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职院校龙舟队的训练方法

2022-03-17王艳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风尚 2022年2期
关键词:舵手龙舟队员

王艳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龙舟作为一种群体性的体育活动,集娱乐、健身、竞技为一体,要求全体参与人员充分运用自身的肌肉力量,通过划桨的形式推动龙舟前进,是一项独具民族特色的水上运动。为了保证训练的专业性,需要根据鼓手、划手、舵手的分配情况,分别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采用多元化的训练手段完成训练目标,要求全体队员通过集体训练明确协同作战的重要性。龙舟运动属于团体竞技类体育项目,要求队员具备优秀的体能和技术素养,彼此之间默契配合,在团队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根据所处位置开展专项训练

(一)击鼓手专项训练

根据龙舟赛的基本规则,在竞赛过程中每支队伍都需要配备一名击鼓手,是整个团体竞赛中的核心与灵魂,击鼓手作为核心指挥位,需要随时了解场上的变化情况,掌握龙舟的运行节奏,在短时间内组织快速多变的竞技战术。高职院校参加龙舟比赛的团队大多是在校学生,龙舟队的成员处于不停地变动状态,每年毕业都需要重新进行击鼓手训练,因此,在训练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养以及当前的龙舟竞技水平,制定出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基本训练目标的训练方式。在进行击鼓手人员选择的过程中,分别提供五分钟的自我展示时间,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投票选择,一旦确定人选需要立即开始练习,训练内容主要分为节奏控制、克服障碍、节奏感变化三个阶段。

(1)节奏控制。在训练过程中,在秒表计时开始的同时下达发令员指令,要求击鼓手在获取指定的第一时间,按照龙舟赛的基本规定击打出固定的次数,按照当前的龙舟赛规定,每分钟的击鼓频率通常为每分钟60~70 之间,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形成条件反射后,标志着节奏感趋于稳定。

(2)克服障碍。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多位同学充当鼓手进行自由击鼓,鼓与鼓之间的位置区间为5m 左右,这一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杂乱无序的击鼓形式,干扰击鼓手的指挥判断,对龙舟竞赛的实际情况进行模拟,争取破坏和干扰击鼓手击鼓节奏。要求击鼓手具有良好的心理抗压能力,全面提高击鼓手的心理承受力,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比赛场景,击鼓手具有的强悍心理素养,是全面提高龙舟竞技水平主要依据。

(3)节奏感变化。前3~10 桨属于龙舟静止状态向启动行驶状态转变的区间,这一阶段的节奏控制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竞技结果,在训练前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全体学生观察历年来的比赛视频,逐帧分析龙舟队起跑时节奏的不同,并展示与之对应的比赛结果,让校龙舟队员明确起始节奏的重要性。随着击鼓手节奏的变化逐渐进入到中划区间,鼓手击鼓的次数明显区别于出发时的击鼓次数,要适当地通过击鼓频率的提升,让队员做好冲刺准备。冲刺阶段击鼓手击鼓频率与桨手的出桨速度趋于一致,一鼓作气冲过终点。为了保证击鼓频率的准确性,在训练期间需要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提升击鼓手的临场反应能力和节奏指挥能力,在与其他高校展开龙舟教学比赛时不断获取经验,优秀的击鼓手能够在正式龙舟比赛中掌握制胜先机。

(二)划手专项训练

根据龙舟比赛的基本规则,每艘龙舟上有20 位划手,采用同一坐姿的形式划完整个比赛流程,划手在各个区间所采用的动作力度以及划手之间的配合性,会直接影响到龙舟行驶的速度,最终的比赛结果由到达终点的时间判定。高职院校在龙舟队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区分队员地用手习惯,并以此作为划分左右桨手的主要标准,以保障龙舟行驶的平稳性,提高龙舟队员的身体素质,在龙舟竞赛中保持平衡性和协调性,并以最终的训练成果为主要依据进行划手顺序的排列,当确定划手位置顺序后,分别开展持桨训练、集体划训练和加长桨划、快桨划训练,划手位置顺序可以根据训练过程中队员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情况调整。

(1)持桨训练。龙舟比赛为了更好地使用肌肉力量,通常采用握手式的握桨方式,右桨划手采用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的形式,在正式训练开始前需要将船桨放在船沿的位置,并结合大赛规定进行坐姿调整,右桨划手的身体重心位于右侧的臀部,右腿处于前伸状态,左腿呈现自然弯曲,双跳贴紧。当控制龙舟入水前,需要保持上体前倾,右手沿着船沿向前方做伸展动作,整个入水过程桨面与水不发生接触。完成龙舟入水后,动用腰部的力量带动手臂与船沿相反的方向发力,上半部身体随着动作抬起。在提桨过程中,通过右手的力量带动腰部形成前压,训练时反复开展分解动作练习,能够根据教师的语言指令,迅速更改动作,为了方便练习,不同的指令用不同数字表示:1 =准备动作、2 =提桨前伸动作、3 =入水划桨动作、4 =出水提桨动作。

(2)集体划训练。根据桨手所处的位置开展分段划练习、对抗划练习、混合技术运用练习,集体划练习要求位于一条船上的运动成员,根据训练表现进行左桨手、右桨手等固定位置的分配,并控制好彼此相隔的距离,结合划桨的次数及训练的时间进行路线规划。集体划训练的目的是保证划桨动作的规范性,参照击鼓手提供的节奏感,保证划手之间发力的一致性,分段划根据桨手的位置顺序分为前三桨、前五桨等分段小组,在训练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桨手处于发力状态下,龙舟行驶的稳定性。对抗划需要根据桨手的位置顺序,左右两边桨手分为前五、后五,一共四队采取两队队员分别对抗的训练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密切观察小组队员处于彼此抗衡状态下,技术动作应用的稳定性,并结合配合情况分析运动员的体力和耐力是否一致,依靠学生的具体表现恰当进行位置顺序调整。

(3)长桨划和快桨划训练。在比赛过程中根据航道的距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长桨划和快桨划方式的切换,长桨划的次数需要控制在每分钟70~75 次区间,快桨划的次数通常为每分钟90 次左右。长桨、快桨之间的切换,需要由龙舟的排头划手在接收到指挥指令后,根据击鼓手给出的节奏,喊出冲刺口令,龙舟上的其他划手有序的提高速度,汇集龙舟划手的所有力量,维持龙舟的稳定性,尽可能地避免乱桨现象的发生,顺利到达终点。

(三)舵手专项训练

结合龙舟竞赛的基本规定,参与比赛的龙舟需要始终处于规定的比赛航道内,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只有保证航行的稳定性才能获取最终的胜利,由舵手判断龙舟是否偏离航道,在舵手训练的过程中主要判断龙舟的航行方向,根据龙舟吃水的深浅,分析龙舟是否处于匀速行驶的状态。教练需要与舵手共同掌舵,让舵手体会到保持匀速行驶时扶舵的具体感受,观察舵手自主控制龙舟前进时的表现,对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剖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让舵手更好地了解龙舟的运行机制。例如分析龙舟左移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入水阶段右划手与左划手两边出现时间误差,或者舵手的控舵不稳。想要解决这一风险的发生,需要教练通过手扶的形式纠正舵手的手势技术错误,让龙舟向右方摆动,结合发生偏差的角度数值适当调整摆动力量,当船身摆正后恢复龙舟的匀速行驶状态。舵手在参与龙舟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可以引导龙舟出现行驶偏移,由舵手自主进行行驶方向的调整,龙舟靠岸时通过舵手的控制进行船头调转。通过以上训练方案的制定,提高舵手对龙舟的控制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还需要掌握龙舟吃水深、浅的判断方式,教练安排舵手在岸上观察,将龙舟停靠在离岸边约为5m 的距离,舵手跟随龙舟的行驶过程展开同步观察,教练适当的控制龙舟向下摆深,在继续行驶50~80 米后停船,倾听舵手的观察总结,描述龙舟行驶时的状态,教练适时地进行指导,纠正舵手的错误观点。

二、多种训练方式混合应用

(一)龙舟队水上个人训练方法

(1)单人100m 划行训练。龙舟单人赛起航阶段的技术控制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成绩,开展水上单人100m 划行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龙舟起航速度,水上单人100m 划行训练安排,要求龙舟上配备舵手、划手和计时员,划手处于龙舟第五舱位,计时员位于舱位对应的位置,负责对划手行驶时间和桨数进行记录,并计算分段划行时所需的时间。龙舟训练中开展水上单人100m 训练,能够分别根据龙舟队员的单人成绩区分队员的力量差距,一部分明显力量不足的成员训练,需要额外开展专项的器械训练。

(2)单人200m 划行训练。单人200m 划行训练同100m训练过程一致,开展200m 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训练远距离比赛中龙舟队员的技术水平和基础操作能力,龙舟队员在保证龙舟匀速行驶的过程中,需要分阶段开展有氧耐力训练,提高队员的基础技能衔接能力。单人200m 训练对队员身体素质有着一定要求,能够根据实际训练情况进行战术、技术调整,获得队员的技术能力反馈,在技术指导过程中,将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技术动作进行反复强调,全面提高龙舟队员划桨技术的掌握水平,培养龙舟队员的学习信心,充分发挥出龙舟队员的个人价值。200m 划行训练要求队员提高桨叶的入水速度、深度、压水花技术等,保证划桨动作的连贯性和回桨动作的速度。

(二)水上整体配合训练

(1)水上双人300m 划行训练。为了加强龙舟队员在水上的整体配合程度,制定水上双人300m 训练计划,在正式训练过程中要在龙舟上安置一名舵手,两个划手分别处于龙舟第五舱位两侧,负责训练观察的计时员处于第一舱位,龙舟的划行需要左右桨手的共同配合,想要在双人300m 划行训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能力,并有足够的续航力量,能够合理地调整自身的体能机制,实现各划行阶段基础技术的无缝衔接,保证龙舟前进速度的稳定性。

(2)集体配合训练。在进行龙舟划桨训练的过程中,划手的视线需要盯紧前一名成员的落桨点,因此在划行过程中,划手无法进行左右观察,但能够紧跟前方队员的划行节奏,想要实现集体配合,就需要后顺位的划手划桨技巧以前一位划手为准。而第一舱位左右划手之间的配合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其他顺序成员的配合,因此需要保证左右划桨频率与划桨距离处于一致状态,要求教练人员在进行位置安排的过程中,位于同舱位的左右划手,具有相似的身高、体重以及划行技巧。

(三)个人能力与整体配合的关系

想要全面提高划手之间的配合成效,就需要制定划手个人能力训练方案,龙舟运动要求划手有着足够的肌肉力量完成划桨动作,通过多人整齐划一共同推进龙舟的行驶,作为团队竞技类体育活动,要求在参赛过程中多个划手之间分工明确。击鼓手是保证龙舟稳定行驶的核心,也是整场比赛的指挥者,需要时刻关注赛场上的节奏变化,划手的个人能力以及团队之间的配合,将直接影响到龙舟的行驶速度,划手呈左右分布,同一舱位对应的划手身高、体重、技术等条件趋于一致,舵手主要控制龙舟的前进方向,结合国际龙舟比赛的基本规则,龙舟行驶需要始终处于规定线路,舵手的方向掌控能力能够有效预防龙舟偏离现象的发生,保障龙舟处于直线行驶状态,缩短行驶时间。击鼓手、舵手、划手的个人能力、团队的整体配合能力都会对比赛的结果产生影响,龙舟运动中个人能力是取得胜利的基础,团队配合是赢得胜利的核心,两者属于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龙舟队训练的主要方向

(一)岸上身体素质训练

根据龙舟运动员专业训练标准,岸上身体素质训练到上船训练时间单次控制在两小时左右,高职院校龙舟队训练周期为一个月,在训练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岸上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分析学生现有的生理特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针对队员在龙舟上所处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制定出多元化的训练方案,定期安排队员开展统一的形体训练,以帮助队员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在进行击鼓手节奏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单独训练、交错练习、组合训练等多种训练方式,反复多次进行出发前和冲刺阶段的节奏练习,同时,要安排划手进行上肢力量练习,针对手腕、腰背等肌肉群采取静止和非静止训练结合的形式,在下肢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长跑、跳绳等体育运动提高耐力和反应力。

(二)上船的技巧训练

首先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让队员了解龙舟运动基本动作的主要规范,并分析多项动作要求的重要意义,在正式技巧训练开始前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人习惯,对其所处的位置进行分配,基础训练包括持桨动作、技术准备、入水角度调整、划水阶段的发力技巧和提桨控制移动等。将多项技术动作的名称以数字1、2、3……的形式表现出来,反复多次进行完整动作训练,教练需要根据队员的动作表现适时进行调整和指导,将动作要点进行逐步分解,放慢训练节奏直到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技巧,定期开展重复的完整练习。当学生已经具备基础技能的时候,通过集体划的训练方式由指挥发出行驶命令,划手共同高喊口号控制划行节奏,并通过不同的语言符号提示划手技术动作变换,明确在龙舟行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要在训练中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理解每一个动作的基本形态。通过分阶段训练和集体划训练相结合的形式,划手之间配合练习提高技术动作的熟练度。

(三)龙舟队员的肌肉力量训练

肌肉力量是龙舟队员需要具备的基础身体素养之一,肌肉力量以及肢体的肌肉形状会直接影响到龙舟的整体竞技水平,在后期的冲刺阶段,龙舟队员的肌肉力量是提高冲刺速度,保证龙舟稳定性的前提。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需要调整肌肉训练时间,逐渐加大肌肉训练力度,根据人体肌群发育形势来看,由于人们前部肌群的使用率较高,相比之下后部肌群的训练程度较低。针对龙舟队员的后部肌群开展针对性训练,提高龙舟队员肌肉的协调性,足够的肌肉力量能够帮助队员更好地完成龙舟行驶过程中的技术动作,同时,在龙舟运动开始前队员需要调整身体状态,做好准备动作,队员通过腹肌、骨盆底肌等身体肌肉群,维持身体的摆动幅度和稳定性,确保龙舟队员在划动船桨时能够爆发出最大的肌肉力量,龙舟队员的力量训练可以通过杠铃和其他运动器材,针对某一身体肌群开展针对性训练,保证队员的身体机能适合龙舟运动的竞技环境,提高训练成效。

(四)龙舟队员的有氧训练

龙舟队员身体机能研究成果表明,龙舟运动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龙舟队员需要具备出色的有氧能力和心脑血管能力,制定出完善的有氧能力训练计划是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基础,龙舟队员有氧能力训练可以采用高原缺氧训练法,全面增强龙舟队员的肺活量,或者通过长距离的公路骑行,同样能够起到肺活量训练的目的,完成耐力训练目标,提高龙舟队员的身体素养。

四、结语

龙舟比赛作为集体性竞技类体育项目,在指挥的节奏引导下,全体比赛选手共同完成统一的划桨动作,提高龙舟的行驶速度,在训练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每一位队员的技术水平和身体机能,并适当地进行划手位置调整,充分发挥出队员的个人价值。在整体配合训练中,学院可以邀请其他院校的参赛队伍,共同开展训练式教学比赛,为学生积累比赛经验,做好充分的比赛准备。

猜你喜欢

舵手龙舟队员
屈原 端午 龙舟
小舵手
奥孔乔-伊韦阿拉:世贸组织的“新舵手”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龙舟
《金娃——龙舟》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舵手与水手
舵手与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