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中情感动力机制研究
2022-03-17姜卫玲冯紫仪
姜卫玲, 冯紫仪
(淮阴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并不断扩散。在这一突如其来的重大公共事件中,为了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与大面积扩散,各地纷纷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严格的交通管制与居家隔离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众在活动空间上的封闭与受限。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进展情况成为处于极度恐慌与不安境地中的民众讨论最为集中的话题之一。与此同时,民众借用网络空间充分表达由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发展而带来的情感冲击。于是,各种情感在持续杂糅与不断互动中得到加强与转化,最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情感能量,在社会互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所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以“情感能量”为核心,重在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及其产生的具体动因。在柯林斯看来,处在“互动仪式链”中的情感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因而极其关注具体“情境”的作用。“互动仪式”主要由以下要素组成:“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因此不管他们是否会特别有意识地关注对方,都能通过其身体在场而会相互影响。2.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因此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而谁被排除在外。3.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通过相互传达该关注焦点,而彼此知道了关注的焦点。4.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1]86同时,组成“互动仪式链”的各要素之间也会发生相互作用,使“仪式”发生并最终产生结果。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事件中,情感动力机制不但成为民众表达自我的工具,更对公共话题领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构建。因此,本文主要以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研究视角,着力从情感激励、情感表达以及情感转化等方面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社会民众情感的动态发展,深入剖析情感动力机制的生成与演变过程。
一、突发公共事件中情感产生的基础:具体“情境”下的情感激励
突发公共事件已越来越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强烈关注。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爆发,可能造成或已经造成人员生命财产损失、自然环境破坏或者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重大危害的事件”[2],大多涉及社会生活、卫生安全、权益保障等方面。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但与民众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更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虽然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与突发性,但是由于短时间内获得了民众的大量关注,也聚集了众多讨论,因此会刺激舆论的突然爆发。此外,突发公共事件通常是突如其来的,更加强调其突发性与公共性。一般而言,突发公共事件波及的范围越广,其所受到的关注度会越高,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也就会越大。
柯林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由具体的“情境”构成,即便是宏观的社会现象也是由微观的“情境”构成。因此,“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出发点是研究具体“情境”而不是个体。但是,个体既是以往互动情境的积淀,又是每一个新情境的组成成分。[1]33不但如此,个体还会根据“情境”的具体要求而发生相应的变动,并在“情境”中产生互动,最终激发情感的生成。
(一)类似疫情重现的危机“情境”
2003年初,由SARS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即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在全球迅速扩散,最终造成数千人被感染、774人死亡。在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中,病毒的迅速扩散与极强的可传染性所引发的恐慌一直延续到今日。
新冠肺炎疫情在爆发之初便显现出与非典疫情高度的相似性。一是从患者病症来看,两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肺炎,症状都是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高热,还伴有全身乏力等症状。两种病症都可能引发白肺,甚至导致呼吸衰竭和多器官衰竭,最终死亡。二是从疫情发展情况来看,SARS和新冠病毒都有着极强的传染性,并且新冠病毒表现出更强的传染性,甚至在病毒潜伏期仍存在传染他人的可能。
正因为如此,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迅速引发了民众的极大恐慌。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那场夺去了数百人生命,令众多医护工作者舍生忘死、让世界民众揪心的疫情将会卷土重来。再者,新冠病毒传染性更强的新证据不断出现以及持续攀升的感染人数与死亡人数则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恐慌情绪,陷入了一种类似疫情重现的危机“情境”之中。
(二)信息不一致的“塔西佗陷阱”情境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谈及执政感受时曾说“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的得罪人民”[3]。这一见解后来成为西方政治学里的定律之一,即著名的“塔西佗陷阱”。其意是指当公权力遭遇信任危机时,无论政府发表什么言论、颁布什么样的政策,社会都会给以其负面评价。也就是说,当政府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早期传播中,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信息不一致现象。2019年12月30日,湖北武汉8名医护人员通过微信朋友圈传播了关于不明肺炎的消息,并指出已经存在医护人员被病毒感染的情况。12月31日,国家卫健委专家抵达武汉,在通报了27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同时,明确指出此次疫情未见明显的“人传人”现象以及没有医护人员被感染。但是,由于之前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了一定恐慌,面对政府部门的权威通报,多数人仍持将信将疑的态度。民众的恐慌情绪并没有消失,相反还在继续蔓延。后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进一步发展,社交媒体发布的有关不明肺炎的信息逐渐得到了证实。这自然就显现出前期相关部门报告中的部分内容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
此外,由于互联网空间的开放性使得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边界不断消解,用户可以在其个人空间对公共议题发表意见,其情感的表达则更加自由,所以由信息不一致而引起的民众对政府不信任的情绪更甚,对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不负责、管理不及时、数据信息不真实等指责与谩骂之声也不绝于耳。政府公信力一度遭受质疑,陷入了一种由信息不一致而带来的“塔西佗陷阱”情境之中。
(三)严格管控的危机管理“情境”
2020年1月22日,湖北省卫健委通报当日省内新增确诊病例105例,湖北省启动突发公共事件二级应急响应,并宣布于1月23日上午10时起对武汉市实行全面交通管制。随后,全国30个省份陆续启动突发公共事件一级应急响应。从省到市到区县再到乡镇社区,各地在制定落实社区的防控措施与实行网格化管理基础上,严格控制举办大型活动,减少人员聚集,发布旅游、家庭、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居家观察等公众预防指南,落实重点场所和密闭交通工具的通风、消毒、测体温等措施,严格防止通过公共交通工具传播疫情。
尽管在全面管控实施之前,经过春运大潮,已有大量武汉人员外流,一定程度导致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扩散。但是,在疫情大规模扩散之前,各级政府进行了严格管控。此时,民众的恐慌情绪虽然仍在继续蔓延,但成效显著的严格管控措施多多少少让民众有所安心,也在尽力配合社区减少出行,做好居家隔离。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情感的累加:互动仪式下的“情感连带”
“互动仪式链”的核心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所谓“情感连带”是指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相互唤起参加者的神经系统。[1]3高度互动性与“情感连带”的结合会进一步产生相互认同的成员身份感。互动者通过情感的充分表达唤起了其他参与者的情感,并逐渐形成了“情感连带”效应,最终激发了“互动仪式”的生成。这就使得情感在逐渐增加的“互动仪式”中处于不断积聚的状态。
(一)互动者的情感表达
1.医护人员的情感表达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争中,医护人员始终是冲在最前线的急先锋。他们是最早发现病毒的群体,离病毒最近。由于医护人员直接面对疫情,他们所面对和承受的远多于大众,其情感表达自然也更为丰富和动人。
时已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选择在最艰难的时刻毅然北上,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凭借拔尖的科研能力、深厚的学术底蕴以及抗击非典的宝贵经验,他迅速向社会提供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进展情况以及民众应该如何进行自我防护的信息。与此同时,承载着家国大爱与生命大爱的无座车票以及由于路途劳顿而在餐车小憩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大规模的舆论正是在这场关于家国天下和无私大爱的言论互动中萌芽的。至此,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前期的防控工作、对感染者的救助工作等诸多问题的讨论和互动愈演愈烈,民众的情感表达也更加炽热。
医护工作者们在抗“疫”之战中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奉献、逆流而上的专业精神成为民众情感表达的重点。可敬可爱的“白衣天使”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晒出的被汗水完全浸湿的手术服、双颊被口罩磨起的水泡以及因极度疲劳席地而眠的影像……瞬间感动了无数国人。穿着重重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由于无法分辨身份,所以用马克笔在防护服上写下各自的姓名,同时附上一句鼓舞人心的话或者画上一个骄傲的表情……每一个细节都淋漓尽致地显现出了一线医护人员与新冠病毒斗争到底的坚强精神力量。此时,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自我鼓励以及相互支撑坚持下去的朴素情感,激发了更多民众的社会互动和情感表达,成为疫情阻击战斗中最美的风景。
2.疫区民众的情感表达
在疫情管控期,互联网突破地域空间的局限与阻隔,让生活空间封闭的疫区民众的信息沟通不至于被完全隔绝。身处高风险地区——武汉的部分民众通过自媒体平台记录自己在疫情期间的亲身经历以及武汉市民真实的生活状态。这种接地气的情感表达自然而然带有了更令人动容的感染力。
2020年1月27日晚,武汉街头巷尾空无一人,却从每家每户传来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身处疫区的武汉人民用嘹亮的歌声坚定地告诉大家:“我们还有力量,我们没有被打垮。虽然我们不能相见,但我们心在一处。武汉在加油,武汉能挺住!”这一幕看哭了多少国人,也温热了那么多在寒冷冬日里因疫情扩散而微凉的心。疫区民众的歌声既是对自己抗“疫”行动的鼓励,也是让全国人民放心,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这样的集体情感表达直接震慑着每一个人的心魄。
3.非疫区民众的情感表达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深深牵动着全国民众的心。人们虽然担心随着疫情的发展会让本地受到波及,但是也时刻关心着武汉以及湖北人民的生活状况。中华民族千年的厚重历史注定了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民族情谊,危难时刻人们都是心系灾区的。大多数人对方方日记的关注更多的是出于对武汉人民的关切,虽然她的关注点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读了之后不免让人感到悲伤、难过,甚至是无力、愤怒。但是,一支接着一支的医疗队伍、一批接着一批的救援物资快速抵达武汉。中国电信和央视频APP联合直播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两所方舱医院的建设现场情况。没有任何后期剪辑与加工,24小时的现场实时直播吸引了很多观众,在因疫情而一片萧条的武汉大地上唱起了一曲属于中国制造的基建神话。此外,毅然奔赴一线的志愿者、运送新鲜蔬菜的货车司机、在每一个道路关卡站岗的人民警察,等等,他们都展现着最美的逆行背影。危难时刻,全民族的守望相助是这场疫情中最为盛大的情感表达。
(二)互动者所激发的情感形式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民众通过不断互动的仪式逐渐对其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形成一种共同情感。对此,克里斯·彼得斯曾指出:“新闻已经是情感性的了,不同的是今天的情感风格日益多元。”[4]
首先是恐慌情绪的蔓延。由于2003年非典的阴影犹在,民众对新冠肺炎疫情产生了一种天然恐惧。这是一个完全未知的病毒,这更加深了人们的恐惧。其中,微博作为网民互动最频繁的网络空间载体,最先呈现出较大的恐慌情绪。由于微博平台的表达更加自由、低门槛以及平民化,各种言论在其中频繁互动,使得紧张气氛不断蔓延。商场、超市等大型场所人流量骤减,多数人选择居家、减少出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疫情的恐慌。
其次是愤怒情绪的涌现。人们的恐慌和焦虑不断加剧,就会增加对事件的关注,进而去反思和挖掘整个事件背后的动因。疫情所产生的恐慌不仅仅在疫情本身,更是在整个社会,包括对相关部门工作的质疑、对某些发国难财的不齿行为的痛斥、对不尊重医护人员的失德行为的批判,等等。当整个社会的安全性和公共性受到了冲击,人们原本焦虑与紧张的情绪随着一个个负面事件的曝光而不断叠加,愤怒便会被进一步激化。
在疫情面前,负面情绪在所难免,而尊敬和感动之情就显得尤为耀眼与可贵。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甚至比战争更残酷,我们所面对的敌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没有可以一招制敌的决胜武器,有的只是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普通百姓的最大贡献不过是管好自己不被感染,不给国家添麻烦。这种情感是网民们在频繁互动中积攒出来的,一个人的感动分享给几个人,再分享给更多的人,就积累成众人的尊敬和感恩。人们对于无私奉献者的情感中饱含着感动、敬佩甚至是辛酸。这些情感也都在互动中不断得到加强,最终形成一种“集体认同”,上升为一种长期情感。
三、突发公共事件中情感动力机制的生成:互动仪式作为情感的“变压器”
关于情感动力机制的概念,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机制原指机器的整体构造和运行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机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又是怎样进行工作的。在生物和医学领域,机制指的是生物有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之间发生各种变化的性质和关系;在社会学领域里,机制指的是一种具体的运行方式,它能够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能让整体更好地发挥作用。动力机制指的是动力的来源和作用方式,主体的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以激励行为主体的具体行动和目标实现。动力包括内部需求动力和外部调控动力,二者都可以对行为主体产生具体的激励作用。因此,情感动力机制实则就是在微观内部需求和宏观外部调控的综合作用下,产生情感推动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情感一直以来都是话题讨论的根本动力之一。“仪式间各要素不断发生相互作用,使得仪式发生并最终产生一定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情感’得到增强或者转化,互动仪式就成为了情感的‘变压器’。”[1]157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由于其公共性,其本身就激发了情感能量,从而调动力量刺激了民众间的密切互动。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事件中,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与互动仪式的不断加强,情感表达也在逐渐积聚,直至形成一个舆论建构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情感得到了不断转化与加强。从最初的刺激到互动,再到最后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与共情。民众围绕疫情扩散、抗击疫情、疫苗研制等主题而展开积极的互动。无论是舆论狂欢还是对众多现实问题的披露,民众的情感认知都经历了恐慌、焦虑、愤怒到强烈的民族主义集体情感的过程。强烈的道德震撼唤醒人们的情感,经过不断的社会互动之后,一系列情感得到了转化加强,最终上升成为民族情怀。
(一)情感唤醒:道德震撼的刺激
“只有从道德上给人以震撼,才能从情感上让人感动。”[5]情感唤醒宣告了互动仪式的启动,从更深层次上来说也源自道德震撼。道德震撼一方面是对高尚行为的道德赞扬,包括对毅然担负起重任的高龄院士钟南山的敬仰、对勇敢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的关切、对最美逆行的援鄂医疗队的赞美等;另一方面是对失德行为的道德批判,比如在此困难时刻自私利己、发国难财的行为引发舆论的哗然,少数政府工作人员不负责任、渎职懈怠的行为让人痛斥,一些殴打医生、撕毁医护人员防护服的失德行为触及人们的道德底线等。意识或信念是人类生命活力的基本要素,一旦人们固有的意识或信念遭到挑战,势必会坚决还击。这一阶段,情感被初步唤醒,围绕着悲伤、愤怒、失望等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成为情感唤醒时期民众情绪的主基调。
道德上的震撼刺激人产生一定的情感,这是情感的唤醒。其所形成的是一种短期情感,倾向于即时的愤怒、悲伤、同情等,这是由一时刺激而产生。这种短期情感会成为一种基础,在后面的互动仪式中得到强化。一般情况下,民众持续参与互动是期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能量。一方面,情感是舆情爆发的开关,情感会使逻辑和理性判断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相比事件的真相,人们更在乎情感的宣泄、道德的对错以及利益的关联。另一方面,情感也是民众发表意见的工具,可使突发公共事件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讨论。个体出于道德震撼进行情感表达,会不断激发其他个体对这一事件的共同认知或一致评价,事件就会逐渐获得大量的统一的意见累积,舆情由此生发。
(二)情感互动:集体认同的生成
认同原本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概念,其形成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亚历山大·温特认为“认同是基于他人的社会承认之上的一种自我表象,这种自我表象的内容要和其他行为体对该行为体的再表象取得一致性”[6]。在产生认同的过程中,个体的边界被不断超越,建立起更为广泛的身份集体,进一步产生了一种集体的归属感。
随着民众对新冠肺炎疫情更为深入的跟踪关注和不断互动,很多前期不为人知的事情逐渐浮现,也促使了情感能量不断上升。此时,民众对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丑恶现象容忍度会更低。患者家属殴打医生、口罩坐地起价甚至制售伪劣商品等都进一步激起了民众心中的愤怒。因为大众在经过一系列的互动之后已经逐渐产生一种“国难当头”的共同认知。在国家这一集体概念下,个体的边界被消解。不断聚集的认同感使人们逐渐凝聚成身份的共同体,构建起集体认同,而在这种具有家国情怀的集体认同下上述各种行为和事件是不能被容忍的。
互动仪式存在集体性与节奏性连带,具体情境中的每一个个体相互之间进行局部、反复、不间断的互动,最终形成了一定的团结性、身份与价值归属、情感共鸣。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从事件爆发之初到舆论的不断发酵,互动贯穿了整个过程。其互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网民对新冠肺炎疫情本身的关心:关于新增确诊人数、有效预防措施以及特效药与疫苗的研发等问题;二是网民之间的互动:事件涉及的人群包括疫情重灾区的市民、一线医护工作者、医护人员的家属、驰援武汉的志愿者等;三是网民和媒体的互动:网民期待借助媒体的专业力量及时得知疫情的最新信息;四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的互动:媒体间的信息共享、相互补充也在不断左右着舆论走向并保证传播信息的真实与可靠。
为了阻隔疫情扩散而采取的管控与隔离措施,使民众的交流与行动受到了严格限制。但是,网络空间的脱域性不但使人们的聚集摆脱客观环境的限制,而且他们以相同的价值观与归属感形成了各种群体,使舆论热点在社会上激起广泛关注与讨论,导致全民互动和情感连带,不断构建集体认同,从而为互动仪式的产生提供了关键性步骤。[7]民众的情感表达不但通过互动得到迅速扩散和广泛响应,也会在信息传递中被不断加工。随着互动的深入持续升级演进,特别是一些怨恨、愤怒、质疑等情感会在舆情中以更强的效果得到扩散与传播,情感成为舆情演进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三)情感共鸣:“想象共同体”的塑成
互联网以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让情感在持续不断的人际互动和群体互动中得到循环增强。被提升的相互了解和情感高涨的体验则进一步提高了群体认同,人们就会有极大的热情去做他们所认同的事情。这种已经达到高潮的仪式体验甚至可以产生有助于社会变革的能量,这便是“集体兴奋”[8]。由集体认同上升而来的带有充沛情感的“集体兴奋”使互动者进一步聚集,从而形成了“想象的共同体”。这正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指出的那样,“由于宗教信仰的本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因素,不同的民族从文化根源到民族情感,逐渐形成‘想象的共同体’”[9]。在这样一次集体的情感宣泄中,强烈的仪式感刺激产生集体认同,出现“集体兴奋”,民族情感也被进一步激发。
民众在事件之中扮演的角色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者。同时,这一系列的情感宣泄绝不仅仅是一次事件就可以达到的。其背后一方面是人们日常所积累的民族情感,危难中更显现出民族的团结力量;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低门槛能让人们尽情宣泄,从中体验到短暂而微妙的快感,从而塑造了“想象的共同体”。在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爆发阶段,个体情感打破了原本相对稳定的状态。情感暗示也通过互动仪式进一步蔓延,相互感染并实现情感共鸣,逐渐凝聚为群体情感,以共同价值取向催生“想象的共同体”,促发一系列倾向性的行为转变。
结语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事件中,个体情感在民意的裹挟下持续稳定地上升推进,集体情感也在“互动仪式”的运作下得到不断增强与积累,最终形成了巨大的“情感能量”。同时,“互动仪式”以不同主体创设出了具体的不同“情境”,并在“情境”中激发出更多情感。在互动过程中,因强烈情感表达而产生的“情感连带”也使网络舆论中的各种情绪被进一步扩大和激化。此时,“互动仪式”成为情感的“变压器”,并有将整体公众情绪推向极化的趋势,使情感在社会互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前,公共话语中的情感表达不仅体现在新闻评论中,也会出现在以事实为基础的客观报道中。情感俨然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工具,媒体也成为情感表达的重要中介。情感必定也会成为公共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新闻有机运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分析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情感走向,探讨情感动力机制的生成,有利于把握整个事件的情感演化过程和动态发展,能够将事件的影响和情感发展相联系,不断找寻事件背后的社会根源,以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