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宏观经济管理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

2022-03-18冯霞江西省国防科技信息和卫星应用中心

环球市场 2022年22期
关键词:区域政府经济

冯霞 江西省国防科技信息和卫星应用中心

宏观经济管理作为我国政府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对于保障地区的经济和谐发展、社会稳定方面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各个地区贫富差距较大的大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宏观经济管理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缩小贫富差距,将成为未来一阶段各个政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宏观经济管理

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理解,其中狭义是指基于国家行政系统,广义是指行政体统以及立法和司法系统等。而管理中的主体在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能够保证经济的稳定持续运行。由于宏观调控实际上也是国家干预的一种方式,是为了保障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稳定物价的同时保证收支的平衡。考虑到市场的存在并非是万能的,而信息更新缓慢,往往会造成一系列生产经营的企业很难及时准确地把握到一些变化的规律,很容易出现资源的浪费。而在当前我国所实施的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体制存在和计划管理之间会出现一种不存在的对立性关系,所出现的一系列市场性的缺陷可以得到很好的弥补。而为了保证这一点,则需要在一种长期的引导下去及时消除一些潜在的隐患,并推动全面的发展[2]。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作为一种更具有独立性质的经济活动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某个区域内实现内部和外部所制造的一种特殊的经济体区域。基于地理的角度而言,区域经济可以看成是相对特殊的地理范畴的概念,甚至部分的区域经济可以横跨多个省区市,主要会划分依靠经济生产要素。而这种生产要素也会因为受到自然、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的限制和影响,本身也具有极强的区域特征和自我管理的能力[3]。但是,区域经济若是缺乏和其他地区共同的资源流通特性时,会很容易导致区域的内部经济循环式的体系不够成熟。一般来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以被划分成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和内部协调发展这两种情况。其中,前者是指中央政府对于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规范性的制定,从而建设区域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协同合作关系。后者更多是指在具体的区域内,人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良好状态,无须与外界和其他区域经济合作也能够顺利达成。根据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能够看出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或者沿海地区,由于交通比较便利,也具有较强的进出口的优势,这种地方更加适合一些大型制造业公司企业的成熟发展[4]。

二、宏观经济管理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表现及现状分析

(一)表现

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考虑到我国所实施的一系列行政的区域和经济区域划分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不明缺陷,导致国家在一些具体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中会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均衡。而为了更好地避免这种情况,则更是需要基于宏观经济的管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点是经济手段。采用经济手段更多是针对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自发性的问题,而政府可以采用经济计划或是相关政策颁布的方式来帮助市场恢复应有的秩序,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持良好的运作状态,进而更好地发挥出区域之间市场资源优化配置[5]。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支持国家一系列经济项目的建设,或是通过对于一些贷款利率的调整来对消费行为和企业生产行为进行调整和控制。第二点是法律手段。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的重要准绳,通过采用法律的手段,以一种偏向于强制性的方式来约束,强调的是在行为规范中的一种必然执行力来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例如,要明显遏制区域之间恶性竞争,则需要借助法律的手段,针对恶性竞争提出明确的约束要求,避免出现执法违法等情况,也能够达到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作用。第三点是行政手段。行政手段作为政府所赋予的另外一种行政管理机构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行为,对于参与市场的主体进行合理的调控和管制,也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色彩,主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行政法规而制定。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确注意的是,政府宏观调控所涉及的一系列手段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6]。其目的是更好地创设出一种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并各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所努力的。

(二)现状分析

自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是基于宏观的角度而言,仍然会存在着较大的改进和上升空间,主要是因为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仍然会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会出现恶性竞争等情况,这更是需要借助政府这只无形的手进行调控。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数据分析表明,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最强,随后为中西部地区。而上述提及的三大经济区在地理上也各具优势和明显的聚拢性。但是,受到以往历史大环境方面的影响,导致我国建国以及实施改革这一段时间内,在经济领域所采取的一系列方针,仍然是以政府领导开展计划经济时,政府各个部门也需要对于所涉及的一系列生产加工和资源配置进行提前的规划和调整,这样才能够实现计划分配现有资源的合理,也能够避免出现盲目发展的情况,更能够从根源上去杜绝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或使企业发展失衡。而目前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发展不够协调时,往往会对市场经济起到一定不利的影响。例如,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共进,再加上我国经济建设之初所实施的计划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仍然需要依赖于政府进行干预,因此,这种方式的优势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是,若是无法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使其潜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的大环境下,政府部门更是需要深刻地重视一些宏观经济调控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三、宏观经济管理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点及优化策略

(一)要点分析

第一点,要充分运用合理的调控手段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对于不同地区所选择的经济调控手段,也要进行适当的区分,还要综合运用,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建立区域的发展规划协调模式,更好地促进区域之间经济的共同进步和成熟,特别是对于一些调控手段的具体应用,也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例如,对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调控手段的选择可以更多以货币为主,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调节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些中西部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由于当地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因此,手段的选择,可以偏向于财政以及产业政策结合的模式,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各个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并且促进资源的配置。市场机制一直以来都是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因此,政府需要在此基础上发挥出引导的作用,资源互补的同时也能够共同进步成长。第二点,要注重区域之间利益的协调补偿。在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的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地区之间会存在着相对的优势和劣势的情况,也会造成优劣势形成转移。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时,也要采取相关的宏观经济管理的模式,将更多优势地区的资源分配到劣势地区,有利于实现各个区域之间形成一种长期合作的良好模式,更能够对于区域的产业进行明确的分工和布局。第三点,要注重区域之间的协调和互动发展。为了打破信息孤岛以及区域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的在线流通,使形成一种良好互动和发展模式,更能够促进资源配置的最大化,再加上政府适当的调节,也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而区域协调互动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和辅助机制等。上述的一系列帮扶模式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实现区域之间的流通和转移,而区域的协调和互动时也要依赖于市场和政府的调节。特别是对于一些管理机构设置的角度上,也要注重设置一种全国性质的管理机构,来时刻观察着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变化情况。

(二)优化策略

第一点,加强地区经济改革,落实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我们必须加强深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研究,充分发挥不同地区自身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以自身经济优势搭建产业经济结构,加强地区经济改革,落实宏观调控。政府作为调控主体,必须全面了解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对当地具有特色的经济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针对中西部地区失衡的问题,各级政府应当深度分析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落后的多方面原因,号召开展听证会,听从更多产业群体和人员的意见,再出台相应的政策,从地区经济特点出发,吸引资本和人才流入到该区域,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具有竞争力的市场行业,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留住企业、留住人才,建立规模化市场。同时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发展来说,为了避免恶性价格竞争,政府还应当出台相应的经济调控政策,实现政府的高质量监管。

第二点,提升教育投入。如果不加大人才培养,那么引进再多的新兴产业也会由于缺少相应工作人员而造成行业发展缓慢,最后没有市场的竞争优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落后地区高等教育资本市场和人才培养项目的支持力度,以提高地区高等教育整体占比,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人可以拥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当地政府通过制定各项教育政策,使更多的人能够留在本地,为本地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同时放开户籍,鼓励更多人才到经济发展落后区域定居,提高工资和各项福利水平,加大科技产业投入,解决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建设,还可以与我国各高等院校签署定向培养协议。大学生在进入学校后,所有教育成本可以由地方企业和政府承担,但是在大学生毕业后必须到某一地区和企业工作。加强人才配置,做好人才储备。此外,还需要根据地区经济环境制定乡镇企业的扶持战略,让乡镇企业拥有产业结构升级和全面发展的机会,政府适当提供技术支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点,转移面临发展障碍的企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传统落后产能企业已经不符合经济发展的总体需求,因此需要对这一部分产业进行转移或者淘汰,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给予企业一定的技术支持,同时避免一刀切式的产业限制政策,给予企业产业升级调整的机会和时间。同时,需要做好产业调整的指导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所以绿色经济企业应当是所有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政府应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对绿色经济产业的建设与提升加以制度性完善,做好本地优质企业的优势互补。最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应当以点对点的形式扶持西部地区,打造互补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

四、结论

总而言之,区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生产要素和资源流通的大环境下,实现协调发展。国家在面对相关问题时必须做好宏观调控,保证各区域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制度,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减少差异,并且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齐头并进。

猜你喜欢

区域政府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区域发展篇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区域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