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区域材料投放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2022-03-18刘晓晨

成长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区域材料

刘晓晨

大连市沙河口区教师幼儿园 (辽宁省大连市 116021)

对于教师来说,在开展数学区域设定教学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有两个工作十分关键,一是数学区域设定活动材料的选择与设定,二是个别化辅导。前者能保证孩子进行自主学习与操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而后者则能保证孩子们从自主性实践中获取更重要的发展机会,尽管材料也是区角活动的重要要素,但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对孩子逻辑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局限性,在孩子们早期的数学教育练习中往往更依赖于与各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所以,教育区域材料的选取与设计往往是教师提升教育区域活动实效性的前提,即使投放了最有利于孩子活动的材料,但如果放任教师对孩子活动的引导,孩子的活动往往就会远离了预期的目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也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对于个别化辅导师提高教育区域教学活动实效性的保障,笔者们根据教师日常在教育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紧紧抓住了材料的投入与引导这两个要点,展开了的实验与探究。

1 数学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

皮亚杰博士认为:“孩子的智力来源于作业”,孩子是在各种材料的使用、摆弄的流程中,形成了自身的认识构造的。建筑材料通常是教学意图的物化载体,其本身的特性以及基于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教学方法,往往决定着孩子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同样,建筑材料也和着孩子对活动欲望的多寡、兴趣的多寡、以及教学活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进行过自己的思考和想象、有没有经过探究和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所以区域教学活动材料的提供往往是十分关键的。那怎样投放适应的材料呢?

1.1 有目的地投放材料

《小学教育指导纲要(实行)》中明确提出:“诱导儿童对身边自然环境中的数、量、形、时光、空气等特殊现象形成浓厚兴趣,建立最初的数概念,并学会用简易的计算数学办法解答日常生活和各种游戏中一些简易的提问。”教学中也有具体的数学教育目标,而数学教育区域则作为学生完成数学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活动中有具体的数弥目标。所以,在区域教学中对建筑材料的投入就必须是有的放矢,因为建筑材料是与学生所必须完成的阶段教育目标密切关联的,也是说,老师是将阶段教育目标隐形地表现在了建筑材料中的。所以老师在选择教材时要掌握年龄孩子的基本特征,以本班孩子的当前发展阶段目标为依据,并对本小班孩子当前的发展阶段目标有清晰地的了解和掌握,并以此为基准,针对性的投入对幼儿发展有作用的各种材料。比如在“有规则的顺序”区域教学中,我为孩子们提出了形形色彩的木珠、塑胶棒、纽扣、几何画板、水彩笔等各种材质,让孩子按时间长短拼装塑胶棒、按图形贴上几何画板、按色彩连串木珠挂链、按尺寸放置纽扣、按实例添加图案或自画精美的花边等,从而使孩子在对上述各种材质的拼、贴、串、画等的摆弄动作中,通过感受体会有规则次序的各种方法,逐渐积累了同级别的各种体会,从而归纳和抽象出有规则次序的概念属性。

数学素质教育区域活动中,老师们在投入建筑材料之前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按投入建筑材料的目的是什么?主体是什么?在教学工作目标和主体的引导下去产品设计、选择建筑材料,如此就可以最好地表现教学形式(建筑材料的投入)为具体内容(数学教育工作目标和主体)提供服务。

1.2 有层次性地投放材料

出于适合不同时期孩子的各种逻辑思维类型,在数学教育区域活动中,老师更关注于同一个区域材料的层次性。比如:为让孩子们学会“按物品的某一特点加以分类排序”,我们设定了如下阶段的操作材料:

层次一:为孩子带来了各种彩色的塑料珠子,让孩子学习按颜色特征辨别。

层次二:给出了各种大小、色彩的花片,学习按色彩、形状特征划分。

层次三:通过提出尺寸、色彩、造型等不一的简单图型、积木等各种材料,进而学会按各种不同特点分门别类,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孩子们进行学习的正确顺序。

材料类型不同,难易不一,但可以完全适应各个发展水平孩子的需求,并确保每位孩子均由机会体验完成,如此可以引导更多的孩子加入数学区活动。

层次性还体现在同一活动材料的阶段特征上:在动作材料提供时,我们会针对每一种材料的价值和玩法,仔细的分析和研讨,对目标要求逐步提高,并将操作困难的程度逐步提高,将动作材料分成了几个阶段,孩子们可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难易的动作材料,而老师们也便与对各种力量的孩子们提供针对性的引导。如,高中班活动的《区域计数》:孩子们可依据自己才能选择使用卡片,按照操作卡片的提示完成正确摆放,就能完成星级大挑战。可一个人游戏,也可合作游戏。

层次一:(难易等级为一颗星)图像操作圈为二个,数字大小刚好够二个的图形操作圈独立摆放。

层次二:(难易等级为两颗星)图形操作圈各二种,但二种图形操作圈要交叉摆放以及对公共区域的计数。

层次三:(难易等级为三颗星)随着图形操作圈增加,难度增加。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注意为各个能力阶段的孩子们产品设计、提出了各种困难程度的作业物料,并对每个作业物料给出了各种条件,以使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得到胜利,看到了自己的收获,并感受获得成功的快乐,这就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创造力。此外,在操作活动中我们指导孩子相互合作,彼此沟通。养成了孩子大胆、开放的个性和乐于协助同伴、乐于与人协作的优秀品格。

1.3 多样地投放材料性

单一的材料可玩性并不足,也无法使幼儿们感到新鲜好玩,有的材料一放就是一、二个月,又或者一个学期都没有变化。材料若不是经过定期性的更换和修改,就无法使孩子形成激发情感和使用的愿望了,也就谈不上积极参加活动了。所以,在教学活动物料的投入上,要依据儿童的年级发展阶段,还有兴趣范围和喜好特点,投入适当的可操作性强、趣味性强、可玩性强的教学活动物料。老师们也可在一个区域里放置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物品,现成和自己制作的科学游戏玩具、分类图片、分解盒、计数盒,还有孩子们可以利用的或参加生产的废弃物料等。让孩子发现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等,并由此带动孩子们自发到数学社团进行游戏。而我在游戏中,还把分类图片、计数盒、分类盒等这些孩子眼中比较乏味的活动材料,再次进行了设计,并创作出一个很可爱好看的“奇妙的夹子”系统游戏,让孩子们使用这种很小的不同颜色、各种造型的塑料夹,为蟹种和毛毛虫夹上活泼可爱的脚,为阳光夹上绚丽的阳光,为孔雀夹上好看的羽绒。这样在实际动手的操作中,不但有助于孩子们完成了分组活动,并完成了相加计算,数的分解组合,同时还有小朋友积极参与动脑,按照夹子的外形、色彩、尺寸等,把这个可爱的小物品打扮得更加美观,更生动。比如:有的孩子会为螃蟹夹上八只各种动作的脚,也有的孩子把孔雀的羽饰打扮得更好看,而在打扮羽饰得时候,孩子们也运用了塑料夹的各种色彩、造型和长度,并开展了编排教学活动,这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自主探究的精力,从而实现了教学的目的。

1.4 检测地投放材料

小学的地域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数学地理部分,还同时是其他范畴的地区教学活动,在地域教学活动时孩子的流动度又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在观察和指导孩子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又如何能克服这个问题呢?方法之一,便是把教学操作结果的准确性与否寓于教学材料的设计之间。在重庆市万州国本学校初中班,老师通常都可提出嵌入式的建筑材料(即上下镶嵌和嵌入孔板等),及翻版拼图式建筑材料(即孩子按底版上的规定,逐一把对应的小方块摆在对应的方位上,作业完成,翻过小方块,如恰当就会形成一副漂亮的图画)。如此一来,小朋友们在作业中不但能够自我检查作业结果,同时还能够在作业中不断尝试,改正错误,最后取得成功。在大班里除可能继续使用的翻版拼图法之外,还应该增加一些书写纪事表等的材料,并规定孩子们把自已在作业活动中解决的办法和作业结果,用绘画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实体描画、半抽象出的点图、或抽象出的字符都可能)记录下来,并写上自已的姓名。如此一来,教师们就能够通过从记录表上及活动后的评论中来理解孩子的作业状况,进而熟悉了班上每一位幼儿所具备的自身特有的思维以及解题的方法。然后以此为基准并根据教师自身的看法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并促使每位孩子在自身水平上有所发展与提升。

数学在区域活动中,由于活动都是开放式的、自主型的,老师因受精神所限而常常无暇顾及学生集体,因此在教学中合理地创设和使用了某些可自我检验性的材料,既有利于对幼儿的自主评价,又有利于老师实施有目的性的引导。当然,我们在学校使用材料时除要注意上述各个方面问题之外,要解决好材料的“操作性”和“探究性”的问题。但同样,即使有了好的操作材料,如果缺乏老师的合理引导,就无法形成良好的活动效应。

2 数学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

首先教师细心的考察才是最重要,通过观察,老师便可以看到幼儿在运行过程中身心水平的重新发展,从而确定孩子的进展和自己设想的步骤是否一致?确定所设的目标是否合理?每个孩子要因人而异地给予什么及时和必要的支持,所设定的材料能否吸引孩子的兴趣?难易程度如何合适?是否必须增加辅助材料等,老师通过观察并掌握了正确的信息之后,便能够作出恰当的引导。

2.1 适度的间接指导

老师在引导幼儿教学活动时,不能着急打断孩子的教学活动,提出自已的看法,而是要先看孩子在玩什么,之后再按照孩子已有思想进行游戏教学活动。案例:在大班动物分类的教学中,为了进行教学,我请孩子们把哺乳动物根据胎生的和卵生的进行分类,有的孩子们却完全不是依照老师的规定进行分类,而只是自顾自的在鼓捣动物图片,这时我并未马上制止了他,而只是参观了他的教学,看到了他还在把哺乳动物卡片根据从天上飞的、磨破后走的、水里游的分为三类。这时我就及时引导他分的特别好,然后就慢慢帮助他了解什么是胎生动物、卵生哺乳动物之类,并按照孩子们对哺乳动物认识的多少程度,引导孩子们慢慢认识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形态、特点等(冬眠和不冬眠、四条腿和二条腿的、吃肉和吃草的、匍匐哺乳动物、两栖哺乳动物之类)并利用哺乳动物的这种特点,从而启发孩子们在分岳州中学时候,先看一看自己还能如何分,是根据什么分类的,这样一下孩子的阅读兴致就更加浓厚了,也从小小的分类书桌边得到了更多的求职者。通过教师们有的放矢的点拨和诱导,孩子不仅实现了自定等级标准,还做到了多角度分类。同时,老师们充分调动了孩子学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精神。

间接诱导除教师的直接参与诱导之外,我们还可运用材料进行隐性诱导。材质的“指导性”能预示材质的操作范围和创新边界,以确保孩子在探索中得到更有意义的发展。所谓材质的“指导性”是指,老师在设计材料的流程中能针对教学目标和孩子的差异,从材质中蕴含并预示着孩子使用和探索材质的方向,以帮助孩子在自主探索型的课程中得到更有意义的感受与发挥。

2.2 适时、适度的提问引导

实际中我们发现,有时提问诱导过早,也会使孩子没有自主探究的机会,诱导过晚也会使孩子放弃探究。那么,怎样引入学校才最合适呢?我觉得,当孩子的探索活动和成果渴望获得成人的肯定同时就要接入学校,当孩子的求助活动急需老师及时就要引入学校,当孩子发生疑问时,如发生争执或活动有中止或放弃的现象时,老师就应该准时引入。

适度教育就是对老师的引导要留有余地,多给孩子以引导、启迪、挑战、暗示。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寻找。例如:在大班儿童认识正方体的教学中,帮助小友人了解正方体展开图的六个侧面、十二条边,并给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正方体展开图,请小友人自行看图理解,可小友人们还是无法理解,于是教学积极性就慢慢降低。而这时,我又有心的人把这些困难留给了孩子们:“怎样才能指导正方体有多多少个面多多少条边呢?请小友人想个好方法。”这时孩子的教学兴致就高起来了,有的人说可以把正方体拆开;有的人说,可以在正方体展开图上记录数,每数一个面就按顺序记上一个数;还有的人说,可以给正方体展开图的每一边都绘上不同的颜色,有多多少种颜色,正方体展开图上就有多多少个面积。至于边,孩子们也想到了用线绳测试,用火柴测试等各种方式,于是我根据幼儿的想象提供了相应的实验材料,孩子们开心极了,因为大伙在一起的活动,既开拓了探索的方法,也实现了教与学的目的。在这样的教学中,很难分清是老师在指导孩子还是幼儿在指导老师,教学相长,教师交流发展的淋漓尽致,也更加表现出孩子积极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2.3 适当的差异化引导

操作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孩子,而儿童之间又面临着很多的个体差异,所以,应该充分考虑儿童的个人因素。教学活动中我们按照孩子的个性心理去指导教学活动,而提供给孩子的作业材料和动作要求也各不相同,营造出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孩子发挥个性,展示自己。儿童在自我表现展示个人思维,表达出其创意思维。比如在“按物品的厚薄编排”的游戏中,我们通过指导较弱的孩子按厚薄特点给三种物品编排,指导力量正常的孩子给四种物品编排,并按从厚到薄和从薄到厚的依次编排,并注重编排的方向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鼓励孩子在做好自身的动作人物后,变换不同的材质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即适应了不同孩子的需求,又使各个孩子在原来基本上有所提高,又如:排序,我们设计“装扮小方巾、小服装”的活动项目中,提出了简单形状、小动物、小汽车、小花以及小圆点等各类图卡,并按需求针对物品的某一特点(品种、尺寸、色彩等)做出了简洁而规则的编排,让孩子们按照自已的趣味和爱好加以挑选,也就是按照一些规则自已去设计装饰在小方巾或小衣物上的图样。在实际活动中,小朋友们个个思维都十分活泼,设计作品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是一个斑斓的天地,充满童真趣图。

3 结语

综上所说,为了发挥孩子数学地域实践活动的教育潜力,老师们就必须依据孩子学数的特性,针对孩子的兴趣需要,及其在教学上的实践需要,细心地为孩子提出和设计数学地域实践活动,并提出合适地教学活动材料;要通过仔细观察实际情景,为幼儿教师及时准确地(直接或间接)指导方向,并针对幼儿教师作业状况做出合理评价,同时适当调整目标和材料。让数学区域活动真正地变成了幼儿教师自由发挥的平台,从而达到孩子主动发挥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区域材料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分割区域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最美材料人
区域发展篇
材料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