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2022-03-17刘宸羽胡朋蕾闫海芳河北省直机关第四幼儿园

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招式太极太极拳

刘宸羽 胡朋蕾 闫海芳 河北省直机关第四幼儿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愈加重视。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进校园”已成趋势。过去一直被称作“国术”的武术,也因此被引入大、中、小学课堂。但作为武术中的一个典型种类,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极拳,却鲜有在幼儿园进行尝试者。在中国知网平台检索“幼儿园太极”条目,仅能搜到两篇论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太极拳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

“太极拳融入幼儿园课程”以幼儿为主体,遵循幼儿的生长特征和兴趣,侧重幼儿的主动参与和探索,填补了“太极拳融入幼儿园课程”相关研究的空白,同时涵盖了太极文化传承、太极拳教学、立足幼儿整体发展、整合家庭和社会资源等多重作用,对传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实践性和借鉴性意义。

一、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发扬就是学会它、感受它、传承它

“以拳明理,由理修德”,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具有鲜明的文化符号,它不仅是中国武术的一个拳种,更是一个“哲拳”“文拳”,也是身心双修的“德拳”。相比于其他拳种,太极拳的突出特点是柔和缓慢、连贯圆活。大班幼儿精力旺盛,又喜欢模仿,选择太极拳可以防止因“切磋”或打闹而引发的冲突和事故。

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它纳入幼儿体育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首先,开学之前先开家长会,告诉家长将在本学期教幼儿太极拳,家长大都表示支持。很多家长回家后会告诉孩子这一消息,孩子们听后都兴奋不已,并将这种兴奋情绪带到幼儿园。

其次,教室走廊的墙上挂着胡老师带领上一年度大班孩子学习太极拳的照片。孩子们穿着太极服,有的威风凛凛,有的英姿飒爽。每次路过,孩子们都会驻足,看一会儿图片,才满脸羡慕地走开。

最后,展示太极拳。胡老师穿上太极服,令幼儿眼前一亮,引起了他们的掌声和尖叫声,接着胡老师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打起了舒缓而遒劲的太极拳,小朋友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到后来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手和脚了,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模仿胡老师的动作,幼儿的兴趣已经被彻底点燃。

(二)了解太极拳的相关知识和文化

1.搜集资料,进行讲解

学习太极拳不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借“拳”学习“文化内涵”——阴阳相容,和谐相生,进而了解中国功夫。

教师先给孩子们布置一个任务:在父母的帮助下搜集与中国功夫的起源、种类、人物、故事相关的内容。在短短两三天内,孩子们带着有关中国功夫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来到幼儿园,老师会邀请他们走上讲台,为全班讲解他们找到的资料,一起了解相关的知识。当大家对“中国功夫”有了基本了解后,再一起学习太极拳。

2.谈话活动:为什么想学习太极拳

当幼儿对太极拳有了强烈的学习渴望时,可做进一步引导。“为什么想学习太极拳?”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攻击或欺负别人”的意识是万万不可有的。幼儿们是如何想的呢?通过一次谈话活动“为什么想学习太极拳”来引导。

经过半个小时的谈话和引导活动,幼儿的回答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六个:

(1)太极拳很帅,打太极拳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太极高手;

(2)练会了太极拳,不怕被欺负了,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妈妈;

(3)练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

(4)学会了太极拳可以教家人;

(5)学会了太极拳可以保家卫国,打败敌人;

(6)学会了太极拳,就学会了一个本领,可以在其他人面前展示。

二、育人育心,用心培育新时代的“中国娃”

(一)传统教学方式为引子

传统教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示范幼儿模仿,另一种是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这两种方式可以让幼儿以最快的方式学会,但缺点是缺少了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学习兴趣,很容易演变成教师机械地教,幼儿被动地学,最后导致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下降、逃避学习等情况出现,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也不符合“体验式”主题课程的理念。所以这两种传统形式只作为一个引子,将幼儿引入太极拳之门,先学会一两个招式,让幼儿有了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后期的持续学习。

(二)探索多种方式学习

1.自学形式

自学形式分两种:一种跟着视频教程学,教师提前将视频设置成放慢两倍的速度,在一体机上进行播放;另一种看太极拳招式图谱学,以胡老师为模板,将每个招式的分解动作以图片的形式做成太极图谱,粘贴到班级墙上进行展示,供幼儿模仿学习。

2.互学形式

教师指导或表扬了某个小朋友的动作很标准,那么这个小朋友就会去指导他的好朋友。相比于教师的指导,这种同伴间的相互指导更易切入,孩子们经常会在一起时不时地练起太极拳,进行切磋对比,其中做得比较好的小朋友会自动演示来告诉动作不标准的小伙伴该怎么做。这样一方面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有利于他们快速学会太极拳;另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使教师更好地充当“引导协助者”。

3.教师在指导中所用的策略

(1)观察动作,发现异同

利用动作图谱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招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如观察所有弓步的动作特点,能够发现前后脚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左右分开,前腿弯曲,后腿伸直,前腿弯曲时膝盖不超过脚尖。这样,不但能在学习太极拳时避免很多错误动作,而且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

(2)简化动作,适应幼儿

对幼儿来说,完全像成人一样把整套太极拳原封不动地学下来,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删繁就简很有必要。将重复的或左右对称的动作去掉,比如“野马分鬃”本来要做三次,分别为左野马分鬃、右野马分鬃、左野马分鬃,幼儿学习就可以去掉后两个招式,只保留第一个招式。

(3)语言形象,简单易懂

太极拳中有很多术语,初次学习的幼儿是肯定不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解要符合幼儿的理解水平。例如,“野马分鬃”招式中有双手上下分离且相对的动作,幼儿的双手有的离得很远,有的离得很近,有的双手都是朝同一个方向……对这些明显错误,教师会这样讲解:“想象这是一个双手抱篮球的动作,想想篮球有多大?”(教师示范)这时幼儿理解了双手上下的位置。教师接着说:“既然是抱球,那双手的手指肯定都是紧紧挨着篮球的,手的动作会是什么样子呢?是伸直的还是成圆弧状的呢?”经过形象的解说,幼儿立刻领悟了动作要领。

(4)模拟实战,深入了解

如果只是单纯让幼儿依葫芦画瓢做动作,幼儿确实能够做得像模像样,但这样教费时较长,且大多形似神不似。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知道“这个招式是用来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动作”——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仍以“野马分鬃”为例,教师会选一名幼儿上前,让其慢慢伸出右手朝教师的头部打去,教师则顺势用右手握住幼儿手腕,左腿弓步别住幼儿膝盖,然后左手挥至幼儿右臂腋下并向内用力,这时这名幼儿就会失去平衡而倒下。幼儿亲眼看到这个招式的实用技巧,会非常兴奋,会想象对面有个敌人在攻击自己,自己用“野马分鬃”招式降服对方!可以说幼儿每做出一个动作,就是打败敌人一次,成就感大大增强,招式动作也更加到位。

(三)融入区域活动

1.美工区

美工区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只是单调地去画,幼儿也会探索出新的学习方式,不断地激发对太极拳的探索兴趣。

(1)太极模特

有的幼儿自愿当起太极模特,摆出一个他最喜欢的招式,供其他幼儿临摹。当太极模特是一项很辛苦的任务,因为这个姿势要坚持很久,但幼儿还是能坚持下来,他们能创造性地想出这样的方式,正体现了他们对太极拳的喜爱;而绘画的小朋友看到有专人做出动作,一方面这比没有生命力的太极图谱强多了,另一方面他们能感受到自己被特殊优待,所以会更加认真地去画。双方的坚韧性都得到了培养。

(2)制作太极招式模型

超轻黏土的好处就是可塑性强,用它来制作太极招式模型非常合适。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幼儿注意制作模型的手和脚的动作,促进幼儿更加熟悉太极拳动作,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细节的关注和把握。

(3)太极版画

版画是用于展示青花瓷的。在教学“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时,幼儿创意地想到可以用版画来绘制太极招式,于是教师通过版画形式来展示太极拳招式,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太极拳的了解。就像印刷术一样,幼儿在做出太极招式后可以无限次地拓印,让幼儿在感受快乐有趣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太极拳,可谓一举两得。这是一次创新的尝试。

(4)太极小书制作

用多种材料制作各种样式的小书,在小书上画出太极拳的所有招式,形成一本完整的太极小书。

2.阅读区

阅读区,主要是引导幼儿学习与家长一起收集来的太极拳及武术的相关文字与图片资料,包括一些太极人物小故事和招式图谱的介绍。教室里增加了一部笔记本电脑,用于播放与太极拳相关的影视作品,如《太极张三丰》《太极小子》等。

3.表演区

表演区是供幼儿进行演示和切磋太极拳的地方。背景音乐选择的不是太极拳的经典《山野幽居》《云水禅心》《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带口令》,而是成龙版本的《男儿当自强》。这是此前胡老师初次向幼儿们展示太极拳时选用的音乐,它的旋律改编自中国古曲《将军令》,其特有的节奏和气势很适合中华传统武术,表演者会有一种太极宗师的感觉,更能调动幼儿演示太极拳的热情。

4.益智区

益智区是最能突显出幼儿创造力的区域,在这里幼儿用有限的材料拼出复杂的太极拳招式。材料主要是小的几何图形和长短不一的小木棍,而这些小木棍就像人的四肢和关节,如何才能拼得正确呢?很多幼儿会主动做出、或让同伴做出某个姿势,然后研究关节的变化,手脚的位置,进而用这些小材料进行还原,这是“探索+观察+再现+创新”的综合体,体现着幼儿的智慧。

(三)善用奖励促学习

适当的奖励能够促进幼儿坚持探索太极拳的热情,可以让幼儿在坚持中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1.头衔奖励法

头衔奖励法就是给幼儿某个职位,比如“太极小组长”“太极小队长”“太极小师父”“太极小宗师”,让幼儿能够感受到,他的努力得到了专业老师的认可!这是对他最大的鼓励。

2.象征奖励法

象征奖励法就是用太极图标(阴阳图)作为奖励,奖给当天学太极最认真、探索太极最有突破、练习太极最有进步的三位小朋友,在了解了这一图标的文化涵义后,幼儿对简洁而深邃的太极图标钟爱有加,以此作为奖励,象征着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对他们当天表现的最大肯定。

3.服饰奖励法

服饰奖励法就是用幼儿的太极服作为奖励,奖给积极探索太极拳并在太极拳练习当中起到榜样作用的幼儿,他们可以在活动中一直穿着太极服,形成以穿太极服为荣的氛围。

三、传承太极武术精粹,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文化的内涵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缩影。太极文化的含义对幼儿来说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

可以以太极图标为切入点,认识到其中的黑白两半相互交融,彼此渗透,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这就是既对立又统一,就好似红花和绿叶完全不同,但红花配绿叶,花才会显得格外漂亮,叶才显得更加翠绿。通过通俗易懂的举例,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了解太极文化,理解刚柔相济。

太极拳是武术的一种,武术的“武”是什么意思呢?止戈为武,所以武术的最高目的恰恰是“和”,和气、和谐、和平。这更是太极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也就是“和”的文化,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呼应,所以在幼儿园传播太极文化,正是带领幼儿紧跟时代节奏,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过两个学期的太极拳学习,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坚持和耐心的优良品质得以强化,观察力和创造力得以拓展。太极文化不断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使幼儿更加喜欢太极拳,并以“会打太极拳”为荣。幼儿将太极拳融入了生活和后续的小学学习当中,这些都说明太极拳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太极拳以及太极文化已经融入了他们的思想。

猜你喜欢

招式太极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太极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针对高考物理计算题,教你增分三招式
等比数列解题十招式理论与实践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