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活动下小班化教学与区域活动的融合策略
——以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为例

2022-03-18武汉市蔡甸区新农中心幼儿园

成才 2022年12期
关键词:小蛇区域幼儿园

■ 武汉市蔡甸区新农中心幼儿园 肖 皓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是独立、发展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才能充分体验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关注个别差异、个体需要,保证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的教育形式,也是幼儿的一种自主活动形式。它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基于《纲要》的理念,笔者尝试开展了基于主题活动的小班化教学与区域活动有机融合的策略研究。下面就以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小班化教学与区域活动融合开展的设计思想

在用《纲要》精神审视幼儿园教育现状后,我们发现,原来习以为常的一些模式和做法之中存在不少弊端。如:在时间安排上,过于死板,幼儿缺少对时间的选择权,自由活动与小组活动时间不足;在教育内容上,往往只停留在课本和既定的教材,缺乏与幼儿经验、生活及兴趣的联系;在组织形式上,多是集体教学活动,未能重视幼儿的自主活动。这些问题都极大限制了幼儿在活动中自主选择的权利,使他们很难获得个性化的发展。为了革除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弊端,更好地促进幼儿的个性化成长,我们分析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学目标,认为其设计需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思想。

1.体现纲要精神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其根本目的是要建构以“幼儿的主体性”为特征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体系,创造与幼儿年龄特征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因此,必须基于纲要的理念来设计区域活动。

2.体现个性发展

知名幼儿专家陈鹤琴先生主张对儿童进行“游戏性教育”,给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们获得完美游戏的生活。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不仅是“玩”,是出于自由活动、体验乐趣的需要,更是“学”,是发展自我与学习技能的需要。因此,必须在区域活动设计中体现自主、游戏和个性化等特征。

3.体现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融合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感知新知识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在主题活动“动物宝宝”中,我以宫西达也的绘本故事《永远永远爱你》为主题环境,结合教学活动“小动物找家”“好饿的小蛇”“尾巴不见了”“有趣的花纹”“森林运动会”等创设区域活动,以区域联动推进小班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本次“好饿的小蛇”正是通过区域活动与教学活动的融合,充分发挥游戏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功能,使其内化为幼儿的学习内容与情感体验,引导幼儿在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得有益的经验与发展。

二、小班化教学与区域活动融合开展的实施策略

小班的集体教学活动时长一般为15到2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体活动并不能很好地兼顾每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所以,针对幼儿年龄特点以及教学时长的限制,我巧妙地将区域活动与拓展延伸环节相结合,让幼儿在课后的区域游戏中能继续探索教学活动中还没弄明白或还想进一步探究的项目。这样的教学处理,可让幼儿在自主选择区域开展探索活动时,有效实现自我的个性化发展。

(一)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激活幼儿探索兴趣

兴趣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动力。为了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在“好饿的小蛇”语言活动开始时,我以“皮影戏”导入。当动物蠕动爬行的模样通过幕布的演示活灵活现地出现时,瞬间就吸引了幼儿的目光,让他们的好奇心油然而生,进而引发他们探究的兴趣。通过仔细的自主观察,结合生活经验的判断,幼儿能够很快就猜出幕布上演示的动物是小蛇。个别性格活泼的幼儿如羽彤、诺诺等还能大胆地模仿小蛇爬行的动作。

在猜影子的游戏中,我自然地引入了本次活动的主角——小蛇,并以问题引发幼儿展开想象:影子小蛇来到我们身边,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玩的故事呢?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不仅锁定了幼儿好奇的目光,更是牢牢把握了幼儿心理发展的需求,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让幼儿迫切地想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更多与小蛇有关的、好玩的故事。

(二)以素质发展为导向,实现领域融合教育

激发幼儿兴趣后,在活动的第二阶段,我邀请幼儿和我一起边看自制故事台历书,边说一说故事里的小蛇在做什么?如:第一天发生了哪些神奇的事情?小蛇吃了什么?变成了什么样子?如此,让幼儿将第二天、第三天等每一天发生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自制的可粘贴的故事台历书,可根据幼儿的反应灵活地粘贴故事内容,非常轻易地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也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了理解及讲述故事的能力。

虽然本次活动设计的是语言领域的内容,但其中也融合了科学、健康等其他领域的知识。如“第一天”“第二天”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运用,给幼儿后期排序拼贴绘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也让幼儿在使用过程中理解了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提高了他们逻辑性表达的能力。特别有意思的是,幼儿虽然觉得小蛇吃了苹果变成苹果蛇、吃了香蕉变成香蕉蛇很有趣,但还是担忧地问老师:吃了菠萝的小蛇肚子会不会破掉?小蛇吃小树的时候树枝不会刮伤肚子吗?小蛇不疼吗?很多幼儿结合图片联想自身,都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不可自拔。抓住幼儿的困惑与担忧,我适时加入了健康饮食习惯的教育,告诉幼儿吃饭的时候只要细嚼慢咽,就能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也能保护我们肚子里的器官不出毛病。这样的融合教育,既打消了幼儿的顾虑,也引导他们逐步理解为何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以创新运用为导向,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第三阶段我安排了分组活动和角色扮演活动。我在小组中投放了“绘本粘粘乐”,以故事发生的时间轴为主体,请幼儿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合作拼贴绘本,并相互讲述故事。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希望幼儿通过材料的创新运用,促进思维的创新发展。

因为有第二阶段集体讲述故事环节的帮助,大多数孩子已经能捋清楚第一天小蛇吃了什么变成了什么,第二天吃了什么又变成了什么?……所以,在分组活动过程中,幼儿都能大胆自信地讲述故事,偶有幼儿讲述得不是很清楚的时候,其他孩子会在旁边给予补充。可以说,在本环节,幼儿比较顺畅地完成了小组拼贴和讲述任务。

为了引发幼儿更为主动的思考,在角色扮演活动开始时,我以平行介入的方式和幼儿扮演的小蛇一起去寻找食物。在活动中,我们模仿小蛇爬行、寻找食物、吃食物的样子,并练习说话。这种隐形示范自然地引导幼儿学会自主表述:我今天吃了鸡腿,明天要吃青菜,还要吃肉肉……在场景布置时,我故意贴上汉堡、薯条等食物的行为引起了幼儿的思考,通过讨论他们作了正确的选择。他们认为汉堡是垃圾食品,“小蛇才不吃呢!”角色扮演活动发散了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在示范模仿过程中自主思考、创新表演,习得了良好的行为规范,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

(四)以延伸发展为导向,引领幼儿自主发展

如何强化区域活动的效果,引领幼儿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在本次活动的第四个阶段,我通过设计拓展延伸活动来达成促进幼儿深化发展的目的。

对应科学区“有趣的影子”、语言区“小蛇又吃了什么”、角色区“好饿的小蛇”的三个活动,我以三个问题来引发幼儿的自主发展:1.你能做一做好饿的小蛇皮影戏的影子吗?2.你能说一说第七天、第八天……小蛇又吃了什么?你能完成补充故事绘本吗?3.你能演一演好饿的小蛇吗?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了探索问题后,便到相应区域去完成拓展延伸任务。每个区域的幼儿都非常努力地根据自己的选题开展探索活动。如:科学区中幼儿通过操作发现,黑色纸张在灯光下的显影效果最好;他们还发现光源放置的问题,发现光源的远近和角度不同都会影响显影效果。科学区的幼儿在作品制作好后,还会在龙宝小剧场进皮影戏表演,吸引了一大批的观众观赏。语言区的幼儿大胆续编故事,并动手设计制作简单的故事画面,如用撕纸的方式做小蛇,用轻粘土和简笔画制作各种食物等。他们完成图书制作后,还能合作讲故事。角色区的幼儿请老师帮忙播放音频后,带上动物徽章开始了角色表演。他们扭动身体一会爬,一会吃东西,还发出“啊呜……啊呜”的声音;不光如此,他们还能模拟绘本场景,如班上个子最高的辰熙小朋友高举双手扮演大树,“小蛇”们抱着“大树”一扭一扭的往上爬的样子,真是萌态可掬、嗨翻全场!

本次区域延伸活动中,全班27名幼儿分散到了3个区域中进行操作尝试,班级三位教师以1:9的活动配置分别指导不同区域,这种配置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有效指导。本次区域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完美碰撞与融合,让幼儿通过动手实践,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有效推动了开发幼儿潜能的目的。

三、小班化教学与区域活动融合开展的反思

筛查本次活动效度,我对活动各环节进行了反思,总结了以下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1.加强评价指导,促进幼儿获得更好发展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在重点环节加强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指导,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思考、交流、评点和改进。如在作品完成时,引导幼儿学会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操作体验,通过幼儿间的交流互动,互相分享成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起到互促共进、共同成长的作用。教师则可抓重点或共性问题,实时评价,迁移引导,总结经验,为幼儿下一次的活动开展打下基础。

2.加强整合分享,提升区域活动整体效果

幼儿分区域操作,教师分区域指导,可以说只是活动进行中的一个状态,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个幼儿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保障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而要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还需要在幼儿个性化活动结束后通过区域联动加强整合分享。如皮影戏可以在角色区进行交流展示,故事绘本中的创编内容也可在角色区进行表演,这样的整合分享更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创新精神,更能体现活动分享方式多维度、多元化的特点,使区域活动获得更为显著的实施效果。

开展有效的教育是教育者不变的追求。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幼儿的动态需求,将小班化教学与区域活动有机融合,以主题活动为指引,用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不断推动区域活动的深化发展,使幼儿在主题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自主、创新的有效发展。

猜你喜欢

小蛇区域幼儿园
谁要一条小蛇
分割区域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小蛇跳舞
爱“上”幼儿园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