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作用研究
2022-03-18徐程瑾河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有限公司
徐程瑾 河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有限公司
经济不断向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想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然需要加大对市场及企业关键资源的了解。因此需要通过构建现代化信息系统,提高对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效果,为管理人员提供针对性的数据和内容,以便企业领导结合实际信息制定企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
一、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企业信息化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所有业务过程与信息化技术进行连接,推动管理信息化发展,通过信息网络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和传输及控制,为企业人员提供更加精准的市场信息,同时帮助企业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优化企业生产要素,全面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企业求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推动信息化具有十分必要的作用,一方面,对于企业的运营管理来说,其内容上涉及环节较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后,通过优化整体的运营管理系统和整体结构体系,能够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缩短管理过程中时间的消耗。另一方面,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方面来说,通过信息化的发展,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强化企业的运营管理质量,必然会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信息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
(一)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信息化发展具有帮助企业优化经营管理目标的作用。企业信息化建设直接与企业的各方面经营管理活动相连接,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经济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对企业内部的相关数据进行核对,帮助企业领导层合理制定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在信息化系统的辅助下,目标制定的契合性和战略性较强,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1]。如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领导想要提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目标,就需要了解企业目前的智能开发情况,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现有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开发情况进行分析,为企业领导层提供相关的信息,才能够有效提高经营决策的质量,降低经营管理目标决策中存在的风险。
为提高信息化发展对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决策质量,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应树立信息化管理思维,主动了解信息化系统中的相关功能,并学习信息化系统的高效利用方式,从而促进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发展情况。在信息化运营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企业能够提高对不同信息的识别效果,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系统全面运用到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如构建信息沟通平台,连接企业中的不同部门,加强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传递的效率,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等情况,影响部门职能管理效果。企业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时,可以结合实际经营管理的需求,构建专门的用户数据库,建立用户档案并对其行为特点和需求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便于企业加强对重要客户的了解,结合用户需求对经营管理目标进行优化,从而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不断提升。
(二)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具有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的作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主要职能包括:战略职能、决策职能、开发职能、财务职能以及公共关系职能。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衔接,确保人财物之间的有效结合,降低竞争者的影响。由于工作内容复杂且重要,管理过程中消耗的成本也较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存在一定影响。企业在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构建网络通道等方式,加强对不同职能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实时了解相关部门的运用进度,提高对企业经营发展现状的了解,从而针对其中的不良故障进行合理处理,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整体流程更加通顺,从而有效提高管理效率[2]。如企业在针对某一决策进行经营管理时,利用信息化平台与不同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使运营管理更加简单有效,避免亲自到场沟通时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等方面的消耗。
为提高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的效果,可根据实际需求提高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如在对财务职能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对企业的现有资产和资金进行识别和管理,结合经营管理需求,进行资金筹措与合理运用,确保资金能够顺利实现增值。在此过程中,缺乏信息化技术时,财务管理人员对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各部门经营情况不了解,可能出现财务管理失误情况,对企业财务成本和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时,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对不同部门的了解,梳理相应的公共关系,引导资金筹措过程顺利进行,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效果,降低该过程中的成本消耗情况。
(三)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流程
信息化发展能够起到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的作用,在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对相关的工作程序进行调整。同时,对流程进行规划处理,结合经营管理目标,制定标准化管理流程,提高对项目的管理和控制效果,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对企业发展的辅助效果。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的科学制定,能够帮助提高风险控制效果,降低成本消耗情况,提升整体工作的效率,最终达到提升经营效益的目的[3]。
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的可靠性,企业应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速度,通过创建企业信息化管理流程,促进企业不断发展。首先,针对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目标进行信息化分析,并针对目标需求,对企业资源情况和客户群体进行筛选,利用信息反馈构建和优化经营管理计划。其次,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计划设置相应的管理流程。使用信息技术对相关的职能和资源等进行合理的分配,将冗余部门剔除,提高对经营管理流程的高效性。最后,利用信息化技术分析市场方向和企业的发展情况,对执行过程中的管理流程进行合理调整,将信息化技术渗透到企业的经营数据中,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分析和研究,加强对流程运行的了解效果,提高对企业经营管理现状的监管效果。
(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实现快速的识别和业务处理速度和质量。一方面,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对经营管理业务流程进行简化,去除其中复杂无效部门,工作人员直接进行问题的处理和控制,解决问题的同时不对其他职能工作产生影响,从而优化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技术应用过程中,使用企业内网进行信息传输和文件传递以及业务审批,代替以往的纸质文件和传统的上报流程,加快信息传输的效率,同时避免出现信息缺失等不良情况,从而有效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
为使信息化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企业应加快进行信息化建设,安装信息化设备并构建信息系统,以提高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其次,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其对信息化的应用效果[4]。如对职工进行信息化服务意识的培训,并设置相关的信息技术实践训练等内容,组建信息化水平较高的经营管理团队,不断提升工作效率。最后,完善信息化绩效考核制度的设置和优化,利用信息化工具,对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工作进行梳理,并对绩效完成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为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化数据和相关建议,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三、信息化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一)有利于优化企业经济发展规划
企业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发展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与企业的发展更加契合。企业的资源有限,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整体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主要的经营管理目标顺利达成,因此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规划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对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合理收集整合企业的资源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规划,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在实际的发展中,想要使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经济效益规划发展中起到更大作用,一方面,企业应重视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相关人员应主动利用信息化技术,并将其应用在规划管理中[5]。如企业针对某项目进行规划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相关人员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相应的模型,对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利用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调整,最终得到最佳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加大在信息化发展中的成本投入,全面升级和完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将信息系统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内容进行紧密结合,促使职工在工作过程中主动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平台。在信息系统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不同职能部门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判断,从而确保企业发展规划能够顺利执行,避免出现成本浪费的情况,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不受影响。
(二)有利于提升企业无形经济效益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无形的经济效益,如果忽视会直接导致该部分经济效益消失,因此应善于发现并应用无形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通过信息化的推进,能够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经济效益,并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优化,确保其能够有效地转化,促进企业实际效益的不断提升。常见的无形经济效益主要分为三种,其一,连锁效益,该类型潜在效益存在于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系中,在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同部门进行统一的合作,但该类型合作的效率受到信息传递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达到100%,因此,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不同部门之间联系的紧密性,避免由于沟通不畅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其二,速度效益,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只有保持良好的时间使用效率,才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在企业对某一项目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加速能够提高项目完成情况,从而使企业的收益得到提升,该部门的效益属于速度效益。使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对企业的信息传递时间进行压缩,从而提高整体信息处理效率,帮助企业提升速度效益。其三,冗余效益。该类型效益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冗余部分,产生大量的经济效益消耗,利用信息技术对经营管理流程以及管理方式进行优化,促使整体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三)有利于提升经济风险防范效果
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对环境中信息的识别效果,为经营管理人员提供企业相关的信息,利用信息来对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有效避开风险影响,提高风险防范效果,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使企业的风险防范效果得到提升,一方面,应构建高效健全的信息联通机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利用信息系统,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和深度的分析,了解企业目前的实际经营管理状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制定恰当的经营管理目标,从而避免内部管理过程中产生风险,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大数据技术对企业外部信息和经济市场变化数据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挖掘和分析,从而识别外界环境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在进行运行管理过程中有效避开,避免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此外,企业应加强对新型信息技术的引进,如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技术、云技术等,提高对信息的收集和整体,从而在信息中加强对企业内外情况的了解,降低风险的不良影响。提高对客户需求分析的精准性,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有效实施,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
如某企业在未实施信息化建设时,其在进行风险预测时,主要利用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少量的市场信息进行分析,整体风险预测难度较大,并且准确度不高。通过加快信息化发展,能够直接通过信息系统收集信息,并对相关风险因素的影响情况进行模拟,进而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经营管理策略,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化社会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效率和实际的经济效益,必然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对环境和企业自身的了解,从而提高对资源调配效果,降低风险影响,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