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

2022-03-18

领导月读 2022年7期
关键词:常青工农知识分子

列 宁

要使社会主义社会不受这些寄生虫的危害,就必须对劳动数量,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组织全民的、千百万工人和农民自愿地积极地用满腔革命热情来支持的计算和监督。而要组织这种计算和监督,即每个诚实、精明、能干的工人和农民完全能够做到和完全能够胜任的计算和监督,就必须唤起工农自己的、也就是从他们中间产生的有组织才能的人,必须鼓励他们在组织工作方面实行竞赛,并在全国范围内把这种竞赛组织起来,必须使工人和农民清楚地懂得,应当向有学问的人请教是一回事,而应当由“普通的”工农来监督那些“有学问的”人所常有的懈怠是另一回事。

…………

工人和农民还有些“胆怯”,他们应当克服这种毛病,他们一定会克服这种毛病。没有知识分子、专家这些有学问的人的建议和指导性的意见是不行的。任何一个有点头脑的工人和农民,对于这一点是知道得很清楚的,我们的知识分子不能抱怨工农对他们不够重视,对他们缺少同志式的尊敬。但是,建议和意见是一回事,组织实际的计算和监督又是一回事。知识分子往往能够提出极好的建议和意见,可是他们“笨手笨脚”到了可笑、荒谬和丢脸的地步,没有本事去实行这些建议和意见,切实监督怎样把言论变成行动。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来自“老百姓”即工人和劳动农民的实际组织工作者的帮助,没有这些人的领导作用,是绝对不行的。“事在人为”,工人和农民应当把这个真理牢牢记住。他们应当懂得,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说的“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这句话,显得尤其正确了,——在对富人和骗子切实进行惩治、限制,对他们充分实行计算和监督的每一步,都比一打冠冕堂皇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议论更重要。要知道,“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必须组织来自工农的实际组织工作者互相展开竞赛。必须反对知识分子所爱好的一切死套公式和由上面规定划一办法的企图。无论是死套公式或者由上面规定划一办法,都与民主的、社会主义的集中制毫无共同之点。在细节方面,在地方特征方面,在处理问题的方法、实现监督的方法以及消灭和制裁寄生虫(富人和骗子,知识分子中间的懒汉和歇斯底里人物等等)的手段方面,多样性不但不会破坏在主要的、根本的、本质的问题上的统一,反而会保证这种统一。

【题解】

本文选自列宁的《怎样组织竞赛》一文,标题为编者所拟。该文在唤起群众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找到新的建设途径和方法等多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竞争作为一种人类生产生活的普遍形式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发展的全过程,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如列宁指出的,竞争却意味着“排斥竞争”,它消灭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劳动者的进取心、毅力和大胆首创精神”。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剥削下的强制劳动才能够获得向自觉劳动、自由劳动转化的必要条件。但这种人类劳动史上革命性的转化只能以革命性的方式来实现。但在重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还显得“笨手笨脚”,爱用讨论代替行动。工人和农民还显得有些“胆怯”,尚未将自己的立场观点以实践的方式完全彻底化。鉴于此,列宁不仅引用了马克思“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的话,也还引用了浮士德的名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来充分阐明,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于改变能够真正赋予劳动竞争崭新意义的现实条件。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走向深化,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拓展前行。在这一过程之中,仍然需要不断使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不断使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适应,在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还必须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强化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古 荒)

猜你喜欢

常青工农知识分子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闹 铃
离我远点
“卧”出一道亮丽的风景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一切从常识开始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