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内在关联与赓续

2022-03-17章玉丽

嘉应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现代化农业

章玉丽

(嘉应学院 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广东 梅州 514015)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两代伟人在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发展路径和战略步骤等问题上的探索,既体现了他们在农业现代化思想本质上的一脉相承,又体现了新的突破。毛泽东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奠基者,他探索的成果、经验和教训,成为后来邓小平发展农业的基础和借鉴;邓小平在农业方面的继续探索,将毛泽东开创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事业向前推进。将毛泽东与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简单并列或者割裂开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探寻邓小平与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关联与赓续,有助于我们追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思想源头并在实践中延续传承。

一、毛泽东、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内在延续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杰出的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与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血肉相连,他们深知农业的地位,都想发展农村,富裕农民。这决定了邓小平在农业现代化思想上的发展与创新不是对毛泽东的否定,二者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在本质上存在着一致性和延续性。

(一)现代化,首先是农业的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关于现代化的思考更多的是和工业化联系在一起,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考量,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是现代化的主要任务。1954 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即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此时,工业现代化毫无疑问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首先思考和最为迫切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它排在四个现代化的第一位。其后,在不同的会议和不同的文章、文件表述中,尽管四个现代化的内容做了部分调整,将“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改为“现代科学文化”,为四个现代化增加了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但是在党和毛泽东对四个现代化的完整认识中,工业现代化排首位的地位始终没有变。

经历了20 世纪五十年代末农业建设的挫折和三年困难时期,1963 年夏,毛泽东调整了四个现代化的排序,把农业现代化放到了首位,“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 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1],这是毛泽东总结这一时期我国发展沉痛教训得出的新的科学结论。周恩来将四个现代化表述为“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2]自此,四个现代化作为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正式形成,四个现代化的提法和排序基本固定了下来,以后未再做改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被分外凸显出来,它取代了工业现代化的原有地位,排在四个现代化首位。

从推崇工业现代化到以四个现代化作为对现代化的整体理解,再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标志着毛泽东对我国现代化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深化,更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

邓小平同样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当然,最初邓小平对农业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也是和工业化联系在一起的,他强调“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3]29,把农业作为推进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我国经济发展的弱点在农业,他多次提到,解决农业问题比解决工业问题更困难,解决农业问题最费力,“真正的问题是农业问题”。[4]1191

无论中国的民主革命还是改革走的都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福祉密切相关。将农业现代化放到了四个现代化的首位,既包含了农业第一位重要的意思,也包含了农业第一难解决的意思。这种见解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实做出的客观回应,既体现了对国情的正确认识,也是对农业地位和农业发展艰巨性的正确认识。

对毛泽东和邓小平而言,正视农业地位,积极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这是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初衷和信仰。

(二)发展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

道路选择是关系我国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上高度一致,都坚定的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除此之外,别无出路。早在1937 年,毛泽东就指出,西欧那样“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没有的”。[5]资本主义既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也有违我们的信仰,中国不可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并不是西方化的同义语,尽管我们仍要从西方学习很多东西,但毛泽东向来反对全盘西化,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构想中,毛泽东尤其注意这一点。他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构想,都是和社会主义相关联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要统一,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真正出路。

农业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当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邓小平一再强调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农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从未放弃或丧失这方面的警觉和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现代化,中国除了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4]1170邓小平提醒人们,有些人讲四个现代化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了主词:社会主义”。[4]1035“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6]138“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有个名字,就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6]181如果“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4]1169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为,社会主义不仅能够保证社会和人全面进步与发展这一现代化目标整体得到实现,还可以保证现代化目标迅速实现。邓小平认为,尽管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犯过错误,走过弯路,但当我们总结经验,纠正错误后,仍然会具有“比任何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得都快,并且比较稳定而持久”的优势。[3]167因此,邓小平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出发,认为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是世界现代化的方向,既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也要冷静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即使社会主义出现暂时的曲折,但是经受锻炼的人民吸取教训后,“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6]383

(三)发展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

一切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不仅有彼此相同的共性,而且有独具特色的个性。即使在相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由于诸多条件的差异,在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支配下仍然会呈现出多样的发展模式。

毛泽东基于对国际形势、苏联模式、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路。毛泽东一贯反对教条主义,他认为对苏联模式模仿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创造性,最大的弊端就是可能丧失独立自主。他提倡实事求是,自由思考,独立创造,这样才不会仰人鼻息。

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模式的特殊性。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这是邓小平思考和实践现代化的逻辑起点。邓小平认为,根据中国自己的国情进行革命和建设是最根本的一条经验,他反复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6]291979 年3 月30 日,邓小平提到,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那么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多次在不同场合对来自第三世界的朋友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有自己的特色,其他国家搞社会主义可以向我们学习借鉴,但不必模仿中国,国情不同,政策就该有所区别。世界上的所有问题不可能用一个模式来解决。邓小平向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介绍中国成功经验时,提到的第一条经验,就是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与邓小平既强调中国农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又强调农业发展的中国特色,坚持发展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

(四)农业现代化要走集体经济的道路

毛泽东、邓小平都坚持农业要走集体经济道路,以集体土地所有制克服土地私有制下小农经济的局限,既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以及小农经济必然灭亡的科学论断,更是源于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个体小农经济发展缓慢,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造成阻碍,更是出于对农村出现的两极分化倾向的担忧,毛泽东将农民组织起来,历经轰轰烈烈的合作化运动,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在中国农村确立起来。确立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毛泽东的巨大贡献,从此中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20 世纪七十年代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出现问题,社会上出现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正确思潮。在这历史关头,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坚持毛泽东开创的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坚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

首先,发展集体经济是稳定农村并稳定国家的关键。只有发展集体经济才能把农村的人财物结合成紧密而有序的整体,避免出现西方发达国家在传统农业体制解体过程中对农民的压迫;也可以避免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自下而上的破坏,从而保证国家的稳定与统一。农村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前提,中国的现代化若没有社会主义农业和农村的稳定为依托,是不可能想像的。

其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发展农业。农村集体经济已经在广大农村有几十年的历史,社会主义在农村已经扎下了根。因此,当农村改革时,农民欢呼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重新获得,却没有再提土地所有权的要求。这反映了在集体环境中生存已久的广大农民对集体的认可,并体现了集体经济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存在的合理性。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成为推进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制度保障。任何时候丢弃这个成果,也就意味着中国农业现代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中断,农业发展多年的成绩将付之东流。邓小平说,中国如果搞资本主义,最先出现的是没有办法解决中国人吃饭的严重问题,“没有饭吃,中国人干吗?”[6]326因此,背弃集体经济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沉重后果,邓小平坚决反对这么做,他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就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邓小平仍然清醒而坚定地说“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3]315只有坚持走集体经济的道路,中国才能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

二、邓小平对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邓小平有关农业现代化的思想,是在坚持毛泽东农业积极成果的基础上起步。无视毛泽东在农业方面的先导,则看不到中国农业现代化探寻的源头;没有邓小平对农业现代化的创新性发展,则没有中国农业的巨大进步,也体现不出对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本质与核心的继承与发展。

(一)从农业生产关系的急于过渡到适时适度的退却

毛泽东关于农业必须走合作化和集体化的道路,才可以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并最终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方向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选择是对的。

邓小平坚持了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高度结合,适时适度地将生产关系向后退,从规模过大、公有化程度过高的水平往后退,退到可以适应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普遍愿望为止。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恢复国民经济“不论工业还是农业,非退一步不能前进”,退是为了前进,只有退才能前进,“退够是为了有利于调整、有利于前进”,[7]108“退”才能够发展的更平稳。积极有效的“退”来调适生产关系,现代化建设才会有序推进,该“退”则“退”,应“退”尽“退”,“才能使整个经济转上健全发展的轨道”。[3]355要保证“退”的顺利,首先,要“说服群众,加强干部”,“全党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主意”。其次,在农村“调整基层的生产关系,要承认多种多样的形式”,[8]形式多样才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和特殊情况,在形式的应用上不能不顾实际搞“一刀切”。至于采用哪种形式和方法,取决于“哪一种方法有利于恢复生产”,哪一种方法能够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认为不要过于纠缠包产到户的性质,不要管是“黄猫、黑猫”,对包产到户“不要一口否定,不要在否定的前提下去搞。要肯定,形式要多样”。[7]146对分田或包产到户要进行调查研究,用调研结果来回答群众的疑问。生产关系“退”的原因是为了适应我国真实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退”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恢复国民经济。事物发展经历曲折反复,在总的前进过程中出现若干个调整甚至是后退阶段并不影响事物总的发展趋势,其结果是“由不同程度的不平衡走向比较平衡。”“局部的后退是必要的”,“退一步才能进两步”。[3]161暂时的生产关系向后退,是一种策略和手段,并不是“退”的最终目的,“退”说到底还是为了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实现生产关系新的突破。

(二)从超高速赶超到适度发展

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后发展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发展速度,才能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毛泽东、邓小平都强调现代化发展的高速度,都奉行赶超战略,只是在不同时期赶超的具体途径和速度不同。

他分析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后,得出了“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快的”的结论。[9]尽管当时毛泽东还不能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做出准确的预测,但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拥有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速度的认识表达的比较明确。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始终有强烈的急迫感,他把发展速度作为重要的战略问题来看待,当作关系社会主义生死攸关的大事情,他多次阐述我国高速发展的紧迫性和可能性。

毛泽东在实施赶超战略的初始阶段,比较清醒和谨慎地对中国现代化的实现速度与实现时间做了合乎实际的估计。他告诫大家,要稳步前进。针对有人认为过渡时期太长的问题,他认为这种急躁情绪,容易犯“左”的错误。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以大大超出毛泽东预期的速度完成,这对毛泽东的思想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与规模产生了新的认识,认为要改变已经落后于现实形势发展的原有观念,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邓小平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适度发展战略,把赶超纳入到切实可行的速度范围内。邓小平同样重视中国的发展速度问题,始终在探索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3]312他对“左”的、急于求成的错误的反思与纠正,并不意味着他主张经济发展的低速度,而是要在纠错中找到适合中国国情国力的高速度。邓小平始终把高速度地实现现代化作为不可回避、必须破解的重大经济和政治问题,中国能否体现社会主义优势,“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6]356他还指出,获取人民拥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当然很必要,但是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增长速度”。邓小平尖锐地指出,不仅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6]255否则社会主义优越性如何体现呢?

邓小平对中国高速实现现代化是比较有信心的,这种信心来源于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国内外各项有力条件的认知,所以中国现代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可以办到的。[6]377邓小平对高速度的把握始终在“度”上下功夫,避免出现两种偏向,即出现经济长期停滞、发展缓慢或“欲速则不达”的局面。他说,过去我们在实践中犯过错误,耽误了太长的时间,被落下太多,“不搞快点不行,”但是既要搞快点,又要避免重复一九五八年的错误,“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3]1561985 年,在讨论“七五”计划时,邓小平总结过去七年的经验,第一次提到了“为我国经济发展确定一个适宜的速度”,[6]150这是他第一次提“适宜的速度”。1989 年,他又提到了“发展要适度”。[6]2881990 年3 月3 日,他又提到“早一点取得适度的发展”,并对适度进行了解释,“适度的要求就是确保这十年能够再翻一番,”[6]354强调要实实在在实现翻两番的目标。“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践成效成为邓小平适度发展战略的最好注解。但是,“适度”是一个实践中动态的、变化的概念。考量适度的各项因素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要全面估量经济形势,综合计算和分析各项变动的因素,结合当时的国情国力,才会得出什么样的发展速度才是适度的。

邓小平的适度发展战略不是对赶超战略的否定。邓小平对适度发展战略的思考,是以发达国家为参照,但从未离开过对赶超发达国家的追求与向往。

(三)从单一集体统一经营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短暂的土地私有的家庭经营后,合作化运动将农民组织进合作社,农业经营方式逐渐由互助合作经营、合作统一经营,发展到集体统一经营。农业集体统一经营的范围和程度不断提高,主要生产资料基本全为集体所有,农业的生产管理、劳动调配、物资调拨、经济核算、产品分配全都由集体进行统一的计划和安排。但集体对农业生产的安排往往并不能正确反映农业生产的特点,庞大的行政管理队伍不仅增加了巨大的监督管理成本,也未能收到对农民劳动合理和有效的监督。集体缺乏生产经营自主权,却要承担自上而下某些不当行政命令的经济后果。生产队的经济行为偏离农民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农产品的价格和收益不能对农业生产决策和销售决策产生影响,农业收益不能和农民的个体收益产生直接关联。高度集中的集体统一经营,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生产动力不足,农业缺乏活力,农业在长期的低增长中徘徊。

集体统一经营具有个体经营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但是如果集体统一经营超出其所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就不能有效体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机制和劳动的激励机制。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克服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局限。它把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体制,将集体“统”的功能与家庭“分”的灵活优势结合起来,做到“统”的适度,“分”的合理,宜“统”则“统”,宜“分”则“分”。这种高度的灵活性释放了农民的活力,极大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困扰我国多年的粮食问题和人们的温饱问题,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但是“统”和“分”又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是有重点的。在协调好“分”与“统”关系的基础上,继续稳定“分”,但当前的问题主要在于“统”的作用未能如当初体制设计的那样充分发挥。所以当前的重点是要完善和加强“统”,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强“统”带“分”,加强“统”对“分”的引导和服务。这一做法,有人非议是对计划经济的“复归”,但实质上是集体经济质的飞跃,并非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双层经营体制,既不可以“复归”计划经济,又要避免影响“分”的发展或者以“统”代“分”。在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多年后,更要避免的是强“分”弱“统”甚或以“分”代“统”。要处理好“统”与“分”的平衡,使二者不断完善并更加和谐。即使在双层经营体制发展态势良好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尤为重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才是重点和方向。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现代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