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课程育人大格局下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2022-03-18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黄国庆
■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黄国庆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发挥好全部课程育人的作用,必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程,实现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课程思政建设涉及整个教学运行体系,走共建共享的合作道路,需要构建一套运行保障机制。
1 内外驱动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涉及面广泛,事务繁杂,持续时间长,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高校自身要有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构建协同育人的总体运行机制。从高校内部管理运行来说,要有高校主要负责人直接抓人才培养工作,成立相关的职能管理机构,如由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统筹管理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等;高校管理层不仅要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的强烈意识,还需要通过协调、监督等方式,引导各个部门之间加强联系与合作,共同探究各类学科专业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为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提供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的引领、激励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外部动力。通过立项各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开展各级思政教学能力比赛进行激励都是外在驱动力,能起到榜样与示范作用,帮助非思政课教师走出认识上的误区,不再将自身的教育教学仅仅定位于智育与育才上,自觉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2 师资协同机制
第一,教师协同。课程思政建设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教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仅仅依靠思政课一个维度是远远不够的,而应构筑以课程教学特别是思政课程为核心层、以高校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为拓展层、以良好的社会生态和正向的观念影响为延展层的立德树人同心圆。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只是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两个群体的事情,所有教师都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广大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在课程教学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自觉在育才的过程中强化育人意识,提升对协同育人的认可度,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才育人的能力。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师资建设上,要通过专家授课、网络培训、跨学科研讨等方式,提高非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总之,分学科专业、分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都离不开师资队伍的融通,离不开合作育人机制的建立。第二,部门协同。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增强部门协同意识,高校的各个部门需要从过去各自为政的惯性思维中跳出来,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供便利,组织教师参与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之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水平,提升推进课程思政的凝聚力。第三,学科专业团队的协同。成立由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导师、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的教研团队,共同挖掘学科专业中思政元素并开展教学设计,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对而言,新时代的思政教师视野较广,他们较多关注时事政治,站在时代的前沿,思维新;而专业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偏低,两者携手合作,共同切磋,形成合力,有利于丰富学识、增长见识。比如,团队定期召开相关教研会议,共同研究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开展课程思政的典型经验交流,探讨课程思政实施中的优质资源、分工协作、诊断改进等。
3 资源互通机制
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作为铸魂育人的内容供给,在共建共享中占据核心地位。首先,组建团队,建立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教研制度。先依据学科专业分类,将思政课教师吸纳进团队,共同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集体备课攻关,实现资源互通。公共基础、实践类课程也可以以某一门课程为教学团队形成课程组,集体开展教学研究,最终的目的都是提高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个团队深入梳理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价值理念和思维方法,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其次,要依托合适的平台。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等平台,为团队交流提供便利。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能力,运用网络技术搭建校本课程思政平台,信息共建共享,促进师生互动,课程思政将变得具体、可视、可为,避免流于形式。鉴于不同部门的教师要召集起来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可采取专业负责人或者课程负责人为首,依托一定的信息平台,建立团队讨论群,或利用学习通课程群,对各方资源进行整合,共建共享线上线下资源、校内校外课程思政资源,推动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实现资源互通。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新闻热点焦点、思政前沿、思政类图书等各种内容纳入其中,利用平台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对话等。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既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领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又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线上课程中嵌入课程思政的视频、音频、文本、图片等资料。在线上课程互动区开设课程思政讨论话题。鼓励学生思考热门思政议题,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时事新闻等多种渠道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引发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全面深入思考,提升学习效果。最后,要注重实践类课程全面渗透。专业实习实训类课程教师,要坚持校企合作共建,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并建立协同育人平台和机制。课程思政教育除了发挥好传统课堂教学即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还可以借助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加深思想认识,实现价值观引领。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织开展校内系列大讲堂,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4 引领激励机制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建设相关教育资源离不开正向激励效应。对于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实践类课程的任课教师来说,研究课程思政需要深入了解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及改革的方向,与时俱进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共同探讨思政元素如何恰如其分地融入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实践类课程中去,不能生硬,不可强加,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需要下一番功夫,花费更多精力。通过课程思政建设,须剖析出不同学科专业、不同课程背后的家国情怀、历史文化、人文道德,增进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增强学生获得感,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总而言之,协同育人实现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需要团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只有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才能激发各成员积极参与的积极性。高校层面可以在科研上给予资金的支持与保障,例如立项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或者课程思政研究专项课题等,以保证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同时,鼓励支持校内的名师、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他们的领头雁作用,示范带动一批教师。
5 考核评价机制
目前高校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中,课程思政开展情况未作为考核指标纳入教学评价。教师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科研业绩上,难以真正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效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提质增效,需要配套的考核评价制度作为支撑。一方面,高校可以成立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或者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课程思政实施过程的评价与考核。课程思政评价标准要实现科学,必须建立多维度的考核评价制度。既要从管理层面评价,更要体现学生层面的评价,从受教育者的视角、从他们的获得感层面去给予评价;还要打破传统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促进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逐步完善,使课堂教学成为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专业课与实践类课程成为思政教育的新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高校要用好评价这根“指挥棒”,引导所有教师在课堂中全面融入课程思政要求,科学合理地运用考核结果。各高校要将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情况与效果纳入绩效考核、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工作之中。通过考核评价倒逼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施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此外,还要重视反馈的作用,促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完善,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6 结语
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基于思政教育的整体考量而提出的。所有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明确为党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所有课程共同承担的任务。全课程育人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高校在顶层设计、管理体系、考核评价、科学研究等方面持续开展研究。只有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才能使课程思政实践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