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融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价值与策略
2022-03-17宫丽红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宫丽红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完善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众多一线教师都在探索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是针对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更需要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文将围绕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展开探究,希望可以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帮助。
狭义的数学教学就是在数学课堂上引入基本的数理知识。然而,人类长期实践所创造的知识和财富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历史文化,讲数学文化知识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喜爱数学。本文将围绕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上扮演的角色,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的价值展开探讨,并且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论如何将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有机结合,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数学文化融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开展的形势下,数学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对数学文化本身的认识、把握及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与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密切相关。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美国教育学者最先提出数学是一种文化的理念。将数学与个体意识相结合,把数学中抽象的内容摘取出来,搭配具象的文化性知识,有助于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对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更符合他们的思考模式,也有助于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融入数学文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和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数学知识大多是比较简单和基础的,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不会学习太多高深的数学知识,但正因为学习的知识过于简单,所以很难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当深刻反思个人的教学行为,将数学文化积极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当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的时候,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学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了解每一部分数学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是通过怎样的途径产生的,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真正影响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发学生群体追求真理和科学的强烈意愿。
(二)形成严谨、科学的人生态度
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基础阶段,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个别学生身上还保留着幼儿园时期的生活习惯,在这样的背景下讲解数学知识,开展高质量教学,有很大的难度。适当融入数学文化的相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数学家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方法,将数学原理探索出来的,可以借助数学家的探索行为引导学生逐步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让他们形成更加严谨、科学的人生态度,知道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不断探索和细心发现的过程,要做到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不断探求新知。
(三)逐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最缺失的一种素养,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已经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很早就开始独立思考,可能对传统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提倡的内容不是特别感兴趣;另一方面,学生接触的人文作品越来越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网络、书籍等多个渠道获取属于自己的精神食粮。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思维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培养人文素养变得越发困难,教师从数学文化引入数学课堂开始,逐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从侧面激发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精神,真正做到喜欢学习,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
二、数学文化融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
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对抽象或复杂的数学知识理解不够到位,是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表现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无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就应当积极深入数学文化的思想和内容,尽量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不过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把数学文化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下面将围绕笔者自身的经验,分享几个关键性的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设备,引入数学文化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也需要良好的课前引入环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给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尤其能够感受到良好的课件引导环节给学生带来的深远影响。有时候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比较积极,教师就能够收获更加顺畅的教学体验,但更多情况下,教师不关注课前导入环节,以至于学生的兴趣提不起来,课堂上学生自由散漫、随意走神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让他们对数学知识产生一种貌似熟悉的认知倾向,教师应当将数学文化和多媒体设备相融合,尽可能把一个个数学文化融入课前导入环节,用新奇的知识吸引学生的目光。
例如,教学“表内乘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还要让他们掌握一部分乘法口诀,这是整个二年级阶段最困难的教学任务之一。小学生的记忆力水平并不突出,尤其是个别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会出现反复遗忘的情况,教师明明已经将乘法口诀强调了多次,个别学生就是没办法记住。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当想办法提升课堂讲解的效率,最好让学生把乘法口诀与相应的数学文化结合起来,用趣味化的手段引导学生快速牢记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引入一小段多媒体视频,让学生猜一猜:我们国家的小学生在学习乘法知识的时候,会先学习乘法口诀表,那外国的小学生学习乘法知识的时候,采用怎样的方法呢?将相关的短视频引入课堂,用短短的两三分钟时间展示英国、印度、日本等多个国家学生学习乘法知识时采取的方法。教师可以对这些视频进行特殊化处理,如上节课,学生刚刚学习过“二三得六”这样一句口诀,教师可以多搜集小学生处理“2×3”这样一道数学题的视频,拿到课堂上综合播放的时候,学生会发现,原来乘法口诀表有时候挺好用的,相比那些国外的小学生采用如此复杂的方法进行计算,乘法口诀表显然更加简单。经过短暂的视频播放,教师重新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时,会发现大家的学习兴趣明显有所提升。引入短视频就是将数学文化与短视频有机结合,把数学文化嵌入在短视频之中,将各个国家的数学教学现状整理成视频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观看的时候一边被视频内容所吸引,一边反思个人的学习内容。按照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他们会不断对比中外数学乘法教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完善小学数学乘法口诀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借助讲故事办法,讲解数学文化
必须充分认识数学文化对小学生人生的积极意义。数学是一门理科性质特别明显的学科,上课时,教师给学生讲解的大多数内容都和数字有关,而数学文化恰好是和人文背景有关的知识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会发现有一部分数学文化不能像讲数学知识一样引入到课堂上,而是应当用更加有趣的手段。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探索过程中,笔者发现,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补充讲解一些数学文化知识,作为数学课的教学补充剂,这样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人文历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群体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教学“认识方向”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让他们了解一下今天我们所说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被推理出来的。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就有相关记载,早期我国农业文明正发达的时候,人们通过记载天上太阳的方向,辨别不同的方位,但很快人们发现,这种方法并不是特别方便。碰到阴天、下雨天,就很难正确辨明方位,有些天生方向感较差的人容易迷路。慢慢地,人们开始通过画箭头做记号等多种方式测量方位、记录方位。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衍生出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词的概念。通过讲解这样的故事,可以将趣味化的内容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进一步吸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另外,教师还可以从拓展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给学生补充讲解一下西方人是如何推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
需要明确的是,青岛版的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点都包含着数学文化的背景,教材上也给出过一些数学文化题,所以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上的内容,有目的地渗透讲解。引入数学文化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像讲故事一样,给学生讲一讲数学家们是如何研究出数学理论的。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虽然非常简单,但是放到数学发展史上,也是数学家们经过多年的推算才得出的结论,越是简单的内容,越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推演和计算。教师应当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知道每一部分数学知识都是数学家们辛苦研究出来的,知道了数学知识的内涵以后,学生会对这些内容产生更加崇敬的心理,这样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认知,又能够让那些看似冰冷的数学知识活泛起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情感。
(三)借助数学题背景,渗透数学文化
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虽然不是特别紧张,但考虑到小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讲解很多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将课堂上的知识全都吸收进脑子里。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让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只能延长教学时间,适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久而久之,教师会主动或被动地放缓教学节奏,逐步拉长教学基础知识的战线,课堂上的时间也就没有那么充足了。为了不影响日常的高质量教学,教师也会适度舍弃一部分数学文化的渗透。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就要注意数学文化和数学教育并不是互相矛盾的,也不是选择其一就要舍弃其一。教师可以借助数学题背景引入数学文化,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感知数学、了解数学。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数学文化的相关内容,编写一些和数学小故事息息相关的练习题,比如,“数学家华罗庚上小学的时候,曾经遇见过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要他给实验室选购一批新材料,给了华罗庚40 元钱,3 元钱可以买1 套实验材料,华罗庚带的钱够他买多少套材料?还剩多少钱?”将一些学生熟悉的人物或数学故事融合到数学问题里,学生听到这些熟悉的内容之后,会对数学问题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做题的积极性。另外,这些问题本身也是渗透数学文化的一种铺垫,如果学生此前听过这类问题,那就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做题兴趣;如果学生此前没有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学生通过做题会对这类问题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拓宽视野的同时,还让学生掌握了更多数学文化知识。
小学阶段学生会遇到大量的应用题,与其将这些应用题与不切实际的情境化内容结合,不如将数学文化与应用题结合。当然,这也要求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素养。只有教师脑海中具有了大量的数学文化知识储备,对很多数学家的故事比较了解,才能够设计出符合二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又与教学知识息息相关的优秀数学问题。教师平时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并且以身作则。教师读完一些数学故事之后,如果觉得特别优秀,也可以把这些故事推荐给学生群体,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对数学文化感兴趣的前提下自主了解。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教师和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有助于营造浓厚的数学文化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同时,还能够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
数学与人文、历史、精神、观念等共同构成的数学文化,融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进程,认清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另外,小学数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将数学文化知识融入书本知识中,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与学习数学文化内容,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数学观,还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学史,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快乐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