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传统文化项目化学习策略研究

2022-03-18宋佳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传统文化

宋佳

摘 要: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很多领域都实现了信息化及网络化发展,并应用了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得到了发展和进步,并在教学体系方面得到了完善,使传统文化成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主要内容。对此,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分析了“互联网+”视域下传统文化项目化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文化;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6-0165-03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e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SONG Jia  (Wujin Qingyi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era, many fields have realize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and networking, and have applied a lot of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education field is no exception. Primary school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and have also been developed and advanc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 and the teaching system has been improved, making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main content of primary school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teaching.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trategy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 based on relevant documents.

【Keywords】Internet+; Traditional culture; Project-based learning;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众所周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及综合性,提高其教学质量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还能够促进小学教育教学发展,所以不断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质量势在必行。很多文献资料显示,基于“互联网+”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项目化学习活动,能够丰富化和趣味化综合实践活动,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及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传统文化项目化学习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所以,下文先简单分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然后分析了“互联网+”视域下传统文化项目化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分析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1.项目化学习模式及其重要性

项目化学习模式的英文全称为“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为 PBL,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该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学生主体性”原则,能够实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自主学习,并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来分析、解决问题,故而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项目化学习模式的原理在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学习活动,具有很强的“学习行为导向”作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提前根据学生实际制订项目计划,包括项目开始的时间、项目内容及项目结束的时间能力,这样才能保证项目順利开展。

在教育领域的项目活动,其流程为:明确课程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然后由学生执行)—制订项目计划(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项目活动、实施计划等)—实施计划(按照任务要求及计划,明确学生学习任务)—检查评估(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及学生相互评价)—归档或应用(记录项目活动内容,并归档学习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及信息)—应用实践(对活动中涉及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要加以实施)。

2.传统文化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中的渗透现状

本文站在“博物馆研学”角度,分析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具体如下:

(1)关于“博物馆”方面的传统文化内容较少

调查发现,很多小学在将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融合时,都选用历史书籍中的传统文化,很少基于“博物馆”选用传统文化。例如在向学生介绍“兵马俑”“敦煌壁画”等蕴含丰富传统文化的历史文物时,只是简单地展现相关图像及视频,并没有详细说明这些文物的具体制作过程、来历等,让学生很难意识到学习历史文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影响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融合,更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

(2)部分教师重视度不高

很多小学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对小学生学习及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中并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博物馆研学”方面的传统文化渗透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忽视“博物馆文化”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融合发展。不仅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育教学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还给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等培养造成不利影响。

(3)传统文化渗透方法单一化

首先,很多教师对于“博物馆”历史文学、历史文物的了解程度并不高,所以在将关于“博物馆”的传统文化融合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学教学时,还是沿用“灌输式、满堂式”等传统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既单一,又要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及有效性的提升,还不利于“博物馆研学”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融合发展,更不利于教师教学质量提升。

(4)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素养

多数小学生本身的文化知识积累不足,加上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很难理解比较深奥难度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博物馆”方面的传统文化。例如“秦始皇兵马俑”等历史文物,在讲学时会涉及多种文物类型深度解读,对于教师来说理解难度都非常高,更别说是对小学生了,所以在小学阶段很少有教师会直接讲解复杂性的文物知识,学生也会选择性地回避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导致小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尤其是关于历史文物方面的文化素养。

(5)传统文化学习缺乏实践性

调查发现,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传统文化教学课程,也成立了相应的项目基金,以便于开发各种传统文化学习新项目,提升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但实际传统文化学习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实际设置实践性课程,也没有指定科学性学习目标,不利于学生传统文化实践能力及传承意识的培养。此外,部分教师并不重视传统文化实践,将传统文化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理论基础,没有开设实践课程、成立实践性文化项目,导致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严重缺乏实践机会,进而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应用。

3.“互联网+”视域下传统文化项目化学习的策略

(1)以专题研究为基点确定项目化学习任务

首先,教师要深入研读“博物馆”方面的书籍,以了解各种历史文物信息及知识的同时,挖掘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然后结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需要来确定项目学习任务、目标等;其次,根据项目学习任务及目标确定项目化学习内容及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为项目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提高项目活动的有效性;最后,要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博物馆研学相关传统文化融合,以完善学生文化知识体系的同时,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2)以全科阅读为支点推进项目化学习中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融合

这里的全科阅读除了在项目化学习中要求学生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相关课本内容以外,还需要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博物馆”方面的书籍,例如《多元文化的彩色拼盘》(首都博物馆·青海特展)、《燕赵大地,千载雄姿》(河北博物院)、《亚平宁海神之城的希腊风情》(河北博物院)、《烈日,海风,深蓝梦》(中国海军博物馆)、《小城状元,千年佛光》(青州博物馆)、《公园水旁小庭院,民间技艺大世界》(山东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古老的车轮驶过历史的道路》(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天真快乐的猩猩,无忧无虑的童年》(国家典籍博物馆)等书籍。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渠道积累传统文化知识,为后期传统文化的学习及应用奠定良好基础,还为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融合奠定良好基础。此外,也可以阅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具有历史色彩的书籍,以更好地了解某历史阶段的传统文化。

(3)让学生走进博物馆

博物馆本身就是历史文物的聚集地,而历史文物则是历史文化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体,通过观摩鉴赏文物就能够了解和学习到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并了解不同朝代的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特点等,使得学生的文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并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学生进博物馆能让学生更加接近历史,并通过实践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记忆,这非常有利于传统文化与小学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融合,让项目化学习更加丰富多彩且具有实践意义。例如,在以“平天下——秦的统一”为项目学习任务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到成都博物馆观摩“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镇馆之宝),以加深学生对“平天下——秦的统一”的理解和记忆。

(4)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引进先进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留取课堂时间及空间给学生自主探讨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到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其次,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实施和完成项目学习任务,既提高了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又强化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任务执行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传统文化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发展并有效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诸如高尚的思想品质、道德素养、人文精神及爱国主义精神等。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等互联网技术丰富传统文化教学资源,让项目化学习活动更加趣味生动和丰富多彩。

例如,可鼓励学生多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 ,诸如毛泽东故乡——韶山、泸定桥及井冈山等,以学习红色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精神等;也可以到长城、故宫及临潼区秦始皇陵参观历史古建筑及文物,以了解更多历史文化,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强化传统文化素养。

(5)完善项目化教学评价机制

教师除了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效果以外,还需要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过程,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堂参与积极性、实践活动表现、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参观博物馆的频率、传统文化知识应用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保证评价的公正公平。然后根据评价结果评出最优学生,并给予奖励,让他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让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及实践活动中来,提高整体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程度及传统文化素养。教师需要积极接受其他科任教师及学生的评价,以不断发现和解决传统文化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渗透问题,并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此外,还需要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在相互帮助和督促中共同进步。

(6)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完善项目化学习渠道

除了通过课本、图书馆等渠道学习传统文化以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完善项目化学习体系、扩宽项目化学习渠道,并创新传统文化学习思维及模式,帮助学生完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提高传统文化学习的有效性,进而有效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培養学生“爱国精神、民族精神”过程中,教师在确定项目化学习目标后,需要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及素材,如“秦始皇统一天下、长城修建”等相关历史素材,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素材的历史背景、所传递的思想及情感等。通过分析,很多学生发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老百姓营造和平稳定的生存环境,减少老百姓受到战争侵害;而修建长城也是为了抵御外侵,达到保家卫国的目的,这些行为都足以体现秦始皇具有值得人们学习的爱国精神及民族精神,所以即使他实施了一些残酷制度,但依然被世人称颂。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像功能、视频功能等向学生宣扬各种传统文化,包括大唐的窑瓷文化、诗歌文化等,可以通过图像、视频传递给学生,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收集、学习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4.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项目化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并完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体系,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学科教学更好地融合,丰富化和趣味化现代学科教学内容,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基于“互联网+”的传统文化项目化学习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素养及人文精神,使得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发展,进一步证实了“互联网+”视域下的传统文化项目化学习教学模式,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及教学促进作用,理应得到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曾妍.基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式学习教学方法研究——以“寻乐书岩”项目为例[J].新课程研究,2020(10).

3061500589270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传统文化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