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传承·特征分析·中国特色:现实社会主义研究
2022-03-17花凤春
花凤春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2)
现实社会主义诞生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自诞生伊始,人们对它是否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疑虑较大。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原创理论,现实社会主义应当首先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内部实现。于是,产生了一个历史悖论性问题,如何看待现实社会主义却是诞生于经济文化水平落后的国家,这是否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现实社会主义在“现实性”上找到了答案,在厘清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如何正确看待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以及明晰现实社会主义鲜明的实践特征基础上,确证了现实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回归。现实社会主义在中国,遵照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围绕现实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变革性、多样性和人民性展开建设中国特色的现实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一、现实社会主义是继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物
相较于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不仅在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丰富的思想材料做支撑,更在于科学社会主义始终扎根于现实世界之中。现实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由一种思想、学说、运动转向现实制度的必然结果。同时,现实社会主义始终接受并能够接受住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检验。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在现实基础之上
从1516年莫尔发表《乌托邦》算起,世界社会主义至今已走过五百余年历史。在这五百余年里,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处于空想阶段,直到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发表《共产党宣言》,方才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3页。“现实性”与“理想性”是一组相对概念。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已有的思想材料”,之所以是空想的,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受制时代现实的经济生产关系制约,他们寻找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方法只能从头脑中产生,通过思维的理性作用企图设计完善的社会制度,因而容易陷入到纯粹的幻想中。也就是说,“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第528页。然而,“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第537页。正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新的生产事实做了全面考察,对现实资本主义内部阶级对立和生产矛盾危机做了全面揭露,尤其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推动了“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第546页。由此,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明确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第547页。因而科学社会主义全部理论基础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建构在现实之上。
建构在现实之上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它在指导现实实践过程中,优先着眼于现实的实际情况,并依据正在发生的实际做出理论与实践的及时调整。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91页。因而,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于西欧工业国的历史场域,马克思以此做出了关于实现未来现实社会主义的路径判断,那么如若现实历史发生的场域注定要在俄国和一些以农业为基础的落后国,也就可以说作为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应当优先按照现实状况做出实现现实社会主义路径的调整。(7)参见方兴起:《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学术研究》2017年第10期,第79页。
(二)现实社会主义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
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变为现实形态。在苏联社会主义的主导和影响下,20世纪现实社会主义又得到进一步拓展,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由一国到多国的演进。然而,现实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在实践过程中受到过重创,但这些都不影响现实社会主义始终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换句话说,现实社会主义就是现实实践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
对现实社会主义最初的质疑源自对俄国十月革命合理性的历史争论。按照诞生于西欧工业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主义实现路径指向的分析,现实社会主义的实现应该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应当首先在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实现。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一派,坚持机械的历史决定论观点,直截了当地认为生产力不发达的俄国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要求先发展,所以提出推迟革命。列宁依据当时现实历史处于一战的特殊背景,得出现实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并根据新的革命形势洞察到现实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问题。因而,列宁重新判断了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民族国家解放运动局势转化的问题,并以“一国胜利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胜利说”。(8)参见黄宗良:《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年第9期,第26页。为了给俄国革命提供合乎逻辑的理论自洽,列宁至少从三个方面牢牢抓住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始终扎根现实的本质要义,以论证俄国革命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一是列宁提出“颠倒过来的革命”以回归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即按照列宁的想法是先夺取政权,再进行建设,以先进文明的政治制度加上学习先进的资本主义经验的基础,赶上欧洲文明,发展社会主义。二是回归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逻辑,创造性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一般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为俄国革命及随后的东方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理论支持。他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9)《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74页。三是明确了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态度是一贯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他表示:“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10)《列宁全集》第二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39页。因而,列宁扭转了关于现实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悖论,从现实性角度回归到理论本身,并极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和理论外延,为现实社会主义的开拓和进一步推动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基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现实社会主义遭到巨大诘难,但是这并不违背现实社会主义始终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在现实性上,既然现实社会主义实践场域在经济文化水平落后的国家,那么其实践模式应当遵照在落后农业国发展社会主义的现实思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仅是背离了列宁时期关于现实社会主义的良好构想,而且以企图回到经典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中去,不仅脱离本国国情,而且违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反而是犯了本本教条主义的错误。在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尚不成熟时期,斯大林就急于宣布“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11)《斯大林文集》(1934—195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08页。进而急于要求取消商品货币关系。苏联后期的历代领导人也以快速建成苏联人民“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活”的奋斗目标,忽略了客观实际的发展进程,这恰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违背,反而使现实社会主义蒙上了空想色彩。此时,由于现实社会主义经验不足,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被视作唯一标准模板被各个刚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也主要是“经典式”“俄国式”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正是在违背规律,又在生搬硬套下,初期的现实社会主义才遭到巨大挫折,却也是在汲取深刻的实践教训中明确了现实社会主义必然反对本本教条主义,必然在“现实性”意义上始终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
二、现实社会主义围绕“现实性”展开富有鲜明特征
现实社会主义最大特征就是“现实性”。围绕“现实性”展开,现实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现实实践。在“现实性”和“实践性”主导下,现实社会主义的特征始终结合科学性、变革性、多样性和人民性展开。
(一)着眼现实实践的科学性
现实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表明它是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正确性、真理性现实实践。科学性意味着现实社会主义需要人们不断研究。列宁在《怎么办?》中提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12)《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4页。现实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是在实践进程中不断总结并善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中形成,也是在始终致力于研究现实实际,与时俱进以探索出符合现实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真理、真知和真义中形成的。科学性意味着现实社会主义是能经受住真理的辨明。“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斗争。”(13)牛先锋、张逊:《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之上——读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第31页。然而,之所以说现实社会主义是科学性的就在于它在真理越辨越明中,也越辩越明了。如果没有列宁审时度势,拓展马克思主义世界革命理论,在斗争中提出新的理论视角,也就很难想象,现实社会主义的起点究竟在哪里。如果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国改革的前景就难以预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也就难能科学深入。同时要指出的是,正是现实社会主义经历过内部长期受“左”的思潮干扰和右的斗争影响,外部受各种形形色色国际错误思潮的歪曲、侵蚀、丑化和冲击,也才更加辨明和捍卫了现实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可见,对现实社会主义科学性的把握关键还在于以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素养坚定捍卫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理念。“我们都很清楚,苏东地区现实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不正确方面之一是意识形态薄弱,表现为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理论知识缺乏。”(14)阿尔韦托·安纳亚:《苏东地区现实社会主义的垮台和当前社会主义计划的重新制定》,《当代世界》2010年第3期,第14页。
(二)适应现实实践的变革性
现实社会主义的变革性,表明它是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富有灵活性、创新性的现实实践。变革性意味着现实社会主义要善于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做及时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8页。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原本就十分注重依据变化了的实际做灵活、创新的策略调整。如对俄国革命的判断,马克思晚年就觉察到俄国社会特殊的资本主义发展条件,提出“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的“跨越论”思想。(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0页。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结合资本主义现实发展进入垄断阶段的新特点,发展了上述观点,提出“跨越问题不仅适用于俄国,而且适用于处在资本主义以前阶段的一切国家”。(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9页。可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已经开启了依据现实客观实际的变化对自身的理论作及时变革性调整和发展的先河。因而对经典理论的理解也应当是动态的、全局的理解。后人常常犯的错误是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一具体观点时空错位地加以片段式理解。此外,现实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在遵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赋予现实社会主义以巨大的变革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特征。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对以考茨基、鲍威尔为代表的自诩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批评,指出这些人最容易犯“左”的错误,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不懂得按照现实情况做变通。列宁呼吁“一切国家的一切共产党人要普遍而彻底地认识到必须使自己的策略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并要“在实践中运用这种认识的本领”。(18)《列宁全集》第三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81页。在面对俄国现实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采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列宁主动承认错误,并创造性提出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列宁晚年还针对俄国特殊落后的国家生产状况,创新性提出走合作化道路,要求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和允许“耐普曼”存在,并表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19)《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71页。列宁还创造性地提出关于现实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心转移的问题,即要求从以往的政治斗争、革命和夺取政权,转移到文化建设上来。可以说现实社会主义从打娘胎到出生之日起,就具有变革性特征。现实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改革与革新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立足现实实践的多样性
现实社会主义的多样性,表明它是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富有特色性、民族性和主体性的现实。多样性意味着现实社会主义应当是建立在探索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已然为东方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新的理论关照,即鼓励不同国家尤其是东方社会能够结合各自不同国情进行符合自身特点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20)参见张文涛、竟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优越性的再认识》,《理论导刊》2016年第2期,第64页。列宁时期,在思考如何处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和策略问题时,彰显现实社会主义必然要求结合民族差异性。列宁表示建立一个指导无产阶级的国际领导中心,“无论如何不能建立在斗争策略准则的千篇一律、死板划一、彼此雷同之上。只要各个民族之间、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差别和国家差别还存在……就不能消灭民族差别”。(21)《列宁全集》第三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71页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企图以大国主义、大党主义输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这使得现实社会主义在一国到多国的演进过程中,几乎使得所有刚刚建立的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都受制于苏联单一模式的束缚。然而,忽视本国现实发展需求,违背本国社会主义现实发展规律,泯灭各自独特的现实社会主义主体性原则,这是对现实社会主义多样性、民族性、特色性特征的极大违背和冲击。二战后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为突破单一苏联模式束缚,各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掀起改革浪潮,尽管有些改革实践是不成功的,但却也证明了现实社会主义既要尊重本国实际体现各国独特性,又要在遵守现实社会主义多样性中,保证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变色,即“社会主义本质具有同一性,其基本制度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但其具体制度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22)高继文:《现实社会主义的两种发展形态——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22页。
(四)回归现实实践的人民性
现实社会主义的人民性,表明它是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切以“现实的人”为中心的现实。“现实的人”相对于“抽象的人”,是指在现实生产实践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处于现实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人,属于唯物史观基本范畴。科学社会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总结现实工人运动实践经验基础上,以解放工人阶级,进而以解放全人类为奋斗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恩格斯表示,他们的全部世界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5页。现实社会主义的本心是人民性。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现实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它以为全体人类求解放、谋福利为起点。马克思从青年时代就树立了“为人类而工作,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社会主义奋斗初心。《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出生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现实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性。列宁作为现实社会主义的实现者,深谙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视人民群众是历史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列宁指出:“我国革命之所以是伟大的俄国革命,正是因为它发动了极广大的人民群众投身于历史的创造。”(24)《列宁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96页。在俄国实现现实社会主义初期,列宁重申和高度肯定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是“在人口的大多数首先是劳动群众的大多数进行独立的历史创造活动的条件下”完成的。(25)《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54页。此外,列宁鼓励人民大众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主动投身于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因为“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正是新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因素”。(26)《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6页。
三、现实社会主义在中国就是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现实社会主义的萌芽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救亡运动。经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可以说正式标志着我国现实社会主义的开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左右的实践,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一时期我国的现实社会主义处于不太成熟阶段。换句话说,这一时期我国的现实社会主义多处于“摹仿”阶段,社会主义实践的目标导向是以回归到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那里,按照经典理论模式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且又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苏联模式的经验。(27)参见雒新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演进逻辑》,《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15期,第25—26页。这一时期仰仗人民群众对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眼中的社会主义抱有极大热情,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我国的现实社会主义确实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一时期,我国的现实社会主义虽然扎根中国大地,从1956年开始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但是对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还是受到经典理论和苏联模式的巨大影响,因而到1978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发展低迷期,经济发展活力不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长期在温保线以下徘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而且也拨动了中国现实社会主义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刻表。
事实上,对于没有太多经验可言的中国现实社会主义来说,经历一段从经典理论那里找答案,先照搬一般原理再到发现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最后终于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特色的现实社会主义,这是必经环节。过程虽然艰难,但是只要方向正确,就能磨合和探寻成功。对比苏联及东欧各国的现实社会主义走向失败的教训,就是它们在模式探索过程中,面对问题,没有做到坚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最终改旗易帜,放弃了摸索本国特色的现实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现实社会主义遵照本国具体实际,突破原有教条束缚,终于在继续经验总结和实践探索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不仅是在关于“社会主义”概念本身上的巨大创新,而且是在继承毛泽东同志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明晰了我国的现实社会主义探索必然是具有本国特色的内在要求。此后,历界党的代表大会及中央文件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定内涵,深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的现实社会主义,又赋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形态”。(28)竟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现实优越性》,《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1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扎根中国本土的现实社会主义始终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对于作为中国式的现实社会主义必然要求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
现实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自觉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首先,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信“马”中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姓”马的,更是“信”马的。“姓‘马’容易”,信‘马’不易。”(29)陈先达:《做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新湘评论》2016年第12期,第34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3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2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始终信“马”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必然在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其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要深扎于现实的物质经济事实。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邓小平这里越来越明确,即“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3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5页。也就是说,发展我国的现实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弄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只有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国家经济的大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进入经济转型发展的快车道,关键就在于牢牢扭住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吸收利用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经济的要素,进而打下了我国社会主义大发展的坚实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仍然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因而扎根现实物质经济事实,推动我国现实社会主义,仍然以围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展开。再次,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前进一步都要做好科学规划和战略部署。一般将改革视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随着中国改革进程而系统推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加强顶层战略设计,每推进一步就着眼现实实际做出科学规划。如邓小平为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三步走”战略部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科学把握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做出新的战略安排,划分“两个阶段”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再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每五年一次的科学规划部署,当前的“十四五”规划正是实现我国第一个百年目标后,乘势而上,奋勇踏上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走改革创新与发展稳定之路
现实社会主义的变革性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理好改革创新与发展稳定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要敢于破除思想僵化防范本本主义。改革作为中国现实社会主义的第二次革命就是首先从解放思想、破除思想僵化开始的。邓小平指出:“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3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9页。邓小平很清楚改革之前的30年我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主要在于照搬照抄经典理论和苏联模式,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不紧密,带来了很多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3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2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科学社会主义,要求它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应当时刻警惕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3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3页。其次,要敢于破局重生,在实践中开拓创新。理论的源泉是实践,理论对于实践的适应性也要优先依据现实实践做出判断和调整。对于在中国如何搞现实社会主义的问题,经典作家没有说过,因而就应当多在干中学,就应当拿出“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决心,敢于进行全新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发展。同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21世纪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也才能“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65页。再次,要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统一。变革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就是要求常变常新,常变常稳。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都是以坚持毫不动摇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理论原则为前提,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也就明确了有两条路我们是坚决不会走,一条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一条是改旗易帜的邪路。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的变革性特征还在于它的渐进发展性,“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才能无限接近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走着眼本国实际的自主发展之路
现实社会主义的多样性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着眼本国实际,在保持民族主体性中,走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发展之路。首先,明确我国的现实社会主义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相契合。毛泽东曾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3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对于绵延数千年、具有独特民族价值体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基因。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蓬勃发展,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富含社会主义的思想成分。例如,中华民族对小康社会、大同世界的追求与当代中国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目标紧密相承。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3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15页。这就是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它潜移默化地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养料,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也成为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其次,明确我国现实社会主义始终要围绕我国的最大现实特点和实际问题展开。“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38)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3页我国与其他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我国是世界上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实践社会主义过程中,统筹社会发展和全体人民协调发展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当然,面对人口、发展状况与发展诉求等问题只不过是我国现实社会主义所面对的现实问题的一大方面。各个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国情特点,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面对的发展任务也不尽相同。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关切点应当是明确当前国家最大的现实和实际是什么,最为关心的问题和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此立足本国国情推进现实发展。再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主体性发展中,必须要处理好与外部现实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暂时领先于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它可以有效利用“他山之石”发展自身,进而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对于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在充分尊重各国建设各自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尊重各国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总之,对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为世界社会主义多样性奉献出中国魅力与中国智慧,充分发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性精神。最后,需要谨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3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6、27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走人民本位的共享发展之路
现实社会主义的人民性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坚定的人民立场,以实现普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立足人民本位。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中国历代王朝更迭的历史周期律表明,只有尊重、顺应人民的发展诉求和愿望,社会才能稳固,国家才能太平。以人民为本位,并不意味着以某个人或某部分人为本位。社会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要求消灭私有制,消除剥削,实现社会整体人的公平、正义和平等发展。社会主义的人民本位,强调的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人民本位,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的人民中心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始终聚焦于人民本位: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之一就是看“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就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便是“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又是与人民性相一致的。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性和人民性是“同根”“同性”“同路”的统一关系。(40)参见吕其庆:《略论习近平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重要论述的思想脉络》,《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6期,第33页。中国共产党的根基是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代言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始终奉行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这不仅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而且是由党的初心和使命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的人民的事业,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诉求。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以人民为中心”中定位人民群众现实发展诉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习近平总书记依据“以人民为中心”精准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提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前进一步都立足国家实际发展状况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展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始终是我国现实社会主义的关切点和着眼点。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共享”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之中,也是表明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下,推动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然追求。
结 语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与时俱进,现实社会主义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源头,并赋予科学社会主义鲜明的时代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举科学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发生在中国场域中的现实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教条,“现实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唯一特性。围绕“现实性”展开,科学社会主义赋予当代现实社会主义以科学性、变革性、多样性和人民性的鲜明特征。由此,确证了发生于东方落后国家的现实社会主义并非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最初背离,而是在“现实性”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同时,也确证了现实社会主义模式始终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指南。现实社会主义同样在“现实性”上证明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最好的回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遵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遵照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特性,是21世纪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做好的最大任务就是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讲好中国本国的故事,坚定贯彻落实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