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思考

2022-03-18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石丽娟

成才 2022年11期
关键词:艺术类思政院校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石丽娟 潘 雅

1 艺术类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开展现状

1.1 理论教学与思政意识引导“两张皮”

艺术类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将专业技能作为重点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致力于发展学生实际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在追求实用的道路上,艺术类高职院校将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忽视了专业教学与人本精神培养的融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艺术类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用技能培养与人文思想培养“两张皮”的现象。因而,艺术类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思政教育价值的认知,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促使学生人文文化专业技能协调发展。

1.2 学生需求与思政教学实施存在矛盾

虽然艺术类高职院校有意识地开展生本教育,努力发展实践性教学和互动式教学,但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其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难以在专业学习中发挥作用,教师需要针对性的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艺术类专业知识容量极大,教学所覆盖的范围也比较广,现有课时难以满足学生知识延展需求,教师需要改善技术资源、大数据技术、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的不足。艺术类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上也比较单一,教学案例的时效性以及教学设计的针对性都有待提升。课程教师对思政内容的创新能力培养价值与情感体验价值认识不足,导致课程思政教学难以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1.3 隐性教育资源开发与使用不足

传统的课程思政教学,未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的认知窄化,忽视了对课程文化内涵的挖掘。这就导致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不够,不能将思想文化融入艺术作品中。缺少传统文化的滋养,德育内容有所缺失,学生不知道如何在作品中体现文化、体现何种文化。这是隐性教育资源开发与使用不足的体现,也是学生难以完成文化传承、视野不够开阔的原因所在。在人才培养中,学校与教师都不要将目光局限在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养成上,而是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把思政教育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路径

2.1 学院层面

2.1.1 营造思政氛围

人们的思想行为受到环境范围的深度影响,艺术类高职院校要加强思政氛围的营造,丰富实践教学活动,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及其有效性提升。首先,要从院校层面引起对思政教育的重视,鼓励教师将专业实践教学与思政教学相结合,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他们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比如,院校推动校企合作,为专业教师创造挂职锻炼的机会,促使其了解企业文化,继而找到企业文化与思政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为学生设计蕴含德育的专业知识实践学习的活动。其次,要开展校园活动和竞赛,通过活动与竞赛主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习课程思政内容,并尝试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个人作品中,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

2.1.2 建立层级管理模式

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理论,发现人际关系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逐层向外推开,继而形成能够伸缩的社会格局,并且随着人们所错时空的变化而在其周围产生不同的圈子。艺术类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圈层结构理论,鼓励教师将“三全育人”理念运用到课程思政教学中。比如,院校可以基于“三全育人”视角,优化院校内部结构,推动“院—系—教—课”层级管理模式的建立,以课堂和课程为核心,向外呈现向新城及分布。借助圈层结构的建立,要明确各个圈层的责任与职能,捋顺不同圈层成员之间的相互衔接方式,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教育系统。

2.1.3 加强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整体管理

首先,要提高教师思想认识。促使思政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充分意识到课程思政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师资建设中推进师德师风教育。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思政教学理论,相互交流教学实践经验,并为他们展开交流与互动构建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平台。其次,要加强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设计。构建新型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形成教辅人员、辅导员、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定期沟通的交流机制。为教师共享思政教学研究心得、思政教学资源,线上教学资源库。促进辅导员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听课交流,营造管理干部学专业、专业教师学管理的良好氛围。再次,要抓好课程思政教学的落实工作。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研究,鼓励他们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进行探索。组织教师参与校外培训与交流,为他们创造学习成功经验的平台与媒介。鼓励教师开展对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工作,让教师听到学生的心声,促使课程思政教学与学生需求相适应。组织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活动,激发教师实施课程思政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积极性。落实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相融合的多主体教学评价,鼓励教师进行专项课题研究,支持全员教师投入到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工作中。

2.2 教师层面

2.2.1 深化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结合对学生的了解,调整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与手段。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深入交谈和思维交流,有意识的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进度,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增进师生情感和谐师生关系。在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中,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在课堂上,教师要优化师生互动模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思考。在知识探索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政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挖掘,帮助学生更加广泛的从专业教学中吸收知识,更加有效的发展能力。教师还可以走进学生寝室,更加深入的融入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心态变化,促进学生学业顺利完成、身心健康发展。

2.2.2 提升思政的感染力和趣味性

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内容特点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充分沉浸在课堂教学中。就目前而言,比较深受艺术类高职生青睐的教学情境构建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是案例教学法。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地将本专业的相关案例引用到课堂上,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促进思政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当学生对抽象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建立起感性认知,就可以将个人的实际生活体验与理论学习融合到一起,对案例内容进行探究,实现理论知识学习到实践能力提升的转换。其次是体验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为学生模拟真实的故事,让学生针对教师所展示的事件,开展课堂讨论和知识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再次是视频教学法。这种教学情境构建方法,多媒体设备和技术,当前所流行的慕课教学和微课教学都可以应用到课堂情境构建中,让学生在直观化的教学情境中对课程思政内容加以理解和探究。

2.2.3 加强思政观念养成教育

立德是立身之本,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立德树人”。教师要将课程思政教学作为一个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过程,并利用这个过程培养学生思政观念。课程思政教学需要按照一定的教育规律和思政内容,对教学实施方法和途径进行优化,促进预期德育目标的达成。首先,教师要深入学习思政教学理念和方法,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思路与目标。其次,学科教师要主导教学合力的形成,与辅导员、思政教师共同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从而针对学生的思想状态拟定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计划。再次,学科教师要加强对大数据工具的应用。利用完善的技术搜集分析体系,开展学情分析,对学生在网络世界的表现进行了解,完成教学数据的收集。基于教学数据,对接段时间内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明确下一阶段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内容,促使课程思政教学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2.2.4 隐性渗透思政教育内容

加强对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的挖掘。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之前要找到他与课程内容的融合点,将课程的内在本质和隐含的价值哲理加以分析,洞悉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是课程思政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需要根据艺术类人才的培养需要,对不同专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进行挖掘,生动地为学生展现专业发展史和奋斗史,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自豪感与认同感。通过教学实践为学生分享教师特有的价值思想、处事之道和人生经验,为学生解惑。作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要具备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有道路自信、文化自信、高尚的人文情怀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师要探究融入思政元素的新方法。恰当的融入方法能够促使课程思政教学更为有效,推动思政,内容在学生思想中的内化和根植,促进思想内容和价值观的人性渗透。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思政内容的融入要自然,不能生搬硬套。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炼渗透思政内容的手段和方法。思政内容要以美的方式被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继而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思政内容在艺术类高职教学中的融入,要措施学生要促使学生在作品中融入人文文化,以提升艺术作品的生命力。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可以被分为若干个由项目构建的模块,以这些项目和模块为载体,开展思政教学活动,促进思政教育与知识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

3 总结与展望

3.1 总结

艺术类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要面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引导学生不断加强自我发展。课程思政教学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而且可以对学生思维导向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育人先育德的角度来看,课程思政教学提升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对人生与社会责任的认识。艺术类高职院校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是重视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现,利于促使学生在个人发展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体系的完善与人格的独立,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型技术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3.2 展望

3.2.1 加快工匠品质培养

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人才的工匠精神,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只有对基本技能与能力精益求精,才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今后的艺术类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快对学生工匠品质的培养,引导他们专注专业能力发展,促使他们在求学和就业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

3.2.2 坚定文化自信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思政教学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将德育知识与艺术专业知识相互融合,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德育素质和水平。

3.2.3 加强创新精神培养

艺术类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要跟上民族复兴的脚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高职院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思政教学元素充分的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艺术专业知识与德育知识的相互融合,以润物细无声的手段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建立对文化的高度自信。

3.2.4 加强劳动精神培养

艺术类教育院校要促使学生将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相结合,促进思政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中的成功融入。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劳动精神,促使他们在课程学习和未来就业中能够脚踏实地。问题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将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教师要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采用平等的教学态度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加强他们对劳动精神的认知,教会他们将这种精神融入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中。

猜你喜欢

艺术类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