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嗜性抗体对孕妇血清甲状腺功能免疫测定值干扰的分析与处理*
2022-03-18杨聚豪张立群
钱 丹,刘 畅,杨聚豪,田 野,张立群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037
免疫法是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测定的常用临床检验方法,其检验结果受个体年龄、性别、药物、电离辐射、基础疾病以及标本采集与保存等多种因素影响[1-3],这些因素通常容易被识别,而机体内的异嗜性抗体(HA)在一般人群中的检测率不高,即使在高危人群中(宠物密切接触者)中的检出率也仅为30.00%~40.00%,同时其中极少数(0.05%~0.50%)会干扰免疫检测结果[4-5],因此HA对免疫法检测结果的干扰现象往往不易被觉察,且未受临床足够的重视。HA是由已知或未知抗原物质刺激人体产生的一类具有足够滴度、能与多个物种的免疫球蛋白发生较弱结合的多重特异度的免疫球蛋白,宠物接触是一般人群体内HA产生的最常见原因[6-7]。目前HA干扰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已有少量个案报道[8-10],随宠物饲养家庭增加,尤其育龄期女性和孕妇等密切接触者增加,HA干扰该类人群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免疫法检测结果,进而导致误诊和额外治疗,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本文就1例饲养宠物的年轻孕期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持续异常原因的分析及处理进行报道,以期提醒同行注意宠物家庭来源的对象,若甲状腺功能指标异常(尤其与临床表现不符合时),应注意排除HA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避免误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女,18岁,汉族,2016年4月16日因初孕到本院就诊,甲状腺功能多项血清免疫检测指标异常增高,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高灵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2016年4月至2021年3月,患者于本院先后7次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均显示FT3、FT4、TSH、TT3、TT4、TPO、TG、TGAB指标均异常增高,其中TSH最高检测值41.9 mIU/L(参考范围:0.35~4.94 mIU/L),最低检测值为10.66 mIU/L。
但患者一直无明确心悸、怕热、多汗、乏力、体质量增加或减少等相应临床表现; MRI平扫见垂体体积增大,高度约为10 mm,中份略向上突,垂体内(Se51 m5)似见结节灶(大小约7 mm),垂体柄无偏移,鞍底骨质未见异常改变,其他未见特殊;超声显示甲状腺体回声增粗不均质,甲状腺右侧叶混合回声结节,甲状腺双侧叶不均质回声结节,考虑腺病并囊性变;右侧颈部淋巴结稍大,左侧颈部淋巴结可见。临床医生考虑中枢性甲状腺亢进及TSH瘤可能,但笔者考虑到临床症状与检测指标存在明显不符合,认为存在某种干扰导致检测结果的假性升高可能,需要进一步逐步排除干扰以确认检测结果。
1.2仪器与试剂 甲状腺功能检测采用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美国雅培公司)及配套试剂(简称i2000SR检测系统);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类风湿因子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及配套试剂(简称IMMANGE800检测系统);室内质控品购于雅培配套质控,甲状腺功能及免疫球蛋白质控品购于伯乐。每次临床样本的检测均在室内质控在控的情况下完成。
1.3干扰排除方法
1.3.1排除类风湿因子(RF)、血清免疫球蛋白大分子蛋白质对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的干扰 以1例健康者血清标本作为对照标本,与病例血清标本同时采用贝克曼IMMANGE800进行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C-反应蛋白(CRP)、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补体C3(C3)、补体C4(C4)测定,若检测值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提示可排除这些常见大分子对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的影响。
1.3.2排除遗传因素 经患者知情同意,对其母亲采集静脉血通过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做FT3、FT4、TSH 的检测。若检测值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提示可排除遗传因素导致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异常。
1.3.3聚乙二醇(PEG)沉降法 PEG6000沉淀法:25 g PEG6000+60 mL蒸馏水/去离子水混匀15 min,然后加蒸馏水/去离子水到100 mL,配制成25%PEG 溶液储存在20~25 ℃,稳定期7 d,取180 μL标本+180 μL 25% PEG6000溶液(1∶1),旋转振荡器混匀10 s,3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待测。将病例标本与对照标本做PEG处理,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计算PEG沉降回收率。PEG沉淀回收率(%)=PEG沉淀处理后的检测结果×2/处理前检测结果×100%。
1.3.4血清样本倍比稀释 对患者血清标本进行2、4和8倍比例稀释,并采用雅培i2000SR上采用试剂配套稀释液进行检测。偏差(%)=(稀释后检测值-原检测值)/原检测值 ×100%。
1.3.5特异性阻断剂消除法 将本例患者的血清样本500 μL与等量的异嗜性抗体阻断剂(HBR)(美国Scantibodies Laboratory公司)均匀混合,以加入等量i2000SR检测系统配套稀释液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室温作用1 h。随后采用i2000SR检测系统检测血清(TSH、FT4、FT3、TT3、TT4、TPO、TGAB)浓度,实际检测结果=检测值×2。
2 结 果
2.1排除RF、免疫球蛋白等大分子的干扰 健康对照和本例病例标本中的RF、血清免疫球蛋白等大分子检测结果均在参考范围内,提示可排除该类大分子物质对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干扰,见表1。
表1 患者与健康对照的类风湿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
2.2排除遗传因素 患者母亲血清的FT3、FT4和TSH的检测值均在正常值参考范围内,提示可排除遗传因素导致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异常升高。
2.3PEG沉淀 分别检测病例标本PEG处理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计算PEG沉降回收率。其中TSH、TGAB、TPO回收率均<40.00%,说明存在其他大分子蛋白干扰。处理后TT3和TT4等下降不明显,回收率均>60.00%,说明没有大分子蛋白干扰。PEG稀释处理对FT3、FT4检测结果有影响,此回收率不做考虑。结果提示检测结果受到大分子蛋白一定程度的干扰,见表2。
表2 患者PEG处理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
2.4倍比稀释 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采用 i2000SR检测系统配套的稀释液同时对样本进行梯度稀释。检测结果不成线性,见表3。倍比稀释对FT3、FT4检测结果有影响,此处不做考虑。回收率越趋近于100.00%,说明内源性抗体干扰越小。结果提示可能存在内源性抗体干扰。
表3 患者组血清样本倍比稀释实测值与检测值的比较
2.5特异性阻断剂消除 血清经HBR阻断处理后,甲状腺功能各指标检测值与原值的比较,均在参考范围以内,见表4,结果提示异嗜性抗体对甲状腺功能各指标检测值存在干扰。
表4 本例患者HBR处理后与处理前的检测对比
3 讨 论
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免疫标记法测定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3],准确识别并排除相关因素的干扰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支持临床准确诊断、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等有着重要作用。本例患者为1例年轻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多项指标异常升高,结合临床影像学结果,极易误诊为中枢性甲亢及TSH瘤,并据此进行后续持续时间较长的周期治疗,可能对患者身心及其胎儿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笔者结合患者宠物饲养史和临床表现(无明确心悸、怕热、多汗、乏力、体质量增加或减少等),初步判断可能存在相关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通过PEG沉淀、倍比稀释和使用阻断试剂等多种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排除,最后确认为HA干扰了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避免了误诊及其带来的后续危害,临床检验人员及医生应对类似患者保持警惕。
人类HA来源途径广泛,如进食被污染的食品(包括消毒不好的鲜奶)、输血、接种疫苗(动物血清组织来源)和感染、过敏和血液透析等[11-12],其中直接接触宠物或实验室动物小鼠是人体内HA产生最常见的原因[13];通常3%~15%的健康人群中可检出HA[14],长期饲养动物以及接受单克隆抗体或单克隆抗体耦联的生物制剂治疗者体内检测率可达80%[15]。 HA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0×103,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结构,能与多种动物抗体结合。由于目前临床常用的免疫试剂的抗体大多数来自于实验动物,当含有HA的患者在进行血清免疫检测时,HA通过与免疫试剂抗体的 Fc区表位或者F(ab′)2区域的结合以干扰免疫检测结果,在夹心免疫测定法和竞争免疫测定法中最易发生。之前已有来源于猫或绵羊抗血清的HA导致T3、T4、FT3和FT4假性升高的报道。
当怀疑甲状腺激素功能指标的检查结果受到干扰时,首先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等,确认是否存在干扰,排除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包括遗传)、药物治疗以及来自标本采集与保存等常见原因,进一步采用健康对照、PEG沉降法和倍比例稀释法,排除患者体内RF、IgG和IgA等常见大分子蛋白质对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的干扰,并确认存在内源性物质干扰,最后采用异嗜性抗体阻断剂方法确认HA对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干扰,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本例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升高与临床表现不符,研究者初步判断检测结果可能受到干扰;进一步询问得知,患者家中长期养犬,在怀孕后停止饲养,研究者初步认为检测结果有可能受到宠物来源HA的干扰。本例患者体内RF、IgG和IgA等常见大分子均在正常值范围,提示该类大分子未对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患者标本经过PEG处理后TT3、TT4下降不明显,而TSH、TGAB和TPO的PEG沉降回收率均<40.00%,进一步提示存在其他大分子蛋白的干扰;当存在干扰时,干扰物的浓度、异质性和位阻效应将导致倍比稀释的检查结果呈现非线性改变,当怀疑血液保内源性抗体干扰免疫检测时,采用连续倍比稀释法后检测结果呈非线性下降或升高,提示存在内源性抗体的干扰。本例患者样本进行倍比稀释后,其检测结果与稀释倍数不成线性,回收率均<60.00%,再次表明标本中存在内源性干扰物质;研究者进一步异嗜性抗体阻断剂处理患者血清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均位于参考范围,证实了由于异嗜性抗体的干扰导致了检测结果假阳性的猜测。
尽管HA阻断剂是明确是否存在HA干扰的最为客观的证据,但因其价格昂贵,难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因此,发现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数据不一致时,检验医师应积极排除和确认常见的干扰因素,同时临床医师应与检验室加强沟通,避免假阳(阴)性结果导致不良后果。本例患者排除和确认干扰因素的思路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