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五育”并举育人模式的新思考

2022-03-17■李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五育育人信息化

■李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线上课堂,同时通过优质学习资源的提供,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问题与困惑,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最新课题。当传统意义上“一块黑板、一张讲台”的授课形式因为某种不可抗拒的原因而被彻底颠覆时,学界又引发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于新型育人模式进行变革的深度思考。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而且已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历史和生态。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又制定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细则,其中所传递的重要信息之一,就是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必须关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由此可见,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而利用智能技术推进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则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201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的推进,就立德树人机制的构建、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展开了深刻的论述。换言之,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实效,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并对美育熏陶以及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予以强化,这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教育的基本方针。处在新时代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强调“五育”并举的理念,不仅是对“重才不重人”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深刻反思,而且也清晰地回答了现代化智能环境下究竟应该培育什么样的人的重大问题。简言之,新时代赋予了教育新的使命,尤其是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变革要求,同时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养,我们在构建一体化 “互联网+”的教育大平台之际,就必须站在教育的立场、站在生命成长的角度,去进一步深入思考教书育人的意义并增强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

一、教育信息化在“五育”并举时代进程中的发展变化

(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轨迹

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一直围绕着育人目标的转变和在信息技术进步下探索前行,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前教育信息化阶段(1978年—2000年)

改革开放初期,“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的提出,使得科技与教育的优先发展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教委相继出台了《关于电化教育工作的初步规划(讨论稿)》《全国电化教育“九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1994年国家教委成立电化教育委员会,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制化的形式规定了“电视教育”“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内容,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有了制度规范与保障。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虽未直接提出教育信息化,却指出要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振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阶段以“信息技术教育”为主要特征,重点关注计算机教学实验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第二阶段:教育信息化1.0 阶段(2001年—2017年)

200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大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广泛深入应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置于极高的高度。随着信息社会到来,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指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开始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工作予以统筹考虑。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更加迫切,党和国家对互联网、信息技术更加重视,将教育信息化提升到实现教育现代化必要条件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办好网络教育”,这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第一次对教育信息化作出了明确部署。

2015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将“互联网+”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随后几年,“互联网+”迅速与各行各业相连接,“互联网+教育”模式以互联网新型科技手段和运行机理为载体,形成了对教育内容、使用工具以及教学方法的重塑。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7年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整体趋势呈现出教育技术应用越来越聚焦于学习层面,强调主体学习的重要性。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定位以及高度,这一阶段以“教学环境变革”为主要特征,重点关注教育信息化引发的量变,强调教育信息化应用驱动、融合发展。

第三阶段:教育信息化2.0 阶段(2018年至今)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2.0 信息化行动计划》,提出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强调智能技术、智能教育和智慧教育在教育信息化2.0 行动中的角色和作用,标志着教育信息化进入2.0 时代。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是结合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的具体实施计划。随后,《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作为教育体系设计纳入顶层设计中。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系统勾勒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愿景,作为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清晰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这一阶段以“教育系统变革”为主要特征,重点关注教育信息化引发的质变,注重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引领作用,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系统生态变革。

纵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脉络,从前教育信息化阶段到教育信息化1.0 阶段,再到2.0 阶段,教育信息化从萌芽到发展再到发达,从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到关注教育信息化功能和价值的发挥,进一步促进人的信息化[2]。由此可见,从信息化基础设施普及到数字资源共享再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是将关注点从“物”逐渐转移到“人”的历史过程,新时期的教育信息化具有创新引领的特点,即全面开启智能时代新征程,关注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后对于个体作为全人的全面培养。

(二)“五育”并举的历史沿革

围绕“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沿革,体现着国家教育方针关于“培养什么人”的总体要求,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三育”并重的 “全面发展”阶段(1957年—1998年)

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空前统一,思想政治工作亟待加强。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当前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方针以德育为先,智育、体育并重,是因为我国当时还处在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改变国穷民弱的现实处境,这就需要依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在思想上团结统一,提升文化知识素养,用强健的体魄去奋斗拼搏,共创国家的富强。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中提出的“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明确了教育“全面培养”要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为全面。这一阶段的育人目标呼应着国家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浪潮,以及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发展的时代需求。

第二阶段:“四育”统一的“素质教育”阶段(1999年—2017年)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提出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随着“应试教育”的学业压力不断增加,“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呼声越来越高,对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越来越凸显,需要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教育方针中的“德智体”增加为“德智体美”。这一阶段的育人目标从“三育”要求转为德智体美“四育”统一,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培养“具有文化的劳动者”转变到“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阶段:“五育”并举的 “体系构建”阶段(2018年至今)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从“四育”统一转变为“五育”并举。重提“五育”并举,并非照搬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中的“五育并举”模式(包含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强调教育应以健全人格为目标),新时代的“五育”并举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体系建构,其中的“并举”更多的不是加法关系,而是打通“五育”间的壁垒,呈现出融合的态势,这就要求将“五育”置于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架构中,强调“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2019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这一阶段的育人目标从“有机统一”到“体系构建”,强调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教育信息化在“五育”并举中的历史窥见

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轨迹置于育人目标的历史窥见之中不难发现,教育研究“学什么”“怎么学”“在哪学”三个基本问题,“互联网+教育”则在此基础上解决五个核心要素: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师生关系、教学环境和管理模式,而教育育人目标从“三育”并重、“四育”统一到“五育”并举,信息素养将成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基底和纽带[3]。回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教育硬件信息化力度不够、自主学习过程情感引导较弱、教育理念及教学信息化基础不强等因素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教育信息化进程[4]。而教育信息化2.0 与“五育”并举在同一阶段的提出,更是体现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的内省变量,在关注对于人的信息化素养培养的同时,也是全面发展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信息化从教育外的 “点缀”“技术支持基础”逐步成为带来教育变革的内生动力,教育与信息化融合背景下无论育人目标如何变化,其关注的中心依旧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育人目标强调“五育”并举,正是对于全人教育理念的践行。在“五育”并举的具体行动实践中,我们要明确时代要求,克服德育失“真”、智育失“准”、体育失“时”、美育失“态”、劳动教育失“落”的现实偏差,树立核心意识、底线意识、质量意识、课程意识、协同意识、品质意识,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让“五育”并举落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5]。

二、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五育”并举面临的问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在实际中的应用,出现了教育技术理论凌驾于教育理论之上,或者教育与技术互相割裂,教师为了信息化而去利用技术,抑或是将课堂让渡于信息技术,模糊了教育育人目的等情况,具体问题表现在:

(一)技术、教育两张皮,将“教和育”变成了“讲和学”

教育从古至今都通过引出与传递的过程,增进知识和技能,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互联网”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和技术,实现对现有教育的增强与优化,提高教育公平、质量与效率,推进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相关技术与教育的深度统合,实现对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创造教育新业态,是对教育各要素的全面重构[6]。

然而,教育与教育技术存然处在“两张皮”的状况,即教育技术开发的方法和手段还没有完全融入日常的教学,部分教师对教育技术也经常采取不积极、不热心乃至排斥的态度。教育界所需要的技术并不能用信息化的语言很好地表述,而教育技术界研究者或者实践者所开发的一些课件、技术支持系统,却也不能够很好地为教育界所认可。究其原因就是技术对教育的融入程度不深,而教育也没有完全获得来自技术之支持的缘故。其中更为根本的矛盾是教育技术承担的功能与教师的作用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并不明晰,技术用于课堂之时教师的角色定位变得不再明晰,原本的“教和育”在生硬的技术嵌入中变成了“讲和学”。很多老师有了PPT 以后就照本宣科,课堂缺乏了思维的活力,课堂由此变得缺乏生气,教学也随之变得僵硬失败。教育的中心正在“从教学转移到学习,从说教转向创造性探究”[7],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势必需要我们明晰技术和教育应该如何互相依存,共同形成新的教学形式与新的教育天地,明确教育与技术、技术与人之间“主体性”的关系。

(二)过分重智,未能体现“五育”并举、因材施教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大量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依旧处于现象与知识层面[8],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教育信息化的开发、推进工程中依然缺乏应有的关注。“轰轰烈烈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应试教育”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因此,在“互联网+教育”推进的过程中,首先应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摆脱应试教育思维和标准化培养模式的桎梏[9],提倡个性化学习,破除“唯分数论”的评价机制。

因材施教与个性化的教育是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育的实质。市面上诸多的线上教学模式,将教育商业化、产业化,以“抢跑”的模式提前灌输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唯分数论”的评价标准强调考试、排名,过分强调以知识为根基的学习内容,机械化地灌输给学生应试所需的技能与技巧。这一线上教学的现状助推了智育备受关注,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陷入捉襟见肘的窘状。而教育不仅是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不应只有智育作为支撑,没有德育难以在成才之前先成人,没有体育难以有强健的体魄支持终身学习,没有美育难以建构完整的人生观,没有劳育难以在实践中创新创造。每一个人的出身、头脑、思维都是有别于他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输出,有助于把每个人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教师才是信息化的推动者,并非技术者推动教育

如果要使教育技术深度融入教学、融入课堂,那么教育技术的研发人员就必须与一线教师成为“好朋友”乃至“好帮手”。然而,教育技术如何深入课堂,其直接助推者并非技术者,而是教师。有些教育信息技术还没有被老师非常熟练地运用之前,就被枪毙了或者被排斥,因为教师的教学模式基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已根植于心,剥离开信息技术的应用,抑或是信息技术不能为教师所用,不能深入人心、深入课堂,那么无论技术者如何推动教育,信息化都无法在课堂中真正绽放出魅力。一些机构或者单位开发了一些非常好的技术手段,却根本无法进入学校或者为学校应用。“技术促变教育而非引领教育”[10],换言之,技术之于教育的定位中,技术不是去占领教育,去强迫教师为技术应用调整育人模式。

(四)教学模式的颠覆并不颠覆教育的本质,技术需要加上教育的温度

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教育信息化对于信息获得的便捷,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慢慢弱化,教师的地位也逐渐被边缘化。现代信息技术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间与空间界限的同时,也改变着教与学的关系。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型的教学模式变革使有的教师更多关注了机器、屏幕,而忽略了学子们热切的目光,弱化了课堂中互动的氛围。换言之,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模式,但教育的对象并非机器的终端,依旧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这就需要技术辅助还原课堂现场,在教育信息技术中加入人文的气息,体现教育的温度。所有学生的表情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或者拉近或者拉远,教师和学生虽有一屏之隔,却依旧都能感受到彼此的目光,教师应读懂学生的疑虑或者感受。教师讲课无论线上线下,都应仍然那么自如,那么富有激情,感受到学生对教师的这种期待。应积极创设师生互动的环境,关注情感的交流,实现人与人情感互动产生的教育作用。教学育人、树人的本质,需要师生间信任的温度,更需要教师对于个体因材施教培育的温度。

三、信息化推进下“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组织方式

因为教育系统的复杂性、教育作用对象——人的特殊性,信息技术促变教育具有“慢性”特征,需要长时间的缓慢释放,并经历“人才培养”这一中介逐渐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体现。因此,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是短期的、单维的以及线性的闪电战,而是长期的、综合的以及连续的持久战[11]。

智能时代教师的理念建设和角色转换也是一门必修课,时至今日,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仍是人才培养本质特性之一,即让每一个人按照各自的能力与特质得到相匹配的教育。工业时代的大规模生产和技术水平决定了班级授课制和人才培养标准化的形式,效率至上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因材施教,但在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土壤与基础,在线学习与人机交互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匹配的管理模式相结合、智能助理与新型教师相结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适合发展的智能空间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12]。随着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到来,智能技术贯穿至教育教学全过程,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辅助甚至变革教师的日常教学,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还可以辅助监测评价学生的认知状况与心理情况。

(二)重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变结果导向的单一评价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多维度评价

技术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生变量,在与教育的融合中生成新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评价等诸多元素[13]。这也意味着评价体系不再仅注重知识传授,而向更加注重能力素质培养转变。

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内容应该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素质为重、综合交融、全面发展”的评估与评价。要评价首先要识別,有了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机器视觉、多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不仅可识别,还可被记录、被储存,从而为评估评价和改善教学提供依据[14]。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体现着智能空间下教育的个性化、多元化与协同化,鼓励基于大数据对学生开展个性化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助力教学、实践、评价全过程。

(三)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能化学习环境

在立德树人、智慧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信息化语境下的教育育人将更关注于“教育的智慧”[15]。教育信息化最初以“技术逻辑”对传统教育的运行模式进行优化和改造,带来学习环境、课程载体、教学媒介等实体层面的变化,推进过程中形成新的秩序、范式、理念和文化,最终将引发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的内涵更新。反过来,教育信息化构造的新教育理念和文化又将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基点,形成新的文化渗透[16]。

信息之于教育,应不忘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始终把握教育性这一本质。面向2035 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信息化的人才培养将是智能化与人本化融合的新范式,需要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教育信息化2.0 将从教育问题本身入手,对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可能性进行充分挖掘,转而以“技术逻辑”对原有运行模式进行优化和改造,最终形成新的秩序、范式、理念和文化。而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继而形成一种“技术无处不在而又难以察觉”的技术协同、技术沉浸、信息无缝流转的教育信息生态[17]。

猜你喜欢

五育育人信息化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