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方言合音词研究
2022-03-17苏瑞
苏 瑞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合音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连并用的音节融合为一个音节的音变现象,在多种语言中存在,如“不用”为“甭”的合音,“不要”为“嫑”的合音,合音前后的词只是读音形式不同,其意义没有发生改变。与只是注音方法的“反切”不同,合音词由急读造成,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一种表现,与当地的语音系统、构词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建水话属于西南官话昆贵片,属于北方方言区。根据调查统计,建水方言有15个常用常见的合音词。合音研究对考察汉语历史音韵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打通语言的共时变异和历时变化的研究。
一 合音词的构成
建水方言有20个声母、31个韵母、4个声调,调值分别为44、53、33、212。根据调查当地发音人所得的材料,本文选用固化程度高的合音词进行讨论,从构成类型和合音类型两方面对合音词进行分析。
(一)构成类型
建水方言合音词根据结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5类:
1.否定副词+中心词
(1)不爱,原读为[pu53ai31],合音后读为[pai31]。“不爱”合音后表示人对事物主观喜好的强烈否定态度,意思与缓读的“不爱”相同。常用在动词前,表示不喜欢做某事。如:我不爱吃葱。
(2)不有,原读为[pu53jəu33],合音后读为[pjəu44]。合音后意思与“没有”相同,“不有”既可在名词前,也可在动词前,表示某事物或事件不存在或未发生。如:这个文件还不有上交,难道小王不有去上班?
(3)不允,原读为[pu53joŋ33],合音后读为[pjoŋ33]。建水方言中“不允”表示“不允许做某事”,多用于长辈对晚辈的训斥,一般用于比较激烈的对话场合,因此受语境的影响,方言口语中不存在缓读“不允”的情况。如:我不允你出门玩。
(4)不用(原读为[pu53joŋ31],合音后读为[poŋ31]。建水方言中的“不用”合音后与“甭”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在方言口语中侧重表示不需要,在谦让或委婉推拒的场合使用频率高,后者在北方方言或普通话中侧重强调不要,语气强烈。如:你不用来了,我早就买好东西了。在建水方言口语中,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不用再麻烦你跑一趟了,我已经把买东西这件事情解决了”。如果合音后读为“甭”,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你没有必要来了,我在你来之前已经买好了东西”。含有责怪意味。
(5)不要,原读为[pu53jao31],合音后读为[pjao31]。“不要”的合音程度较低,在建水方言中既可以急读也可以缓读,表示说话人主观意愿上的拒绝。在口语语境中,急读“不要”则表示“不想要,不需要,没得商量”,带有强烈的拒绝语气,是口头拒绝用语中非常不礼貌的一个词汇,晚辈不可对长辈使用。缓读“不要”与普通话中用法语义一致。如:——给吃草莓?——不要!
(6)不会,原读为[pu53xuei31],合音后读为[pei31]。表示不会做某事,能力上不足以完成某事。建水方言中只有急读“不会”,而没有缓读。在口语中,如果是在说话者发出邀请的情况下回复“不会”做某事,则带有委婉拒绝的语气。如:我不会打篮球,你去找别的队友吧。
2.动词+动态助词“了、掉”
(1)拿了,原读为[na53lo44],合音后读为[no53]。“拿了”合音后有两层意思:一是将某物递给某人时,给与者对接受者发出此话,引起注意,同时伴随传递动作,接受者往往不可拒绝。如:拿了,把这碗药喝掉。二是表示惋惜,事情的结果本来可以避免却还是发生了意料之外的结果。这一用法一般单独成句,近似于表示惋惜的语气词。如:拿了!这个苹果臭了。
(2)是了,原读为[sɿ31la44],合音后读为[sa31]。“是了”表示对发话者的想法表示赞同。建水方言中既可急读也可缓读。急读情况下除了表示赞同,还带有一定的敷衍语气,希望说话者能停止对话;缓读情况与普通话相同。建水方言口语中还会连用多个“是了”,除了表示“肯定,听从”,还有强烈的不耐烦意味。如:——明早我一喊你,你就要立马起床。——是了!是了!是了!
(3)得了,原读为[tei53la44],合音后读为[ta31]。合音后的“得了”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多了,在这种语境下表达的意思与缓读相同。如:——多拿两个苹果回去。——得了!二是单独用于口语回答中,表示警告对方某事或某物已经达到极点或极限,要求立即停止。如:得了!这桶水满了,把水龙头关掉。
(4)去掉,原读为[khei31la31],合音后读为[khai31]。“去掉”合音后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某人已经去了别的地方。如:送牛奶的已经去掉了。二是表示去掉多余的部分。如:把多出来的那截布去掉。
3.指示代词
那里,原读为[ai44ni33],合音后读为[nai33]。“那里”是方位指代词,也是建水方言合音词中的儿化合音词,只能急读,不能缓读。
4.疑问代词
(1)哪样,原读为[na33jaŋ31],合音后读为[njaŋ31]。“哪样”多表示疑问,是建水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一般用来询问对方想要什么、想吃什么、为什么等选择问句中。一般情况下使用合音词“哪样”,但并不常用。如:你要吃哪样?你为哪样还不回来?
(2)给好,原读为[kei212hau212],合音后读为[kau212]。“给好”在建水方言中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询问对方想法,征求对方意见。这一用法可急读也可缓读。如:我要把最后一个桃子吃掉了给好。二是提示对方说话者即将进行某一动作,这一用法在建水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只有合音的用法,一般用于疑问句中,也是建水方言中的特色疑问词。如:如果没得哪样事情,我就要走了给好?
5.其它
(1)当真,原读为[taɳ31tsen44],合音后读为[tan31]。有“这是真的吗,你真的要这么做吗”的意味,一般用于反疑问句中,表示提醒或对事情进行再次确认。如:你当真不拿雨伞就出门?
(2)需要,原读为[ɕi44jau31],合音后读为[ɕɑ44]。合音后的“需要”在建水方言中有三种用法:。一是“只+需要”,表示“尽管”的意思。如:只需要你说,我都帮你办到。二是“何+需要”,表示“不必客气,没有必要”的意思。如:你何需帮他,他自己能完成。三是“不+需要”,具有委婉谢绝之意味,表示某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轻松地解决,不需帮忙。如:你不需帮我搬,我自己搬得动。
(二)合音类型
一个完整的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韵母又可细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小部分。建水方言合音词中存在多种合音方式,有减音、变调等情况。究其原因,一是受当地发音习惯的影响,二是遵循当地声韵调系统规则。根据收集到的15个方言合音词,可分为以下9种类型:
1.前字声母+后字韵母+前字声调。如:拿了[no53]、是了[sa31]、得了[ta31]、去掉[khai31]。
2.前字声母+后字韵母+后字声调。如:不爱[paj31]、不允[pjoŋ33]、不用[poŋ31]、不要[pjao31]、哪样[njaŋ31]。
3.前字声母+后字韵母+变调。如:不有[pjəu44]。
4.前字声母+后字(韵头、韵腹、韵尾)的变形+前字声调。如:需要[ɕɑ44]。
5.前字声母+后字(韵头、韵腹、韵尾)+后字声调。如:不会[pei31]。
6.只取前字,直接省略后字。如:当真[tan31]。
7.前字声母+后字韵母+儿化音+前字声调。如:那里[nai33]。
8.只可急读。如:不允[pjoŋ33]、不会[pej31]、不有[pjəu44]、那里[naj33]、哪样[njaŋ31]、给好[kau212]、需要[ɕɑ44]。
9.既可急读,也可缓读。如不要[pjao31]、得了[ta31]。
二 合音特点
建水方言合音词合成情况复杂,主要有以下6个特点:
(一)固定程度较高
前述列举的15个合音词固定程度比较高,在建水方言中只有急读,趋于“定型”。仅有“不要”“得了”两个词既可以缓读,也可以急读。
(二)合音词声韵调受汉语语音系统影响
尽管合音词的形成过程中偶尔会突破方言原本的音节结构限制,呈现出无规律的状态,但归根结底都遵循着汉语方言语音系统,其本身符合方言声韵调搭配的规律。建水方言合音词主要是合音词前字的声调相同,其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合音后调值和后字调值相同;第二种是合音后声调和前字调相同;第三种是合音后声调不同于前字后字。
(三)使用普遍
通过对建水老、中、青三代人的调查发现,合音词不分年龄层次,普遍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他们还会使用以上提及的15个合音词之外的一些合音词,如:吃了[ʦho53]等,但在中年人和年轻人使用频率较低,甚至已经消失。由此可知,在语音的相袭沿用中,合音词从产生到固定会进行一定的筛选,随之固定下来的合音词会越来越少,但其固定程度会越来越高,使用频率也会越来越高,并且建水方言者都普遍使用。
(四)南北两区高度覆盖
张宁编著的《建水方言志》中说:“建水方言可以分为南北两区,解放前就属于建水县的地区是南区,一九五八年以前属于曲溪县的曲江、东山两区是北区,本地人认为南北两区口音不同。”①调查发现,在这15个合音词中,北区仅有5个词不合音,分别是“不爱、不允、不用、不要、不会”。而北区的“不有”读音也不稳定,有两种读法。南北两区在用词上本身就存在差异,近年来随着北区向南区靠拢,有些用词逐渐同化,其中也包括合音词。
(五)意义受一定语境影响,大多数可单独成句
合音词发音上简短有力,常在提示语或回答语中使用,比较灵活,表达的意思会因说话者的语气和所处的语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如“是了”除了表示赞同,还带有一定的敷衍语气,连用多个“是了”,除了表示“肯定,听从”,还有强烈的不耐烦意味在其中,表示无奈之下才同意的。“得了”既表示已经足够,也表示警告对方某事或某物已经达到极点或极限,要求立即停止。
(六)否定副词较多,代词使用频率高
合音前后字经常相连并用,在日常口语语体中使用频率较高,多以代词与副词为主。在搜集到的15合音词中,共有6个副词、3个代词。在数量上,“否定副词+中心语”合音词占比较高,因为在口语中说话者表达否定态度时,往往伴随这种强烈的感情语气在其中,所以容易造成大量否定词的合音形式。三个代词包括一个指示代词和两个疑问代词,这三个代词在建水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因为口语要求简洁清晰,方言中在指示事物或提出问题时,使用这三个代词就能明白且简短地表达出说话者的意图。
三 结语
合音词多在原词的声韵调基础上组合,填充了方言语音系统中声韵调搭配的音节空白,基本上不产生新的声韵调。根据建水方言15个合音词音节结构的分析,一方面合音词声母主要取原词前字,韵母则主要取原词后字,声调要么取前字或取后字,只有少量的除外。另一方面,合音词音节基本上不会与方言中的其他词同音,减少了表意上的歧义。
合音最初是为了适应口语交流的快节奏和情感表达的需要而产生。口语交流中碰到适合产生合音词的双音节词,两个音节相互碰撞就成了一个合音词。两个音节合成一个音节,词义并非因此而减少,反而随着使用的语境和使用者的不同产生了一些言外之意。合音急读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表达效果,故合音词多在疑问句、否定句和感叹句中出现。虽然急读和缓读同时存在,但在实际运用中,大部分都是急读,符合语言使用经济性原则。
建水方言合音词是方言词汇中的一大特色,为建水方言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对建水方言合音现象进行整理,较为系统地归纳出建水方言合音现象的类别,是对建水方言的关注,也是对方言的保护。
注释:
①张宁.建水方言志[M].建水:建水县志编纂办公室,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