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排牙方法对改善老年义齿修复的咀嚼功能应用效果分析
2022-03-18赵金楠
赵金楠
长春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吉林长春 130022
老年人机体受年龄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退化,牙齿也同样存在一定的退化反应。 其中,牙列缺失是牙齿退化的最常见类型[1]。牙齿是人类在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器官之一,人类天生可有两副牙齿,分别为乳牙及恒牙。理论上讲,恒牙可以伴随人类一生,协助人类完成撕咬、碾磨食物等重要任务。 但是随着当前生活环境的不断优化, 很多人对于牙齿的保护工作不用心,导致恒牙磨损、破碎。 牙齿不仅在咀嚼方面提供帮助,同样也影响发声、消化等。 当患者存在牙列缺失后, 生理与心理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义齿修复是当前牙列缺失的主要治疗方法。牙列缺失的患者要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全口的义齿修复,使其口腔系统恢复健康,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咀嚼能力、语言清晰度。 而全口义齿的智能人工牙所在的位置直接决定义齿的功能及口腔系统的健康[2]。 目前最常见的排牙方法是上颌排牙法、下颌排牙法。选择合适的排牙方法使患者感到口腔更加舒适,义齿使用更加便利,成为了亟待研究的问题。目前针对排牙方法的报道较少[3]。鉴于此,该文特以2018 年9 月—2020 年9 月该院就诊的84 例无牙颌患者为研究对象, 进一步对两种排牙法的患者咀嚼功能、语言清晰度及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就诊的84 例无牙颌患者,以计算机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参照组,各42 例。纳入标准: 符合牙列缺失的诊断标准; 年龄60~80岁;身体条件能进行义齿修复。 排除标准:不配合或中途退出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空腔黏膜或唾液分泌异常患者; 合并认知障碍患者; 无法耐受患者。 治疗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61~79 岁,平均(69.37±7.93)岁;病程6 个月~3 年,平均(1.53±0.74)年。 参照组男22 例,女20 例;年龄60~80 岁,平均(69.75±8.11)岁;病程5 个月~3 年,平均(1.44±0.8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已经征得该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书面文件。
1.2 方法
参照组应用上颌排牙法, 治疗组应用下颌排牙法。 治疗组:排牙顺序优先排列下颌牙齿,使其平面前部在嘴唇闭合后的口裂线下方3 mm 左右。 平面后补则应与磨牙后垫中点平齐。参照组:排牙顺序优先排列上颌牙齿, 使其平面前部保持在下嘴唇下方2 mm 左右,平面后部与鼻翼中点和耳屏所成的连线平行。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咀嚼功能、语言清晰度、修复满意程度及义齿修复效果。
1.3.1 两组咀嚼功能判定依据 采用咀嚼花生米法测评患者的咀嚼功能,具体内容为:全部患者取坐姿测评,咀嚼重量为8 g 熟花生米。记录患者30 s 内的咀嚼次数。30 s 后患者将花生米残渣吐出。应用吸光度法测评患者的咀嚼效率。每位患者均测评3 次,取最高值。
1.3.2 两组语言清晰度判定依据 采用客观判听法对患者佩戴义齿后的语言清晰度进行测评。 由同一位专业语言训练师对患者的进行语言清晰度完成测评。在此过程中,语言训练师需要将所听到的发音记录为拼音, 随后将自身所记录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核对。 患者语言清晰度满分为100 分。 分数=读对字数/总字数(取整数)。 将患者的语言清晰度分为清晰、较清晰及不清晰。 清晰:分数≥80 分;较清晰:60分≤分数<79 分;不清晰:分数<60 分。 语言清晰率=(清晰例数+较清晰例数)/总例数×100.00%。
1.3.3 两组修复满意程度判定依据 两组患者佩戴义齿30 d 后,对自身所带义齿进行满意度评分。 评分采用该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来测评, 由患者自主填写问卷。 问卷包含外观、舒适、固定、咀嚼、语言5 个维度,单维度包含5 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为0~4 分,分别代表:满意、较满意、一般及不满意。
1.3.4 两组义齿修复效果判定依据 该义齿修复效果分为优秀、良好及一般。 优秀:患者高声言语、漱口、吃饭及张大口时不会脱落,且没有发音障碍,可清晰地说出文字,舒适度较好,不存在吞咽异物感或疼痛,后堤区黏膜存在轻微压痕。 良好:漱口及高声言语时会脱落,但吃饭及张大口时不会脱落,常规发音无异常,但部分特殊发音存在模糊的情况,佩戴时间过长时存在吞咽不适, 后堤区存在较深压痕合并轻度红肿。一般:患者高声言语、漱口、吃饭及张大口时经常脱落, 发音存在一定障碍, 多数言语模糊不清,佩戴时异物感明显,并伴有疼痛或无法吞咽,后堤区压痕明显合并红肿及溃疡。 义齿修复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咀嚼功能对比
治疗组咀嚼次数多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咀嚼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masticatory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表1 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masticatory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组别咀嚼次数(次) 咀嚼效率治疗组(n=42)参照组(n=42)t 值P 值42.77±3.17 36.05±3.20-9.666<0.001 1.42±0.15 0.66±0.22-20.246<0.001
2.2 两组语言清晰度对比
治疗组语言清晰率为97.62%,参照组语言清晰率为85.71%, 治疗组语言清晰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语言清晰度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language intelligi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2.3 两组修复满意程度对比
治疗组外观、舒适、固定、咀嚼、语言及总分各项修复满意程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修复满意程度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repair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points]
表3 两组患者修复满意程度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repair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points]
项目 治疗组(n=42) 参照组(n=42) t 值 P 值外观舒适固定咀嚼语言总分14.52±2.45 14.87±2.31 14.78±2.12 15.21±2.45 15.31±2.54 72.69±1.21 10.12±2.54 10.45±2.42 10.47±2.34 10.89±2.35 10.86±2.61 68.89±2.31 8.080 8.562 8.846 8.247 7.901 9.444<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2.4 两组义齿修复效果对比
治疗组义齿修复率为97.62%,参照组义齿修复率为83.33%, 治疗组的义齿修复效果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义齿修复效果对比[n(%)]Table 4 Comparison of prosthe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3 讨论
牙列缺失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 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及消化功能[4]。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老年人口牙列缺失的发病率超过15%。 而且受我国老龄化人口等因素影响, 导致牙列缺失患者例数超过1 亿。 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龋齿、外伤及牙周病等,对患者的饮食、肠胃消化、语言及面容等多因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牙列缺失的治疗干预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研究显示,牙列缺失患者心理负性情绪更多,且易缺乏自信,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均承受较大的负担[5]。 当前,临床中对于牙列缺失的主要治疗手段为义齿修复。 通过全口种植或固定义齿种植等修复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咀嚼功能。但是义齿修复的效果受多因素影响, 排牙方式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有研究表示,排牙方式的优劣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 语言清晰度及患者自身的满意程度,对整体修复效果造成较大影响[6]。鉴于此,该文特研究上颌排牙法及下颌排牙法两种排牙方法对改善老年义齿修复效果。
3.1 对咀嚼效率的影响
上颌排牙法根据患者的鼻翼耳屏线进行参考来确定患者的牙合平面, 使患者的眶耳与颚面夹角最大化,而下颌夹角最小化,上颌排牙法所形成的牙合平面可以使后点上倾, 让磨牙后垫定位的牙合平面相似于正常口腔[7-9]。 而下颌排牙法则与此存在较大差异,下颌排牙法以磨牙后垫作为参考标志,其所形成的牙合平面会明显更低,与上颌排牙法相比,更符合自然正常牙列。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咀嚼次数多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咀嚼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 证实上颌排牙法的义齿修复可以令患者的咀嚼功能更好, 主要原因为下颌排牙法接近自然牙列,稳定性更佳,在咀嚼过程中不易脱落[10-12]。 咀嚼时两组口腔应力支持点相同, 但因排牙方式不同,导致治疗组最大应力值低于参照组[13-14]。 韩晓军等[15]研究数据显示,治疗组牙齿咀嚼功能评分(94.36±4.12)分高于参照组(85.25±5.17)分(t=9.244,P<0.05),与该研究结论一致。
3.2 对语言清晰率的影响
该研究中,治疗组语言清晰率为97.62%,参照组语言清晰率为85.71%,治疗组语言清晰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语言清晰率受患者的牙齿形态影响,下颌排牙法因更符合生理排牙,使排牙后舌头与牙齿之间的磨合程度更高, 其语言清晰率也显著提高。患者在吐字发音时,需要舌头及整个口腔的配合。 牙列越接近于自然情况, 配合程度自然越高。 蒋永辉等[16]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语言清晰度评分为 (84.38±7.06) 分, 对照组语言清晰度评分为(52.33±5.12)分,治疗组语言清晰度高于参照组(t=7.371,P<0.05),与该研究结论一致。
3.3 对修复满意程度的影响
该研究中,治疗组外观(14.52±2.45)分、舒适(14.87±2.31)分、固定(14.78±2.12)分、咀嚼(15.21±2.45)分、语言(15.31±2.54)分及总分(72.69±1.21)分各项修复满意程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 (P<0.05);说明下颌排牙法可以使得牙合平面的斜角具有足够的支持组织受力,当牙合平面前高后低倾斜时,基托会存在明显地向唇侧移位,导致下颌牙槽骨受力提高[17]。而当较大的应力集中于牙槽嵴时, 会导致牙槽嵴区域的骨质大量吸收, 对牙颌的组织保健存在不利影响。因下颌排牙法更贴近于自然牙列,力学分布也更为自然,不会产生受力不均的情况,利于牙齿保护。因此,患者的自感满意程度提高。 倪成励等[18]研究数据显示,治疗组外观(4.5±0.5)分、发音(4.2±0.4)分、咀嚼能力(4.1±0.6)分、义齿稳固度(4.1±0.3)分及舒适度(4.4±0.5)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与该研究结论相符。
3.4 对义齿修复率的影响
该研究中,治疗组义齿修复率为97.62%,参照组义齿修复率为83.33%,治疗组的义齿修复效果高于参照组(P<0.05)。 倪成励等[18]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3.33%)高于参照组(χ2=4.320,P<0.05),与该研究结论相符。 说明下颌排牙法更有利于义齿的修复。有相关研究显示,牙齿缺失时会加剧面部皱纹的出现,部分患者可明显看见面部变化,表现得更加衰老[19]。 而在经过牙合排牙法的治疗后,患者面部受义齿治疗而显得更为饱满, 可以让患者看起来更为年轻,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在咀嚼、交谈过程中出现皱纹的可能性,患者自感满意程度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 下颌排牙法比上颌排牙法咀嚼功能更强,患者的语言清晰度更高,患者的修复满意程度明显提高,义齿修复效果有较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