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国学教育内涵与路径

2022-03-18崔希晨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6期
关键词:国学中学传统

崔希晨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127)

近些年,中国大陆兴起了“国学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范围进入国人的视野,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一方面,经济发展给国人带来了全方位的自信,相应地,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更加得到国人认可;另一方面,生活富足需要精神富足来匹配,文化建设便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无法忽视的部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1]这次座谈会直接促进了“国学热”的兴起,国学一改严肃的面孔,拂去了自身的积尘,从文史哲专业的书架上走入寻常百姓家。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国学的传播媒介从书本、报纸变为广播、电视,出现了《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一批雅俗共赏的节目。

相应地,中小学教育也提升了国学所占的比重。2017年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2]语文学科是国学教育天然的承载者,在时代发展的驱动下,可以借课堂教学的方式发挥国学立德树人的作用,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时代精神融合。中学是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应试,更要教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树立理想。在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哲理思考可以得到传承,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当今的中学国学教育,已初步融入语文学科教育系统,并浓缩了时代精神,反映出一定的创新性。

一、中学国学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何谓“国学”?广义上的国学常常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混用,但要深入了解国学的含义,可以往前追溯。国学是中国独有的学问,是发源自中国本土的学问。首先需排除舶来的学问,近代19—20世纪的“西学东渐”,便是划分“纯粹国学”的时间节点。中国近代以前的学科划分,历朝历代有所不同。真正奠定学科分类基础的是《隋书·经籍志》的四部分类法,其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经,即儒家经典;史,即史学典籍;子,即春秋诸子学说,包涵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集,即文学与宗教经典。可以说,经、史、子、集就是正统的国学。

从19世纪末的“西学东渐”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国学在中国学术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以至于被全盘否定。因此,近几年的“国学热”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国学的复兴。然而,复兴不等于尊古,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已然走过了经史子集的路,也经历了西学对中国的影响,无法再回到过去纯粹读经解经的治学状态。今天的国学,是传统文化与时代面貌的融合,又是传统文化剔除自身糟粕后的进步与焕新。

国学教育并不完全等于国学。中学国学教育面对的是青少年,除了需要满足新时代国学的特征外,更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求和中学课程标准。因此,中学国学教育,具有如下内涵特征:

第一,中学国学教育是立足于语文学科的教育。它的定位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同时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及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3]书法、中医、天文、珠算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不应包含在中学国学教育的范围中,原因是技艺类学问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有所涉及,只有语文学科适合全方位、大范围地融入国学内容。2022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第一大项为语文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内涵,其中第一点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现今文化。”可见,语文学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然的载体,而语文学科的范围则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包括传统文化中的历史事件和技艺。

第二,中学国学教育是面对青少年的教育,要符合青少年的认知水准及心理特征。中学生的认知水准已脱离了单纯的记忆复制,能够在具象事物之外进行抽象的思考,并在认识对象之间建立较为复杂的逻辑联系。在中学生的认知范围中,经验知识占比下降,理性知识占比上升,这使得中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演绎与归纳能力逐渐增强。但同时,中学生由于缺少专业化的文字训诂训练,对传统文化经典做不到逐字逐句推敲。因此,中学国学教育选用的素材不可过于浅显易懂,也不可过于复杂枯燥。另外,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渴望成长,渴望认同,好奇心强,又敏感多疑。因此,中学国学教育选用的素材是以正面价值导向与正面情绪为主的,同时又是丰富多元的,能够为中学生呈现多种价值观与人生可能。

第三,中学国学教育是在传统中融入现代元素的国学创新。社会主义文化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导向,国学教育呈现的传统文化经典,也是符合当下价值观的经典,只是去除了其中过时的成分。古代典籍中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价值观,以及其中对当今社会建设、个人发展有启发意义的篇章,是中学国学教育重点选择的内容。

二、国学融入中学语文教育的路径

1.“因声求气”——塑造文言环境

塑造文言环境是中学国学教育的基础。现代人脱离了文言文的语境,这就增加了理解文言文的难度。国学教育要推广文言文,首先就要营造一个文言环境。古人的国学教育,诵读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古代的私塾先生常常要求儿童吟诵经典,而不要求他们深入掌握其中的哲学内涵。待到学生长大成人后,方知人生道理已蕴藏于儿时诵读的经典中。这种诵读称为“因声求气”,指的是在吟诵中感受作品的韵律感,进而接受作品精神意蕴的熏陶。“因声求气”的重点是“声”,目的是“气”,即作品的神韵、精气神。吟诵者读出声音,如同作者讲出作品中的话。作者通过作品的韵律感传达给读者情绪,读者通过韵律感把握作品的意境和哲理。刘大櫆的《论文偶记》中写道:“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这句话可以恰当地诠释朗读对理解文意的作用。在现代文普及的当下,“因声求气”比古代更为重要。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塑造文言文环境,让文言文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影响学生的用语习惯,靠的便是朗读。中小学举办的诗朗诵活动、电视节目《朗读者》,均是“因声求气”方法的传承。

中学语文教育对“因声求气”方法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语文教材中十分注重“朗读”,几乎所有的课内古诗词篇后都有“朗读”“反复诵读”等要求,这在其他学科中是没有的。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的预习要求是:学习古诗要反复诵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观沧海》课后的“思考探究”要求:反复诵读,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这个要求提示学生,只有通过诵读才能感受到作品韵律的特征,从而让作品中描绘的图景如画卷一般栩栩如生地展开。第二,几乎所有中学都设置了早读时间。全校学生一起朗读,班内学生齐读,强化了古诗文作品声韵的传达。学生边听作品的韵律,边跟着朗读,更能全方位地感受作品的精气神。

2.“下笔有神”——呈现多元表达

中学语文不仅致力于让学生把国学“读”出来,更要“写”出来。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代文与古文是两种不同的文字运用体系,掌握了古文字运用方法,对国家而言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对个人而言,则是多掌握了一项表达的技能,更增加了感受美的能力。学生通过古文学习,可以在表达中引用、化用古诗词或经典语句,对古文运用极其熟练的学生,甚至可以用古文写文章。现代文词库有时没有恰当的词来表达情绪或哲思,古文词库能够提供很好的补充。例如,表达雄心壮志时,既可以用七言诗句“敢教日月换新天”,又可以用散文体“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楚辞》体“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为中学生呈现多样的表达,可以让汉语之美得到传承。

相对应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章均是为实现此目标而编选的。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经·卫风·氓》,内容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妇人回忆婚姻悲剧,并表达内心决绝。在现代社会,离异的妇女并不会有此遭遇,该作品也未能起到引导学生树立人生观的作用,但它仍然被选入教材中,一是因为《诗经》是“六经”之一,学生阅读《诗经》篇章可以初步认识《诗经》文化;二是因为该篇章是《诗经》的一个典型表达方式,学生阅读它可以学习、模仿《诗经》中四字排韵的表达。其他许多篇章也有同样的功效,例如《离骚》让学生在学习《楚辞》中体会穿插虚词、适量倒装的表达方式,《赤壁赋》《三峡》《与朱元思书》等篇章让学生积累描绘祖国山川的词句、排比对仗的修辞方法和寓理于景的撰文体裁。

3.“学思并进”——引导人生价值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契合时代的人生价值,是中学国学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和目标。学生会读、会写古文,目的都是理解古文中的哲理,选取对人生发展有益的内容,内化于心,并在以后的人生中践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国学篇章各自承载不同的任务,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树立人生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引导体系。

首先,儒家经典为学生呈现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人生观,彰显中华文明异于其他文化的优越性。虽然儒家经典中有糟粕,但中国人的人生观至今仍然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建立。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是《〈论语〉十二章》,其中涉及的主题有劝学、宽容、反省、修养、俭朴、重义轻利、谦虚、立志等。该篇目通过圣贤之言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且其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不知而不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思想,是中华文化独有的“君子”特征。学生从中既可以学到正确的人生观,又能对中华文化价值观产生自豪感。另外,出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章则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家国命运相联系。

其次,其他学派经典亦为学生提供有关人生意义与选择的哲理思考。例如,《楚辞》中的《渔父》篇,展现的是一个脱离世俗、怡然自得的出世渔父形象,与儒家入世的诉求大相径庭,其所传递的人生观与主流儒家思想主导下的人生观互为补充。《桃花源记》的主题与《渔父》相似,呈现的是避世生活的美好。诚然,脱离世俗不是社会普遍倡导的生活态度,但以此为主题的篇章意在引导学生,虽然理想抱负是人生发展的支柱,但不可走入追名逐利的歧途,业余生活需要丰富的精神世界来陶冶情操。《渔父》与《桃花源记》均是道家思想的延伸,它们呈现了一种可能的生活,它不是必然选择,却可以拓宽视野,让学生看到人生的多种可能与更高的境界。儒家、道家及各学派的融合,向学生呈现出了多角度的文化,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的目标。

新时代的中学国学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大工程”,传统文化中有无穷的宝藏可以挖掘,用以承担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未来国家栋梁的时代重任。中学国学教育实现这个目标的方式,不仅仅是引导学生的人生观,还有依托上下五千年历史形成青少年的宏大视野。

4.“雕梁画栋”——构建全局视野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如同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精致又富丽。成大事者,往往具有全局视野,横看国际变化,纵观历史兴替。“读史明志”的目标主要由中学历史学科承担,在这方面,语文学科是历史的补充。历史学科侧重从一系列史实中挖掘历史发展的规律与逻辑,语文学科则侧重用文字从论史的作品中观照现实。

语文教材中的《烛之武退秦师》《季氏将伐颛臾》这类篇目,一方面讲的是战术,另一方面讲的是战略中“仁”的思想,以此化干戈为玉帛。中学不需要教学生兵法,这类篇目主要让学生从历史作战方略中学到统筹全局的视野。而《六国论》《谏太宗十思疏》,以及出自《史记》的一系列篇目以议论为主,对历史进行反思。《燕歌行》《兵车行》等篇目,则以叙事、描写为主,揭露普通百姓在大的历史事件中生活的艰难。语文学科不需要让学生对史实了如指掌,而是旨在让学生从历史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历史兴衰,明晓国家的命运和发展前途也遵循着一定规律,并且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只有在文字中,历史人物才跃然纸上。学生以语言的魅力为媒介,体会历史洪流中普通人细腻的感情,从而感受到中国历史的鲜活性。如果说历史学科呈现的是一个宏伟的建筑,那么语文学科呈现的就是该建筑上细节的魅力。“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五千年历史文明熏陶着每个中国人,中学国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整体观,靠的是读史。中学生有了历史视野,在未来人生中便会从宏观角度看问题,进而做好微观的细节。

5.“得鱼忘筌”——意会圣贤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不少蕴含着隐晦的、高深的哲学思考,非经过专业训练不能知晓,它们的超越性决定了不一定对当下生活起到直接作用。这部分哲思倘若在中学语文中展开,不仅晦涩难懂,而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因此,中学语文只需为学生提供一个入门的契机,让学生浅浅地品味和观望其中的意蕴,留待以后深入钻研。道家思想便属于这类文化。《庄子》有言:“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4]意思是语言作为哲理的载体,不能成为哲理本身,最深奥的哲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但倘若读者从浅薄的语言中悟出了哲理,那么便可以忘记语言,只感受哲理。

《逍遥游(节选)》描述的是得道之人摆脱了所有的束缚,达到“无待”的境界,自由驰骋于天地间的故事。在世俗求取功名,“德合一君,而征一国”是最低级的状态,高一层为像宋荣子那样宠辱不惊、不被顺境或逆境搅乱心智。到这一层,已经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最高境界了。然而,《逍遥游》却再进一步,列子直接脱离了重力的限制,脱离了社会中的一切身份,御风而行,如同神仙一样吸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即便如此脱离人间生活,《逍遥游》仍然认为他“有所待”,最高境界是摆脱形体、重力、思维等等一切限制,与天地融为一体,彻底“无所待”。这样的境界,大多数人只把它当作精神世界的驰骋。但在庄子哲学中,这是一种化解真理问题、化解生存困境的最高级方式。普通人的思维与生活,终生只停留在经验世界之内,庄子称为“六合之内”,得道之人的思维是在经验世界与天地万物之间自由跨越的,驰骋于“六合之外”,把形体当作暂居地,视死生为一体,精神与天地相往来。

这是一种哲学中的境界论,道家把它当作圣人的素养。在中学国学教育中,它可以作为引导审美的契机,却无法深入讲解。《桃花源记》也属于这类篇章,其中返璞归真的桃花源生活与现实社会脱节,它无处寻觅的特征又有一股神秘色彩。对于此类篇章,中学国学教育只需要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大致明白道家所讲“圣人”的精神境界,看到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审美存在,感受日常生活之外另一层面的意趣即可,这就是“得意”。至于篇章中呈现的缥缈景象不一定要烂熟于心,更不一定执着地在现实中找到映射,这就是“忘言”。对于有兴趣探索其中哲思的同学,这是一个了解的入门方式,可以留待以后深入学习。

中学国学教育通过塑造文言环境和展现文言魅力,先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而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古今不变的价值,在新时代树立理想,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了解历史,养成从整体和全局出发的思维习惯。对于国学中过于深奥的部分,学生仅需意会,感受其审美意蕴即可。中学国学教育通过以上路径,承担起语文课标中培养中学生文化自信的使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余论

在经济腾飞、精神文明发展的今天,国学教育刻不容缓。中学是人生起步的重要阶段,给该阶段的青少年教授传统文化,无疑能够为中国未来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支柱、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奠定基础。相应地,师范学校培育语文教师时需增加国学的比重,让未来的中学教师产生对国学的热爱之情。中学教学无需为国学额外增加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深入讲好国学,便可以达到弘扬国学的效果。这需要教师尽可能多地阅读国学经典,从而在讲授国学篇章时能够旁征博引,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认知。另外,讲授国学篇目时,宜走出旧的模式,不仅仅停留在记忆、听写字词意思和背诵默写古诗词句上,也不宜像讲授现代文一样强行梳理出段落大意、段落中心句、文章总分结构等,而是要为学生还原古文写作背景的面貌,把学生代入作者的生活环境与精神世界中,并由此揭示出作品与当时时代的关联,进而启发学生思考作品对当下人生的指导意义。只有将应试与拓展知识面综合起来教学,才能让国学教育成为源头活水,融入新时代的学生生活。

猜你喜欢

国学中学传统
“垂”改成“掉”,好不好?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在多解中学创新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