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2022-03-17蒋强军

滁州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劳动院校高职

何 丽,闫 娟,蒋强军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明确了目标和作出了新部署。为此,有必要深入挖掘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审视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

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期望。[2]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和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从国家、高校、个人三个层面都能彰显其独特价值。

(一)国家层面: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在当代中国恰逢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历史时期,需要大量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依靠他们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来实现中国梦,而培养大量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就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劳动者素质高,不仅仅体现在劳动者有生产活动所需的技能技术,还要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能够吃得下苦,流得了汗,同时还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能摆正“小我”和“大我”的关系,心系祖国的发展,愿意为实现中国梦付出辛勤的劳动。

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出具有正确劳动价值观的人才尤为重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向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劳动者的任务,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可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做到劳动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提升劳动技能素养。

(二)高校层面:劳动教育是推进“五育并举”协同育人的必由之路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意见》提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高职院校需要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建立多维度育人体系,实现“五育并举”同步推进,协同发展,其中劳动教育与人的智力发展、道德提升、身体强健、审美培养、个性形成都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在德育中渗透劳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合作共享的精神,塑造助人为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劳动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智育中融合劳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用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开展创新劳动;在体育中强化劳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经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出团队精神和拼搏意识,也有助于其形成公平竞争的理念;在美育中结合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对美的鉴赏力,提高学生对美的创造力,用美育的熏陶,实现育人的“润物细无声”。劳动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还能够以劳树德、以劳促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让学生自然浸润在育人育才体系中,体现了劳动教育在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教育体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新时代高职院校在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中,能兼顾统筹地域文化、地方产业以及办学特色,反映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要提供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推进“五育并举”协同育人的必由之路。

(三)学生层面: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由此可见,劳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通过发挥劳动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应有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吃苦耐劳、脚踏实地、诚实劳动的精神。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在教育中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中锻炼动手能力、磨练意志品德、探索职业兴趣、端正劳动态度,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成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提供保障。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劳动教育没能充分融入到学校课程体系及校园文化中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需要以课程为依托,教育部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强调,普通高等学校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从《意见》和《纲要》可以看出,对高职院校是否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都没有强制性规定,并且在学时上对高职院校也没有明确要求。从劳动教育实践上看,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以依托现有课程为主,较少会开设劳动教育专门课程。而依托已有课程设置劳动教育模块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集中表现在劳动教育无法深度融入已有课程。一是没有深度融入思政课,没有将劳动教育内容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讲授,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二是没有深度融入专业实践教学,没有注重挖掘劳动教育元素,没有引导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三是没有深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创新精神。此外,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也没有很好地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对通过媒体和平台潜移默化发挥劳动教育作用尚未引起重视。总之,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做好劳动教育和其他课程及校园文化的相互融合。

(二)学生方面:学生劳动价值观异化,劳动意识薄弱,劳动精神缺失

目前一些高职学生存在着劳动价值观异化,劳动意识薄弱,劳动精神缺失问题。一是缺乏尊重劳动、尊重一线劳动者的意识,直接体现在学校期间的各种实习实训、志愿活动、社团活动,劳动活动不积极参与,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也较为突出。二是劳动意识淡漠。在投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冲击下,崇尚“不劳而获”,向往“钱多事少离家近”。如有学生幻想着当网红,靠新奇博眼球引流量,然后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等想法就是劳动意识淡漠的显著表现,偏离了热爱劳动的轨道。再如“躺平”“躺赢”等网络热词的产生虽然有诸多原因,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青年群体里有一种“躺”的愿望而无“立”之动力,不愿艰苦奋斗、踏实劳动的一面。三是劳动精神缺失。高职学生没有为承担艰苦劳动的思想准备,缺乏踏实苦干的实干精神,更难谈及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一些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的学生,拥有部分技能,却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业后难有耐性,跳槽频繁,侧面反映出其劳动态度、劳动精神等方面尚有欠缺。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

通过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进行厘清,以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高职院校应根据《意见》和《纲要》的文件精神,紧密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融合专业教育的特点,注重将劳动教育融入到课程教育体系当中,全面渗透劳动教育,为大学生走向职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新时代高职院校应从四个融入角度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这其中也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发劳动教育模块,实现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

一是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讲授,对诸如不愿辛勤劳动,不愿诚实劳动,不愿体力劳动等错误思想纠偏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能带来个人的成长和成就感,劳动是光荣的,为祖国建设流汗出力,也能带来成就感和荣誉感。加强涉及劳动的法律法规政策讲授,比如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等内容,引导学生注重契约精神,培养法律意识。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置,加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讲授。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的振兴,不仅需要大量热爱劳动、踏实劳动、诚实劳动的建设者,更需要有精雕细琢“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引入相关内容可“引导大学生学习劳模,有助于准确把握劳动教育价值取向”。[4]

二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要着重突出劳动人民的作用,比如,可以通过讲授“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以一组组数据,生动展现劳动人民的付出,通过在改革和建设祖国进程中,创造出的波澜壮阔画卷、取得的辉煌成绩和生动的事例,来有力凸显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再如,可以展示“大山深处驶过的高铁”图片,形象展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奉献。课程内容设计,要有导向性,培育学生建设祖国的劳动情感,激发学生报效国家的劳动热情。

(二)融入专业实践教学

劳动教育突出强调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引导学生明确实践与知识的紧密联系,坚持躬身实践,在实践中锤炼真知、增强本领。[5]按照《纲要》提出的要求,高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资源和特色,全面系统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因此,高职院校要因地制宜,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优势,根据专业特点,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全面深入地开展劳动教育。

一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深度挖掘劳动教育元素。在教学中如盐在水般自然而然地嵌入劳动教育内容,比如会计类专业要注重培养学生诚信劳动的意识;烹饪专业要注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酒店管理专业要注重培养服务意识,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艺术专业要注重培养创新性劳动的精神。

二是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切实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劳动素养。高职院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打造各类专业课实践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在企业内开发各类专业实习实践岗位,让各专业学生能集中一定的时间顶岗工作,通过这种职场的真实模拟,让学生不仅从中切实提高劳动技能,更是让学生在动手、流汗中体会到劳动的辛劳,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开发勤工俭学岗位,让学生在锻炼劳动技能、提高劳动本领的同时,还能懂得美好未来要靠自己双手成就的道理。加强实训室的建设,加大投入,更新设备,科学设置实训环节,聚焦核心劳动技能,合理增加实训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在动手创造中更深刻领会课堂教学内容,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三是鼓励学生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劳动。高职院校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相关志愿服务信息,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志愿服务,提高劳动技能,开拓视野,体验真实的职场环境。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参加本地政府组织的各类会展服务活动,旅游专业学生去景区当导游,做服务义务讲解,应用工程学生志愿去社区维修小家电,医卫专业学生参加社区抗击疫情志愿服务等。

(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劳动教育。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发挥协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用。

一是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创新创业教育将劳动教育从学校小课堂延伸至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企业参观、实习、社会实践中体验真实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本领,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并让其深刻体悟到劳动魅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对未来各种工作环境、就业场景提前演练,提前预知,帮助其立体、全面认识劳动环境,尽快适应岗位要求,转变职业角色,为将来择业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现实基础。

二是要让学生“耳闻其声”。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邀请与各专业相关的优秀劳动者参与进来,让这些优秀劳动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谈工作环境、谈心得体会、谈感受感悟、谈具体收获,让学生在“耳闻其声”中,真切地感受到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劳动精神等,这些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提升劳动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是要让学生“心系创新”。在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等新科技、新手段为劳动教育赋能,促使大学生积极转变劳动理念,劳动更在于“智造”而不仅仅是“制造”,从而进一步树立创新意识、锻炼创造本领,培养勇于开拓进取的劳动精神,推进劳动教育的继续深化。

(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环境所衍生的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的影响是课堂理论教学无法比拟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技术人才,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不仅需要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发挥思政课和专业实践教学的融合作用,还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想方设法地推行劳动教育。

一是发挥媒体作用营造良好氛围。可以利用传统媒体的作用,比如黑板报、宣传栏、电子屏、广播,通过图、文、声,大力宣传劳动文化;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作用,比如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发布视频、漫画作品,以更迅捷、更直观的方式,传递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营造劳动文化氛围、涵养劳动情怀。

二是发挥平台作用实现榜样引领。高职院校可发挥论坛、报告会、大讲堂等校园文化平台功能,邀请身边的先进人物来作访谈或宣讲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充分利用学校开展道德大讲堂、意匠讲堂、工商大讲堂“三大讲堂”,邀请劳模、英模、本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脱贫攻坚先进人物、十佳大学生、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等身边的劳动典型、师德标兵、优秀校友开设报告会,宣讲先进事迹,传承劳模精神,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在学生中反响强烈,实际效果佳。

三是举办文化活动实现隐性教育。可以利用特定时间节点或节日,如在植树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春节前后,组织开展诸如植树活动、包粽子比赛、劳动成果展示等生产性劳动。开展志愿服务,如为社区居民写春联、帮助孤寡老人等服务型劳动。让学生在动手、流汗中体悟劳动之美,在为民服务中感悟劳动之光荣,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高职院校可定期开展卫生寝室评比,厨艺大赛等,让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也可以举办以劳动为主题的校园辩论赛、舞台剧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通过这些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精神。

猜你喜欢

劳动院校高职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