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策略探究
2022-03-18彭凤媚
彭凤媚
摘 要:历史记录了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的重大事件及活动,是高中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可以提供大量资源,学生分析史料可以全面认识历史发展概况。本文详细阐述了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策略,以期为构建高质量课堂做铺垫。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6-0114-03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es of Using Historical Data in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PENG Fengmei (No. 3 Middle School in Jian'ou, 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History records the major events and activities of human society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It is a key content in se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way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istory and culture. Historical materials can provide a large amount of resources in history teaching. Students can analyz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strategies used by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classroom teaching, In order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classrooms.
【Keywords】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Historical data; Application strategy
素質教育中包含历史教学内容,是强化学生能力、提升素质的重要学科。高中生不仅需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还应对历史发展过程有所了解,提升文化底蕴,认识到历史重大作用和意义。史料是历史教学的依据和基础,在此基础上以多样化模式开展历史教学,能够将授课作用展现出来,发挥教育作用。
1.高中历史课堂运用史料的意义
(1)顺应新时代高中教育发展追求
现阶段,高中教学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高考中的很多问题都与史料有关,需要学生了解史料内容才能进行解答。因此,加强史料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史料教学中,需要在教学中融入丰富的文献内容、搜集各类资料,使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学习更加全面的历史内容。通过记录档案等方式,为历史教育教学提供支撑,使历史教学更加高效。在收集史料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激发,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收获更多知识,促进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融合。
(2)延伸历史教学内容
完整的史料素材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保障,通过史料融入课堂,让知识快速被学生吸收,强化课堂质量,更好地吸收知识。史料为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使教学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将多样化学习体验呈现给学生,丰富其学习和情感体验。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史料分析,引导学生讨论,提升学生自主能力、构建思维方式、深刻认识历史事件。史料为课后练习提供多样化的素材,结合教学内容,从多个层面支持教学、辅助历史教学,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更透彻地理解历史背景、构建知识体系,充分发挥史料价值。
(3)培养学生的判断与推理能力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面资料看清事物本质,对历史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准确判断事件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对历史有独到的理解。历史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了解事件发生的情况和背景,还需学生自我判断及推理事件,理解历史深层次内涵。史料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对缺失的历史进行推理与判断。
(4)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
历史教学内容虽然记载的是历史长河中真实发生的事件,但每个年代历史特点不同、年代久远,与现代事件的发展有所不同,学生如果只学习表面知识,会片面地认为历史学习无聊枯燥,丰富的史料资源的运用可以将枯燥、静态的历史转变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史料中记载了事件人物、时间、地点、背景、关联事件等内容,使故事更具完整性,学生学习起来更有依据,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高涨,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
(5)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个途径在向高中生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还能够通过其他途径学习知识,了解历史发展。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逐步完善自身能力和素养,提升对自我的要求,紧随时代步伐去了解教学重点,并制定高效的教学体系,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可以推进历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师综合素养可以为学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提升学习效率、探索多样化知识,使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历史教学中融入史料内容,需要教师打好基础,为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只有教师的专业知识过硬,才能够将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学生。
2.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真实性
史料教学中,需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只有历史资料是真实、有迹可循的,才能够搬到课堂中为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了解最为真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保障教学的可靠性。历史学家冯尔康教授曾经指出:“史料的真实性也需要鉴别。史料一般是反映历史真实的,但一些史料是有意歪曲事实的,切勿相信所有资料都是真实可靠的,因而需要做史料真实性的鉴别”。针对史料是否真实、是否可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和考证:首先,分析历史资料的来源以及形成过程,从源头上分析真实性;其次,分析史料内容是否完整,综合已考证的史料内容,进行内容连接考究。早年间,部分史料记载内容版本较多,出于阶级利益以及政治因素等考虑,会伪造历史内容,甚至篡改乱造。虽然,史料记载是在某个固定时期,某些人物的社会实践以史书记载的形式留存下来,阶级利益比较明显,是时代的产物。史料中描写的内容会因历史条件和环境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社会主观性的舆论、阶级性立场、统治者观点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史料的真实性,需要后人做出合理的判断和甄别。以此为依据,教师可以参照历史学家研究的成果进行对比和佐证,查找历史著作等准确度高的文章,选择针对性内容,合理地运用到史料教学中。
(2)典型性
史料教学虽然是建立在利用史料的基础之上,但并不是将内容丰富的史料堆砌之后的成果。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可以看作辅助性教学资料,如果选择未经甄别的史料,非但不能推进历史教学的开展,甚至可能会产生反作用,为学生做出不正确的引导。史料教学典型性指的是历史教师应结合教学需求,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了解历史发展。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果史料内容过多的引入,很可能导致教材内容无法得到全面讲解。因此,历史教学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将典型史料融入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最具代表性的内容。
(3)可读性
史料记载着最原始内容,是时代社会的映照,其内容记载了当时社会的实践内容和重大事件。文字内容会按照当时所流行的格式以及文字保存下来,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字以及记录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别,在辨别和确认内容上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古代历史中,文字形态以及表达方式与现代社会的差异很大,学生的理解方面存在难度,部分学生对此类史料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对史料内容的不理解会直接影响历史学习效果。因此,历史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做好史料阅读引导,并对相关字词进行探讨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史料内容,抓住学习重点。
3.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1)深入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历史史料为基础,加强学科探究性,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教师与学生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特点,优化教学方案,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历史资源、自主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意识。以此为基础,教师在开展各项教学环节时,教育效果更明显。规划教学内容过程中,史料的运用可以赋予课堂活跃性,一些史料记载的趣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构建良好情境,学生的学习感受更加饱满。教师应用多媒体手段,将史料内容以多样化形式呈现出来,现代教学与历史史料相结合,为学生创建良好学习环境,使学生快速掌握重点内容,加强知识拓展,提升自己的见解和认知。
(2)合理应用时间轴,全面掌握历史信息
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应合理应用时间轴工具,做好知识点整理和規划,提升历史学习效率。时间轴为历史学习提供更多的指导,梳理历史脉络,使历史事件更清晰、完整。丰富、有趣的史料资源为历史教学构建了良好氛围,学生逐步形成自我知识逻辑,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对历史内容进行整合,对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入。在整理各项资料过程中,学生学习追求更加明确,课上与课下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受益匪浅,对历史学习的重视度有所提升。学生可以自己把握学习节奏,逐步吸收历史知识、了解历史文明。学生梳理知识后,可以更好地衔接历史事件、文化,全面掌握历史信息,从而充分发挥史料应用的价值。
(3)顾全教学全局,做好教学辅助
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优化史料教学模式、加强史料有效运用,需要高中历史教师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史料阅读内容等方式,学生具备一定基础后,在阅读史料中文言文部分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学习史料知识后积累资源,在语文文言文学习中的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升,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加强。学生通过史料学习可以对历史事件始末有所了解,综合水平得到提升。历史教学并不是独立学科,其与其他学科内容紧密相关,特别是史料资料中所涉及的内容,包含语文、地理、政治等各学科知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4)科学选择史料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中,教师应注重史料资源的挑选,结合教材内容,做好内容衔接和分析,向学生传达丰富的史料知识。高中历史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从古至今基本覆盖了世界史大框,内容跨越较大。因此,需要教师做好课堂设计,在课堂上讲解知识难重点、做好教学取舍,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相关史料,确定史料的来源以及内容范围。记载同一事件的史料来源可能较多,教师需做好来源标记并标注获取途径,合理区别和划分资料来源。所选择的史料途径主要有图书馆书籍、网络平台、博览馆等,教师应结合教学经验,辨别史料的真伪。特别是网络平台的史料资源,虽然内容十分丰富,但也充斥着很多虚假内容,需要教师甄别,网络平台中的地摊文学会影响学生对历史的看法,也会左右学生思维,导致历史教学效果不理想。但真实的史料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历史脉络,了解历史发展历程,从而掌握史学知识。教师选择史料过程中,需保障资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教师结合自身专业能力,以专业眼光看待问题、整理资料,逐步提升自身能力,将真实的史料呈现在学生面前,做好教学支撑。
(5)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做好史料资源收集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拓展教学范文,特别是历史遗迹、文献以及文学作品等内容,包括一些史实纪录片等,这些内容都会引导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学生通过丰富的内容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提升学习能力。历史教师应按照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行收集史料信息和资源,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做好资源整合。例如在讲解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文献,通过知网、万方等网站拓展资源获取途径,也可以在图书馆查阅历史资料,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图书馆内的书籍较多,很多纸质资源及文献对历史内容描述详细,所查询的史料也更加可靠。
(6)加强史料知识运用,掌握资料分析方法
学生在收集史料资源后,需要采用适合的方式合理运用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应用各种教学模式开展历史推演或实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好史料的推理和证实,使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内容、提升历史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历史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做好教学总结和反思。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提升学习效率,快速收集史料资源,互相学习优点。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历史教学需加强教学模式创新与发展,做好教学设计。史料的运用为历史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丰富的史料资源需要教师做好辨别和审视以保障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优化并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史料的运用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做好史料的选择,在适合的契机下充分发挥史料运用的价值,提升历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梁健铭.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界,2017(07).
[2] 林爱娇.史料实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39).
351950058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