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双减” 创新班主任工作

2022-03-18武汉市东西湖区将军路小学李雪琴

成才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双减劳动班级

■ 武汉市东西湖区将军路小学 李雪琴

“双减”政策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业负担过重令学生苦不堪言,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大家长”,要视“双减”政策为挑战和机遇,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结合班主任日常工作点滴,笔者认为,班主任可以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和功能,从以下两个方面服务“双减”,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发挥统筹功能,做好课后服务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也是班级学科教师的纽带,只有统筹好班级科任教师的作业管理,才能真正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一)统筹作业,分层辅导

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测定每个学科的作业时间,还要确定学科的作业量。每天与数学、英语老师沟通,把控好班级的作业量和完成时间,增加学科课程的多样性,均衡学科作业总量,弹性布置体育锻炼作业、劳动教育作业和校外实践作业。在减负的同时更要关爱学生,尊重差异,关注个性,让学生们都有所学、有所得、有所获,慧泽心灵。

设计分层作业,延时服务分层辅导,让学生在喜欢作业的前提下得到知识的丰收。学有余力的同学,精减基础作业,作业偏向能力发展方面,设计具有难度的题目来充分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而对于中等学生或学习较为吃力的学生,作业内容相对简单,着重设计一些基础练习,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巩固知识。

与此同时,将自主作业与互助作业相结合。如学完关于节日的三首古诗,将作业布置权下放给学生,请他们自主设计作业。有的同学设计古诗诵读、背诵、默写的作业;有的同学设计解释重点字、词及诗句意思和三首诗相关内容填空;有的同学设计根据情境填写诗句,积累关于节日的其他古诗;有的同学设计搜集整理中国的重要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还有的同学则设计课内外古诗对比阅读。同学们在完成自己设计的一份喜欢、力所能及的作业的基础上,再选择其他同学设计的自己感兴趣的作业。这种“1+X”的作业方法,作业份量好承担,倍受学生们的欢迎,作业效率和质量大大提升,完成作业也就成了一件乐事。

(二)善用评价,学有所成

为学生定制评价方案,既关注学习过程中学习习惯的评价,又进行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习的结果。笔者设计“朗读者”评价表、“熟读成诵”等评价表,采用丰富的评价方式:分层评价、亮点评价、评语评价、积分评价,建立作业成长档案,开展作业争星活动。分层评价按照正确率高低和书写认真程度分别评价优、良、中、合格和三颗☆,二颗☆或一颗☆和“!”,对于长期处于落后、被动状态的后进生来说,一次小小的成功也许就能激活他们潜在的自信,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走向新的成功。

班级内建立积分银行,学生每一次作业以后,根据作业上的得星情况在积分银行中存入相应的分数,得到三十颗星颁发积分奖章。学生作业时认真,反复检查,发现错误及时主动订正。不仅如此,对学生的作业质量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将平时的星级评价,积分评价放入成长档案中,开展争星活动。丰富有效的作业评价方式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满足好奇心,使学生个性得以释放,还能真实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清晰地认识自我,变得越来越优秀、自信。

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小组点评。生生互评相互学习,增强学习的动力。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评价互相促进。学生在互评过程中思想碰撞着,情感交流着,形成了一种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他们在交往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共同进步。师生互评互换角色,保持学习张力。例如,指导学生朗读和表演课本剧时,学生朗读与表演不到位,我们不妨读一读、演一演请学生当评委打分,谦虚倾听学生的评价,学生在“受宠若惊”之余,更多的是欣喜与快乐,他们定会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好好地表现一番。小组点评合作探究,相互学习促提升。进行习作批改时,在指导学生批改的方法和批语的写法后,根据习作水平的差异组建批改小组和批改小小组,安排上尽可能有效的搭配,学生自己读习作,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提出各自的想法和意见,最后由一人执笔将小组的意见写到习作批改栏中。小组点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评价中学生能迅速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借鉴别人的构思、写法的精妙之处,领悟写作的方法。多元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建立班级作业评审团,优秀作业定期在全班展评,邀请同年级学生代表和老师点评。同时由班级作业评审团决议“优秀作业奖”和“团体作业奖”的得主。让学生在每一次延时服务,每一次作业中都有成就感,都能真切感受到努力就会有成功!

班级学科教师携手助力,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课后服务才能更好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足学好,为“双减”助力,让课后服务真正做到提质增效。落实“双减”政策,聚焦核心素养,我们只有不断探索更科学的评价方式,才能真正引领每个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二、以劳动教育为“双减”做加法

生活即德育,处处是课堂。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学生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我们大可以以劳动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劳动意识,感悟劳动意义,为教育做“加法”。

(一)班级劳动启思维

我们在教室里开辟了劳动种植实践基地,多肉、绿萝、吊篮、虎尾兰……既有土培植物也有水培植物,鼓励学生们以小组管理的形式,通过参与和观察劳动实践,撰写劳动日志,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不同品种的植物进行比较辨别。

课余时间,我指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创作纸筒星星挂饰,利用塑料瓶制作玩具,纸箱制作花瓶,吸管制作项链和手链……当生活中被漠视的“废品”经过自己的巧手变成玩具、工艺品、装饰品,用来装点教室、点缀服饰,同学们乐滋滋地欣赏着。学生们边学习、边研究、边体验,体会劳动的辛劳,感受成长的快乐。

(二)家庭劳动润亲情

那些美好的未来生活小确幸,就藏在今天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细节中。我们班主任要着眼于家庭劳动,着眼于孩子家庭能力的提升,家校共育,为劳动做“加法”,鼓励孩子们进行种植、养殖,积极主动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四月网课期间,疫情危机当前,同时也是同学们成长的契机。我们倡议由学生准备抗疫健康套餐,为家人定制一份美食。活动一发起,同学们纷纷晒出了自己的作品,自创菜谱,一日三餐中的菜品、主食、营养汤、甜品,兼顾健康与创意,让人不禁想跟着试试。制作过程中进行家庭“美食美客”秀,在“资深吃货”的帮扶下,煎、炒、蒸大显身手,色、香、味形俱全,同学们尽情地秀了把厨艺,活动后“小营养师们”图文并茂呈现食材搭配的营养和制作过程,并邀请了家人点评,总结定制美食心得。

同学们在享受烹饪乐趣的同时,学会关爱家人。在给家人带来一顿爱心美食,让家人幸福而感动的同时,也体验到父母平日做饭的不易,在劳动中更懂得珍惜和感恩。

(三)校外劳动蕴品德

在小岗位长大的孩子更能懂得劳动最崇高最美的意义。五一期间我们开展了“每一个你都很美!”活动,节前同学们通过询问、搜索等形式,列出我国现已成立的职业节日,并了解节日的来源与意义。然后,进行组内探讨:全社会还有哪些职业?如果你是政策制定者,你想为哪个职业设立节日?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最后以“我的提案”的形式致敬不同职业的劳动者。

在探讨中有的同学对“劳动岗位”产生了浓厚兴趣,节日期间在家长的帮助下,融入到社区安保、街面清洁、整理共享单车的实践体验中。“劳动岗位”让学生们在掌握一些劳动技能的同时,充分体验到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在享受他人劳动的同时也可以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劳动,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对劳动和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入脑入心。

“双减”的实施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条件,劳动教育也成为推进“双减”落实的重要抓手。我们引导学生主动做家务、积极参加校内外劳动,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让劳动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用双手成就美好未来!

“双减”引领,打造课后服务的幸福时光,让“课后2小时”成为“提质2小时”;劳动教育助力“双减”,以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双减劳动班级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班级“四小怪”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