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路径探究

2022-03-17蒋雪梅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话语学生

蒋雪梅, 龚 彬, 徐 涛

(内江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00)

目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行动的自媒体,“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永远在线、随时互动”[1](211)。网络时代信息来源多、传播速度快、承载内容多、接受时间短,具有去中心化、碎片化、个性化与即时性的特点。这给当下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我们已经无法按照原有的思维和模式去掌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这就需要我们在坚持传统传播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新的应对,以互联网思维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当下主流意识形态面向的主要对象。然而,与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规律和受众接受规律相比较,目前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依然存在不少短板,如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打造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的主动性、灵活性不足;意识形态内容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自我教育彰显力度不够;传播手段显性与隐性融合不足等。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遵循网络时代意识形态传播规律,分析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机制与要素,总结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经验,把理论的彻底性及其基本价值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创新,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载体建设,创新意识形态传播手段,以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效果。

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创新,构建核心话语体系

意识形态的本质目的在于建构权力,而要生成权力,首先需要获得接受者的认可。接受者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源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蕴含的科学性与价值性认知和接受者的接受经验能够产生共情和共鸣。当下要加强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科学性建设,需要我们根据时代、实践和认识的发展,科学研判国内外两个大局,充分研究人民大众的利益诉求,在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内核的基础上,在科学性与价值性两个维度上贴近时代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不断推动完善内容完整、逻辑缜密的理论体系作为依托,持续构建具有深度和温度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彻底性、引领力、亲和力。

(一)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彻底性

彻底性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彻底性就是要透过事物的表征,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与本质规律。在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彻底性就是要形成关于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勇于回答话语客体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以及敏感问题。在国家层面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引领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社会、个人层面要增强正面解读时事热点,对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的能力。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不能回避时事热点、舆论焦点甚至时代痛点,必须要从时事焦点问题出发,对问题进行有效回应和科学说明。

(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引领性

当今社会,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国家和党的生死存亡。马克思主义不占领意识形态的话语高地,其他意识形态必然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应该立场鲜明、敢于亮剑,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3]因此,对于社会思潮的引领要依靠理论本身的先进性。

在当下各种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斗争、政治诉求多元化的背景下,理论的先进性除了理论自身蕴含的科学表述这一形式之外,我们尤其需要关注的,首先应是人民的利益。关注人的根本利益,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大方向。同时致力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在把握人民群众利益这一根本,在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使命的感召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加强学生的认同。

其次,要引领社会意识形态,除了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自身“立”的一面之外,还要发扬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彻底性的优良传统,加强对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融”与“破”的一面。

“融”,是指允许多元意识形态并存,关照社会各个群体的价值诉求和价值取向。对于各种非主流但与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不构成冲击的社会思潮,我们要与其积极展开对话,高度凝练与概括双方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最大程度将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融入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实现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包容与超越,增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解释力与说服力,从而达到凝聚共识、引领方向的目的。“破”,是指对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造成重大危害或存在重大威胁的意识形态话语,我们要敢于亮剑、敢于发挥意识形态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与其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毛泽东曾指出:“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4]在批判和揭露各种错误思潮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不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综合对比中让学生认识到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科学性、先进性,从而扩大阵地,进一步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三)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亲和性

任何接受都是基于接受主体的潜知识与接受习惯,不符合接受者接受经验与接受习惯的话语很难引起接受者的注意并内化为价值体系。意识形态本身具有概念化、理论化的特征。这一特征固然是意识形态的存在形式,但也构成了阻碍意识形态广泛社会化的弊端。依据接受美学,在一定的场域内,熟悉性与亲和性是生成吸引力的重要元素。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意识形态表达机制建设,增强意识形态话语的“时效感”,营造意识形态话语与接受者接受习惯相对接的“熟悉感”。

时效感是对时代热点问题和当下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的回应所能唤起的一种感受。一般而言,越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越是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坚决克服有些宣传报道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5]因而意识形态话语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特征,把学生关注的当今时代的国家大事和日常小事结合起来。以小事和具体事例作为切入点,通过讲好小故事、大小结合的方式,做好国家时势、与学生密切相关问题的解读,增强意识形态话语的时效感。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具有抽象、晦涩、枯燥的特征,普通大众接受习惯很难有效对接。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将意识形态理论话语转换为当代话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网络语言、日常习惯用语结合起来,提炼新鲜话语、流行话语、生活化话语来表达深刻道理,使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具体化;将意识形态理论话语转换为叙事性话语。叙事性话语是一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播价值理念的生活性话语。将意识形态话语转化为叙事性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情怀,使得话语内容有理、有力、有情、有趣,从而有利于将接受者代入具体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引起话语客体的情感共鸣,达到“故事好听、内容好看、观众好多”[6],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载体建设

意识形态载体是意识形态的呈现和实践形式,意识形态载体容量、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意识形态能否占领意识形态的阵地并引发教育对象的关注。意识形态载体通常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硬件通常是指意识形态传播平台,软件则是指意识形态自身的表现形式。当下的意识形态载体建设是网络媒体新技术和受众接受规律变化的产物,也是目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急需加强的一个环节。

(一)加强校园融媒体建设,突出媒体、数据意识形态整合思维

信息网络打破了工业文明时代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方式,展现出多元、多样的复杂图景和蓬勃活力。面对如此庞杂的信息量,如何去芜存菁,如何便捷获得政府意志与网络意志、个体意志相契合的信息,就成为传播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融媒体”即是顺应这一要求产生的新型媒体。融媒体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全面整合,打造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容资源与传播为一体的新型传播媒介。融媒体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优势互补,从而构成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有效交流平台。在“融媒体”的中介作用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信息流得以贯通,从而使主流媒体与新媒体摆脱了对立关系完成了资源整合。学生则获得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得方式,且融媒体的容视、听、画为一体的平台资源与传播方式的多层次性,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融媒体的打造符合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规律,同时也契合了当下学生的接受习惯,有助于党的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受众的认可。

当然,网络传播的利用具有两面性,在切实加强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也必须依法对网络新媒体传播的内容进行监控,对非法的内容和违反主流意识形态的言论及时加以清理和屏蔽,对肆意妄为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及其负责人依法严惩,构筑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二)凝练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题,讲好思政教育故事

话语主题是话语聚焦的核心与主体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话语能否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引导舆论走向。一个有效的主题有助于推动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广泛流行,激发话语客体的参与热情,有利于话语主体与话语客体之间建立话语共同体关系,进而增强价值导向。面对当下多元与差异的话语生态,我们的话语主题存在“缺乏设计性、号召性、辐射性,时效性和凝聚力不足,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失语、失声,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被空化、淡化、边缘化”[6]的问题。因而,科学把控调整、设计议题的能力,就成为当下加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须。

首先,必须增强主题所具有的时效性。传播者反复阐述的理论,一旦脱离学生所处的具体时代环境,其宣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借助时代重大事件,提炼话语主题进行传播是一种较为可行的路径。比如,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2009年南方的冰雪灾害、近年来的乡村扶贫、2020年的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中凝练话语内容,赋予事件以意义,在具有时效性的叙事中让学生体会到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把宣扬的价值信念、理性思想融汇在感性的事件里,可以提升意识形态话语的感染力与号召力,进一步增强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效果。

其次,增强话语主题的凝聚力[1](198)。话语主题的凝聚力即话语主题对不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社会整合力量。在思想话语日益多元化的场景中,我们必须以开放的视野、辩证的思维,提升话语主题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对话中实现对其他非主流话语的统摄,引发学生的关注,围绕话语主题进行广泛讨论、深入思考,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再者,要增强话语主题的吸引力和穿透力。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使我们的内容质量一目了然、一击即中,要主动对思想理论核心观点进行精短化改造,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最精彩、最彻底的思想理论观点,具体而言,“一是话语主体应努力实现‘典型事件有碰撞’,在倾听民意、聚合民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中实现思想引领。二是话语主体应努力实现‘理论热点有争鸣’,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思想的指导下,精心组织网上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三是话语主体应努力实现‘道德价值有共鸣’,在弘扬主旋律中实现价值引领。”[6]

三、优化、拓展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路径

当下的媒体传播日益去中心化,媒介话语呈现出主体平等化和内容个性化、碎片化的特征,单一的灌输式的意识形态传播极易引起受众的反感。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是一个移动的信息源,单一的引导网络舆情的实践路径已经很难应对当下的传播语境。这就需要创新引导方式,拓展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路径。其中嵌入式传播[1](215)和利用培养“网络学生意见领袖”是当下较为可行的两种路径选择。

(一)嵌入式传播

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以灌输为主,随着时代变化,以灌输为中心的理念已经难以应对今天意识形态传播的多元趋向,且灌输的方式容易引起接受者的拒斥和反感。为此,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将意识形态话语融入接受者的知识框架、社会网络、日常生活空间,有效对接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达形式与接受者的个体接受经验,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方式中的“嵌入性”表达。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和交往网络之中,在满足学生合理诉求过程中变灌输为生成、被动教化为自觉内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这既符合当下教育规律知识生成的时代语境,也有助于提升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效果。

(二)培养学生网络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通常具有广泛的网民基础,能够将既得信息综合梳理并依据事实做出客观判断,进而影响网民的倾向性。作为网络意识形态构建中的轴心群体,意见领袖承担了联通国家、社会、学校、学生的中介的功能,他们既能够代表公众的诉求,同时也扮演着传递政府机关的意志和态度,进而影响网络意识形态走势的角色。

鉴于当下学生网民数量的庞大和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我们有必要主动对学生意见领袖的形成和影响施加必要的干预。充分利用好学生意见领袖在整个信息传导过程中的“中间人”“引导者”“领航者”角色,既要保证意见领袖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要引导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意识形态传播载体功能,加大对学生意见领袖的引导与培养;规范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议程设置功能,确保议程设置的正向性;注重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意识形态引领功能,加强意识形态的导向性[7]。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意识形态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8]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行稳致远,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善于坚守现实与网络两个阵地,利用校内、校外各种力量,传统与现代两种媒体,解读好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源性话题,真诚回答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科学指明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与方向,在与各方意识形态对话与合作甚至批判中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共识,夯实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唯有如此,才能引领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为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格局、新境界而持续奋斗。

猜你喜欢

话语学生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快把我哥带走
《衰老与性别话语——公共话语与私域话语对老年女性的影响》述介
一句鼓励的话语让生活更美好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