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教学导向
2022-03-17方必发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方必发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要部分,且分数占比高、考核内容多元,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注重对该模块的研究,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师准确把握现代文阅读的教学方向,给予学生更加全面、科学的指导,从而顺利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立足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结合近三年高中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试题,对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教学导向进行了深度分析。
一、新高考制度下语文全国卷命题趋势
随着新课标的实行,新高考制度的实施以及立德树人工作的全面开展,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命题思路、命题趋势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首先,围绕立德树人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命题,即结合时代特色,在试卷中渗透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促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树立文化自信,充分感受我国优秀文化的魅力。其次,彰显核心素养,注重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即基于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着重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选取的材料比较多元,具有一定的情境性,重视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再次,稳步推进改革,坚持守正创新,即语文试卷命题是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参考,所选择的材料、设计的题型都经过精心安排,能够与日常教学活动对接,促使学生能力、素养的发展。最后,难易适中、题型提升,这有利于稳定学生的自信心,凸显公平公正原则,有利于学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展现自身的综合水平。
二、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困境
当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就是教师功利性过强。教师过度重视标准答案,认为学生只有达到标准答案的水准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这样强的功利性就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另外,教学方法单一,最终导致教学成效无法提升。因为每个学生学习现代文阅读的情况不同,如果采取单一化的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引导,就不能提升教学成效。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脱离高考,没有训练学生的关键能力,教师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只关注文章本身,这样就会使学生在现代文阅读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一)功利性强,过于重视“标准答案”
由于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据的分值非常大,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功利心理,重视训练并讲解各种答题模式,比较关注“标准答案”。这种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且面对越来越新的题型、越来越开放的试题,一味追求“标准答案”并不能让学生获得高分,反而会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不能彰显他们的个性,继而影响他们阅读素养的发展。
(二)方法单一,教学成效难以提升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促使他们在阅读中挖掘丰富的信息,并在整合、分析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用的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挖掘信息,所以其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的发展也会受限,难以提升阅读教学成效。
(三)脱离高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训练不到位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当与新高考对接,保证目标一致、任务相近,要让学生在常态化训练中形成良好的能力,从而更加从容地应对高考。但是,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现代文时,往往更加关注阅读文本本身,重视的是学生阅读成果以及是否达成了基本的阅读目标,并未与新高考理念对接,所以容易教考脱离,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高考水平。
面对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想让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学习方法,就需要突破这些困境。
三、基于高考语文全国卷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导向
(一)归纳现代文阅读类型,总结和分析常规答题技巧
1.小说
在高考语文全国卷的现代文阅读板块中,小说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以2021 年新高考全国Ⅰ卷中的现代文《石门阵》为例,此文共有4 道小题,包括2 道单选题和2道简答题,其中第一道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二道选择题考查的是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第一个简答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第二个简答题考查的是关键词。因此,学生在具体解答时必须具备清晰的思路,能够厘清前因后果,还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知道“反复”这种手法的作用,还要了解如何分析小说的线索、关键词。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围绕小说的基本要素,如可以从“标题、关键词句、主旨、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情节”几个层面入手,讲授一些比较常规的答题技巧,并指导学生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答题水平。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中的小说《祝福》时,就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1)为什么作者会以“祝福”为题,而不是“祥林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以此引导学生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2)“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有什么表达效果?“我”为什么一定要离开鲁镇?(以此促使学生分析和鉴赏小说中的关键句子)(3)概括祥林嫂和“我”的形象。(以此指导学生理解小说主旨,分析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手法)(4)祥林嫂为什么会死?(从情节入手引导学生解题,同时能够促使学生思考当时的社会环境)经过探索之后,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而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技巧去阅读其他小说,并不断补充和总结,从而在不断探索中增强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2.议论文
议论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常见题型,主要考查的是“论点、论据、论证”以及“文章结构、语言”等,以2021 年新高考全国Ⅱ卷中的议论文《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为例,其总共有5道题,其中第1题、第2题、第3题为选择题,前两道题考查的都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而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点的把握,第4 题考查的是“议论文的论证结构”,第5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意在引导学生基于文章内容、结合自身实际来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观点、列出证据,同时阐明应当如何做。据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在开展议论文教学工作时,围绕高考试卷中的相关题型设计任务,以便促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更多议论文的答题技巧。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中的《反对党八股》一文设计合理的阅读任务:(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中心论点)(2)作者在列举“党八股”的问题时是什么思路?(引导学生分析论证思路)(3)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探究议论文的语言特点)(4)概述全文中用到的议论方法及效果(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分析议论方法)(5)“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会带来什么危害?(引导学生根据文章论点展开分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然后展开总结,把握阅读议论文时常见的题型和解答技巧,由此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为其设计拓展阅读任务,使之在应用中夯实基础,自如地解答常规的议论文问题,进而提高其阅读素养。
高中语文全国卷中现代文的阅读方向主要分为小说、议论文两种类型,对这两种类型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围绕小说为主的现代文阅读板块中,大部分考查的是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对小说中修辞手法运用和关键词分析等情况。而对议论文的考查重点就是论点、论据、论证文章的结构和语言。抓住这些方向后,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这些答题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关注文本主旨,指导学生分析“表达手法”
在新高考背景下,现代文阅读比较重视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文本分析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表达方法”的分析上,并注重总结历年高考试卷中的题型,了解不同文本是从哪些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和表达的,同时归纳方法,借助日常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训练,使之能够结合文本主旨、个人经历和价值取向等展开综合分析,以便切实提升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以2021 年新高考全国Ⅱ卷中的现代文《放猖》《莫须有先生教国语》为例,其中第8题和第9 题分别考查了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以及探究作品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但落脚点分别是汉字“跑”和句子“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在具体解答时必须要充分理解文意,感受作者从儿童视角进行观察、表达的独特之处,获得情感上的启发。具体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联系教材中的文本,设计相应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剖析文本的表达手法,并展开鉴赏,将文字、内容与情感组合起来挖掘文本内涵。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的《包身工》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先基于文本内容分析“包身工”的概念,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然后回答以下问题:“织成衣服的一缕缕纱……终日面临着音响、尘埃和湿气的三大威胁”“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法律,没有人道”分别用了什么表达方法?突出了哪些情感?以此,可以让学生在剖析语句的过程中联系整篇文章的内容、情感,有助于提升其感知力、理解力,使之在解题时抓住“技巧+情感”的模式,从而提升其阅读水平。
(三)对接现实社会,要求学生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
高考语文全国卷比较具有时代特色,很多时候选择的现代文都与当前的各种热点密切相关,以2019 年全国Ⅰ卷中的实用类文本为例,其主要涉及“可移动文化遗产”“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等内容,既有新时代下的热点问题,又有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所以文后的任务比较侧重于文章本身的内容。在阅读这类文本时,学生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外,还必须对接现实社会,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全面地把握文本主旨,获得准确信息。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关注实用性文本,尤其是要关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汲取更多知识。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中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补充与建筑有关的知识,包括我国建筑的发展史、各种建筑类型的图片等,还可以讲授一些专业的建筑名词,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断积累,从而在深入分析文本时获得更加有力的支撑,由此可不断强化学生阅读各种贴近于现实社会的文章的能力。
(四)重视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1.学生自读,分享各自阅读所得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高中阶段,语文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更多的课外文本,不断拓展其视野,使之在长期的练习中形成良好的文本感知力,掌握更多理解和分析阅读文本的技巧。对此,教师可以规定学生每学期需要完成的课外阅读任务,如每个月读完一本书,且要写读书笔记,积累相应的语言素材和写作技巧,还可以根据个人理解截取部分内容编写阅读习题,然后分享到班级论坛中,让其他同学解答。而教师也可以随时浏览论坛,从中筛选好的文章片段和习题在班级中分享和讲解,以此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增强其应对高考的能力。
2.教师推荐,设计习题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各种优质的课外读物,制定阅读计划,让学生按时、按量进行阅读,还可以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以此启发学生,有效锻炼其阅读素养。例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围城》《子夜》《茶馆》这些书,同时可对接高考现代文的考查要点,设计各种形式的习题,指导学生练习。如《围城》一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语言风格是什么样的?概述方鸿渐的人物形象;分析《子夜》中吴荪甫的性格特点,分析费小胡子为什么“恭恭敬敬接连答应了几个‘是’,眼睛看在地下”;列举《茶馆》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分析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
当然,语文教师所设计的阅读任务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来调整,且可以利用每次上课前的几分钟进行简要提问,一方面可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阅读相关书目,保证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使之在练习中掌握更多解答现代文的方法和技巧,继而在高考中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通过研究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该模块的教学目标和方向,然后结合学情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通过学习和训练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