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减”与“增”
2022-03-17刘亚丽
■刘亚丽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进一步明确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表面上看,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与加强学生作业是相冲突的,但是,做好作业的“减”与“增”,科学设计与布置作业,既能高效完成好学科作业,又能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学习负担“减”、学习质量“增”的“减负提质”目标。本文以语文学科作业为例,谈谈如何通过语文作业的“减”与“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
一、减少作业时间,增加作业质量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 分钟”。相关规定让教师不受限制地给学生布置作业已无可能,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必须减下来,且要控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最少的作业时间达成最高的作业质量,成为语文作业唯一的选择。其中,一至二年级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留出课堂作业时间,在课堂四十分钟时间内完成精选的语文作业与点评。三至六年级在做好课堂作业的基础上,还可以用好20-30 分钟的书面家庭作业的时间,精心设计语文家庭作业,以巩固语文学习,诊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双减”背景下的语文作业,不管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已经走出了以数量取胜的阶段,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其核心不在于语文作业的数量,而在于语文作业的质量。笔者认为,高质量的小学语文作业要做好以下几个加强。
(一)加强语文作业的目标定位与重点确定
有些老师喜欢到处收集语文练习题,变着法让学生反复做。其实这样的练习是在下大包围圈,没有明确目标,没有突出重点,没有突破难点。学生有做不完的题,教师有改不完的作业,结果教师和学生都很累,学生的学习仍然达不到质的飞跃和理想的效果。
高质量的语文作业一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巩固知识与技能是语文作业的重要目标,教师对巩固什么知识与技能,突出什么重难点,心中要清楚明了,要精心设计与选择和目标相关的作业,而不是练习册、练习卷上有什么作业就布置什么作业。无关作业该删除的要删除,重复作业该剔除的要剔除。
此外,高质量的语文作业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针对性强的作业,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巩固知识与技能。例如,字词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习作与表达是小学语文巩固作业的重要内容。笔者在低段遵循“多背少写”的原则,随文识字,课堂上写字。在中高段生字词积累这一板块,就摒弃了传统的让学生抄写生字词的做法,学生没有抄写本,只有听写本、错题本和巩固本。如果听写错了,只需要及时改错,第二天在巩固本上再次听写错了的字词;每周周末,学生再次复习错题本上的内容;期末时,整理自己的易错词语,自制题单。
(二)加强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与自主选择
作业“一刀切”的传统模式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导致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对于学习情况好的学生而言,多数基础性作业不需要做,而需要做提高性作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上,会逐渐磨灭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于学习情况不太好的学生而言,基础性作业需要做,而难度比较大的作业是难以逾越的坎,这样逐渐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畏惧。
因此,语文作业不能一刀切,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将学生分为“基础”“提高”“冲刺”三类,进行分层作业。对于“基础”类学生,重点以抓基础为主,布置字词巩固类作业,拼音、背诵、听写必须过关,及时弥补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的缺陷,循序渐进,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提高”类学生,在巩固生字新词的同时,布置作业时侧重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对于“冲刺”类学生,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此及彼,重点布置提高和拓展类作业,加强思维训练的深度,鼓励在学习中创新。当然,这样的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使用。
在作业分层设计时,除了精心设置作业梯度,还可以采用“作业超市”的形式,让学生对作业进行自主选择。如在“聊聊书法”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可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来搜集资料,老师只需提供范围或思路:著名书法家的故事、自己喜欢的书法家、自己欣赏的书法作品、自己练习书法的感受、练习书法的益处等。
(三)加强语文作业设计的学情分析与精准预设
高质量的语文作业一定符合学情,能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只有符合学生学情的作业才称得上高质量的作业,即使设计的作业很完美,但如果不符合学生实际,也称不上高质量的作业。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来把握学情,预设作业,对相关作业做必要的调整。比如,在学习《穷人》时,课后有个小练笔:“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 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了解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掌握情况都比较好,深入理解了人物形象,于是笔者将预设的这个小练笔更换成了难度更高的作业:“写一写你在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当天作业完成情况来把握学情和设计作业。这需要教师对每天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统计与分析,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设计与布置作业,提高作业的针对性。例如,在一次检测中,笔者发现“看拼音写词语”这个板块学生得分率不高,究其原因竟是学生在拼音拼读时出现失误,把“shùn lì”误读成了“shù lì”,把“lèi gǔ”误读成了“léi gǔ”,把“zhuāng jia”误读成了“zhuān jiā”等。于是,笔者根据学生学情,聚焦拼读这一目标,及时调整作业设计,重点设计了易误读的看拼音写词语题单,并将其打印出来供学生使用,有效解决了学生的这一问题。
二、减少课后作业,增强课堂评测
“双减”要求减少学生的家庭作业量,虽然没有对课堂作业做出具体规定,但其实对课堂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促使教师要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新课的学习与课堂评测,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来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笔者认为,要实现语文学习“减负提质”,需要做好语文课堂评测的“五增强”。
(一)增强课堂评测的目的性
教师设计的语文课堂评测一定要目标明确,要么为巩固知识与技能而设计课堂评测,要么为突出教学重点而设计课堂评测,要么为突破教学难点而设计评测,要么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而设计评测。总之,不能随意找些课堂练习题,即使是教科书上的练习题,也需要教师认真解读,了解其中的目的后才能让学生完成。
(二)增强课堂评测的常态化
许多语文课都喜欢在课堂上开展讲读活动,老师“满堂讲”,课堂上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练习,或是把评测留到课后完成。这样安排教学严重忽略了学生的课堂评测。其实,每节课安排一定时间的课堂评测,对于及时巩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动笔作业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与合作、探索等多种学习方式融合在一起使用,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增强课堂评测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给学生带来持续的动力。为调动学生参与评测的积极性,增强课堂评测的吸引力,在安排课堂评测时,应尽可能让评测内容生动有趣,让评测形式丰富多彩。比如,背诵文言文可以设置一分钟的速背比赛,可以小组开火车一人背诵一句,可以加动作、表演背诵,可以计时比赛看谁背得快,可运用“飞花令”“抽盲盒”等有趣的方式背诵等,这些多样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很好的效果。
此外,我们班还进行一些“特殊”的写作,如把训练学生写心理活动片段穿插到听写的过程中,学生在趣味中感受不到作业的枯燥,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在给学生进行听写时,先不要急着订正,而是让学生先写一写他们听写时的心理活动片段。有学生这样描写:“老师翻开书,站在讲台上,念出了我们今天听写的第一个词语。什么!我不由得一惊,这词语我竟然完全没有印象,无从下笔。怎么办?怎么办?看着同桌气定神闲地书写着,我心里更慌了。哎,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复习。”当我订正完听写的词语,发下听写本后,再让学生描写他们的心理活动。学生们写作热情高涨,马上又写出了自己真实的内心活动:“我的听写本在哪里? 我问了问同学,才知道本子被老师留在了讲台上。啊!在讲台上,难不成……难不成……错了一大堆?这下可要被老师严厉批评了。我的心紧缩着,我不忍心继续想下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想,我脸上滚下了一颗又一颗豆大的汗珠,我想控制住自己焦躁的心情,但那可怕的猜想又让我坐立不安。这时,老师来了,她公布了全对的名单。什么? 竟然有我! 我那可怕的猜想转瞬间灰飞烟灭,我的心平静了下来。紧接着,我那颗心又猛烈地跳动起来,我想尖叫,我想蹦跳,我听写终于全对了!我想把我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传递给班里的每一位同学! ”
(四)增强课堂评测的激励性
学生完成课堂评测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做出指导、点拨与评价。对于学生完成的课堂评测,教师要全批全改,及时反馈,二次评测,做出激励性评价,即使完成情况不是很好的,也要对学生做出激励性评价。比如,一个学生的语文课堂评测完成情况不是很好,但是老师还是给予了她这样的评价:“你今天有三个地方值得表扬,一是在规定时间完成了课堂作业,二是书写比较工整,三是比上一次作业完成情况好。如果概括得再准确、凝练一点,错别字少一点就会越来越好。”此外,老师还可以采用作业积分制,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积分可以兑换礼物,以持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减少不必要的书面作业,增强课外阅读
“双减”政策隐藏了这样一个逻辑线索,把学生的书面家庭作业彻彻底底减下来,把学生的课余时间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希望孩子们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社区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减少了学生的书面家庭作业,为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为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与质量提供了可能。在“双减”背景下,不能为此放弃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反而需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扎实地做好。
(一)增强课外阅读的自觉性
“双减”虽然对小学书面家庭作业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对语文学科而言,课外阅读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好词佳句的摘抄,学会做批注,学会写读书笔记,学会写读后感,逐渐从不会阅读到会阅读。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感受到阅读不是一项负担,而成为每天生活的精神享受。
(二)丰富课外阅读的多样性
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可以是老师推荐的课外阅读,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的课外阅读;可以是在家的课外阅读,也可以是在图书馆、书店、电影院的课外阅读;可以是一篇文章的阅读,也可以是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可以是自己独立开展的课外阅读,也可以是与同学一起开展的课外阅读,还可以是与家长一起开展的亲子阅读。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创作。多样性的阅读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拓展延伸的空间。比如在学完《故宫博物院》后,有些同学开始读《故宫院长说故宫》《故宫六百年》《故宫里的大怪兽》等文章,观看《故宫100》《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影视作品,分享去故宫旅游的趣事,同时,学生通过读书笔记、观后感、绘画、为故宫设计游览线路图、主题小报等方式展现学习成果,效果很好。
(三)优化课外阅读的激励性
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需要教师不断采取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开展读书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情景剧表演、好词佳句摘抄展览、读书笔记展览、知识竞赛、课外阅读专项评比等多种方式,以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表彰优秀,培育典型,不断鼓励学生多读书、会读书,持续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例如,我班经常进行演讲会、辩论赛、各项展览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了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