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生命尊重意识与生命价值取向关系研究

2022-03-17喻学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个体价值生命

谢 欣,喻学林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3)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给全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威胁,中国的抗疫行动无不体现了对于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健康峰会上强调,“尽最大努力做到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一个病患者,切实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1]正是中国这种尊重生命的态度,使得中国抗疫行动能够落到实处,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关于生命价值,有学者认为价值的实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积极参与,体验生命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实践活动对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2]也有人从生命价值追求的动态过程中来解释,刘颖洁指出,“生命意义是人一生中的不懈追求,而生命意义教育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航标。”[3]还有人认为生命价值的实现远大于生命价值的本身内涵,提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存在,而在于如何存在。”[4]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生命价值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概念内涵、基本构成等抽象层面的挖掘,而联系实际存在的生命价值问题研究较少。本文以大学生群体的生命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学生生命尊重意识缺失等现象背后的价值取向偏差问题。

大学阶段是个体生命中的黄金时期,也是青年人思考生命意义的内涵、什么样的生命更有价值、如何实现生命价值等人生之问的关键期,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导致不同价值观念的形成。如今,面对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等价值观念的冲击,部分大学生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甚至出现自残、轻生、迫害他人生命的极端现象,学习生活中消极度日、缺乏目标。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大学生生命尊重意识的缺失,生命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二、生命价值的内涵

生命价值是人的生命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尺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意义关系。[5]因此,生命价值即是个人的生命所具有的意义、“有用性”。按照价值客体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生命价值分解为三个方面:生命的自在价值和自我实现价值、生命的利他价值、生命的社会价值。

(一)生命的自在价值和自我实现价值

生命的自在价值是指生命本身就具有的价值,按照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潜在的和外显的。潜在的生命价值是指生命个体具有在未来发挥某种作用的价值,是一种待开发、未经挖掘的价值,这种价值状态蕴含了无限的可能。外显的价值即已经实现了的价值,是对潜在价值的发展。人的生命是潜在价值和外显价值的统一,生命的潜在价值赋予生命无限的发展前景,是外显价值的萌芽;生命的外显价值是潜在价值的目标和归宿。生命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将生命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外显价值的过程,发掘生命的无限潜力。

中国自古就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存心养性”的追求,用以描述生命的自我价值所在,自我实现是个人生存必须面临的问题。生命个体存活在世界上,就会有各种需求,并在满足自身各种需求的基础上设立各种目标、理想,个体正是在实现一个个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美国教育学者阿迪斯·惠特曼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求。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6]人们会在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进行“修身”,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个人只有自身不断发展进步,他才能够具有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力量。

(二)生命的利他价值

个体生命的存在无法脱离群体的、社会的环境,社会内个体之间的生命也总是相互联系的。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自我实现,也在于自身对于其他生命发展的意义所在。当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生命带来巨大威胁时,众多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难困苦也要挽救他人生命的利他精神态度和行动正是生命利他价值的生动体现:84岁的终南山临危受命,毅然奔赴抗疫一线,在民众生命和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他认为“避免更多的感染,减少死亡,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火神山、雷神山医院10天左右建成,离不开一个个建设者的艰苦奋斗;抗疫路上,有多少志愿者奔赴疫情“战场”,在佳节时刻与家人天各一方;无数疫情中的“逆行者”全力以赴,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投身这场护佑生命的战斗。

生命的意义更在于唤起内心深处的道德崇高与利他意识,对他者与自我一体的领悟、理解、实践,完成利他主义的道德内化与伦理升华。试想一个人生活在世,却只顾个人利益,完全不顾他人安危,即使他的个人能力再超群,其生命价值也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可。生命的自我价值是生命利他价值的基础,生命的利他价值是生命自我价值的升华。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往往能够赋予其更强大的能力,这也为个体实现利他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个体在实现利他价值的过程中,往往也能够带动其完成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三)生命的社会价值

生命的社会价值是生命利他价值的一种延续,是生命意义承接对象从他人向社会群体的扩展,生命的社会价值实质上也是一种利他价值。个体是位于社会发展中的个体,社会的发展带动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发展,每一个个体的发展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个体诞生于家庭,承载着延续家族和人类繁衍的意义,所以个体生命肩负着种族延续和社会发展的使命。这种生命意识的存在要求人们具备集体主义精神和大局意识,以维护和平发展的环境。避免战争、保护生态环境等活动的兴起,为的就是保全个体生命所在的集体环境。从群体选择理论的研究结论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知道,群体结构系统是种群为了支持更高层次发展和生存的自然选择,保全群体利益是保全个体生命发展的重要抉择,反过来,个体生命通过群体系统选择机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群体进化。

生命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延续人类物种,更在于延续社会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推动生产力发展、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每一个位于社会中的个体生命都有推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任务和使命。社会在漫长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各种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生命也需要继承和创新。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都是无数先辈奋斗的结晶,这些文化的传承也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重要表现,因而个体生命的社会价值不仅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物质价值,更在于对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精神价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代理学家张载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生命的社会价值中也包含着对过往历史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开拓。

三、大学生生命尊重意识的缺失对生命价值取向的影响

近年来,高校杀人与自杀事件频发,这些极端事件的发生反映出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生命尊重意识的缺失,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生命价值取向是主体在生命活动中行动的准则和追求的标准,从根本上决定了生命个体的相关行为。研究当今大学生生命尊重意识缺失问题,就要找出其生命价值取向的内在根源。

(一)大学生不尊重生命的具体表现

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历来怀有对生命的尊重,这种生命尊重意识反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取向。(《周易·条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爱护生命是一种道德的行为,是“大德”“至善”。西方文化也有尊重生命的文化传统,基督教认为人的生命是上帝创造的,生命具有神圣性(sanctity of life),杀害生命是严重的宗教罪恶。现代科学领域的超循环论,用生物大分子自我复制机制为生命的起源做出了更科学的解释。无论是神话传说、宗教戒律,还是科学理论成果,都告诉我们:生命是自然经过亿万年发展所孕育的奇迹,生命的宝贵值得每一个人去尊重。

部分大学生生命意识弱化,缺乏生命尊重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生命的生物性损伤,对人格、精神生命的损伤和否定生命的价值。生命尊重意识的缺失给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取向带来严重影响,催生扭曲、不健康的生命价值观念。

对生命的生物性损伤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之一。一方面表现为自杀、自残,故意伤害等对生命载体的直接损伤,另一方面表现为轻视生命、危害身体健康等行为方式。对生命载体的直接损伤包括对自身生命的损伤和对他人生命的损害,无论是自杀还是伤害他人,都是有违生命道德的。自杀在很多哲学家眼中都是违背道德义务的,根据康德的实践命令,即“你在任何时候都同时当作目的,绝不仅仅当作手段来使用”,认为自杀是把一个人仅仅当作维持可以忍受的生命状态的手段,因而违反了实践命令。[7]《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被视为不孝的行为。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一些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方式也是对生命的直接损伤,通宵打游戏、娱乐,在宿舍使用违禁电器,随意闯红灯……这些都是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轻视生命健康的行为。

侮辱人格、形象是大学生不尊重生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网络暴力、生理歧视等对人们精神生命的损伤。人的生命并不只是生物性的存在,更在于精神性存在,是生物性存在和精神性存在的统一。因而侮辱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形象等也是对生命的不尊重,这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网络暴力以及各种形式的歧视。网络暴力给生命带来的伤害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直接损伤,而是具有对人格形象的攻击性、侮辱性,能够对人的精神世界带来伤害的“软暴力”。大学生在互联网中更容易接触或受到网络暴力的影响。

否定生命的价值是大学生不尊重生命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否定自身的生命价值,容易使大学生丧失理想信念、生活目标缺失,从而肆意浪费生命、形成懒散堕落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当代大学生一方面面临着“内卷”严重的社会环境,肩负着学业、家庭、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下接受各种诸如“躺平”、“佛系”、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信息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在压力和困境面前,要么丧失斗志、万念俱灰,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要么负面情绪爆发、消极厌世,选择自暴自弃、沉迷享乐,放弃努力和向上。这都是对自身生命的不尊重,否定了自身的生命价值,这是一种扭曲、极端的生命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极大损伤。

(二)生命尊重意识缺失的原因探析

大学生不尊重生命现象的出现,究其本质是生命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价值观的偏差首先体现在认知层面的偏差;其次,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使得大学生在对待生命上往往不能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内核;最后,个人主义在生命价值取向上的表现就是个人本位突出,缺乏对集体和社会的奉献意识。

1.对生命价值的认知缺乏

每一个人对自我的生命负责,就是对家长负责,就是对学校负责,就是对社会负责。[10]生命并非是个人的私有物,黑格尔认为人不具有随意处置自身生命的权力,如果把自杀看作是勇敢行为,那么这只是卑贱的勇气;如果把自杀看作是不幸,人也没有自杀的权利,人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8]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个体的生存发展,对于家人、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对生命价值认知的缺乏导致他们对自身生命责任的理解程度不够,无法更好地履行对家人、对社会的责任。

人的生命不仅仅是一种生物性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性存在、社会性存在。如果忽略生命的精神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那么人存在于世就与动物无异。大学生如果一味追求感官的满足、追求享乐;或者是毫无目标、得过且过,那么这种生活性质就更偏向于生物性生存,因为他们缺乏对生命的思考与追寻。在田美霞、叶长青关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成因与影响结果的大样本调查中,大学生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现状感知结果不容乐观,仅40%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的生命状态是积极的、目标明确的,而53%的学生感觉到自己现在的生命状态是迷茫的。[9]根据问卷结果分析,大部分大学生都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因素阻碍、扭曲、模糊了其生命价值追求。因此,对自身生命价值有深切的认知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价值取向的基础。

2.生命价值目标物质化倾向严重

当今社会,部分大学生的理想出现功利化倾向,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远大于对精神需要的满足,理想目标更注重对于金钱、地位的追求。在职业追求方面,“高薪水”“高福利”“高地位”往往成了许多大学生的择业标准,这些大学生往往过度关注物质享受而忽略了对精神世界的滋养。一方面的原因在于物质追求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对于物质生活质量的追求是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融入的重要因素。[11]物质追求是生命存在的基础,但如果生命价值追求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人的精神崇高性则会遭到淹没,缺少了精神的滋养,人就会无可避免地堕入庸俗。

3.生命价值取向的个人主义倾向突出

个人主义的生命价值取向将自我作为价值中心,其生命活动更偏向于自身发展而非社会进步。在学者潘明芸、吴新平关于大学生生命观的问卷调查中,关于“生命价值取决于”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0.8%的大学生选择“事业的成功与否”,是所占比例最多的,而“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被选比例为30.1%。[10]以上数据一方面体现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认知的偏差;另一方面,也展现出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功利性:他们对个人的事业成功关注度大于为社会做贡献。这种功利性的生命价值取向容易让他们将个人的事业成功放在第一位,而容易忽视社会中其他人的利益,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许多高校伤人案件都是由于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生命价值的创造更在于奉献和付出,在于“利他性”。一个人生存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自身的幸福,更应该将其与人性的爱和奉献自我联系起来。“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11]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中就谈到了其立志全人类而劳动,而那种只为自己劳动的价值取向则忽略了生命的奉献价值,就算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他生命的价值终究是不完整的,因而不可能成为一个伟人。因此,树立正确生命价值取向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由此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正确的生命价值取向的引导,生命价值取向的养成离不开尊重生命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生命尊重意识的缺失也应引起更多的关注。价值观的养成不仅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更是不容忽略,从尊重生命的教育入手,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保持一种尊敬意识是高校生命教育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个体价值生命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