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合作学习开展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策略
2022-03-18扬州大学常熟市王淦昌高级中学马雪纯
■ 扬州大学 常熟市王淦昌高级中学 马雪纯
1 议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意义
1.1 议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议题式教学是在2018年针对高中政治学科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它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为基础,形成的新型的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鼓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议题广泛搜集资料,构建符合自身情况的知识体系;在课堂上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教学目的,以议题为课堂中心思想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
1.2 议题式教学的价值意义
议题式教学的价值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深度学习。在高中政治课堂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选取和设定合理的议题,学生围绕议题收集和筛选信息资料,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政治综合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传统的政治教学方式通常以教材为主导内容,比较侧重于静态化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而议题式教学以议题为出发点,提问方式为引导线,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和合作探究潜能,同时通过创设相关情境,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能掌握政治知识要点和学习技巧,还能提高政治学习能力,从而体现出议题式教学的深度学习价值。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主要目标是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塑造学生必备的品格。
2 依托合作学习开展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策略
2.1 从实际生活出发
议题式教学能够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增强教学和学习之间的互动性,在选择议题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将议题内容紧紧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学习能力,合理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实现教材内容、议题内容、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议题选择更具生活化特性。这样,学生利用自身生活经验深刻理解议题内容和含义,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话可说,从而调动起课堂参与性,活跃政治课堂的教学气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政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例,此课需要让学生认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联想自己一天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提出问题:“我们每天都会享受商品或者他人带来的服务,这些商品和服务是由哪些所有制经济的劳动者生产和提供的?”可以将四个学生分为一组进行合作讨论,在讨论结束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做出总结。在以上过程中,需要突出教学的互动性,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积极引导、启发和解惑,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本质上成为学习主体,而且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合作学习,营造了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
2.2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高中政治的部分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对于专业词语的掌握不够熟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创设和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下进行自我创新,从而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使政治知识的连接框架具有连贯性,并将问题情境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方式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以此来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材内容为主导,教学模式单一,而且课堂趣味性较低,而议题式教学做出了优化改革,将高中政治众多的知识点集中化,并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教授给学生。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政治《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为例,此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区分分配方式、明确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在议题式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财经小贴士——分配》《70年数据见证新中国伟大飞跃
居民收入分配兼顾公平和效率》,通过视频为学生创设和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理解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再分配、初次分配、公平、效率的含义。可以看出,通过播放视频创设适宜的情境,更有利于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深入理解政治知识内容,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2.3 赋予议题设计时代性
高中政治学科具有较强的时政性,需要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和政治要闻,紧跟时代步伐。学生对于社会热点事件和生活热点话题有较大的兴趣,很容易引起学生思考,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及时了解社会热点话题和事件,使实际生活和热点话题、事件紧密连接,并将和教材内容相关热点话题和事件引入到议题式教学中。在授课之前,可以要求学生收集和教材内容关联性较强、自己感兴趣的热点新闻或者话题,并作为探究活动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培养学生政治思考力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认知能力,不但能使政治知识和议题式教学具有统一性,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年级《我国的社会保障》为例,此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我国社会保障的基本形式、措施及其作用,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利用热点事件进行提问导入议题内容,比如在“十三五”时期社保基金规模在不断扩大。在授课之前,先让学生搜集有关社保基金的时事新闻并进行交流。在开展议题教学活动中,可以在导入环节将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案例讲述给学生。这种议题式教学和社会热点事件紧密相连,能利用具体案例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分析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索积极性,促进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2.4 重视学生自主分析能力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提出相应的议题后,需要学生针对议题寻找解决思路,但是从实际的议题式教学情况可知,过多的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分析议题内容,造成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很难发挥议题设定的教学价值。因此,在开展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主分析能力的发展空间,综合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预留出合理的分析时间,让学生构建符合自身情况的政治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议题的理解。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智慧的优势,从而使议题探究活动更具多样性,有效提升议题式教学质量。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政治《坚持新发展理念》为例,此课需要使学生知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含义;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容和举措。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牵挂》,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再让学生观看以前和当今社会吃穿住行的对比图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环境发生的变化。接着,设定“人们吃穿住行的变化和坚持新发展理念有什么关系呢?”的议题,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结合从小到大生活环境的变化进行自主思考,从而得出议题自主分析结果。随后让学生分组交流,简单阐述各自的见解,并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议题解答,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根据学生的议题成果提炼总结观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不但解决了我国社会矛盾,还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学生在分组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生思想碰撞,教师将学生的思想进行统一,让学生以全方位的角度完成议题内容学习,从而拓展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达到高质量的议题式教学目的。
3 结语
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不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创新了课程教学理念,通过合作学习探究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议题式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同时赋予议题内容时代性,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