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医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质弱势学生康复路径研究

2022-03-17张佳佳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医弱势体育锻炼

张佳佳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11)

一、研究背景与依据

(一)对于体质弱势学生群体的身体健康水平应给予广泛关注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这种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具备渊博的科学知识,还要具备强健的体魄以及健全的人格品质。然而,不良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先天性的肢体行为障碍和基础性疾病阻碍着健康校园的建设。[1]目前受学术界认可的“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评判标准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残疾、残障人群,二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得分在59分(含59分)以下的人群。BMI指数小于20或大于26.5的体重异常学生,其身体健康水平更应该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程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责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强调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体医融合对于提升体质弱势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价值

1.体医融合对于改善体质弱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科学价值。医学治疗与运动干预相结合的模式是提高高校体质弱势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残疾学生和身体机能不良的学生面对学习、生活、就业等巨大压力时,会产生恐惧、焦虑、烦躁、自卑无助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是不利于学生身体康复的,适量运动不止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缓解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2],从生理学角度来说运动可以促进内啡肽、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而内啡肽具有镇痛及松弛神经作用,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减轻萎靡不振、思维迟缓、郁闷紧张等症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身体状态以及运动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同时配合医疗手段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和调节心理状态,体质状态相对更差的学生也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有氧健身操、广场舞等养身型运动手段调节心理状态。

2.体医融合是体质弱势学生提高健康水平的主动求变。从生理学角度来说,体质弱势学生因长期不进行体育锻炼,其身体免疫能力、抵抗力、肌肉能力以及心肺功能都会显著下降,疾病发病率显著提高[3]。《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8.5%,慢性病诊疗过程的漫长将给居民带来具大的经济负担和利益损失。体医融合模式有利于预防慢性病发病率,降低慢性病发病风险,体医融合是体质弱势学生面对疾病的主动求变。

二、研究实施及调查结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笔者以高校体质弱势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抽样调查高校体质弱势学生共250人,其中男生125人(平均年龄21.5岁,平均体重64.5公斤,平均身高173.4厘米),女生125人(平均年龄20.5岁,平均体重51.2公斤,平均身高162.1厘米),调查内容主要是受访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态、高校针对体质弱势学生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和评价方式、高校为体质弱势学生提供健康指导情况以及体质弱势学生对体医融合的认识程度和接受建议等。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16份,有效问卷216份,有效率为86.4%。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受访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受访学生中有肢体行为障碍的52人,占调查对象的24.07%;患有慢性病等基础性疾病的77人,约占抽样人数的35.65%;免疫功能低下的26人,占调查人数的12.04%;其他心理疾病的8人,占3.7%;异常体重的11人,占5.09%。抽取调查样本的身体状态符合体质弱势学生的认定条件。然而受访学生中有50.93%的人表示对现在的体质状态不满意,这表明学生改善体质健康状态的意愿还是非常强烈的。调查发现,仅有2.78%的学生认为单纯依赖药物治疗可以提升身体健康水平,有97.22%的受访学生认为提高体质健康状态的方式主要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体育锻炼。因此,体医融合作为改善体质健康状态的主要手段是被大部分体质弱势学生所认同的。

2.受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问卷分析显示,受访对象中有50.46%的学生每周参加30分钟以上有效体育锻炼的次数是1~2次,15.28%的受访对象参与次数是3~4次,不参加有效体育锻炼的受访人数比例高达29.63%,体质弱势学生身体状态较差,参与体育锻炼风险系数较高,这也是导致学生不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家长和学校更应引导学生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育锻炼。

3.针对体质弱势学生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状态以及课程评价方法。大学体育课程是学生学习体育技术、技能和知识的重要途径。调查问卷中,有60.65%的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开展针对体质弱势学生的健康发展课程,有24.07%的学生表示不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或者旁听但不参与实践性的体育课堂活动。针对体质弱势学生,普通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程考核评价的方式是免试或与其他同学考核标准一致,单独设置考核标准的情况极少。

体医融合作为体育与医疗手段的深度融合,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是高校体质弱势学生身体状态康复的主要路径,学生对此认同程度较高,且对于运动康复医疗、运动损伤防护、运动处方、运动风险管理等领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点。

(三)调查结论及分析

1.针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质弱势学生体育课程开展形式单一。针对体质弱势学生的高校体育课程开展形式单一,即使开设一些健康理论课程,这部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反而会出现体质下降的状态,随着学习和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肩负社会责任的加重,这部分特殊人群的身心健康更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

2.体医融合理念宣传不到位,学生认知程度不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家长、社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加关注,身体健康状况得到重视。此外,国家有关慢性病等基础性疾病的诊疗和报销政策扶持力度也很大,有关推进全面健康工作也在进一步实施,这为体医融合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在实际宣传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如缺乏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和不同类别体质弱势群体的专项服务,宣传对象集中在老年人层面,宣传内容不够精细。本文对216名体质弱势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显示,其中有56.82%的学生表示社区或者高校没有宣传过体医融合和运动医学知识。宣传重心主要放在医疗上,体育功能被忽视,从而影响大学生对于体医融合理念的认知程度。

3.适用于高校体质弱势学生体育锻炼的资源严重匮乏。首先,康复训练器材匮乏是限制体质弱势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高等学校配备的医疗卫生用具只是针对常见病症学生,缺乏针对体质弱势学生的专项医疗服务,个别专业体育院校的康复器械也只针对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和康复治疗。很多专业器材只有在大型医院才会配备,并且器材的使用方法也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指导。体质弱势学生的康复周期相对较长,需要使用康复器材的时间周期也相对拉长,意味着使用康复器械的费用加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医融合政策的应有效用。其次,专业体医人才短缺是制约体质弱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配备量不够充足,教师承担教科研以及授课任务重、强度大,没有多余的精力为体质弱势学生提供单独指导,而且多数体育教师并不具备专业医疗知识,无法为该类学生提供训练指导[4]。此外,医疗卫生部门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部门各自为政,基本没有联动,专业的康复医学人才紧缺。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高校体质弱势学生身体健康档案

以新生入学体检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为依据,记录学生和家长的自我反馈,依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平台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高校体质弱势学生群体,建立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健康档案。高校体质弱势学生健康档案记录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基本信息,包含姓名、性别、学号、家庭基本情况;二是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包含身高、体重、肺活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状态;三是学生身体健康活动记录、动态评价考核。拟定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方案,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运动处方,注意运动风险与防护,记录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脉搏心率变化情况以及体育参与前后身体机能反应和心理变化状态,最后给予学生健康评价和信息反馈,包括身体机能的恢复状态,运动水平的提升情况,身体的运动量和疲劳程度是否适宜以及后续体育参与情况的具体建议。

(二)构建普通高等学校体质弱势学生体育锻炼体系

1.以学生为中心设定体育锻炼目标。将体质弱势学生分为肢体残疾和非病理性肢体障碍学生、患慢性病学生以及异常体重学生三类。体育锻炼目标的设定要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例如肢体缺陷的体质弱势学生以掌握基本的身体缺陷补偿性体育锻炼方法为目标,达到增强体质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康复目标,而有非病理性肢体障碍如患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关节积液的学生,则围绕肢体康复,以掌握有效的功能恢复性训练方法为目标。患有免疫力低下或慢性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类学生,则以“运动良医”为宗旨配合药物治疗,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达到增进身体健康的目标。

2.完善体质弱势学生体质健康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和心理状态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评价过程要关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前后心理变化和身体技能改善的情况,因人而异,强调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对于不同类别的体质弱势学生考核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针对肢体残疾和非病理性肢体障碍的学生考核评价的指标以医学评价指标为主,配合体育项目考核,主要评价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前后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以及运动过程中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5]对于患有慢性病的体质弱势学生的考核评价指标和评价手段,主要参考医疗卫生领域例如心肺功能、免疫系统等方面的提升效果;对于体重异常学生的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围绕学生的健身、减肥的效果以及课内外的运动健身习惯等来展开。

3.加强高校、医院、社区、企业等多部门联动和资源共享。以社区和高校为切入点进行试点服务,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体医融合。[6]第一,以体育教师为主体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医生、高校体育教师、体质弱势学生形成三维联动服务模式,即一个医生对口服务多个体育教师,一个体育教师负责管理多个体质弱势学生,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加强医学指导,以体育锻炼为主要实践手段,提升体质弱势学生的身体素养。抽取一部分体育教师进入医院康复科室进修学习专业医学知识,组织医学院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普及运动医学知识,培养具备医学和体育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第二,建立“体医融合”社区服务试点,以家庭为单位构建体质弱势学生科学健身服务体系。[9]积极发挥社区全民健身指导员作用,定期组织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实行分类别分层次指导,组织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为体质弱势学生提供有偿或无偿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康复训练指导,实现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并结合学生体质开具运动处方进行体质测试,为体质弱势学生提供动态指标考核,建立个人档案,完善追踪制度。

4.普通高等学校开展体医融合新手段。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大数据,开展学生运动风险评估,根据学生实际健康水平开设阳光体育课程,将体医融合模式引进传统体育项目中。例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趣味、娱乐、健身等属性,对于运动场地运动器材和运动风险等的要求都比较低,且在实践考量中也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因此可以依托这类项目探索出适合高校体质弱势学生的体医融合新模式。

猜你喜欢

体医弱势体育锻炼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的理论基点与践行向度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将弱势变为优势
全球尿素市场弱势运行
动力煤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在社区实施:“体医结合”促进健康研究
信息弱势者程序权益保障的法理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