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以常州市薛家镇为例
2022-03-17付志荣
付志荣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32)
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双轮驱动构成了我国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两大战略的协同推进是解决我国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1]。“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新发展理念下,发展中小城镇的意义和作用重大。
中小城镇社区以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这些社区不同于乡村,但又与周边乡村联系密切。社区教育是“一种以观照民生为宗旨,促进人的发展为取向,以开放性、全纳性、覆盖性、渗透性、庶民性、公平性为特征”[2]的教育类型。教育部等九部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社区教育协调发展,着力补足农村社区教育短板。
2020年,江苏省城镇化率达73.44%,苏南地区城镇化率达82.3%,相当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3]。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江苏的社区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历经推广化、普及化阶段,全面迈入规范化、成型化阶段。薛家镇是“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是常州市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典范,其建设经验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本文以薛家镇为例,探讨常州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的现状与不足,提出高质量发展策略,以期为推动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一、常州市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现状
为加快城乡社区教育,江苏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江苏省社区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常州市社区教育形成了“市社区大学—辖(市)社区培训学校—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村(居)民学校”的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常州市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呈现以下特征:
(一)建立了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
截至2019年底,常州市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实现全覆盖,常州成为苏南唯一全部达标城市;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达标率为98.3%,市级居民(村民)学校达标率为94.5%;常州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设学习型城市网络(GNLC)[4]。薛家镇在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了社区教育中心,以薛家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依托,建立了覆盖14个社区和行政村的村(居)民学校。社区教育发展制度不断完善,社区教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人均教育专项经费标准超过4元,社区教育专兼职人员充足。薛家镇社区教育中心先后通过了常州市标准化建设验收,该镇被评为常州市、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
(二)搭建了立体化社区教育载体
常州中小城镇以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为目标,不断夯实社区教育基础,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专业的社会大教育。多层次是指社区教育服务面向社区全体居(村)民;多形式指通过讲座、培训班、读书会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教育;多专业指教育内容涵盖德育与公民素质、智育与职业技能、美育与艺术鉴赏、体育与健康养生、地方特色与文化等多个领域。例如,薛家镇依托社区教育中心成立老年大学薛家分校,组建班级开设课程,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建设,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定期举办“道德讲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百姓生活,创建文明新风;开设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和新型农民职业指导与实用技能培训等,帮助农民就业创收。薛家镇还依托各社区(村)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开办心理健康和医疗保健讲座等,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此外,薛家镇还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开展系列乡村文旅活动,通过创建书坊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艺术之旅等活动,纵深推进乡村振兴。
(三)形成了快捷的信息化网络
常州市在城乡范围内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先行区与示范区的建设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常州市社区教育数字化水平的提高。薛家镇社区教育中心依托“江苏学习在线”“江苏智慧教育云平台”“常州终身学习在线”等学习平台,推进互联互通互动工作,集成各类学习资源与应用服务,为居民学习提供了便利。结合各村(社区)实际,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通过开设电脑培训和手机使用课程,提高学员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薛家镇还利用微信平台、镇社区教育中心网站等新型媒介及社区(行政村)居民活动广场的宣传栏(电子屏)等设备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信息。
二、常州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常州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在推动城乡一体化、提升居民素质、推进终身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照“覆盖城乡、机制完备、功能齐全、优质高效的社区教育治理体系”的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常州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仍存在资源整合不充分、作用发挥不明显、品牌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一)资源整合不充分
常州市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不够充分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社区教育经费资助渠道单一。以薛家镇为例,社区教育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支持,缺乏来自社会的物资支持,这与当前薛家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不匹配。二是尚未形成可持续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薛家镇有多家江苏省优质幼儿园、2所公办小学、2所公办中学和1所高校,但这些教育资源没有被纳入社区教育体系,尚未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充分整合、有效利用好各类教育资源,对社区教育输出能级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三是梳理教育对象不够精准,存在“一锅烩”现象。不同城镇和社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需求,应对社区(村)居民的人员构成、文化水平、教育需求进行调研和摸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以薛家镇为例,截至2020年,全镇总人口为10.5万,其中常住人口为4.94万,寄住和暂住人口为5.56万。让新市民参与现代化建设,共享现代化成果应当成为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
(二)作用发挥不明显
社区教育在推动居民再社会化、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社会融合、缓解社区矛盾、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5]。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是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不完全、不充分制约了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发挥。从内容上看,社区教育以文体娱乐、技能培训、游学实践等为主,缺乏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衔接;从组织上看,中小城镇社区教育多采用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居民主动性不足、互动质量不高,与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社区治理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保障上看,尚未建立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协同推进的平台和体系,无法开展相关探索与尝试。
(三)品牌特色不突出
品牌特色是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社区文化营造需要社区成员形成共同体意识,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遵守共同的群体规范。由乡村发展而成的中小城镇,其居民大都自觉遵守无形的家训乡约,区域差异明显。常州中小城镇的社区教育尽管在标准化、规范化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趋同化现象也不容忽视。社区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契合度不高、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和项目不多、乡风文明品牌亮点不足、地方特色社区教育资源挖掘不够、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技能培训较少等问题,都折射出常州中小城镇在社区教育的本土化、多元化、传承化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常州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针对常州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可从创新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灵活高效的教育体系、优化社区教育产品供给等方面入手。
(一)创新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推进社区教育内外部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开发利用
创新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应从转变政府职能、引进市场机制、加强共建共享三方面着手,深度整合、开发利用农村社区教育的区域性、整体性和全面性资源。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市级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应从全局出发进行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通过优化管理体系、完善运行机制、制定法规制度等方式保障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区级政府及社区学院要通过组建社区教育联盟、完善组织机制建设、强化工作落实、建立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等举措发挥综合指导作用。中小城镇镇政府应制定社区教育的实施细则,明确指导思想、工作机制、保障机制等,建立由镇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统筹兼顾、多向服务的工作模式,加强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校的骨干作用,发挥居民学校的基础保障作用,巩固覆盖面,培育生长点。
二是积极引进市场资源,调动各类办学主体参与社会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建立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广泛、深入参与社区教育,丰富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建立相应的政策保障,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社区教育中发挥作用。积极培育和提升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采取服务外包、购买服务等方式将有关社会组织引入市场机制,使其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发挥活力。
三是加强共建共享,推广“社区教育+N”模式,建立社区学习共同体。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推进“社区教育+”模式,推动社区教育内涵式发展。运用“社区教育+三农高水平基地”模式,发挥教育、农业、科技资源优势以及基地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带动农民致富。推进“社区教育+行业企业”模式,培育社区教育集团加强企业员工学习与培训,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促进就业创业。打造“社区教育+平台”模式,搭建社区教育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作用,推进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优化配置及开放共享,建立需求导向的学习机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发展“社区教育+学校”模式,将区域内各类公办教育机构的学生和家长组织起来,开展普及教育、亲子共学、文化交流等活动,引导各级各类学校不断开放学习场所和教育设施,发挥各类社会资源的教育职能,扩大公益教育服务的覆盖面。
(二)建立灵活高效的教育体系,推动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社区教育服务面向全体居民,因此学习群体具有结构复杂、需求多元、选择自主等特点。社区教育要构建灵活高效的教育体系,贯彻因地施教、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实现教育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提供差异化、精准化服务,促进社区成员的全面发展。如针对老龄化问题,大力发展社区老年教育;针对青少年开展校外教育和社区实践,延伸德育空间;向在岗人员提供职业资格和技能培训,优化人力资源;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学历层次,帮助其适应现代化生活方式,增强其归属感和认同感;为农村居民提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助力乡村振兴;等等。
社区教育是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要推进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一是要在政府主导下,建立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自治共同体和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教育自治新机制,推动农村社区教育健康发展。二是要发挥社区教育的育人功能,帮助农村居民树立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开发提升居民自主参与社区治理能力的课程,开展民主协商、参与决策的教育培训等活动。三是搭建社区教育的协作平台,增进多元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建好、用好公共事务活动平台,增强社区自治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提升社区整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6]。
(三)优化社区教育产品供给,助推社区教育与地方文化的深度契合与特色彰显
由生产生活方式、人情世故、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构成的乡土文化是当地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支撑。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要重视保护、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并加以挖掘利用,实现“以文化人”的重要价值,实现社区教育产品质与量的同步提升。
社区教育产品供给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以课题为依托,投入相应经费,通过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社会乡贤等渠道寻找专业人士,对乡土文化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和加工,开发视觉化、形象化的文创产品,运用市场机制加以推广和应用,形成乡土文化品牌。二是以课程为载体,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课程,加快建设课程资源库,推广和应用教育资源,扩大覆盖面。三是以基地建设为抓手,合理利用和开发本土地标性教育资源,赋能地方文化资源。四是以活动为平台,建立机制,组建队伍,排练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满足地方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将乡土文化植根于群众中。五是以项目为契机,精准调研、准确定位,掌握社区的优势和本土特色,打造集科普性、文化性、本土性、可操作性于一体的特色项目,凝练品牌特色。