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22-03-17张小娟安徽省庐江县晨光小学
张小娟 安徽省庐江县晨光小学
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经济迅猛发展,教育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新时期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德育教育一直处于中心地位。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对课本中的内容做到烂熟于心,以更好的方式让学生接受,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品德。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
(一)教材设置不合理
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低年级的德育教育工作成果显著,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在小学高段的数学课堂中,德育渗透效果远远不如小学中段。小学高段的数学课本内容与学生不契合,不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正常情况下,学生学习的难易程度随着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不会出现偏难或者偏易的情况。如果过难,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小学高段的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教师会着重于讲题,容易忽略学生的主观性,将数学解题方法讲授给学生,让小学阶段的学生深受“题海战术”的影响,使得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无法落实。
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教材难度偏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在种种压力的影响下,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厌倦情绪。比如,四年级升五年级后,简单的平面几何题会完全被复杂的立体几何覆盖,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在短时间内很难真正掌握立体几何知识,让学生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但学生连正方体、长方体有几个面都回答不出来,谈何计算?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学生面对此类题型只会更加头疼,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只会更加吃力。所以,课本内容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并非越难越好。
(二)教师德育理念、方法陈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德育理念存在偏差,认为渗透德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德育在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在课堂中,教师只关注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忽视数学知识与德育的结合,错失对学生品德进行培养的最佳时机。新课改要求数学课堂让学生有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提升学生成绩的同时,做到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本质,从内心萌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将德育思想融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思想品德。
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多数教师依旧坚守原本阵地,把数学学科知识的教学当作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德育的渗透,或者德育的渗透方式过于单一、生硬,不被学生所接受,以说教的形式进行,只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对德育素材的准备不够充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德育的渗透。比如,数学的四大领域中,各个领域的德育渗透都不相同,根源在于教师对教材中内容的挖掘不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对课堂上呈现的德育素材无法完全掌握,为了不出错,教师会错失德育渗透的好机会,只按照课前所做教案中设定的内容继续讲下去,教师缺乏对德育素材的捕捉力,使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果一直不理想。在以成绩为标杆的数学课堂中,德育的踪迹无处可寻,数学课堂成为应试教育制度的“敲门砖”。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其实,对于课堂中随机出现的德育渗透的机会,教师要及时把握住,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还能够改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刻板印象。
(三)学生年龄的限制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受到自身原因的限制,对教师在课堂中渗透的德育思想,无法做到全盘接纳,学生并不知道这个对自己思想品德的教育。并且,小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还未形成道德观念,再加上年龄小,学生的自制力和注意力都处于较低水平等,这些因素都在限制数学课堂中德育渗透的效果。小学中段和高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会取得很好的反馈效果。因此,在小学阶段坚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德育渗透的时机,在课堂上开展与德育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体会,在实践中践行。当然,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设置合适的方式、方法,使得德育效果最大化。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素养。数学学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其独特的文化形式,有助于德育思想的渗透。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往往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在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这一章节中,教师利用圆规画出绚丽的图案。数学中除了圆,图形的对称美、几何图形的简约美等,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对美的认识。而作为德育的重要一部分,美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领略到数学的美,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比如,在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这一章节中,可以让学生对图形的对称有初步的认识,领略到数学图形的对称美;在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学习中,通过动态图形加深学生的印象。德育和数学课堂的结合需要教师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思想渗透其中,使之自然地结合起来,以有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比如,在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元、角、分”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对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理解人民币的组成,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思想。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明确人民币的地位,它是国家的象征,任何涂改、损毁人民币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是对国家的不尊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爱护人民币,若见到损毁人民币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在生活中要养成保护人民币的观念。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普及假币对社会的危害,教学生辨别假币的方法,不收、不花假币,从自身做起,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通过这种渗透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印象十分深刻,教师补充的知识,如人民币的重要性、辨别人民币的方法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需要教师从教材中找到适合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将德育思想以巧妙的、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融到教学中,发挥出“1+1>2”的效果。
(二)钻研教材,渗透多样化
小学的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在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中,难度较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不足,使得师生双方都感到特别累,家长也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忧心。学生的发展是有特点可循的,教材的设置要与学生相契合,层层递进,难度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新课改下,数学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重视对学生的培养。小学教材中删除了又难又偏的内容,内容更加注重和生活的联系,配合发散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教师要对教材中适合进行德育渗透的内容烂熟于心,使得德育渗透与数学教学融为一体,不显生硬、突兀。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将德育思想扎根在数学教学中,让德育思想成为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
比如,在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统计与概率”等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前对教材内容进行研读,以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概念,从而大大降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概率,降低数学学科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减轻压力。其实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是在帮助学生和教材建立联系。所以,数学教师需要有一定的研读能力,对教材中每一部分哪些地方适合渗透德育思想烂熟于心。在德育的渗透过程中,教师也要采用多种方式,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受到德育思想的教育。
教师钻研教材是为了发掘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将数学教学与德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升国旗的过程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上升的国旗让学生感受平移;在观看过程中,缓缓播放《国歌》,让画面更加生动,在耳熟能详的歌声中,国旗徐徐升起,让学生静静地体会这个过程;结束之后,教师适时地补充国旗、国歌的来历,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学生会乐于接受,在帮助学生扩充知识的同时,将德育思想成功渗透。在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由圆构成的图形,让学生对圆有初步的认识,在观赏图片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圆的美,让学生对数学中的图形产生强烈的兴趣。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在等待着教师的发掘,对于课本中出现的“你知道吗”等开放性的问题,教师要抓住机会,在学生兴致盎然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这部分内容虽然在考试中占比不大,但是其德育价值十分显著。
(三)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
现阶段,还有部分教师只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认为德育的渗透也是为其服务,这种教育理念的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德育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德育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但这是德育渗透之后产生的良好反馈,而非渗透的目标,不能本末倒置。因此,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坚定德育实施的目标和方向。在此基础上,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教师通过创设相关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利用已知信息解决问题。根据教材中德育素材的不同,创建不同的学习情境。
比如,在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负数在不同国家的使用情况,使学生明确,世界上各个国家负数的使用中,我国是最早的,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十分感兴趣,数学课堂上的游戏设置十分简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不同类型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思想的洗礼。在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的学习中,魔方可以作为教具,让学生观察魔方不同面的色块组成,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将从课本上学习到的观察方法,在模仿游戏中实际运用,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种和数学知识相关的游戏环节,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对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玩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游戏环节得到加深,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相关调查显示,喜欢玩智力游戏的学生,其数学成绩往往是比较突出的,学生自身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比较大,在智力游戏中,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但是课堂上的游戏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且游戏设置要有度。总而言之,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模式的形式,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在游戏、情境教学中,逐渐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德育渗透到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将德育真正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在数学课堂中加入德育因素,教师可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加快对知识的吸收,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使得课堂效果呈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