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自信的培养和塑造研究

2022-03-17韩雪张普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育人大学生文化

韩雪,张普

(湘潭大学 a.教务处;b.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树立和彰显高度的文化自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开启,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大合唱”已经奏响。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自信,不仅成为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四新”建设、加快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

1 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自信的内涵价值

创新创业需要文化,创新创业文化主要体现在创新创业应倡导与发扬担当、诚信、实干、创新等价值观与精神品质。创新创业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创新创业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与积极践行,强调以文化自信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张力与活力,要将文化自信培育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各环节。

1.1 工具性与目的性价值的有机统一

创新创业文化自信的整体性价值,包括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二者辩证统一。其中,工具性价值是指创新创业文化自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所体现出来的显性价值;目的性价值是指从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本质出发,创新创业文化自信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所体现出来的隐性价值。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来看,完整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应是“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终身发展”三位一体、层次递进、有机融合[2]。可以说,创新创业文化自信的工具性价值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第一层次,即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强化学生对创新创业文化价值的认知与认同,有助于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创业,这也是大学生通过4年学习能够获得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及毕业5年左右能够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取得成就的重要体现。创新创业文化自信的目的性价值则对应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第二层次,即终身发展。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创新创业教育要真正落实在“人”的培养上,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新创业文化自信,以内隐的、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体悟创新创业文化、敢于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中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对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本质的。

1.2 文化传承与现代转化的有机统一

文化是承接传统与现代的连续实体,创新创业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认同下的一种行为选择。正因如此,创新创业文化自信不仅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在传统创新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中展现出源源不断的创新创造力,突出体现了传统创新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效契合。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作用的结果[3]。历经5000多年文明发展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创新文化底蕴和积淀,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就是创新。传统创新文化传承至今,经一代又一代人的文明接力,成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自信的源头与根本,也为之打下了深刻的传统文化烙印,这即是传统创新文化强大的作用力与影响力。在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今天,其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更加凸显,但只有经过现代化的洗礼才能全面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自信的养成。教育的过程,实质是文化价值判断与选择、传承与创新的过程[4]。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在传承传统创新文化的基础上,顺应当前创新创业面临的新变化、新要求与新挑战,自觉变革原有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理念方法,培育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创业文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自信厚植土壤。

1.3 实践育人与心理育人的有机统一

创新创业文化自信是创新创业实践的反思过程,也是创新创业心理资本的积累过程,既属于行为的范畴也属于心理的范畴。这与“三全育人”提出的实践育人、心理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是共通共融的,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自信是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关键路径。自信是一种自我确认和坚守,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自信来源于创新创业实践之后的理性反思与价值认同。由创新精神的培育、创业意识的激发到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在实践中检验,在检验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定自信,可见创新创业文化自信是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构建的结果。从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来看,文化与心理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二者既具有依存性又具有建构性[5]。因此,谈创新创业文化自信不得不谈心理育人,谈心理育人不得不谈心理资本。心理资本这一概念由路桑斯(Luthans)提出,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体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6]。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价值支持和情感支持,心理育人与实践育人由此成为创新创业文化自信的一体之两面。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短板的现实分析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整体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供给侧方面质量不高,而造成供给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则是“学无所获”和“获而难用”,从根本上说就是文化弱势、质量不高[7]。相对于讲求创新与变通的强势文化而言,文化弱势本质上是跟随、依赖、妥协、不自知与不自信,缺乏怀疑、冒险、求变精神,这是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普遍存在的文化短板,并且直接导致大学生创新力不足、自主创业率较低。从纵向历史和横向现实两个维度来审视,创新创业文化短板的生成因素涉及不同时期的文化和不同类别的主体,受复杂多元因素的长期影响。

2.1 纵向历史维度

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局限于物质层面的理解,缺乏精神层面的文化升华,主要原因就在于多元文化冲击下的选择困境[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共同构筑了当代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是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来源与精神动力。正是对传统创新文化传承以及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即“文化获得”上的明显不足,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创新创业文化短板。

一是传统创新文化传承的缺陷。历史与现实对比表明,个体创新精神不足存在明显的历史传承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创新精神的忽视与抑制[9]。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不管是整体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还是部分层面上的传统创新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惯性作用,而这种惯性作用很有可能演化成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阻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这是因为,传统创新文化产生于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政治制度与文化背景导致其带有难以摆脱的时代局限性,须在现代化的转化过程中不断增强适应性和持续性才能真正发挥效用。对待传统创新文化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加之“官本位”、权威主义等主张抑制个体创新精神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在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存在的不足是较为明显的。

二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的弱化。文化自觉是人对其文化背景的认知、定位及由此而产生的主动担当意识,从逻辑上讲,这种认知与担当是文化自信有效形成的前提[10]。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历史发展方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语境下,当代大学生必须首先具备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认知和高度认同,自觉将创新创业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才能完全符合创新创业文化的价值内涵与取向。然而,部分大学生对其认知不够全面、学习不够深入、担当不够主动,这种主体精神和文化自觉的弱化致使创新创业文化自信失去了前提基础。

2.2 横向现实维度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多学科融合、多路径交互、多部门协同、多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从相关主体进行剖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短板现象主要归因于大学生个体认知的有限性、高校人才培养的功利性与社会氛围的保守性等等。无论是内在驱动力不足的主观因素,还是外部推动力欠缺的客观因素,都是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自信养成的多重掣肘。

一是个体认知的有限性。根据苏珊·菲斯克(Susan Fiske)和谢莉·泰勒(Shelly Taylor)的观点,人类是认知吝啬者——也就是说,人们总会尽力保存自己的认知能量[11]。显然,个体认知的有限性在本质上就是与创新相对立的,至少是不会主动倾向于创新求变的。面对信息的多样化,大学生倾向于采用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策略,维护固有的知识、信念和态度,极易产生较为严重的偏见和错误。这种心理上的首因效应会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与实际行为产生一定的对抗性,学生无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也就难以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力。

二是人才培养的功利性。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本体性缺陷,对高校来说并非出自内部迫切需求,而是作为国家任务外加的[12]。事实上,很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点较低、起步较晚,过于看重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获奖、考研深造率等功利性指标的达成,片面追求创新创业活动“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本质。创新创业教育落脚点不在“人”的培养上,缺乏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文化引领,必然导致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浮于表面、文化汲取不够、文化认同感低。

三是社会氛围的保守性。从社会宏观层面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短板的一个客观原因即缺乏鼓励引导创新创业、允许失败、善待失败、宽容失败的外部环境。社会创新文化氛围不足,一方面,主要表现在社会其他群体创新创业的发展困境对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带来的一定消极影响,让大学生容易产生不敢创新、不愿冒险、害怕失败的错误认知和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开放性、激励性和包容性,成果评价制度不够弹性,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往往忽视了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群体、成长需求等之间的差异性。

3 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自信的对策建议

进入新时代,高校应始终坚持学生中心,以价值引导为根本,以心理资本为基础,以文化供给为重点,以宽容机制为驱动,不断强化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文化价值的认同与践行,让创新创业文化自信成为引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

3.1 加强创新创业价值引导,突出思政育人

作为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形式,价值观的自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自信的核心。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价值引导具有鲜明的导向性、科学性和超越性[13]。加强创新创业价值引导,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促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观。

一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自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元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二者同向同行的共同价值追求和逻辑前提之一。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引领作用,将“思想政治过硬”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自觉将创新创业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针对少数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与相容性。立足不同学科专业,以严谨、求实、进取的学科专业文化丰富创新创业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回归常识,运用专业所学投身创新创业实践,这也是整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目标,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

三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是劳动教育坚持的基本理念之一。相比其他学段,高校实施劳动育人的主要路径就是创新创业。围绕创新创业,通过“互联网+”“创青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活动打造“劳创融合”的高校育人格局,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劳动精神与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新性劳动的劳动实践深入涵养创新创业文化底蕴,有助于学生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勇于担当作为。

3.2 积累创新创业心理资本,增进文化认同

创新创业文化必然是符合经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其形成需要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汲取文化资源与力量。而心理资本是个人积极的心理能力,本质特质在于“积极”,主要包含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四个基本维度,也可以说是“自信”的能力。开发创新创业心理资本是从个体内因层面增进文化认同的决定性因素,对促进大学生积极认同与践行创新创业文化价值至关重要。

一是“以古通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守正创新过程中树立自我效能感、希望感。自我效能感即通俗意义上的信心,希望感则是目标和意志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富含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谦下不先等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思想和方法,而且讲求人本思想、实践理性、正己正人、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中国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创新智慧成果的集中呈现,中国梦更是生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的文化自信。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为核心的革命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都是当代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信心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和充分理由。因此,大学生应全面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势,深刻体悟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持续不断地激发自我效能感和希望感。

二是“以我为主”,在外来文化吸收借鉴过程中强化乐观感和韧性感。乐观感是一种合理的归因方式,韧性感意味着坚持和超越。创新创业教育来源于西方,但我国的创新文化不仅有源有根有深厚底蕴,而且经过长期探索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理论范式和实践成果。文化差异不是文化差距,学习借鉴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更不是自我否定。大学生吸收借鉴国外优秀创新文化成果和先进经验,必须始终坚持主体性,明确“为我所用”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西文化交流互鉴中学会理性面对创新创业成败并合理归因,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而是不断坚持、创新、超越。

3.3 扩大创新创业文化供给,融入校本特色

立足办学定位和特色,高校应以扩大文化供给为主要抓手,多方面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进一步释放创新创业文化效能,提升学生文化获得感,为创新创业文化自信提供良好的文化土壤。

一是抓课堂,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将创新创业文化自信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构建“导引、基础、通识、专业”四位一体、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元素,推动课程教学、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树立有机结合,促进创新创业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二是抓实践,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加强学科融通、产教融合,鼓励跨学科组建团队,依托实践教学、学科竞赛、项目孵化等平台开展反复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通过交流平台扩大创新创业文化资源的供给量,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逐步深化对创新创业文化价值的体认,有效塑造对创新创业具体实践的信心。

三是抓成效,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加强与企业的组织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与业界专家互派交流。以共研项目、共建技术中心、共建产业技术联盟等合作方式,推动各类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提升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效益,形成示范效应。

四是抓宣传,打造创新创业文化品牌。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育人资源、区域历史人文资源,加强校风校训校史校情教育,融入校本特色。深入挖掘创新创业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先进精神,加大创新创业典型宣传,提升创新创业文化内涵。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培训、论坛等主题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文化自信。

3.4 构建创新创业宽容机制,推进协同育人

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受外部环境影响,宽容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信,反之容易抑制发展。高校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以激励、评价、容错机制为三大支点,由校内及校外,花大力气促进形成创新创业宽容机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设开放的文化环境。

一是建立柔性的激励机制。柔性激励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灵活多样、“润物细无声”、具有适应性的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变成学生个人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行动。高校要重视创新创业价值理念的宣传引导,结合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特点采取差异化激励措施,多方面发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

二是形成弹性的评价机制。弹性评价强调以产出为导向,设立多元评价标准。创新创业教育产出不能局限于创新项目、学科竞赛、考研率等显性指标,应更加关注深层次的创新创业文化自信等综合素养。高校应从专业基础素质能力、创新创业思维意识、社会实践能力、个人特质把握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等五个维度,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14]。既包括现阶段可视的量化指标,也要引入对学生终身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创新应用考核,如实际解决社会实践或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等等。

三是探索理性的容错机制。理性容错强调持续改进,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改进、再评价”的螺旋式提升体系。试错是创新的基本手段,容错是成功试错的重要保障[15]。创新创业本身就有失败的可能,对风险思想准备不足将大大挫伤创新创业文化自信。但容错机制需要容错资源和容错成本,这就要求高校不断深化与政府、国内外高校、行业企业等交流合作,最大限度整合育人资源,鼓励创新、允许试错,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兜底保障,形成多主体协同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自信的良好生态。

猜你喜欢

育人大学生文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年味里的“虎文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