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反思
2022-03-17慕福芹马海涛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传教研室锦州121001通讯作者
慕福芹,马海涛,李 虹,刘 超 (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传教研室, 锦州 121001; 通讯作者)
医学遗传学是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发生机制、传递方式、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等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从细胞和分子方向为遗传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更高效的医学服务[1]。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 Berg说:“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与遗传有关,遗传学研究是治疗所有疾病的关键。”在现代医学中,医学遗传学已发展为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并迅速向医学各临床学科渗入。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医学遗传学也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代。在本科阶段,我们面向多专业、多层次医学专业开设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医学遗传学知识和理念,使学生初步具备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和咨询以及开展医学遗传学科普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更好地服务于临床[2]。
1 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重构
互联网、智能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代学校的组织优势和集约效应正在不断退化,传统学习方式在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存在非常尖锐的矛盾,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时代发展迫切需要对学习进行一场结构性变革[3]。目前,医学遗传学的学科重要性日益凸显[4],但我国临床咨询人才短缺严重,快速发展的生命科学以及基因技术都对医学遗传学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5]。这些教学的挑战都使得我们需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对医学遗传学相关教学进行目标和任务的重构。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的“教育的未来”倡议提倡学习的自主性和终身性。智能和互联网对学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将学习者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由标准化授课制向个性化学习过渡[6]。
2 当前的现状和形势
2.1 结合学生情况制定学习任务和要求
我们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任务和要求:①对基础较强的学生以传统授课+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推送更多的前沿知识,增加开放性问题,以问题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②对基础一般的同学以传统授课+学习小组的形式,随时进行学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适当增加讨论问题,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给予学生积极的正面反馈,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自学能力。③对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小班授课。以护理(专升本)学生为例,仅有大班授课时,不及格率为54.25%,小班授课时不及格率降为13%,小班授课的平均成绩也较大班授课提高近10分,当然这其中无法排除每年的生源差异。小班授课由于学员相对较少(人数控制在30左右),师生互动更为充分,教师更容易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关注和了解,及时反馈和解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等教学优势,所以教学效果也就更有优势。但基于对教师和教室的更高要求,小班授课不可能在所有班级进行。
2.2 基于案例教学为支撑的翻转课堂
医学遗传学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医学遗传学教学只有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7]。基于案例教学为支撑的翻转课堂是以师生角色互换为基础,使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因而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8]。但这种教学必须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以一定的临床案例为前提进行分析,课堂上主讲或汇报,不仅能体验教师角色,还能促进自身对知识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展现个人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往往在课程进行一部分后开始。另外,因为对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查阅文献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也需要进行提前的培训和锻炼,以便于课程更好的进行。
此外,案例的准备也需要教师有一定的临床基础。但从事医学遗传学教学的教师很少来自一线临床工作者,所以应对临床案例进行更多的准备和贮备,以便基于案例教学的翻转课堂的开展。
2.3 混合式教学
目前,我校的混合式教学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线上主要有微课和慕课两种方式:慕课按章节进行录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重难点突出;微课以知识点进行录制,课程时间短,便于学生的碎片化学习和重难点掌握。学生通过学习软件如雨课堂、智慧树等接收学习资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便于自行制定学习计划并完成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线下进行重难点讲解、集中答疑和实际运用的掌握,考查学生学习效果,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和校正。
但这种学习方式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班级内往往会建立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探讨、总结和打卡。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教师需要及时观察和觉察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氛围,调整策略,以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预期目标和学习任务。本校混合式教学开展两年以来,学生上课的学习热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明显提高。
2.4 结合科学研究
科研任务不仅是学习的高级目标,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因此,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科研为目标的探索性研究型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学生科研与创新实践活动自2014年在本校开展以来,已连续举办多次。通过成立多个大学生科研实践小组,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年的坚持和延续,很多学有余力的同学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小组,其中还有本科留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锻炼了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2018年以来,课题组多位成员担任本科生导师,指导数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组充分利用教研室的个体化基因组实验科研平台,共建科研与教学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并根据学科特点,开展“社区遗传咨询”“爱心服务队”等活动,使课堂知识延伸到实践中并服务于社会,不仅增强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也增强了学生的医学伦理和思想政治建设。
3 亟须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3.1 有效的评价机制
“互联网+”及大量的线上资源便利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干扰和影响因素。所以,“互联网+”的时代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培生集团 2019 年的全球学习者调查显示,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获得教育的方式正在改变,混合式、组合式、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9]。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习动机,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而促进全社会的终身学习能力。目前,虽然开展了多种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但由于学校政策和教学资源紧张等各种原因,评价反馈机制相对单一,仍未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往往是基于学生的基本水平而进行标准的制定,虽然有利于学生学情的掌握,但往往受到学生学习氛围的影响。
此外,对于个性特征明显的学生,我们没有相对应的个性化设计,如:减免作业、免考等。这些设计的薄弱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权。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梯度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也需要教师更多精力的付出和学校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这些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3.2 学习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利用
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和公平性应该是教育工作者最本质的目标,而信息的网络化也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便利性和丰富性。遗传学教育借助在线资源、模块甚至视频的创建,历来领先于时代。目前,可用的国际在线资源非常丰富[10]。例如,通过将国家罕见病组织网站上的患者访谈引入在线讲座中,或创建具有“真实”新生儿筛查结果和“婴儿的首次测试”, 基于ACMG ACT表格,国家新生儿筛查和资源中心以及实验室资源问题的会议,对基于互动案例的在线会议进行的演讲,都可以替代患者座谈会。因此,在非医院环境中学习的机会是可靠的。所以当前并不缺乏教育资源,而是需要利用现有资源来创建满足成人学习者独特需求的新一代教材。但遗憾的是,这些资源都来自国外网站,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国际资源是目前我们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另外,国内的资源往往都是高校课程,如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等。视频网站如B站等所含资源都是关于基础知识的网站,优质的临床资源较少。如何与临床更好结合,建立优秀的临床教学资源以及如何使用公共平台普及医学科普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的课题。
4 总结与反思
如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填鸭式教育为获取式教育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不管采用哪种手段和方式,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真正、真实、有效的学习。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现阶段教学中使用较广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但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目前我国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受到应试教育体制、模糊不清的认识、班级规模过大以及传统的课程文化和评价观念等方面的制约[11],大规模教育与个性化学习在传统教育形式中似乎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12]。面对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时代对未来教育的影响,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重大转变[13]。从书本上寻找答案、聆听教师正确解析、观看视频直观感受都是获取信息的学习,而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好课,应该是生成新信息、形成新思路、触动心灵的学习[14]。如何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如何进行课堂设计、把握教学艺术是需要每位教师结合学科特点、自身特色和学生特点不断探索、调整的过程。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领航员、学生学习的评估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发展的交流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和专业成长的自主学习者[15]。因此医学遗传学教师应在扎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之上,增加自身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创新创业实践经历,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发挥学科特点,探索基础医学课程中精准医学人才培养与个性化教育的有机融合,使课程模式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和创新意识,推动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和创新型发展。此外,我们也需要增加和创造更加立体的评价方式[16],应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综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