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建设循环型工业管理创新体系

2022-03-18李平平河北乐亭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环球市场 2022年11期
关键词:工业利用生态

李平平 河北乐亭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市场经济体制下,循环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工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循环经济,是新型发展理念,是针对于传统发展理念的改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节约型社会已初具模型。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已经针对生态文明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推动循环型工业的发展,促进工业管理创新。从某种角度来说,循环型工业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极大程度上降低各种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保障经济、社会效益。从此种角度来看,本次研究有现实价值。

一、循环经济相关概述

(一)循环经济内涵

循环经济,最早提出的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其属于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在大系统内的企业生产、资源投入等全过程中,由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经济代替传统资源消耗经济的经济活动。从本质上来看,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物质、再生物质、利用物质的前提下,实现对经济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回收资源,对回收的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1]。借助循环经济,能够促使经济和自然生态的系统内物质不断循环往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再利用,对于自然生态平衡具有维护作用。循环经济的核心,是高效、循环利用资源。

(二)循环经济原则

循环经济的原则,包括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简称“3R”原则。首先,减量化原则。该原则主要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要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或是原料,完成生产任务。能源和原料的消耗越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越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问题[2]。其次,再使用原则。该原则主要是产品、产品包装物等能够反复使用。在对产品进行生产或是设计时,生产者要摒弃一次性原则,从反复性、耐用性角度生产或设计产品。最后,再循环原则。该原则主要是产品在使用完毕后,能够重新再被利用,产品生产中形成的废料和边角料,都可回收到加工间再次循环利用。

(三)循环经济体现

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点:其一,新经济观。循环经济要求从生态学规律出发,考虑工程承载能力的同时,也要考虑生态的承载能力。其二,新系统观。循环是在特定系统的运动过程,由人、科技、资源等组成[3]。循环经济观要求,考虑生产和消费时都要从大系统出发,考虑研发内容是否与客观经济原则相符。其三,新价值观。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自然的考虑,将各种废料视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同时,考虑科学技术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循环经济行为准则

循环经济有具体的行为准则,要求企业在完成生产任务时,要尽可能少的投入原料、能源,通过对原料和能源消耗的控制,从源头上实现对资源节约的控制,改善生态环境问题。产品轻型化、小型化,是比较常见的原料和能源控制的表现[4]。同时,在产品制造或是产品包装中,要重视反复循环利用的特点。借助再利用原则,反复利用能够利用的产品,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要坚持循环性原则,将使用后的物品反复利用,使废料转化成生产其他产品的原材料,实现对废料的循环利用。

二、以完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为主的管理创新措施

在循环经济中,循环型企业是最基本的层次。从某种角度来说,循环型企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利用循环经济理论,实现对企业运行的指导。通过循环经济,研究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利用现代生产和环保等技术,提高企业资源配置率和利用率,促进企业的清洁生产。企业循环型工业企业主体作用发挥的基础,是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

(一)完善企业生态化发展战略

从内部环境管理体系角度,创新循环型工业管理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生态化发展战略。目前,各国都开始关注经济的生态化转变。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构建生态型企业文化。文化的核心,是环境伦理价值或是生态道德[5]。具体来说,企业在内部要加强对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企业管理者要主动自觉地学习与循环经济理念相关知识,明确循环经济理念对企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以召开会议的方式,向各部门负责人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提高全员在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参与性,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循环经济的价值。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树立明确的生态价值观念,为企业循环经济生态化发展构建良好的氛围,以创新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确定生态环境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目标。比如,企业可结合循环经济理念,将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设为“零废物”,全面创新战略理念,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同发展。

(二)创新企业绿色管理理念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供应链突出的是企业与其他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企业需要完成各自擅长的业务。绿色供应链,是在绿色制造中应用供应链,结合供应链管理与资源、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环境等效益的供应,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已经将绿色供应链管理推行到市场中。一方面,依托于政府出台的绿色循环经济法规条例,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将企业作为主体,加强对企业的鼓励。从政策角度上,鼓励企业在采购环节、生产环节或是销售环节,将资源效率意识凸显出来,提高企业的环境友善性。同时,要加强对材料选择的关注,关注材料的质量和环保性,从环境层面提高对潜在供应商的要求,确保企业与其合作的供应商都有一定环保意识、能力。

(三)构建循环经济创新平台

建设循环型工业管理创新体系时,加强对循环经济创新平台的构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科技保障。为此,要积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该中心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体系,将中心建设与行业技术研发平台有效结合。在行业内实现信息的交流、人才的交流和技术的交流,为区域内同行业企业提供掌握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机会,使中小企业能够从比较全面的角度上,了解行业最新环保工艺,并探索产学研合作新道路。从某种角度来说,研发循环技术,从客观上为企业发展循环型工业提供了条件。同时,可影响企业未来发展中的贸易活动,也会影响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构建循环经济创新平台期间,企业要强化循环理念,形成社会责任标准,发展成涵盖经济、道德、环境等多种因素在内的责任体系,实现对循环型工业企业发展的引导。

三、以完善生态工业园共生体系为主的管理创新措施

(一)建立并延伸关联度高的生态产业链

与传统工业园不同,生态工业园强调的是产业链发展基础。在此种情况下,要加强对多元产业园区的发展,创新产业集群,推进园区内各企业的产业关联,提高企业间的协调度。多元产业区内,产业类型比较多,在物料或是能源循环利用链条的形成上有促进作用,且可提高园区内资源共享性水平。产业组织的代表是产业集群,对其进行模式创新能够充分发挥出园内协同性效应,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生态工业园内,企业的合作形式,以工业共生网络为主,具体类型包括平等型、依托型、虚拟性和嵌套型。其中,虚拟型的共生网络,是比较新颖的形式之一,能够打破地理界线。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能以信息流的方式构建价值链,从而形成开放式的动态联盟,使园内各企业优势互补。

(二)完善生态工业园相关制度支持体系

生态工业园在持续发展中,规模不断扩大。针对生态园的各种问题,完善生态园内在机制、外部环境支持体系,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首先,依据法规政策建设生态工业园。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循环型工业的经验,构建良好法规体系可实现对循环经济、生态工业规范化的引导,做到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完善污染权交易和环境审计等制度,可使企业有效适应市场规则变化。其次,借助核心技术探索新型组织制度模式。生态工业园的基本要求,是园区内企业以生态链的方式,实现对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技术的有效利用。生态园自我创新中,要加强对各地资源的利用,将发展技术创新,上升到与制度建设同等高度上。最后,各级政府发挥职能主导作用。各级政府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能,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规划并管理生态工业园。

四、以构建社会经济和制度环境为主的管理创新措施

(一)增强全民参与循环经济的意识

在循环型工业管理创新过程中,要坚持遵循宏观政策,构建社会经济和制度环境。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资源的保护,提高全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增强循环经济的发展意识。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循环型工业管理创新体系的推进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举例来说,早在1994年,芬兰政府就已经颁布垃圾法。该条法律中明确规定,垃圾的制造者必须要根据垃圾的属性,对垃圾进行分类,由垃圾车将垃圾运输到专门的垃圾处理厂,合理的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同时,垃圾管理局也根据垃圾法推出《家庭垃圾指南》(简称指南),指南中对垃圾分类、回收进行讲解,拉开分类和混合垃圾收费的标准。在芬兰政府和公众的努力下,芬兰民众的环保意识有效增强,将环保意识落实到行为上。基于此,我国政府也要加强对民众参与的重视,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倡导,强化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以多媒体各种手段,实现对循环经济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发展中。

(二)倡导并鼓励各工业循环自律行为

构建社会经济和制度环境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并鼓励各工业循环自律行为。具体来说,政府各级部门可加强对工业循环发展的宣传,积极与本地经济实际发展需要相结合,严格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科学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此种方式,有效实现节能环保,减轻污染、环境破坏的现象,减少低效益和高消耗的产业,以控制消耗、污染等方式,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资源型产业开发的重视,对此类产业进行合理规划,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促进循环产业的稳定发展。而且,可在市场经济法则的支撑下,完善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达到间接调控经济主体行为的目的,特别是实现对工业行业、企业循环发展自律行为的鼓励。举例来说,处理液体废物、固体废物、气体废物时,可采用市场化手段,内部化工业行业、企业循环发展的外部效益,从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行为中,促使工业行业和企业获取利益。

(三)探索有利于循环型工业发展的立法

以构建社会经济和制度环境为主的循环工业管理创新中,探索有利于循环型工业发展的立法,能够为循环工业管理提供法律依据。早在1973年,我国就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中提出对环境改善的相关规定。随后数年,始终致力于循环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的探索和实践,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不过,我国在循环工业发展立法方面尚存在不成熟的现象。就西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经验而言,不少发达国家政府都比较关注循环经济法律问题。举例来说,德国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比较有层次,体系相对完备。德国出台的《循环经济和垃圾处理法》中,针对不同行业的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法规条例。为此,我国要在结合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发展国情,探索关于工业循环发展的立法,进一步完善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工作。在完善立法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执法力度,加大对污染制造企业的惩处力度。

五、结语

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国家开始加强对循环型工业管理创新的重视。循环型工业管理创新作为系统工程,要从多个角度考虑,提出合理的创新措施。文章分别从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生态工业园共生体系、社会经济和制度等角度,深入分析循环型工业管理创新的措施。在内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包括完善战略、创新理念、构建平台;在生态工业园共生体系方面,包括建立产业链、完善支持体系。在社会经济和制度方面,包括增强意识、倡导行为、探索立法。期望在本次相关内容的探讨下,能够为日后提高循环型工业创新管理水平提供建议。

猜你喜欢

工业利用生态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生态养生”娱晚年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