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中国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2022-03-17李洪淑
李洪淑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2.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遭遇重大挫折,很多国家面临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我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强大的韧性和凝聚力战胜了新冠疫情的大流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制度优势,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变局下,我国发展也进入关键时期,必须弘扬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使改革的活力源源不断地释放。在创新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文明发展和创新的根本力量和源泉;创新发展的成果由人民群众的劳动和智慧创造,最终也必须由全体人民共享;在创新发展之路上必须时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而推动中国社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一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创新居于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得以实现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放在了首要位置。创新是人类的创造性实践行为,是对物质世界矛盾的利用和再创造,要求必须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发现或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事物和思想。把创新提到首要位置,代表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体现了党对发展道路和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矛盾仍然是供需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1]
创新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有效手段。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创新的突破口,围绕时代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地务实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创新能力将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2],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引领发展,只有全面的发展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总钥匙,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创新驱动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源驱动,带来的后果是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以及资源的枯竭。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这种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战略。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发展出规模巨大的产业群,但是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上游产业供给受制于人,缺乏竞争的主动性,而且不利于国家安全保障。因此,创新发展战略的提出,是面向未来的重大决策,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选择。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加快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改善生态环境也具有长远意义。通过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我国社会的创新能力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不断向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迈进,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也得到了提升。
必须长期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的核心战略地位。在全球范围内,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具有先进性,从而衍生出的创新模式也具有时代先进性。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创新动能被彻底释放,一系列重大的制度创新、科技突破进一步证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是创新的力量源泉。创新不能仅仅依赖于少数思想家和科学家,要激发起全民创新的实践动能,创新实践的物质和精神养料均来自于人民群众,从人民中走出的创新者才能真正呼应人民的需求。我们应该长期保持和保障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思想的先进性,只有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实现的创新和进步才有真正的社会意义。
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贯穿于当前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经过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依然差距悬殊。同时,国内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了中速,供给侧改革刻不容缓,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过大。对于这些现实情况,党中央做出了科学的历史判断,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坚持创新发展,为可持续的稳定增长提供技术和政策保障,不断夯实我国社会的物质基础,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新时代应该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力量的不断壮大,已经证明我国发展模式的先进性。但是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发展速度面临持续衰退,社会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需要更大的创新升级,以往的创新实践已经捉襟见肘,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后疫情时代,全球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势下,创新是必须长久坚持和持续推动的必要举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把创新提高到更高的层级和境界上,高端的创新需要长期的物质和精力投入,只有保持高昂的创新斗志,才能跨越障碍找到可行的发展捷径,更快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 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增加福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只有社会财富持续增加,分配制度愈加公平合理,人民才能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社会财富的增长依赖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实现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要解放生产力就必须先解放劳动者,使劳动者主动去发挥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改进生产工具,从而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直接推动者是人民群众,同时人民群众也是落后生产力的直接承受者;必须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才能持续产生对生产力提高的内生动能,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创新发展必须依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举措,旨在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从而实现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合理的高质量发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3],也是所有创新的核心力量。历史的发展是被不断的创新所推动的,创新推动生产力的进步,从而带来社会的进步和人民需求的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创新的内驱动力。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许多重大的变革创新都是由基层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的,比如现在农村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均是基层群众开创的伟大实践。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和分析实际国情,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创新发展的历史变革性,充分发挥和凝聚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随着各种创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地涌现,人民群众释放出了巨大创造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必须长期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创新理念。创新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必须立足于实事求是。人民群众是一切生产活动的主体,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参与,一切创新都是空中楼阁。创新是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萌生和发展的,人民群众主动地改善生产关系、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生产工具的改进,这一切都是创新实践。在生产过程中,一部分人抽离出具体的物质生产劳动,专门从事科学研究,把对新知识的探索和新技能的开发作为目标而工作,这就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劳动实践。科技工作者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我国的科技队伍在不断地成长壮大,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到了科研第一线,目前我国的科研队伍数量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梯队,质量上也在快速提升。必须长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发展优化我们的科技人才,我国才能保持创新实践活动的经久不衰。
创新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厚植争先创新的思想,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旧理论和传统观念是创新的主要障碍,顽固地维护着自身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制约着新事物的产生。如果不摒弃现有的思维定势,就会被一系列原有的条条框框所束缚,无法实现对旧事物的超越。国家和社会崇尚创新,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创新,才能保持发展活力,才有光明的创新发展前景。创新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滋养,没有创新的社会土壤,一切对创新的渴求都是空中楼阁。只有全社会被解放思想、崇尚创新的浓厚文化氛围所感染,才会引发一轮又一轮新的改革和创业浪潮。创新带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制度和政策空间的扩容畅通,为整个社会注入前进发展的活力动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越过困难障碍,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三 走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实际国情,才能更好地切入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环环相扣的可持续发展。在创新领域,必须尊重科学的发展规律,盲目大跃进只能造成有限社会资源的浪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党中央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相互协调、互相影响”[4],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取得了大幅度提升,在某些领域已经处于国际前列,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和发达国家在很多领域还存在巨大差距。因此,从我国科技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对于已经实现突破、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行甚至领跑的领域,要持续聚焦予以支持,实现技术领先转化为产业领先;对于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领域,要进行精准扶植,补齐最后的短板,实现科技发展的突破;对于现阶段还落后的领域,要分析深层次原因,做好培育工作,给予长期资金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大胆创新,持之以恒地追赶,争取早日实现对国际先进水平的超越。
创新发展的人才依靠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培养,必须大力培育具有创新意识的合格接班人,“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5]。教育是百年大计,创新理念的培养需要贯彻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创新需要从娃娃抓起,只有从小植入创新的种子,具备创新意识,才不会死读书和读死书,教育的僵化带来的是年轻一代思想意识的僵化,这是无论如何也要避免的事情。近年来,对应试教育的反思和改革被广泛关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方向。素质教育和综合培育的概念被反复提及,教育部门也在不断地尝试改革,某些问题的改善已经初见成效,比如很多国家的重大项目都是由我国本土大学培养的人才来承担,但是我国在引领全球创新发展,在尖端科研领域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差距,这都需要我们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此外,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育人是前提,思想道德培养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进一步强化,这样教育出的年轻一代才能更好地把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发挥青年一代的力量。
创新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创新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勇于革新始终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和绵延不断的内在动力。早在商朝时期,我国就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睿智名言,意味着持续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易经》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的思想,就是现代意义上创新的根本之法。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6]。五千多年的丰富文化底蕴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灿烂历史,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精神内涵,其博大的包容性,给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创新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限制都在加强,廉价的技术是不可靠的,依赖外部购买也只能买到落后的技术,这些现实状况都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敢于创新,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我们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让创新的思想和价值取向扎根于人民群众,创新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创新活动就有了坚实的社会保障。中国的发展道路由中国人民决定,中国的创新之路也必须立足于中国人民。创新是有风险的,因此创新的投入成本是巨大的,这些都需要全社会人民群众的支持,需要国家层面的战略投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创新是很难实现的。
创新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始终保持国家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党中央坚持全国统筹,运用强大的动员能力,使我国在创新领域也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在“两弹一星”、航空航天、高铁等技术领域的成功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优越性的完美体现。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鼓励和支持原始创新,为未来发展储备前瞻性的原创成果,正是在现行国际科技竞争背景下对长远发展做出的制度性规划;另一方面,持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创新体制,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科研力量,做出战略部署,就是运用制度优势化解创新领域的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在创新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些优势给我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四 结语
创新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必须充分发挥和凝聚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创新发展必须着眼于中国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优势,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