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2-03-17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大河教学点王小军

天津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导图教学活动课文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大河教学点 王小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开展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教学开展策略:制定教学目标、利用思维导图、与写作教学结合、引入课外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学习习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通过不断优化、更新教学活动,促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得以切实保障。针对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不良的情况,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改善力度。

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良好的教学开展策略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基于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不但能有效提升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加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改革和完善,是保障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的关键条件,也是推动小学生实现能力提升的重要选择。基于这一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探讨,从而促使学生的兴趣点被切实满足,教学开展质量得到保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针对阅读教学,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希望教师能按照相应的要求做好阅读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重知识灌输,缺少兴趣培养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仅仅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没有对其阅读习惯及能力进行培养,没有采用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的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因此无法达到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目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实际教学效果,利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同时缺少有效的引导,学生会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难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二)过于强调理性分析,忽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阅读本来是学生情感化、个性化以及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但是受以往阅读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往往过于强调理性分析,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向学生直接讲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没有自己的读书感受和感悟。在这种阅读教学方式下,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体现出来。如果长时间地进行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就会对阅读产生厌烦心理,进而对阅读教学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通过不断阅读,提升阅读能力。而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在学习新课文前,教师应在为学生指出阅读重点和预习方法后,再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当学生逐渐养成预习习惯后,教师就有充足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课文品读和赏析,让学生在预习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其次,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他们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鼓励他们将阅读感受和体会记录下来。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了好的句子,并有了情感共鸣时,他们可以随时将其摘抄和记录下来。在学生学会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养成良好的摘抄和记录习惯时,其阅读学习效果也会有所提升。另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能让人从中品味到很多东西,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文章的品读和赏析。当学生能运用发散思维进行阅读时,其阅读能力便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根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活动

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活动开展流程进行科学完善,才能促使教学效果得以保障。首先,教师应从本节课课文入手,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一个基本的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从阅读技巧、生词生字、分析能力等进行,指导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学活动,让教学活动能充分地为教学目标所服务,从而促使学生能更为全面地掌握语文阅读文章。除此之外,教师在完善教学活动时,应该确保教学活动在学生不勉强的范围内,同时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延伸知识点,但是也要考虑语文课标的要求。最后,可以将教学目标具体分割为几个小目标,有效落实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阶段,从而促使教学活动开展有据可依。

例如,教师在开展《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客观情况,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知识掌握、过程总结、情感价值。首先,从知识掌握的目标来说,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保持在流利且感情丰富的状态下,同时能正确解读生字、生词,并将其合理运用在写作任务中。其次,从过程总结的目标来说,学生能有效总结课文的段落中心,同时正确分析课文的核心概念。最后,从情感价值的目标来说,要求学生能明确课文想要表达的价值倾向,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进一步将其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延伸到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基于此,教师就可以正式开展阅读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挑选出来,如暴、壁、晒、孵小鸡、偶尔等,带领学生进行识别并让学生在课文中标注出来。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示范阅读,让学生了解课文情感的走向。完成基本阅读后,教师一边让学生阅读段落内容,一边带领学生分析段落中心内容,从而让学生充分明确课文的中心。最后,教师提问学生:“完成课文阅读后,你学到了什么?如果你是接受帮助的小动物之一,你想对老屋说些什么?”有的学生就会回答:“在老屋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很重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要伸出援手,并对老屋说‘谢谢你带给小动物温暖’。”

(三)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

所谓思维导图,指的是将课文线索以图框的形式呈现出来,再利用箭头和不同的颜色梳理它们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条理性,无需大量的文字进行注解,通过箭头指向能让人一目了然地清楚中心思想和相关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有效利用思维导图,不仅能促使小学生对阅读课文具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能在学生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锻炼思维的作用。小学语文课文由大量的文字构成,这对小学生来说想要实现清晰地提炼核心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基于思维导图,小学生对语文课文的抗拒性会被极大地减轻。除此之外,教师要通过带领学生经常性地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导图不仅能有效运用在语文阅读中,同时在其他科目学习中也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开展《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时,课文针对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几个瞬间进行了着重描写。在擦燃火柴温暖的瞬间,小女孩在温暖的火光中出现幻觉,见到了自己最爱的人和最渴望的东西,其中火炉代表了当时的寒冷、烤鹅代表了当时的饥饿、圣诞树代表了当时的痛苦、奶奶则代表了最渴望的爱。作者以童话故事的角度描写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家庭情况都是一片黑暗,小女孩最终冻死在大年夜的晚上。这个故事对学生来说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但是学生对小女孩出现的幻象以及其幻象顺序,所代表的内在含义并不是很清晰。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就可以有效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捋清课文发展走向。火柴贯穿课文中心,将其作为思维导图的关键词,分别罗列每次燃起火柴眼前的景象,以及其内在的含义,再根据最后两次点燃火柴出现的奶奶点出课文结局。基于这个思维导图,能让小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课文中心以及延伸含义。同时,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基本的思维导图后,可以让学生再次进行课文阅读,自己适当地在导图上增加一些点,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长此以往,小学生会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在有效的学习基础上,促使之后的语文阅读学习更加高效。

(四)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效融合

小学语文开展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并非只是让学生对教材内容实现有效的探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而问题就在于有时仅通过阅读教学的开展,无法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这时就可以有效结合写作教学,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所学到的生字、生词、美句,即时运用到写作中,从而促使学生对课文分析的能力实现极大的提升,同时对语言的运用也得到充分的锻炼。

例如,教师开展《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这篇课文根据四季交替,对小兴安岭的变化做出了相应的描述,进而对其富饶的物产做出了一定的介绍。将充满魅力的小兴安岭用生动的语言展现在学生面前,能促使学生对我国大好河山形成进一步的认识。该篇课文对词语的运用十分讲究,对风景的刻画也栩栩如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其中优美的句子和词语记录下来,为之后开展写作提供充分的素材。比如,通过对葱葱茏茏、淙淙、利剑、苍翠等运用,促使文章的质感得到极大的提升。教师对课文中一些写作手法的运用也要进行详细介绍。比如,“小鹿在溪边散步”运用拟人手法,“树木多得像海洋”运用比喻手法。在完成对课文阅读教学后,教师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写作任务,以“我国的锦绣河山”为题,让学生任意选择我国一个地区景色进行描写,或者是去过小兴安岭的学生,可以写自己去小兴安岭的经历,与课文进行对比或补充课文。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额外任务,就是在写作中合理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写作手法,和一些优美的词语,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最后,教师对学生写作情况进行考查,对作文的评价标准可以从写作手法、文章逻辑、优美程度、情感表达进行,从而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在课文阅读过程中吸收营养。

(五)有效拓展课外阅读资源

随着互联网在教学中的普及使用,教师能引入课堂上的资源实现了极大程度的延伸,让小学生的阅读资源不再局限于语文教材,促使学生能接触更多的文化知识。教材虽然是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精挑细选的阅读资源,但是所能给予学生的还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在价值观的完善上,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建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是非常重要的,能逐渐引导学生欣赏传统、爱上传统文化。基于此,课外引入的阅读资源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过多样化的阅读资源,促使学生减少对学习的排斥感。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多样化的语文阅读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表现自己,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将教材中的阅读资源与课外阅读资源进行充分结合,让学生在保障阅读有效性的同时,也对文学知识实现更为深入的认识。

例如,教师在完成《猴王出世》教学后,可以为学生引入《西游记》的课外阅读资源。《猴王出世》是《西游记》的节选,能促使课外阅读资源引入更加顺利。《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足以证明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同时小学生对神话故事具有极大的兴趣,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将一些比较经典的情节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而为了充分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教师可以将《西游记》的影视版本播放给学生,用具象化的画面刺激学生,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要进一步阅读《西游记》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与教材内容“猴王出世”充分结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教师让学生在课下时间阅读《西游记》书籍,对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以观看影视作品。此外,举办一个“西游我知道”的竞猜小游戏,让学生从两个角度准备,一是仔细研读“猴王出世”,二是阅读《西游记》其他章节。教师也会分为两部分出题,比如,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师徒四人拜佛求经路上经历了多少磨难?回答速度最快并且正确的学生,教师会奖励其一朵小红花,最后小红花数量最多即获得胜利,可以奖励一本《西游记》书籍,让其课下实现充分学习。通过良好地引入课外资源,开阔小学生的文化视野,而对传统文化的深入阅读,能促使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

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了解,在教学开展过程中,采取良好的教学策略,对保障语文阅读教学开展有效性具有很积极的影响。结合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在教学中,从小学生的阶段特征思考优化教学开展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立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对语文教学开展策略进行有效探讨,从学生的兴趣点、学习需求和其他语文类别进行切入,从而促使语文教学活动得以良好开展,满足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问题,推动小学生实现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导图教学活动课文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烃思维导图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背课文的小偷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背课文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