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财经商贸专业群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以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为例

2022-03-17成强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育人

■成强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是我们国家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2019年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2019年9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再次提出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等。由此可见,顺应国家的政策需求,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升级、产业变革、岗位变化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研究现状

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双元育人在欧美较早开始探索。例如,德国“双元制”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通过法律确立校企之间紧密合作的关系,由学校完成普通文化知识和职业知识教学,企业完成职业技能培训;英国“三明治”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分层管理,推行工读交替的课程模式,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美国“合作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由国家合作委员会领导,下设合作教育协会,每所学校设有合作教育部,上下对接,且具有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保障体系。由这些研究实践可见,比较成熟的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需要建立校企协同育人领导机构、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保障体系、职业标准体系等。

目前,国内多数职业学校根据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普遍存在的校企合作广度不够、产教融合程度不深、学生培养通道不畅等问题进行研究,力求探索适合我国当前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育人模式,以有效缓解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由此可见,国内职业教育也期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构建教学组织模式等,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推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二、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校企双元育人的实践困境

(一)“新商业”转型升级凸显专业建设滞后

随着“新商业”模式的出现,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的传统优势开始逐渐消褪,不少学校未能整体规划与提前布局财经商贸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商业”产业链衍生出的新岗位群契合度不强,专业之间关联性差,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双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够,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力度不足,难以满足“新商业”转型升级、线上线下整合发展的需要。

(二)专业课程建设与职业岗位群发展脱节

财经商贸类专业不能对接“新商业”模式下的岗位群工作流程,不能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并构建专业教材和开发课程资源,即便国家规划教材的更新及课程资源开发的速度也远远跟不上行业的飞速发展需要,且专业群内部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之间尚未形成彼此联系,难以满足“新商业”跨产业链、跨专业链、跨学科链的特征要求。

(三)专业教学工学结合的深度不够

不少中职学校专业课堂教学仍然偏重于知识讲授,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实习实训条件和设施设备与“新商业”技术快速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实训教学中存在模拟多、实战少的问题,考核评价不能体现岗位工作要求,专业群教学中“工学结合”难以落地,与企业合作不紧密,未能建立起高效的校企团队协作创新机制,难以适应基于岗位群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的要求。

三、优化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实施策略——以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为例

(一)“六参与”巩固校企合作机制

为了有效形成人才培养体系,我们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六个参与”要求,即双方参与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学习环境、考核评价的总体规划与设计。校企合作参与修订培养目标,实现全面育人;参与制定课程标准,实现全程育人;参与实施课堂教学,实现课程育人;参与策划实践活动,实现活动育人;参与建设学习环境,实现环境育人;参与学生考核评价,实现素质育人。

在实践中,为了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我们从校企联合开发教材、实践教授课程等途径开展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大力开发职业素养课程和行业实践性课程,探索出产教科深度融合方式,有效推进中职财经商贸专业群课程的开发;同时抓好产教科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常态化运转。

(二)“四衔接”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校企做好“四个衔接”,即课程与专业衔接、技术与课程衔接、业务与实践教学衔接、企业专家与教师队伍衔接。在实践中,我们通过与企业共建课程体系、共享技术资源、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式,培养切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操能力、岗位实践能力和协作创新能力,有效实现校企间的“四个衔接”。

(三)“五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财经商贸专业群以培养德高技精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五结合”。

1.校企“双主体”结合,强化双方职责

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校企双方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其关键是企业要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有了企业主体的支撑,才能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校智慧金融课程与JA公司合作,双方主动协商校设定企共赢的制度,明确了双方的“双主体地位”,有效强化双方的职责义务。

2.学生学徒“双身份”结合,体现职教特征

校企共商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课程标准是相对学校学生而言的,职业岗位标准是相对企业员工而言的,促使学生实现学生和学徒双身份的融合,使人才培养目标一致。

3.教师企业专家“双导师”结合,推进学生人才培养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承担。学校一方面由学校教师讲授课程知识,另一方面由企业专家以企业方式育人,引企入校,师徒结对,实现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

4.校企“双课堂”结合,变革人才培养方式

校企共同探讨专业技术技能和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共同建构开发课程。把企业课程科学地与学校专业课程融合,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际岗位运用能力,确定学校课程、企业课程和校企课程。

5.校企“双评价”结合,全面考察学生学习成果

学校通过定期测试、过程考核、学习任务的过关,评价学生在校学习的成果和效率;企业基于岗位工作能力的测试,考核评价学生学徒的效果。同时运用国家出台的“1+X”证书制度,开展书证融通、课程融合等工作,将学生取得的毕业证书与第三方评价组织的X 证书作为评价体现,为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新工匠打下坚实基础。

校企合作“五个结合”的实践探索,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教师和师傅“双导师”教学、学生和学徒“双身份”成长,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水平。

(四)“五对接”构建工学结合课程

根据“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递进式人才培养思路,创新教学机制和学习机制,将学生的学习分为“1.5+0.5+1”三个学程,进行“校内学习、校内实践、校企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段式培养,构建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以我校财经商贸专业群“校园O2O 创业”“学生公司”等创业课程为例,具体实现五个方面的对接。

1.课程目标与产业发展相对接,产教融合制定课程标准

对创业项目所面向的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创业项目实施所涉及的基础岗位人才需求及创新发展的更高层次岗位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进行典型职业活动、工作任务、PGSD 能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分析,把能力要求具体转化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再进一步分解、细化形成课程标准。

2.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

校园O2O 创业课程需要整合多门专业课程知识与技能,以创业活动的程序进行排列组合,因此,课程开发团队选择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在编写电子教材时,选择了工作手册式的教材编写体例和活页式教材形式,由企业专家先按职业标准精选创业项目及案例,编写工作手册,再由专业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情分析,编写学习目标,构建教学内容,将企业真实的项目和案例进行加工转化为符合创业实践教学要求的学习资源,经过反复沟通与修改最终完成教材编写及教学课件、实训指导书及案例库等数字化资源建设。

3.教学过程与创业过程相对接,工学结合实施课程教学

校园O2O 创业课程的教学场所是学校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创业团队的成员,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在团队合作进行创业项目实战过程中,做中学,创中学,在职场与市场中理解创业、学会创业。

4.认知过程与职业行动过程相对接,行知合一开展学习绩效评价

创业课程教学评价必须放在具体的创业活动之中来衡量,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发展性评价。主要从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和创业热情的激发,学生的创业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的提升,学生创业团队的运营绩效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

5.校企深度合作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提供条件与保障

为确保校园O2O 创业课程的顺利开发与实施,学校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名师工作室,搭建校企、校际交流平台,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及常态化定期交流机制,整合校企优质资源,以合作企业真实的创业项目为载体,校企共建“双师型”创业导师团队、创业孵化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共享优质资源,为创业项目实战提供条件和保障。

四、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实践突破

(一)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

基于调研结论,学校借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力量、行业指导委员会、企业导师团队以及学校师资研究团队,组建政校行企四方协同建设的动态调整机制,积极发挥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和作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设,修订财经商贸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工学结合、渐进顶岗”模式,开发校本课程体系,提高学校课程与实际岗位的融合度,进而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有效实施协同育人机制。

(二)创新专业实践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形式上,课堂采用线上+线下形式进行,实现授课模式的创新;在项目实施上,实现管控机制创新;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跨专业知识的理论创新;在创新考核评价模式上,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在全方位过程性评价上,实现考核模式创新。

(三)推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随着校企合作工作的推进,大量企业元素、企业文化的融入以及师资企业培训的深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意识均有较大改变和更新,教师团队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研讨,参与课程开发建设,主动地进行课程与教学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建设。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业指导能力、教材编写及科研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

以“教师+项目+课程”锤炼提升教学能力,打造一支产教融合型师资团队。依托何毓颖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探索实施产教融合型教师培养,加之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进入,更新教师学习意识,提升教师的专业实战能力和岗位实践能力,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建设水平、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教学资源开发水平、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等。

(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主动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运用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专业技能不仅得到深度锻炼,专业意识也被彻底激发,强化了学习效果,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大大提高。

通过专门化课程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的法治意识、社会责任、爱岗敬业、诚信经营理念和创新创业等精神,促使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实践活动,提升技能、发展思维、开发潜能,以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变革、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素质的“新商业”人才。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