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论析
2022-03-17李春艳
李春艳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海淀 10004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了劳动精神深刻的内涵和价值意蕴。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劳动精神的核心要义科学地概括为“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1]劳动精神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根本力量。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意见》的出台以国家文件的形式对学生的劳动精神培育做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培育是推动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一、劳动精神的核心要义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产生和升华了对劳动的认识及看法,主要表现为对劳动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行为品格和德行操守等方面的认识,这些认识和看法随着劳动实践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凝结为具有普遍价值和意义的劳动精神,集中反映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精神风貌和心理态度。因此,劳动精神的核心要义就在于具备崇尚劳动的价值取向、热爱劳动的情感态度、辛勤劳动的行为品格、诚实劳动的德行操守。
(一)崇尚劳动的价值取向
崇尚劳动是对劳动和劳动者价值及地位的确证,是在对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2]以及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等方面作出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价值选择,是对劳动及劳动者所应持有的正确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创造了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的价值赋予了劳动至高无上的地位,“光荣”“崇高”“伟大”“美丽”都是对劳动价值和地位的彰显。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作为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的根本性力量,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艰苦奋斗的劳动人民。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悠悠长河中,正是劳动人民通过艰辛的劳动才创造出了灿烂的历史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积累了宝贵的历史财富,从而推动并实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人民创造历史, 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3]基于这样的价值认知和判断,无论时代条件发生怎样的改变,劳动都应当被全社会所推崇,劳动者都应当得到应有的尊重。只有全社会都崇尚劳动,才能够让劳动及劳动者的价值和地位获得真正的认同,让劳动释放出真正的价值魅力,让劳动者在社会中得到应有的尊重,从而才能不断汇聚起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二)热爱劳动的情感态度
热爱劳动是对劳动所持有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倾向和心理态度,要求劳动者能够从内而外地焕发自己的劳动热情,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劳动中,做到乐于劳动和爱惜劳动成果。具体来说,热爱劳动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热爱劳动本身,表现为能够感受到劳动过程中的幸福和快乐,在劳动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积极地参与劳动实践。二是爱惜劳动成果,表现为对劳动产品的珍惜和赞美,能够认识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热爱劳动作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强调了劳动者对待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参与劳动的强烈欲望,将之视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只有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的风尚,使之成为社会集体共有的精神品格,社会的发展才能迸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情感态度,对劳动的热爱不是一时而起,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当劳动从生存的手段转化为生活的需要,才能真正展现人们劳动的价值,才能在劳动获得幸福、快乐、愉悦的感受,从而才能涵养出热爱劳动的情感,新时代条件下所强调的劳动就是要打破异化劳动的束缚,让劳动成为人自身的需要,让劳动者在劳动中感受美好,收获幸福。
(三)辛勤劳动的行为品格
辛勤劳动是敢于吃苦、持于奋斗的行为品格,既强调了要克服劳动之“艰辛”,又强调了要坚持“勤勉”劳动,是中华儿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为品格,是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传统。劳动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在劳动的过程中势必会受到困难挫折的磨练,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正是劳动人民始终坚持辛勤劳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的辛勤奋斗才建立起了新中国,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劳动都始终是一项艰辛的事业,需要有敢于吃苦、持于奋斗的行为品格。当前,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我们仍需继续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砥砺辛勤奋斗的劳动行为品格,努力克服发展中的挫折,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继往开来,再创新的辉煌。
(四)诚实劳动的德行操守
“劳动既是一种生产实践活动,更是一种道德活动,具有最基本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4]诚实劳动是在劳动过程中应当始终恪守的德行操守,要求劳动者的劳动是在符合法律范围及相关道德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进行的,做到遵纪守法,符合劳动道义,遵守相关工作标准和职业规范要求等,既不偷懒耍滑也不投机钻营,既要真抓实干又要诚实守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5]劳动实践活动与劳动成果之间遵循着必然的因果定律,只有通过诚实的劳动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劳动成果,任何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的思想都会受到必然的谴责和惩罚。要想真正地实现梦想,解决难题和创造辉煌,一方面就需要真真正正地投入到劳动实践过程中,坚持真抓实干,脚踏实地的劳动,另一方面就是要守住做人的基本底线,无论是居于怎样的工作岗位都要始终恪守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坚持以诚待人,做到诚实守信而不刻意欺瞒。只有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劳动的社会风尚,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梦想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二、劳动精神的生成逻辑
劳动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性产物,从其外部生成条件来看,又会受到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从个体精神的内部生成来讲,其与人的品德形成过程相契合,实际上就是“在一定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人们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6]主要遵循从“劳动认知奠基”“劳动情感催生”“劳动意志砥砺”“劳动信念驱动”到“劳动实践铸就”的发生过程。此外,劳动精神的生成不论是从内生条件看还是外部条件来看,都离不开切实的劳动实践,因此劳动精神的生成除了内生逻辑和外生逻辑之外,还遵循着实践逻辑。总之,劳动精神的生成是个体内在“知、情、意、信、行”各要素发挥作用及外部环境、教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在切实的劳动实践基础之上生成的精神性产物。
(一)劳动精神生成的外生逻辑
劳动精神的生成不仅会受到个体内部“知、情、信、意、行”要素的作用,同时从外生逻辑来看,也会受到环境、教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环境熏陶、教育引导和文化陶冶是劳动精神生成外部逻辑中的重要方面。首先,环境对个体思想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劳动精神得以生成和发展的有力条件。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蓬勃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为个人的成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呼唤者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为劳动精神的生成创造了有利的现实环境和精神环境。其次,劳动精神作为一种主观性的思想认识,其生成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引导,教育在个体思想认识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劳动的本质构成、价值地位、形成发展等逐步有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良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帮助人们进一步明晰对劳动精神的情感自觉和价值认同,从而促进劳动精神的生成。最后,劳动精神的生成离不开文化的积淀和陶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为劳动精神提供了衍生的土壤。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来就倡导辛勤劳动、勤勉劳动,还是革命文化中凝结的艰苦奋斗精神,亦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倡导的脚踏实地等,都为劳动精神的生成提供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这些优秀文化的积淀上,人们不断受其影响逐步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文化的认同,从而促进了劳动精神的生成和发展。
(二)劳动精神生成的内生逻辑
劳动精神生成的内生逻辑遵循着从“劳动认知奠基、劳动情感催生、劳动信念驱动、劳动意志砥砺、劳动实践铸就”的过程。首先,“知是行之始”,劳动认知奠基就是指知晓新时代劳动精神之理是内部生成逻辑中的起点,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丰富内涵、价值追求、结构功能等具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是劳动精神生成的基础。其次,在对劳动持有正确认知的基础上会慢慢催生出劳动情感,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对劳动持有积极的情感就是要热爱劳动、乐于劳动、尊重劳动,始终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认同,这是内部生成逻辑的有力环节。劳动意志砥砺就是在“知”和“情”的基础之上,还萌生出坚强的劳动意志,在劳动过程中能够敢于迎接困难,勇于忍受劳动之艰辛,不怕苦、不怕累、敢于专研,坚持不懈,能够做到辛勤、勤勉地劳动。坚定的劳动意志将砥砺劳动者在劳动中获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锻炼,这将内部生成逻辑的关键点。劳动信念驱动就是指劳动者始终对劳动保持坚定的信念,逐步将劳动视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视为自己生活的需要,从而驱动自身对劳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逐步实现精神性的跃升,是内部生成逻辑的着力点。劳动实践铸就是指劳动精神是在切实的劳动过程中生成的,是真切的劳动事实的精神性产物,同时,作为一种精神性和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精神,也需要回到劳动实践中,指导劳动实践的发展。劳动精神的生成从其内部在看,正是劳动者“知、情、信、意、行”等要素辩证运动,相互发生作用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三)劳动精神生成的实践逻辑
劳动精神的生成除了遵循个体“知情意信行”辩证运动的内生逻辑和环境引导、教育熏陶、文化陶冶的外生逻辑之外,还遵循着实践逻辑。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实践逻辑不仅贯穿着内生逻辑和外生逻辑,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劳动实践本身也将促进劳动精神的生成。一方面,个体的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信念都来自于劳动实践的真切体验,只有在切身参与劳动实践过程中才能够获得思想上的认识和升华。外部生成逻辑中所强调的环境熏陶、教育引导和文化陶冶要想发挥相应的作用,也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例如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劳动精神教育的实施亦、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提倡等都是通过具体的实践进行的。另一方面,劳动精神的生成还离不开劳动人民长期的劳动实践活动,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都提倡辛勤劳动,中国人民都坚持辛勤耕耘,正是在这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劳动精神正是在这样的劳动实践中不断催生和发展的,其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迁,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而形成的精神转化。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多维路向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需要遵循劳动精神生成的内生逻辑、外生逻辑和实践逻辑,从思想引领、环境熏陶、实践铸就、自我涵育等方面探索培育路径。
(一)思想引领: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
“思想决定行动,观念成就未来,人的思想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7]坚持思想引领,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是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首要途径。 一是发挥学校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首先,学校要积极转变观念,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劳动精神教育,做好宏观设计。劳动精神是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和任务,需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劳动精神教育,改变以往可能存在的淡化劳动、重智轻劳的思想和观念,积极从宏观层面做好相应的宏观设计。其次,立足课堂主阵地,积极完善劳动精神培育课程体系建设,尤其是要做好思政劳育,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引导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相关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及相关的劳动本体论、劳动价值观、剩余劳动、异化劳动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帮助大学生系统学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的正确劳动思想,深刻把握劳动精神的文化基因,例如“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等思想,以及歌颂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文学作品、神话故事等等。最后,学校要将劳动精神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深度融合,坚持表彰先进典范,树立朋辈榜样,积极开展以与劳动精神相关的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二是发挥家庭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是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场所也是最初场域。首先,父母要积极转变劳动教育观念,重视对孩子的劳动精神培育。当前,一些家庭由于受到传统劳动观念及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存在重智育轻劳育,忽视孩子劳动精神养成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养成。这就要求家长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转变,通过日常家庭生活实践强化对孩子的劳动精神培育。其次,家长要重视优化家风建设、开展家庭劳动教育活动。良好的家风建设是大学生获得劳动精神的重要手段,家长要加强劳动精神家风建设,将劳动精神写进家规家训,挖掘家族历史中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等体现劳动精神的家族历史和感人事迹,将其融入到家庭文化氛围、家庭环境的构建中。积极组织开展家庭劳动精神教育活动,例如要求孩子参与一定的家务劳动、组织户外农场体验活动、工厂车间参观活动等。最后,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作为家长要从自身出发,主动涵养劳动精神,在家庭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活等点滴中做到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以实际行动为孩子作出榜样,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环境熏陶:营造良好的劳动精神教育环境
一是要注重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对全国劳动模范进行选树和表彰的同时,社会媒体要积极通过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在全国上下展播和宣传劳动模范人物事迹,从而在社会范围内营造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8]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提供了积极向好的社会环境。二是要净化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让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空间环境的影响,但是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消极言论层出不穷,尤其是随着直播、短视频等平台的发展,网络空间环境鱼龙混杂,容易导致学生的价值偏误,亟需通过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网络监督机制、提高网络市场门槛来净化网络空间环境,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环境。三是要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直播经济的发展,出现了 “阴阳合同”、豪华婚礼、名牌服饰和天价片酬、网红一夜爆红、明星天价片酬、阴阳合同、而劳动模范报酬不对等,劳动权益难以保障等市场经济乱象,让大学生产生了对劳动的错误观念,亟待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四是要完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健全劳动法律法规体系,首先, 提供更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制定更有效的制度,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劳动精神的弘扬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使广大劳动者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实践铸就: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要坚持以实践铸就,让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要坚持以劳动实践活动引领,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行为实践。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强调,“劳动精神实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劳动教育不能泛化,必须按照《意见》要求,突出劳动教育重点,组织学生实实在在地劳动,以体力劳动为主,让学生在劳动中出力流汗,坚持日常生活自理,定期到工厂、农村劳动,到社会参加义务劳动,完成一定劳动任务。”[9]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要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组织开展日常性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勤工助学、助管助教助研、食宿卫生等加强日常性劳动训练,克服懒惰心理;二是要从学生的职业发展出发,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岗位进行实习、见习,在深入工厂车间、企业园区的过程中,了解智能化劳动科技及最新的劳动形态;三是要从激发大学生创造性出发,将劳动实践活动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劳动技能创新大赛等;四是要从关切社会劳动现实出发,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深入乡村、城镇、市区基层等感受基层劳动的艰辛与不易;五是从要公益性劳动角度出发将大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体悟劳动精神。
另一方面,完善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保障劳动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一是完善劳动监督机制,形成学校、社会、家庭通力合作的监督体系,督促大学生真正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二是完善劳动评价机制,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既注重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现实表现,又注重其劳动成果的取得;三是完善劳动奖惩机制,通过表彰先进,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激发大学生向朋辈榜样看齐,提升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于后进也应当给予适当的警示。最后,还要推进劳动实践活动常态化、周期性进行,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
(四)主体自觉:加强对劳动精神的自我培育
无论是从教育、环境还是实践活动出发,培育劳动精神的最终效果都必须通过个人的思想活动得以实现。因此,从遵循劳动精神生成的内生逻辑出发,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培育还需要大学生增强自身的主体自觉,将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新时代大学生要自觉增强学习力,提升自己劳动认知水平与理论素养。大学生要增强自身劳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动学习劳动精神的相关理论知识,既立足于课堂所学的理论同时又善于结合当下的社会发展实际和劳动形式展开思考,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见解。其次,新时代大学生要主动提升辨识力,做好正确的劳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对劳动及劳动者形成正确的认知之后,要能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尤其是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譬如“不劳而获”“精致利己”“一夜爆红”等,要能够正确辨别。最后,新时代大学生要积极提高行动力,踊跃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最后都需要落脚到劳动实践中,因此,新时代大学生要积极抓住学校、社会、企业等各大主体所提供的劳动实践机会,不断地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获得进一步的精神升华。
结 语
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所倡导的优良历史传统,也是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动力。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我们正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期和关键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劳动精神培育要始终坚持思想引领、环境熏陶、实践铸就和激发个体自觉,让劳动精神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精神支撑,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担当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