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2-03-17江苏省灌南县田楼镇中心小学张永刚

天津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小学生

■江苏省灌南县田楼镇中心小学 张永刚

汉字是语文学科的必学内容,也是传承我国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学好汉字能使小学生领会到更多优秀的文化知识,为其今后的深层次探究打好基础。学校需要对该部分的教学保持高度重视,结合语文教学的其他内容提升学生的汉字使用率和准确性,在小学阶段培养识字的爱好和兴趣,深度贯彻素质教育发展理念,确保学生的识字水平稳步提升和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进步。

小学时期的学生还不具备清晰的思维认知能力,对学习缺乏主动意识,常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养成错误的学习习惯,限制教学进展,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理念,教师应该结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深入探究目前的识字教学现状,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促进学生识字任务的顺利完成。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识字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几点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政策全面贯彻与持续深入我国学校教育体系的今天,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也逐渐从以往的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储备逐渐转到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语文综合素质上,并且更加关注与重视小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而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都是建立在学生能识字的基础上的。因此,小学生的识字能力是一切能力与素质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对小学生尤其是对低学段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良好学习习惯和正确学习思维养成的黄金阶段,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识字教学活动,能有效针对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心智,进而促使小学生顺其自然地形成与发展一定的学习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内容,发展综合素质与能力起着极为关键的教学促进作用。因此,为了确保小学生能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的长远成长,作为一名新时期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认识到,识字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起到的基石作用,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识字教学水平与能力,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技术,创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形式,以此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进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识字教学现状

首先,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着绝对化的主导地位,将识字教学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生硬地灌输和讲解,学生是被动接受的一方,而汉字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字之一,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背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才能掌握运用的技巧,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课堂角色,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足之处,解决实际问题,完成识字教学任务;其次,教师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长期以来,语文授课还是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一旦此时对识字学习产生枯燥乏味的印象,在后期很难转变,教师应意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案,从而满足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使其储备丰富的文字知识,为其阅读、写作等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此外,教师的教学思路也应进行相应的拓展。识字教学的开展形式应多种多样,适当延伸学习生字的范围和途径,这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实际价值。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拓宽教学思路,延伸识字学习范围

在以往的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拼音、部首等概念性的知识进行灌输式讲解,小学生本就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枯燥的学习氛围下更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想要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生字储备,首先应该拓宽教学思路,强调学生的课堂价值,提升对识字教学的重视程度,先带领其接受汉字,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进而创新教学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面配合教师的各项活动开展,潜移默化地学习更多专业的文字知识,增加汉字储备量。设定课前预习环节,能为正式的教学打好基础,也是拓展教学的途径之一,在课前学生已经对课上所学的汉字知识有所了解,才会使其在正式学习的过程中游刃有余,不再感到陌生和枯燥。

比如,在进行“天地人”的学习时,在课前教师可以预留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知识探究,学习这些生字的读音,了解具体的代表含义,及时标注自己还未理解的汉字内容,进而在正式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具备针对性,教师也能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找到课堂的开展方向,发掘教学的侧重点,对集体性的难题反复强调,可介绍文字的发展历程,围绕汉字进行多方位的拓展,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实践热情。

(二)创建教学情境,营建识字学习氛围

小学时期的学生生活经验较为浅薄,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课堂上做出影响课堂纪律的行为,教师如果此时强制约束学生的课堂表现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们的思维发展,这样的教学并不具备实质性的教学价值,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建教学情境才是教学的关键,充分利用小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究热情,营建良好的识字学习氛围,帮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意识,全面提升汉字的识记能力。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信息技术创新语文教学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文字学习范围,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画面,促进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感受知识的趣味性和实践价值。

比如,在进行“日月水火”的学习时,本节课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掌握生字的基本读音、注释并完成组词、造句,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有关“日月水火”的图片,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字词含义,图文结合,更加直观地理解文字代表的内容,为下一步的组词、造句营建恰当的学习语境,将生活中的常见应用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其逐步树立学习汉字的正确思维,感受到汉字的广泛应用,进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为其汉字认知和应用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

(三)丰富教学内容,创新识字学习模式

在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的是学生自身差异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小学生受到学习环境、知识储备和思维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同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这样的差异性使得学生的汉字储备量参差不齐,学生在应用和记忆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的识字教学时也要注意尊重这种差异性,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识字学习模式,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的识字能力,开阔文化视野。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教学创新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识字能力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合作的氛围下共同参与其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其合作的精神和良好品质,感受文字的魅力。

比如,在进行“动物儿歌”的相关知识教学时,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带领学生将课上所学词语如“蜘蛛、蜻蜓、蝌蚪、蚯蚓”等填写到相应的情境中,完成语文对话。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科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对话内容,感受到每个词语应用其中的不同含义,掌握动物类生字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和语感深化文字素养,安排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更有助于学生提升汉字的应用能力,具备学以致用的技巧和水平。

(四)联系生活识字,丰富学生汉字储备

相较于课堂中的接受式学习,小学生更习惯、也更乐于在生活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技能。并且,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并且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活动时,应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和发展特性,加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此丰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素材,扩充识字教学内容。并且,以生活实际为教学素材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还能有效地实现课外识字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水平,以此促进小学生语文知识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成长与进步夯实基础。在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可通过认写学生名字的方式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与文化水平也越来越高,给子女取名时不仅倾注了大量的思想与希望,其中也包含了对子女的感情,这就使现代小学生的名字相较于过去更为丰富。这也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接触汉字最为便捷的教学资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可利用这一识字教学资源,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认写名字”的识字学习活动,将本班学生的姓名进行汇总,制作成花名册,以此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地丰富小学生的识字学习资源,增加小学生的汉字储备,还能增进小学生之间的感情,拉近师生距离。

第二,可通过认写学生生活常见事物名称的方式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小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十分丰富,并且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事物都是有汉字名称的,因此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较为庞大的识字教学资源。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挖掘识字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学习。这样不仅能有效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概括总结能力,这对小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教学意义。

第三,可通过认识电子设备内容和标志标识的方式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在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生接触电子设备的渠道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虽然过早接触电子设备会影响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但其中所涵盖的识字教学资源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语文教师可将电子设备中的信息内容视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素材和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识字学习活动,这样便能有效针对小学生接触电子设备过早的问题,促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现寓教于乐。除此之外,街道上的路标路牌、商场中的标志标语同样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识字教学资源,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将这些资源有效、充分地利用起来,以此更好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汉字积累,促使学生进一步成长与发展。

(五)加强经典诵读,锻炼学生识字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字学习效率,除了要创新识字教学模式、营造识字学习氛围、拓宽学生识字学习渠道外,同时还要注重小学生识字应用能力的锻炼。低年级小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和识字知识储备的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的学习效率,为后续的阅读理解以及写作学习夯实基础,进而更好地发展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成长为满足时代发展的综合型创新人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识字教学中就不能将教学重点仅集中在学生认字与识字上,而是要在发展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识字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发展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而为后续的语文知识学习与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经典阅读篇章和内容进行阅读,这样不仅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识字应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从而在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的同时更好地深化学生的文化底蕴,促使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实现识字能力以及识字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教师可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征,组织学生诵读《三字经》《论语》《劝学》等经典文章;或者还可组织学生在课下阅读注音版的《西游记》《水浒传》《唐诗三百首》等经典名篇。这样一来,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应用能力便能在诵读经典的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锻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时期提升语文识字教学效率具有多种途径,良好的识字能力能为学生接下来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的提升打好坚实的基础,使其感受到语文的深刻情感和文字的力量,因此,教师应该对语文的识字教学保持高度重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全面提升他们的识字兴趣,使学生具备学习的高度热情。同时,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识字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我是小学生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非常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