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理学进展》课程思政在研究生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18王允赵璐周成华刘耀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药理学伦理研究生

王允 赵璐 周成华 刘耀武

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必然要求[1]。作为一门介绍国内外药理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为医学类研究生设立的课程,《药理学进展》的课程思政仍面临不少困境。这体现在,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比重大但学时不多,对授课教师专业知识传授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施有较大难度,特别是随着本科阶段的学习结束以及年龄阅历的增长,不少研究生知识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再拿出本领域耳熟能详的经典案例或者已受大众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进行德育教育,很难点燃他们的“兴趣点”。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徐州医科大学《药理学进展》积极探索新形式下的课程思政改革,在科研能力塑造、专业知识融合上下功夫。文章通过对教学实践内容进行介绍,以期为《药理学进展》以及其他相关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1 科技前沿中的医学伦理教育

科技创新是人类追求更美好生活、促进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包括药理学在内的医学研究技术飞速发展。然而医学科研和技术创新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医学的本质是探求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如果没有对生命的敬畏,没有规范的医学伦理指导,新技术带给医学的很可能就是灾难。因此,医务人员在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和医疗保障中尤为注重医学伦理先行[2]。但是区别于传统医学伦理学,近来的新技术变革特别是进入细胞、分子水平后的医学技术也为医学伦理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模糊边界。比如,为了充分阐述问题,药理学需要从分子、细胞、动物乃至人体等从多层次、多角度开展研究,其中就涉及到新型医学伦理问题。以诱导多能干细胞为例,它是指采用体细胞(如皮肤细胞、血细胞或者其他细胞)进行重新编码,将它们转化为多功能干细胞,随后可以将其进一步分化为心肌细胞、神经元等目的细胞以及类器官,在机理研究、药物筛选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讲述以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开展药理学研究时,我们着重剖析了其中医学伦理学方面的应变与挑战。强调与干细胞特别是胚胎干细胞相比较,这种技术不仅可以规避细胞疗法时的免疫排斥风险,还能避免使用胚胎干细胞带来的伦理方面的争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基因编辑技术,结合1 例“修改了胚胎中的CCR5 基因,使婴儿拥有HIV 免疫力”的人体试验进行医学伦理、技术伦理的教育。再比如,为解决器官移植的缺口问题,近来科学家将向食蟹猴胚胎注射人多能干细胞,成功建立了嵌合体,但是引起了业内广泛的伦理问题担忧。在课程思政中,通过让研究生及早辨析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使他们冷静看待新技术,从而规范科技伦理行为、增强职业道德感、培养正确的科研和医疗观念[3]。

2 中药药理研究中的文化自信

无论是灿烂的中医药文化还是振奋人心的中医药现代化成果,都铭刻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凝聚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价值观念[4]。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熏陶,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培训实践,造就了一批新时代的医药名家。特别是当下各种思潮、文化元素碰撞甚至斗争的时期,更应当重视、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5]。而对于医学研究生教学而言,更应当要注重结合传统努力求变、求创新。事实上本科《药理学》教学中涉及到药物以及治疗靶点大多数不是我国科学家发现或提出的,即使有一些也由于课时有限不能充分介绍。因此在《药理学进展》中,我们结合授课教师(同时也是研究生导师)的专业特长、研究方向,以糖尿病脑病、骨质疏松等疾病药物防治为切入点,专门介绍中药在其中的创新应用进展。以本学科重点关注的芒果苷、梓醇等药物为例,从不同角度阐明药物的发现以及机制探究,特别是在特殊疾病环境中(如糖尿病)中药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结合有关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比如根据五味子中的有效提取物改造的新化合物AB38b 具有良好的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介绍如何挖掘中医药宝藏、发扬光大传统文化。这些均是课程德育的隐形教育,全程不去专门强调“思政”,却又将培养文化自信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做到“润物细无声”。

3 “卡脖子”事件中的时代使命

随着美国对众多中国高科技公司的打压,人们逐渐意识到我国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从根本上没有改变,这就是出现了所谓的“卡脖子”问题[6]。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一个国家的最大“命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创造更多竞争优势。”不仅是大众关心的芯片领域出现“卡脖子”,事实上,在医药领域、特别是精密仪器制造和高端试剂方面我们依然要警惕自醒。众所周知,包括药理学在内的医学研究,离不开科研仪器和试剂。CT、核磁共振仪等医疗设备依然被GE、飞利浦、西门子等国外公司垄断,高端的液质联用也是安捷伦、赛默飞等国外品牌,精密的焦显微镜等几乎都是蔡司、佳能,引发我们的深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药理学进展》授课中,我们既需毫不吝啬地赞扬我们国家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的傲人成绩,也要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直面当前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我们告知研究生国产医疗设备、实验仪器研制也在奋起直追,鞭策研究生增强历史使命感、奋发图强,力争将来在关键领域有所作为,推动国产自主知识产权创新。

4 科学研究中的哲学思辨

医学与哲学之间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促进的[7]。医学是一门蕴含哲学的学科,医学哲学或医学辩证法体现了关于医学领域现象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尤为关注“研究人体生命过程和病理过程的辩证法,研究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辩证法,研究医学科学的方法论,还要研究医学科学发展的辩证法即医学科学发展的规律性问题”[8]。学好医学辩证法,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良好临床思维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在临床业务和日常生活中处理和解决各种难题[9]。在医学研究中,通过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医学事件特别是新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结合抽象理论和具体实践、往往能形成新的重大发现。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药理学进展》的授课内容中着重讲授了医学哲学思想,并形象地描述了思辨过程。

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领域,任何事物以及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而矛盾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在讲述作用于多巴胺受体的药物功能时,结合D1 和D2 这两个信号通路截然相反、又相互平衡的多巴胺受体,强化药理机制中的对立统一关系。另外,事物有矛盾的两个方面,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药三分毒”,在讲述抗肿瘤药物时,我们重点讨论如何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临床药物合理使用的章节中,教师列举相关临床案例,结合基因多态性、治疗药物检测、个体化精准治疗等临床药理学的工作内容阐释这一思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看似不相关的两种疾病却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阿尔茨海默病是典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但近来有人却将其称为3 型糖尿病,其理由之一就是脑内胰岛素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密切关系。因此能否针对脑内胰岛素开发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中脑黑质部位的多巴胺神经变性死亡会导致帕金森疾病,然而目前人们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参与了帕金森疾病的发生发展,“肠脑轴”构成了外周与中枢疾病的联系,医学研究者能否进行“脑病外治”“治未病”?在老药新用章节中,ACEI 类抗高血压药被我国科学家发现具有抗抑郁作用,抗生素头孢曲松被报道具有增加EAAT2 表达、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的作用。通过讲解这种普遍联系,进而提示广大医学研究生重视疾病的全面审视,要从机体是一个整体、疾病间的普遍联系的角度进行诊治和预防。

5 药理学科的“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党奋斗求索的精神命题。不忘初心,就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守初心。高等学校教育和科研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以本为本”是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科研工作要和本科教学形成良好的循环互补、同向而行[10]。徐州医科大学药理学科一直有重视本科生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曾经指导本科生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课题、取得全国挑战杯二等奖的好成绩等。很多教师即使推迟科研计划也要首先保障完成教学任务。这些点滴小事,也在默默地影响着学生们,通过求学期间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们将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6 医学发展中的人文关怀

在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务人员和医学研究人员只是关注疾病中的分子诱因和病理生理进程,而忽视了社会、环境、心理等的因素。随着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的不断认识,生物医学模式受到了生物防治、心理压力、心因性疾病、社会性疾病、环境问题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现代医学逐步发展进入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11]。在该模式下,医学活动不仅局限在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置于社会、生物、心理、环境等多重因素下理解人,实施更加全面的预防诊治。在这一模式下,诊疗过程中不仅要求医务人员有专业的医学技能,同时要求他们有仁心仁术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指认可人性以及人的自我价值,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以及存在的个体差异,促进人性自由各方面的成长发展[12]。它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而医学具有社会性和人文性,医学专业特殊性要求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孟子说:“医者,是乃仁术”,老百姓们常说“医者父母心”。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写到:“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些都说明了人文关怀是医学价值取向的终极体现[13]。我们在讲述《药理学进展》时,虽然介绍了众多潜在的疾病治疗药物,但是目前临床上仍然有很多难以治愈的疾病,这时对人文关怀的需要尤为迫切[14]。因为医生的小小暖心之举,患者就能信心大增,抵御疾病。有些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需要医生的关注和心理疏导。但不仅是医患之间需要人文沟通关怀,医生之间、同事之间也要多进行人文关怀。事实上医务工作者在工作、家庭、生活等多方面也面临较大的压力。有药理学研究[15]表明,长期压力应激导致脑内神经环路发生改变,进而可能诱发抑郁等负面情绪。教师在授课时结合该领域研究,告诉学生要学会自我减压和多关心别人,从而让有效的人文关怀激发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7 结语

研究生教育是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等三部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16]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以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中心,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需求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坚持创新引领,增强研究生使命感责任感,全面提升研究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坚持改革驱动,充分激发办学主体活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将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助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使其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促进医学和健康事业的创新发展[17]。因此,文章以《药理学进展》授课为例,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医学伦理教育、时代使命感、辩证思维、人文关怀等角度充分挖掘德育元素,在完成专业知识传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课程思政模式,进而助力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学专门高级人才。

猜你喜欢

药理学伦理研究生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艺术药理学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