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2-03-18陈雯王银山
陈雯 王银山
[摘 要] 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个行业也在各自领域中不断创新。为顺应运输行业的不断更迭,汽修行业也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目前,汽修产业急需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随着汽车的快速更新,对汽修人员有了更高的标准,而从职业应用面对的问题分析可见,从事汽修工作的人员大多专业能力相对较差,通过对现阶段汽修专业发展现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创新培养的措施,培养职业能力较强的汽修专业人才。鉴于此,就如何更好地培养一批复合型技术技能的汽修人才展开论述。
[关 键 词] 汽修;人才培养;研究技术;职业现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0-0178-03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促使汽修产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1]。这对汽修行业来说,既是发展机遇也是一大挑战。因此如何为这个行业培养、提供高质量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现就从分析汽修专业职业现状入手,分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改善优化措施进行总结探讨。
一、汽修专业职业现状
(一)4S店发展势头较盛
目前,中国轿车的拥有总量达到了1.45亿辆,其中,家用小客车的总使用量已经达到了一亿多辆,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带动,将整车销售、配套提供、维修以及信息反馈服务这四大项业务组合成一体的轿车业务便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中国轿车营销与车辆保养的新潮流。而随着近年来我国轿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4S店在中国已百花争艳。它大多是专门针对某一品牌的轿车产品进行的业务,对商家也会有定期的培训[2]。目前我国共有汽车4S店23500余家,约占据国内维修业户数量的5%。4S店主要以生产中小型轿车居多,大中城市也都有比较多的汽车4S店进驻。一些道路货运公司的汽车修理厂也建成了4S店,不少顾客都会选择到4S店看车、购车,保修期内一般都会在4S店进行服务。由于4S店都得到了车辆生产公司的经营许可,在汽车修理配件和保养技术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因此4S店的收费标准相对较高,所以不少顾客都在汽车过保之后会选择到修理厂进行汽车保养,因此修理店中的人才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各个车型有较高的熟悉程度,不仅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操技能。
(二)特约维修、品牌服务兴起
特约修配站的这种模式于20世纪末兴起,多数集中于汽车修理厂,但目前也有相当数量的存在,道路运输公司的汽车修理厂也大多保留了各种大中型客车的特约修配站,但这些服务站点都必须获得汽车制造商许可,才能负责为某个品牌的车辆进行服务,其专门修理设施主要为该品牌的车辆制造商家供应。零配件通常也是由原生产厂家供货,而这种模式通常在一定时间内就会在汽车维修市场中生存下去,并且在专业运输公司中扮演关键的角色[3]。目前,在全国的轿车修理行业中,一、二级汽车修理公司居少数,以中小型、街边档口或遍布大街小巷的企业为主。全国具有一定轿车维修实力,可承受各类轿车修理服务的企业不到15%。由于我国车辆数量和车龄的高速增长,整个与车辆相关的服务行业都将由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车辆保养修理、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车辆金融等服务行业也都迎来蓬勃发展的契机。因此在随行业的发展中,依据品牌特约的发展需求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通过对特约品牌的服务发展创新,促使行业快速发展。
(三)修理厂综合服务独立
综合修理厂在车辆保养中占有关键的地位,并拥有独特的经营优势,而这些模式所具备的灵活多样、便于管理等优势,是基于保养技术、服务条件或产品价格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因此即便面对到处都是的汽车4S店,依然可以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4]。因为其通常并不针对某一具体品牌,对维修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也相对较高,一旦没有了自身的特殊竞争优势,该种运营模式将会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劣势地位。但目前,道路运输业中此类经营模式仍大量存在。为促使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要求本身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比如创新发展以及团结发展等,掌握新型的修理技术如采用电子技术来对汽车故障进行检修,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掌握汽车维修的相关资料。
二、当前汽车维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专业知识较差
当下,许多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内容处于一个比较滞后的状态,实操教学内容中所用的教学车型还是一些老旧的汽车车型[5]。教学车型得不到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也滞后,利用老旧的知识是不可能培养出新型人才的。由于时代发展较快,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很迅速,就需要汽修人才掌握的相关汽修知识不断更新。掌握全新的修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效率,但如果无法给学习汽修专业的相关人员提供最新的知识,就会严重阻碍汽修教学的进行,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差,具体的实践技能也较差,从而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使汽修行业人才大量缺失或应用性不强。
(二)教学管理落实较差,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教学模式不斷涌现。在中职学校汽修教学中也有较先进的教学模式,但因对其利用不当,无法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加之教学管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汽修专业人才培训和新技术教学受到阻碍,导致教学活动不能顺利进行。虽然大多数学校已经把“理实一体化”作为教育方法,但是落实不到位,教学活动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技能不熟练。因此,中职学校应该认清的一个重点就是找到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市场到底缺少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企业需要的又是什么样的人才,本专业应该培养适应我国汽车产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且应掌握现代汽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汽车整车及配件营销的理论和技巧,具有汽车市场调查与预测、汽车营销策划、汽车推销技巧和汽车故障诊断的能力,适应汽车营销企业管理。
(三)职业责任感不高,职业素养较低
对于汽车修理公司而言,从业人员的质量是最关键的因素。目前中国轿车修理公司低学历员工占比极高,懂得现代车辆原理,会使用仪表、设备检测并消除车辆故障的技能员工不高于35%。如在日本和美国经营的汽车修理公司,故障诊断、技术工人的合格率均在70%以上,但目前,大部分汽车修理单位都存在人员紧缺的现状,特别是大中型客车的维修岗位仍存在人才短缺现状,而且汽修维护工种已经开始逐渐边缘化,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也大都往4S店或其他服务行业内流动。但由于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对于职业技术认可度不高,管理工作不规范以及人员素质不一、管理机制僵硬等,并且学生的职业素养较差,没有较强的团队协作以及创新能力,导致大部分毕业生待遇较低,这是导致这个现状的主要因素,且这些现状已经成为车辆修理职业继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专业技术人才有效培养的相关措施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清楚地认识汽修行业的发展现状后,就要解决这个行业所面临的困难。虽然当前中职学校数量较多,但在培养人才的思路与模式方面如出一辙,都是以培养专业能力过硬的人才为主,而且学生还会面对繁杂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过多,考试内容自然也会繁多,会给学生学习专业性知识造成困难,学生也需要承受更多的课业负担。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甚至有些学生不能完成这些任务,更重要的是,有些学生为了追求学科及格、任务达标,只能粗略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而不能达到精通的程度。因为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导致“学不通,学不精”的现象屡屡出现。学生掌握的内容多是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应用,出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分化的情况。
(二)合理创建课程,实现理实一体化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汽修专业的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提出了新的教育模式——“理实一体化”,所谓“理实一体化”就是指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这个新的教学方法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汽修专业的教育发展。在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实现师生良好互动,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应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根据学生的现状将理论与知识相结合,学会理论知识后,多次进行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理实一体化是指针对学校主要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及所对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素养互相配合、有效融合。在教育教学内容中将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有机融合,建立若干个学习领域或教学模块;每个学习领域或教学模块,都有具体的课程目标、能力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由若干个具体的教学项目构成;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学项目为载体,综合使用项目教育、情景教学、小组协作、角色扮演等各种教学模式与技术手段,让一位教师既讲授理论知识又引导学生实践;在教学评价上,由学校、用人单位共同实施评价,基本素养和文化知识及技能主要由学校通过学生课程学习的作业、课堂提问、出勤、考试、技能考核等进行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顶岗实习评价以实习单位为主,通过实习考勤、实习记录、实习报告、实习表现等方面,结合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三)落实“一订二合三交替”,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通过人才需求的调查和职业能力分析建立课程体系,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所谓“一订”就是指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二合”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三交替”就是灵活应用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首先理论知识与校内技能实践进行交替学习,掌握机床的类型,学会修理的技巧;其次专业教育与校内生产实践进行交替学习,了解汽修的修理方法,提高实践能力;最后专业技能与就业岗位进行交替学习,全面了解汽修行业,更好地了解企业发展。公共基础课包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社交礼仪等,是所有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专业技能课包含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检测、汽车喷漆与诊断、新能源汽车概论等,主要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车辆安装、汽车机电维护、车辆钣金加工和装饰以及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四方面来训练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实行了“一订二合三交替”后,能够将烦琐的专业知识与文化知识进行平衡,确保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弥补其文化知识不足的缺点。
(四)结合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随着中国车辆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从事现代车辆维修工作的人员也需要同时具有高科技的技术素养。除具备扎实的现代车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外,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类型车辆的配置及维修技巧,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学生文化课程的教育。要求学生熟悉一门外语并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要紧跟时代步伐,指导学生学会利用车辆修理的专业网站检索车辆修理资料,使学生面对汽车发生的各类疑难杂症时,可以进行全面分析,也可以开展实操演练课程,考验学生是否能够对不同型号车辆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并能熟练排除。考核学生是否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工时消除各种车辆故障。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依据市场中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高质量的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复合型能力,并能够熟悉车辆维护的技术过程以及需要注意的各种情况。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室建在机房”,把企业引入学校,形成“课堂与岗位”“教学与实训”相互融合的培养平台,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模拟企业工作项目,实现课堂与实训合一,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让学生切实体验工作流程,实现从学生向企业员工的“零转变”。合理设计校内实训室的人文环境、工位配置、操作规程和标准、人员配置以及环保规范等,提升实训室的软环境建设水平,搭建理实一体化职业教学平台,为学生的实验实习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建立学校、合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多方互动评价机制,形成多元主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准员工化”、分级分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创业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突出技能和规范标准化及熟练化的考核。
充分发挥“一订二合三交替”培养教学模式的优势,帮助汽修行业培養更多优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让学生重视职业的重要性及专业性,为汽修行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慧萍.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11).
[2]石兵.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行业需求匹配策略[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8):48-50.
[3]池杜旺,黄晓平,叶小磊,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建设调研报告[J].汽车实用技术,2021, 46(19):169-172.
[4]陈锐,袁冠男.校企合作机制下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21(8):223-224.
[5]顾剑锋,滕永彬.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0,45(18):199-201.
◎编辑 薛直艳
138850078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