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

2022-03-18赤峰学院夏长青

成才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思维能力深度

■ 赤峰学院 夏长青

1 基于核心素养建构的语文深度学习内涵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或任务,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郭华教授在最近《人民教育》上的文章中指出“深度学习是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而不是自学,它是对以往一切优秀教学的精华的概括和提炼,是‘好’教学的代名词,它内在地包含着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能够引发学生主动学习愿望与积极活动的教学。”

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开展角度来说,深度学习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深入剖析,发掘教学内容即教材的本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语文价值、语文思想、语文魅力。小学阶段正是小学生求知欲、好奇心最强烈的阶段,深度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对教材内容的本质思想、情感表达等思想领域认识都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当前教育改革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核心素养变成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进而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度教学不是一味地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难度,而是一种教育教学模式,是一种系统的教育方法,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区别于传统教育方法中:过分注重对教材知识和内容的教学,是重视挖掘教材内容深度的能力,我们可以理解为“深度教学”是一种为把控教材内容、体会文章的内在思想、感悟学习意义而设计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深度教学是教育改革推动下不断探索、总结,践行素质教育改革,引领学生构建全面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他的主要内涵与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1.1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重点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而思维能力的养成往往与教育教学方式有关,思维能力是认知的高级反映,需要借助一定的文本学习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提升两种思维能力,一种是抽象思维能力,另一种是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对于这两种思维能力的锻炼能够有效促进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文学思想的理解,文章内涵的把握以及语言文字的赏析都能够培养学生自己的深度思考意识。

1.2 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有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沉淀的文化属性,也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璀璨历史,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全球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新时代小学语文教育比以往更肩负起了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责任。上文中我们有提到过,深度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这对于增强学生群体文化自信以及尊重文化多样性有着重要且积极的影响。学生通过挖掘语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开阔视野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

2 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深度学习

2.1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通过创新方式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团体在进行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学习情境就是要结合生活实际,将这些融入课堂实践,同时增加课堂互动,加强课堂上师生、生生交流,体现人文教育思想,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2.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育改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也是当代义务教育的最基本任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论证、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这个过程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应在义务教育阶段贯穿始终。培养创新意识,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团体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引导,并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探索时间,结合情境创设,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景阳冈》的教学中,在追问层次设计;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素养。

2.3 加强课堂的深层交流

要进一步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想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课堂的深层次交流。教师应该充分尊重、爱护学生,建立彼此信赖的师生关系,旨在通过课堂互动激发与学生的情感层次交流,产生共鸣。如《景阳冈》教学中,在情节追问、任务性格追问、细节描写追问中,通过引导,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人格素养,让小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思考,强化其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 基于核心素养语文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

3.1 深度剖析教材,分析文学价值

我们都知道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就是课程教材,教材是教育教学内容最直观的体现,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程度对于课堂教育教学成效极为重要,深度剖析教材内容是开展深度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深度理解的重要前提。对此,教师团体应该高度重视,不断强化自身能力素质,提升自我修养,以便更加深入的剖析、理解教材内容,深入发掘教材,拓宽知识层次。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不能仅仅简单的解读教材,同时还要深入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理解语文文本背后的意义以及文字逻辑,思考字里行间蕴藏的文学思想以及语言技巧,如此才能有效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生语文核心素养。所以,教师要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教学目标,开展深度教学要建立在深度剖析教材内容上,从艺术表现力、文化审美、中心思想等多个维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考与理解。

3.2 挖掘文本魅力,培育人格修养

常见的语文能力涵盖“听”“说”“读”“写”,而语文能力与文学修养、人格修养共同体现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换句话来说,语文核心素养就是语文运用能力、文学修养与人格品质的总览。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充分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文本魅力,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发掘教学内容深度,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从文字走向作者,再从作者走向历史背景,最后再从历史背景回顾文字,形成一个循环,来充分感受语境的重要性的同时,感受作者特有的文字魅力。

与此同时,将同一历史背景下不同作者的文学作品加以比对,体会不同的文学意境与文学思想的同时,也展现不同作者的修养差异。

如此在引导学生以全新视角看待文学作品的同时,也教会学生以全新的方式来看待问题情境以及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通过学生思考、理解,也就是我们前文中所说的对新旧知识的理解、整合,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的文化熏陶,来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通过理解不同作者的人格魅力特征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3.3 注重言语精神,领悟语言真谛

就语言学理论而说,深度学习是建立在理解学习内涵的基础上的,教师层面通过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考、理解然后产生属于学生自己并融合在原有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理论与思想理念,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层次的同时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这要求教师在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并在课堂中增强互动,以各自不同的视角观点看待同一文学作品,根据自身理解来自由辩论,将喜欢这个作品的理由与不喜欢这个作品的理由通过不断的交流、辩论、感悟来更加接近与作者精神层面的交流,而不是停留在浅薄的理解当中。如此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情感上的认同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健全学生学习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对话以及自我觉醒,领悟语言文学的内涵真谛,开展有情感、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

3.4 积极评价反馈,构建知识体系

要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深度教学实践成效,我们一定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反馈机制,帮助教师以及学生自身及时掌握学习成效,并对不当之处及时反馈,融合所有问题后针对问题调整教学方案或者自身学习方案,进一步保障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如前文所说,开展深度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积极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激发课堂活力。具体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深度理解”,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就是要强化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过程。在评价方式上也应该摒弃传统评价方式,积极践行教育实践改革要求,以更加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着重考量学生创新思想、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等多元化深度学习考量指标,以便于学生更容易获得近期学习现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学习方式,切实提升自身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思维能力深度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培养思维能力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培养思维能力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