑发声,建构红色文化所涉及的相关人物、事迹以及现代境遇,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烙印在学生心中。
(四)将感恩教育与党建团建相结合
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组织义务卖报、走访养老院和孤儿院的方式,开启感恩教育是各高职院校常用的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育人方式。在后扶贫时代,需要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新生入学时,利用网络信息数据库,通过日常谈心谈话、班干部筛查等方式,确立经济困难学生人群,有意识地引领他们进入党团组织,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开展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呈现方式多样、互动性强、分层次以及有差异的团建活动,以消除朋辈间的隔阂,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等经典语录,丰富对青年党员预备队伍的培育与教导,通过音像教学、自学研读、实践活动、总结交流以及撰写心得等方式实现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党启蒙[5],使学生消除对家庭出身与经济贫困的自卑心理,扭转经济困难学生的愤世态度。
(五)将国家大德与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相结合
“间隔年”是指青年学子在踏入社会之前,先进行一场长途旅行或者做些公益工作,让自己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个社会。高职经济困难的学生大多来自偏远落后地区,与大城市学生从小接受的精英教育,要求考取名牌大学,接着找到最好的工作,进世界500 强企业不同,他们大都不重“名”更重“利”,获取更多的财富成为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为此,要深度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以及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与“爱国主义、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志存高远、敢于担当、不懈奋斗、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的现实精神相结合[6],将国家大德、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相结合,锻造和完成“间隔年”,让他们深入基层。深入乡村,反哺家乡,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热爱,并把这份热爱变成事业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