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动力系统构建研究

2022-03-17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方向育人

陈 希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管家”,从事着与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以及日常生活管理相关的工作。辅导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工作状态已成为激发辅导员思想意识提高的动力,并形成一个辅导员工作动力系统。“工作动力系统”来源于心理学的相关定义,指在环境中受到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激发出在工作中付出更多努力的动力意愿。在辅导员工作中,工作动力系统可以切实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效果[1]。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成

信息化背景下,各种思潮纷纷涌入校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意识产生冲击,这要求辅导员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编。基于这样的背景,首先要对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深入分析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构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辅导员工作动力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以期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基础层的核心能力、中间层的业务能力和高度层的发展能力。基础层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辅导员所必备的核心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到中间层的对于学生日常各项事务的管理与指导能力,包括学习、心理健康管理以及危机事件应对等多重指导任务。高度层的发展能力涉及到辅导员业务的自我提升与实践研究的能力运用。[2]。

二、基于工作动力系统的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方向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核心能力综合表现为学生管理工作的能力、动机、态度、需求以及价值观,以职业生涯发展来看,工作动力系统能够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一个核心能力发展的主方向,包括短期方向与长期方向。

(一)短期方向

不同高校辅导员个体有着不同的职业技能,当职业技能与动力方向相匹配时,高校辅导员就会产生一个短期的能力发展方向。这个方向主要以辅导员的职业状态为基础,形成不同侧重点的长期工作发展路径[3]。立足于当代,调整核心能力的发展方向,细化每一种核心能力构建的过程,发展成为业务核心能力。其中业务核心能力的短期发展还分为动态与静态两种形式,其区别在于静态核心能力来源于辅导员日常工作中获取的能力,而动态核心能力是借助于类似校外学术交流这种外界条件下得到的非职业技能[4]。以静态核心能力发展为主干,辅助动态核心能力发展,共同形成一个辅导员短期的发展方向。

(二)长期方向

立足于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组成,分析影响核心能力的因素,形成辅导员长期发展方向的分析框架,即高校辅导员的能力本质体现在剖析、凝练和叠加层面,由职业引入到核心能力,又外化为价值性、整合性、不可替代性与长期性四个方面,所以核心能力的本质也可以引申为基础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关键层面的学生发展指导能力,其中基础是一种引领力,而关键体现为辅导员长期发展的推动力。由这个辅导员长期发展分析的框架可知,高校辅导员的核心能力与职业发展方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5]。在长期性发展的各个阶段设置职业性向的测试,以工作动力、政治观、职业需求为测试标度,进一步明确辅导员长期核心能力建设的效果,建立一个良好的自身核心能力测试系统,帮助辅导员正确认识自身职业价值取向、教育观念等,并充分认识到工作动力系统对其自身长期核心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高校辅导员处理问题的能力。[6]把长期核心能力发展方向与实践中的个体任务进行匹配,结合辅导员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将对辅导员长期工作提供源动力和有力支撑。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动力系统构建的路径

高校辅导员是负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人员,建设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动力系统,能够切实改变辅导员的工作态度,为高校学生培养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一)明确工作动力系统的动力源

工作动力系统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想信念,使辅导员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方面有着更强的自信心。而作为动力源泉的理想信念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有责任始终坚持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正确传达党的路线与政策方针[7]。辅导员要以高校学生德行培养为基本,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工作动力系统对辅导员工作产生作用时,高校辅导员就会走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机制育人以及网络育人的路径。实践育人是检验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的环节,不仅能够增强辅导员的组织协调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文化育人过程中,辅导员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成长,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机制育人过程中,辅导员应制定一个科学公正的奖惩制度,为学生创建一个良性竞争的班级环境。在网络育人过程中,辅导员必须对网络资源保持高度的敏感,为大学生筛选有利于思想建设的网络信息。

(二)建设动力系统的支撑体系

作为高校辅导员动力系统的支撑,爱岗敬业是高校辅导员所要坚持的信念,高校辅导员要秉持事业精神,将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作为构建动力系统的支撑[8]。同时,辅导员要利用自身的学科知识,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结合时代变化,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学校可以将每位高校辅导员工作整合为不同的工作项目,以学校的学期为评选周期,评选最佳的工作项目,再依据各地汇集得到的精品项目开展职业技能比拼,对辅导员的创新结果予以认定。

高校要根据实际,设定职业化、专业化的专业技能培训活动,重点对核心能力不足的辅导员展开培训。根据校方教学要求,构建教学机制以及辅导员评定机制。设计有深度的调查问卷,在大学生中采取匿名调查的方式对辅导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全面评价[9]。校方根据调查结果调整辅导员工作的方向以及工作重点,并结合校方评定出的岗位职责结果,明确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定高校辅导员工作效果。无疑,工作动力既来源于辅导员内在的理想信念,更依赖于专业职业技能活动的支撑。在辅导员工作动力系统建设中,必须要突出专业化技能培训,以提升辅导员新媒体运用能力、学习指导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能力、大学生就业指导能力、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等等,使辅导员掌握更多服务和管理学生的手段,引导大学生不断向善向上,最终获得更多成长的可能性。

(三)完善高校辅导员奖惩机制

奖励机制能够提高辅导员的工作动力以及工作质量。在完善高校辅导员奖惩机制时,以国家和教育部门给予的政策支持与财政为基础,制定一个持续性的奖励机制,设定定量考评方法,制定指导员能力评分标准。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发展指导两方面细化评价内容,在每个学年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定,并探究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10]。除此之外,校方还应建立一个激励机制保障体系,以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为基础,综合各位辅导员的工资待遇、职务变化以及职称评定结果,针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构成,形成一个系统化奖励流程[11]。根据评定结果选择出最佳的辅导员作为工作领头人,制定辅导选拔、任用、培养以及管理流程,加大对辅导员工作的支持力度,为评定出的工作领头人创造深造机会,设立专项基金,帮助辅导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除了奖励机制外,校方还应建立一定的惩罚规则,对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学生发展指导能力两方面表现欠佳的辅导员予以一定的惩处[12]。辅导员应服从校方在工作制定上的约束,严格执行工作准则。校方应高度重视对表现不佳者政治素养的培训,及时对其进行教育,使其不断强化政治学习。

猜你喜欢

辅导员方向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位置与方向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