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史·卜天璋传

2022-03-18[明]宋

领导月读 2022年7期
关键词:刑部郎中御史

[明]宋 濂 王 袆

后为中台掾,有侍御史倚势贪财,御史发其赃,天璋主文牍,未及奏,顾为所谮,俱拘内廷,御史对食悲哽,天璋问故,御史曰:“吾老,唯一女,心怜之,闻吾系,不食数日矣,是以悲耳。”天璋曰:“死职,义也,奈何为儿女子泣耶!”御史惭谢。俄见原免。丞相顺德王当国,擢掾中书,为提控,事有可否必力辩,他相怒,天璋言不置,王竟从其议,且曰:“掾能如是,吾复何忧!”

…………

……尚书省立,迁刑部郎中。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赭衣①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相悟而止。有告诸侯王谋不轨者,敕天璋讯正之,赏赉优渥。尚书省臣得罪,仁宗召天璋入见,时兴圣太后在座,帝指曰:“此不贪贿卜天璋也。”因问今何官,天璋对曰:“臣待罪刑部郎中。”复问谁所荐者,对曰:“臣不才,误蒙擢用。”帝曰:“先朝以谢仲和为尚书,卿为郎中,皆朕亲荐也。汝宜奉职勿怠!”即以中书刑部印章付之。既视事,入觐,赐酒隆福宫,及锦衣三袭。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天璋承命,狱赖不冤。

皇庆初,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②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时群盗据要津,商旅不通,天璋擒百数人,悉磔以徇③,盗为止息。升浙西道廉访副使,到任阅月,以更田制,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郡县争赂之,觊免谴,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

(原文据中华书局1976年版《元史》)

【注释】

①赭(zhě)衣:古代囚衣,因为用红土染成红褐色,所以古人常用赭衣代指囚犯。

②劭(shào)农:劝农。鼓励农业生产。

③悉磔(zhé)以徇:悉,全部,都。磔,分裂肢体的酷刑,这里指重刑罚。以徇,用来游行示众。

【译文】

后来,卜天璋又升为中台属官。当时有一侍御史仗势贪财,被御史发现其赃物,天璋起草弹劾奏章,还未来得及上奏,御史被诬陷,被拘捕。御史对着饮食悲哽,卜天璋问他为何如此,御史说:“我仅有一女,甚是可怜,知我入狱,已绝食数日,所以我很是悲痛。”卜天璋说:“死于职守,属于大义,为何要为儿女哭泣!”御史听此,深感惭愧。不久,御史被免罪。丞相顺德王主持国政时,提拔天璋为中书省官员,对于应办或不应办的事,天璋总要激烈争辩,顺德王深有感触地说:“中书省的官员都能如此,我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

……尚书省成立后,又升为刑部郎中。当时正巧盗贼很多,有人提议凡犯盗窃罪者及其家属一律只准穿青衣,以区别于民众。天璋说:“罪犯堵路,是秦时的弊端,还能效法吗?”有人密告诸侯王图谋不轨,皇上命天璋迅速前去调查核实。尚书省有一官员获罪,元仁宗召见卜天璋,当时兴圣太后也在座,皇帝指着他说:“这就是不贪贿的卜天璋。”问他现任何官,卜天璋说:“我是一个等待降罪的刑部郎中。”又问是谁举荐的,卜天璋回答说:“我没什么本事,是错误蒙受恩典而被提升重用的。”皇帝说:“前朝以谢仲和为尚书,你为郎中,都是我亲自推荐的。你应该做好本职工作,不要懈怠!”随后就将中书刑部的印章发给他,让他掌管刑部。天璋就职上任了以后,按照惯例要入宫拜见皇帝,皇帝在隆福宫赐酒,并赠他锦衣三套。后来又命他去治理狱中平反冤案之事,皇帝对周围的人说:“天璋是廉洁谨慎之人,一定会查明真相。”天璋秉承皇命尽心办理,狱中没有出现冤案。

皇庆初年(1312年),天璋为归德知府,劝农兴学、修复河渠、消除水患。当时有很多土匪强盗占据交通要道,商客不能通行,天璋抓获百余人,都处以重刑,盗贼从此被平息。天璋升浙西廉访副使,到任只一月,就变更田地制度,后来又改任饶州路总管。天璋就任后,让民众自报田亩,各种事情都不去过多要求、打扰百姓,百姓都十分高兴,田亩、户籍也都得以公平公正地厘清。当时有一位省臣来监管田地之事,胡作非为、作威作福,各地郡县的官员都争先恐后地去贿赂他,希望以此来避免因为得罪于他而被降职,只有天璋所在的饶州没有这样做。这位省臣便怀恨在心,一直都想要找个机会来中伤构陷,让天璋受到法律严惩,但是没有找到罪名。而正在这时候,饶州刚好发生了饥荒,天璋主张开仓赈济,僚属们因为害怕这位省臣构陷,都坚持说不可以,天璋说:“百姓饥饿成这样了,如果等请示以后再去赈灾,他们都已经饿死了。没有提前请示的责任将来由我一人承担,决不连累各位。”于是果断开仓放粮,百姓们因此得以活命。

【简析】

《元史·良吏》传中说:“自古国家上有宽厚之君,然后为政者得以尽其爱民之术,而良吏兴焉。”指出良吏的主要作用在于宽厚、爱民。《卜天璋传》记载卜天璋廉慎不贪贿、赈灾敢担当,能得民情、反对苛法,因此“狱赖不冤”“民赖全活”,有名臣风范,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本选段所精选的七件事情:(一)卜天璋对御史说死于职守属于大义,不要顾念家人;(二)朝廷举措是否得当,天璋总要激烈争辩;(三)虽然当时盗贼很多,但也要避免刑罚过于严苛而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四)处理诸侯王图谋不轨的案件,既能获得真情又能减少牵连;(五)在施行国家劝农修渠、消除水患等发展农业的根本大计之中,对于占据交通要道妨害国政的土匪强盗重刑严惩,以儆效尤;(六)治理饶州既不苛扰百姓,也不畏惧权贵;(七)饶州发生饥荒,还未请示便果断开仓放粮,以救活百姓为重。确实每一件事情都能展现出卜天璋一身大丈夫的浩然正气:心胸宽广,处处从大处着想,为国家不惧权臣;敢于担当,从急处下手,为公不顾私;仁慈宽厚,以百姓为本,忧民之所忧。为官既能深谋远虑,执政又能宽猛相济。即便从整个二十四史中的“循吏”“良吏”来看,卜天璋也算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

小智识

提意见的技巧

左宗棠一生屡立战功,到了晚年多少有点居功自傲。他不但看不上老友曾国藩,甚至对一直信任他、不断举荐他的老上司骆秉章(其时已故),也有些不屑。

他经常问手下幕僚:“我比骆文忠公(骆秉章谥号文忠)如何?”这些人自然知道左宗棠的心思,于是都顺情说好话,说还是他左侯能耐大,左宗棠听罢颇为满意。唯独一个仆从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他直言左宗棠不如骆秉章。左宗棠非常吃惊,问其缘故,仆从镇定回答:“文忠公幕府之中有您左侯这般敢为敢当、直言胆大的人才,而您的手下无非就是一群趋炎附势的小人罢了。”听了仆从的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左宗棠深感惭愧,从此傲气消减了不少,再也不提与谁比高低的事情了。

猜你喜欢

刑部郎中御史
你是“急先锋”还是“慢郎中”
权力制约视角下的宋代司法运行机制
大型黄梅戏《御史夫人》
读律生涯:清代刑部官员的职业素养
试析明代成化初期御史刷卷政策的变化
急先锋和慢郎中
清代盛京刑部四题
霍志军《唐代御史与文学》一书出版
郎中治病(下)
郎中治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